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藜芦醇通过激活去乙酰化酶1/腺苷一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影响牛脂肪细胞凋亡 被引量:6
1
作者 成海建 游伟 +7 位作者 靳青 刘倚帆 万发春 宋恩亮 刘桂芬 谭秀文 张相伦 刘晓牧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398-440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提取物白藜芦醇(RES)对牛皮下脂肪细胞凋亡率以及去乙酰化酶1(SIRT1)/腺苷一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的影响。选取18月龄鲁西黄牛的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在细胞分化的第0天,更换为...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提取物白藜芦醇(RES)对牛皮下脂肪细胞凋亡率以及去乙酰化酶1(SIRT1)/腺苷一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的影响。选取18月龄鲁西黄牛的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在细胞分化的第0天,更换为RES浓度分别为0(对照)、100、200和400μmol/L的培养液处理48 h,每组设3个重复。应用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PCR(q PCR)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分别检测SIRT1/AMPK信号通路上的关键因子SIRT1、A MPKα、叉头转录因子1(Fox O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促凋亡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并利用油红O染色鉴定脂肪细胞。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RES处理后的牛皮下脂肪细胞凋亡率均极显著增高(P<0.01);不同浓度RES处理后的SIRT1、AMPKα、caspase-3、Bax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Bcl-2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不同浓度RES处理后的SIRT1、AMPKα、caspase-3的蛋白质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200和400μmol/L RES处理后,Fox O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Bax的蛋白质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Bcl-2的蛋白质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100μmol/L RES处理后时,Fox O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以及Bcl-2、Bax的蛋白质表达量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RES通过激活SIRT1/AM PK信号通路,同时激活通路下游的Fox O1,促进了牛皮下脂肪细胞的凋亡,为通过营养调控技术降低牛皮下脂肪沉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乙酰化酶1 腺苷-磷酸的蛋白激酶 叉头转录因子1 白藜芦醇 脂肪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在脑缺血预适应中的作用:ERK、JNK和p38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兰峰 郭社卫 +1 位作者 安仰原 刘明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9期835-837,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s)3条主要信号通路在大鼠脑缺血预适应中(IPC)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假手术(SH)、缺血预适应/缺血耐受(IT)3组,每组6只。应用SDS-PAGE、Westernblot等实验方法,借助GelDo... 目的初步探讨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s)3条主要信号通路在大鼠脑缺血预适应中(IPC)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假手术(SH)、缺血预适应/缺血耐受(IT)3组,每组6只。应用SDS-PAGE、Westernblot等实验方法,借助GelDoc和VersaDoc凝胶成像系统,半定量检测大鼠大脑躯体感觉皮层ERK、JNK、p38磷酸化水平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IT组大鼠躯体感觉皮层内ERK1和JNK46KD的磷酸化水平增高(P<0.05)。结论大鼠躯体感觉皮层内MAPKs信号通路中ERK1和JNK46KD激活可能参与了脑缺血预适应的形成,但也不能排除p38在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预适应 丝裂原的蛋白激酶(MAPKs) 磷酸化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参与调节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活化发挥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宁钧宇 敬海明 +3 位作者 杜宏举 齐丽娟 高珊 李国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进一步证实在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刺激引起的细胞增生,以及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AMPK活化剂二甲双... 目的进一步证实在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刺激引起的细胞增生,以及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AMPK活化剂二甲双胍增强细胞内AMPK的活化(表现为AMPK第172位苏氨酸磷酸化增高);采用定点突变获得组成性激活型AMPK突变体,设计短发卡RNA (short hairpin,shRNA)序列构建AMPK干扰载体,并分别包装产生组成性激活型AMPK和AMPK敲低慢病毒。分别采用AMPK活化剂二甲双胍处理、组成性激活型AMPK慢病毒感染和AMPK敲低慢病毒感染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观察AMPK活性对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IGF-1刺激引起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1/2,ERK1/2)活性(表现为202位苏氨酸和204位酪氨酸的磷酸化)及其下游细胞增生的影响。结果二甲双胍明显增强AMPK的活性(表现为172位苏氨酸磷酸化增高),并明显抑制IGF-1刺激引起的ERK1/2活化(表现为202位苏氨酸和204位酪氨酸的磷酸化受到抑制);组成性激活型AMPK表达能明显抑制IGF-1刺激引起的ERK1/2活化以及下游的细胞增生;在AMPK敲低细胞中,IGF-1能引起更强的ERK1/2活化。结论 AMPK能通过抑制ERK1/2活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IGF-1信号,并能抑制IGF-1刺激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腺苷的蛋白激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诱导人RPE细胞表达整合素α_5过程中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震 邢怡桥 陈长征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表达整合素α5过程中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的作用。方法将人RPE细胞分为对照组、EGF组和PD98059组,RT-PCR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整合素α5mRNA和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表达整合素α5过程中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的作用。方法将人RPE细胞分为对照组、EGF组和PD98059组,RT-PCR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整合素α5mRNA和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人RPE细胞中MAP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对照组的整合素α5mRNA/β-actin mRNA像素值的比值为0.93±0.06,PD98059组为1.06±0.07,EGF组为1.97±0.09,EGF组与其他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24 h后整合素α5的荧光强度分别为1.94±0.22、4.56±0.25、2.39±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30 min后EGF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磷酸化激活水平最高,PD98059组抑制ERK1/2的磷酸化激活,对照组ERK1/2的磷酸化激活作用很弱。结论ERK1/2的磷酸化激活参与EGF诱导人RPE表达整合素α5的过程。EGF激活ERK1/2通路刺激人RPE细胞整合素α5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 整合素Α5 丝裂原的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脂多糖引起的大鼠海马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闫恩志 范莹 +2 位作者 隋海娟 刘婉珠 金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29-1330,共2页
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能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对抗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也有研究显示Pio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但关于Pio对大鼠脑内炎症反... 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能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对抗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也有研究显示Pio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但关于Pio对大鼠脑内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是否与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有关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大鼠脑室内注射LPS建立炎症反应动物模型,应用Western blot方法研究Pio对LPS引起的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阿尔采末病 脂多糖 丝裂原的蛋白激酶p38 化转录因子2 热休克蛋白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MSK在表观遗传学调控中的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涛 徐晓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1-417,共7页
丝裂原和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MSK)是一类核内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介导的下游基因转录调控和表观遗传学调控.首先,MSK是MAPK通路的下游媒介分子.在丝裂原或应激刺激下,p38或ERK激酶通过级联磷酸化激... 丝裂原和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MSK)是一类核内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介导的下游基因转录调控和表观遗传学调控.首先,MSK是MAPK通路的下游媒介分子.在丝裂原或应激刺激下,p38或ERK激酶通过级联磷酸化激活MSK蛋白.然后,活化的MSK介导转录因子磷酸化活化和组蛋白H3的10位丝氨酸磷酸化.MSK介导的组蛋白H3磷酸化,可引发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修饰的动态变化,相互协同或拮抗,开放染色质结构,利于诱导型基因的表达.除组蛋白H3外,MSK直接磷酸化的下游底物还包括CREB、NF-κB等转录因子以及多个非转录相关蛋白.因此,MSK能在多层次调控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广泛参与肿瘤转化、炎症反应、神经突触可塑性以及心肌肥大等生物学事件.本文将简要介绍MSK蛋白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转录调控、表观遗传学修饰等生物学事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和应激的蛋白激酶 丝裂原蛋白激酶 表观遗传学调控 蛋白磷酸化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通过ERK1/2信号分子介导铁死亡诱导肺泡上皮细胞损伤
7
作者 刘芮含 罗庆 宋关斌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10-610,共1页
目的研究高温产生的热应激对肺泡上皮细胞(BEAS-2B)的损伤,揭示热应激导致肺损伤的细胞及分子机理。方法利用细胞高温加载装置模拟高温吸入性损伤产生的热应激。利用PI染色、Ed U染色、CCK8实验及炎性因子IL-6表达评估热应激对人BEAS-2... 目的研究高温产生的热应激对肺泡上皮细胞(BEAS-2B)的损伤,揭示热应激导致肺损伤的细胞及分子机理。方法利用细胞高温加载装置模拟高温吸入性损伤产生的热应激。利用PI染色、Ed U染色、CCK8实验及炎性因子IL-6表达评估热应激对人BEAS-2B细胞的损伤作用。利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热应激处理BEAS-2B细胞后活性氧含量、脂质过氧化程度、铁死亡标志蛋白表达量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热应激处理显著抑制BEAS-2B细胞的增殖并增加细胞炎症反应和死亡率,造成细胞损伤。在机制上,热应激诱导细胞活性氧含量升高、脂质发生过氧化,铁死亡相关蛋白(FTH1、GPX4及SLC7A11)表达下调。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处理后可抑制热应激诱导的活性氧升高、脂质过氧化和铁死亡相关蛋白下调,提示热应激诱导BEAS-2B细胞发生了铁死亡。此外,热应激上调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磷酸化水平,抑制ERK1/2激活后,热应激诱导的铁死亡和细胞损伤均得到明显缓解。结论热应激通过诱导细胞发生铁死亡,进而诱导BEAS-2B细胞损伤,ERK1/2信号分子在该过程中起重要的信号介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上皮细胞 丝裂原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吸入性损伤 ERK1/2 炎性因子 细胞损伤 应激 性氧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在胰岛素与表皮生长因子激活MAPK信号通路中的不同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伦华 谢一利 楼丽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 研究磷脂酰肌醇 3 激酶 (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 PI3K)在胰岛素和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growthfactor, EGF)刺激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mitogen 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 主要应用免疫印... 目的 研究磷脂酰肌醇 3 激酶 (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 PI3K)在胰岛素和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growthfactor, EGF)刺激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mitogen 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 主要应用免疫印迹方法分析MAPK的磷酸化水平,利用PI3K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了解PI3K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 胰岛素和EGF均能有效、快速地刺激MAPK的磷酸化;wort mannin抑制胰岛素刺激的MAPK磷酸化,但对EGF刺激的MAPK磷酸化却没有明显影响。与此相反,胰岛素和EGF刺激的蛋白激酶B的磷酸化,均可被wortmannin同样有效地抑制。另外,wortmannin抑制胰岛素刺激的MAPK磷酸化具浓度依赖性;其不能抑制EGF刺激的MAPK磷酸化的性质并不随EGF刺激浓度的改变而改变。结论 PI3K在胰岛素和EGF刺激的MAPK磷酸化信号通路中起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丝裂原的蛋白激酶 表皮生长因子 胰岛素 WORTMANNIN 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通过激活LKB1/AMPK信号通路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赵霞 薛娣 师少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1-678,共8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通过激活肝激酶B1(LKB1)/5’-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线栓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急性脑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芍药苷(10 mg/kg)组、AMPK抑制剂CC(0.2 mg... 目的探讨芍药苷通过激活肝激酶B1(LKB1)/5’-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线栓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急性脑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芍药苷(10 mg/kg)组、AMPK抑制剂CC(0.2 mg/kg)组、芍药苷(10 mg/kg)+CC(0.2 mg/kg)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仅分离出颈总动脉与颈外动脉,不插线栓,设为假手术组,分组给药处理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测大鼠认知功能;采用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情况;采用TUNEL染色测定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采用试剂盒测量各组大鼠血清炎性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脑组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氧(ROS)与丙二醛(MDA)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与LKB1/AMPK通路相关蛋白(p-LKB1/LKB1、p-AMPK/AMPK)表达状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跨越原平台次数、原平台象限内停留时间、脑组织CAT含量、p-LKB1/LKB1、p-AMPK/AMPK、Bcl-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脑梗死面积、海马神经元凋亡率、血清iNOS与IL-1β水平、脑组织ROS与MDA含量、Bax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芍药苷组大鼠跨越原平台次数、原平台象限内停留时间、脑组织CAT含量、p-LKB1/LKB1、p-AMPK/AMPK、Bcl-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脑梗死面积、海马神经元凋亡率、血清iNOS与IL-1β水平、脑组织ROS与MDA含量、Bax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CC可减轻芍药苷对大鼠脑梗死的保护作用。结论芍药苷可能通过激活LKB1/AMPK信号通路,而阻止炎症发生发展,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减轻大鼠脑组织梗死及海马神经元凋亡,改善其认知功能,起到保护神经的作用。CC可减轻芍药苷对大鼠脑梗死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激酶B1/5’-磷酸腺苷的蛋白激酶 急性脑梗死 神经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通过一种不依赖于p38 MAPK的信号转导机制刺激心肌细胞起搏通道I_f的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良主 李敏才 +2 位作者 佘同辉 王帮华 石春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74-1279,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肽内皮素-1(ET-1)对新生鼠心室肌细胞起搏通道If表达的影响及其细胞内信号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急性分离1~3d龄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f电流,定量RT-PCR技术检测介导If电流的、超极化激活...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肽内皮素-1(ET-1)对新生鼠心室肌细胞起搏通道If表达的影响及其细胞内信号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急性分离1~3d龄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f电流,定量RT-PCR技术检测介导If电流的、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通道亚型HCN2和HCN4的表达。结果ET-1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增强了HCN2和HCN4通道亚型的表达,ET-1的这-作用可被其ETA受体阻断剂BQ-123阻断,而非ETR受体阻断剂BQ-788,而且特异性p38MAPK抑制剂SB.203580也不影响ET-1的作用。结论ET-1通过-种ETA受体介导的、不依赖于p38MAPK的信号转导机制刺激了心肌细胞起搏通道,f的表达。这-作用与ET-1致心律失常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起搏通道 心肌细胞 丝裂原的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冷热应激对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ERK信号转导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进堂 尹岭 +1 位作者 田淑君 张笑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3-169,共7页
ERK是细胞内MAPK信号转导系统的重要蛋白激酶,参与多种刺激的应激反应。本实验建立冷热应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研究冷热应激刺激对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ERK的激活作用。结果显示:(1)正常脊髓非磷酸化ERK1(pan-ERK1... ERK是细胞内MAPK信号转导系统的重要蛋白激酶,参与多种刺激的应激反应。本实验建立冷热应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研究冷热应激刺激对大鼠脊髓和脊神经节ERK的激活作用。结果显示:(1)正常脊髓非磷酸化ERK1(pan-ERK1)阳性细胞分布于RexedIII-X层,而I-II层没有免疫反应,胞浆着色,没有核膜断裂;磷酸化ERK1/2(p-ERK1/2)阳性细胞见于灰质Rexed各层(I-X),散在分布。免疫产物位于胞浆核周区,少见于细胞核,核膜有断裂。脊神经节p-ERK1/2免疫反应见于大、中、小型神经元,定位于细胞核;没有pan-ERK1免疫反应。(2)20min热应激后,RexedII层p-ERK1/2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核周着色区增大,核膜常有断裂,脊神经节阳性细胞数没有明显变化;10min热应激和体温(38℃)应激后,脊髓和脊神经节阳性细胞数和核着色没有显著变化。(3)20min冷应激后,脊髓II层p-ERK1/2阳性细胞数轻度减少,核周着色区变窄,核膜有断裂,脊神经节阳性细胞数没有变化;10min冷应激后阳性细胞数没有明显变化。(4)Western blot显示,热应激和冷应激分别提高和降低了胸段脊髓p-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本研究证实,ERK存在于脊髓灰质各层和脊神经节各型神经元,热应激提高了ERK激活水平而冷应激则相反,提示MAPK信号转导激活具有应激类型和应激强度的依赖性,参与了感觉神经元的功能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应激 丝裂原蛋白激酶(MAPK)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DNA损伤激活的长链非编码RNA抗心房颤动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淑玲 谷云飞 +4 位作者 杨定宪 高爱玲 尚伟 陈滢伊 张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9-646,共8页
目的:探究下调DNA损伤激活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NORAD)抗心房颤动(房颤)大鼠心肌纤维化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房颤组、重组腺相关病毒血清型9阴性对照(rAAV9-NC)组、重组腺相关病毒血清型9载体含用于沉... 目的:探究下调DNA损伤激活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NORAD)抗心房颤动(房颤)大鼠心肌纤维化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房颤组、重组腺相关病毒血清型9阴性对照(rAAV9-NC)组、重组腺相关病毒血清型9载体含用于沉默lncRNA NORAD的小干扰RNA(rAAV9-siNORAD)组、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剂SB203580组、rAAV9-siNORAD+SB203580组,每组8只。建立各组模型大鼠并进行对应干预措施,实验结束后对大鼠进行心电图测试,记录房颤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并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Masson染色检测心房组织纤维化,计算心房胶原容积分数(CVF);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房组织lncRNA NORAD、Ⅰ型胶原(COL1-A1)和Ⅲ型胶原(COL3-A1)的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心房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6(MKK6)、p38MAPK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房颤组大鼠可观察到P波消失,出现大小不等、不规则的f波,心房组织有明显的纤维化改变,CVF、血清c TnI、CK-MB、TNF-α、IL-6水平、心房组织COL1-A1和COL3-A1的mRNA水平以及lncRNA NORAD表达水平、MKK6蛋白水平、磷酸化p38 MAPK与p38 MAPK的比值和磷酸化NF-κB p65与NF-κB p65比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房颤组相比,rAAV9-siNORAD组和SB203580组大鼠房颤的发生率降低,持续时间缩短(P<0.05),CVF,血清cTnI、CK-MB、TNF-α、IL-6水平,心房组织COL1-A1和COL3-A1的mRNA水平以及lncRNA NORAD表达水平、MKK6蛋白水平、磷酸化p38 MAPK与p38 MAPK的比值及磷酸化NF-κB p65与NF-κB p65的比值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别与单用SB203580和r AAV9-siNORAD相比,两者联合应用后p38 MAPK/NF-κB p65信号通路的激活被进一步抑制,心肌纤维化程度进一步降低。结论:下调lncRNA NORAD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NF-κB p65信号通路激活对房颤大鼠发挥抗心肌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DNA损伤活的长链非编码RNA 心肌纤维化 p38丝裂原的蛋白激酶 核因子κB 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癌细胞的肿胀应激及其信号通路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润民 孙淳 +3 位作者 谭嘉毅 周波言 张丰 姜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42-547,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肺癌与对应癌旁组织的含水量、细胞核大小以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激活情况以明确肺癌细胞是否存在肿胀应激。方法采用干湿质量比较法检测10例人肺腺癌、12例肺鳞癌以及对应的癌旁正常肺组织新鲜标本的含水量差... 目的通过比较肺癌与对应癌旁组织的含水量、细胞核大小以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激活情况以明确肺癌细胞是否存在肿胀应激。方法采用干湿质量比较法检测10例人肺腺癌、12例肺鳞癌以及对应的癌旁正常肺组织新鲜标本的含水量差别。用磷酸化和非磷酸化抗体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0例肺腺癌、32例肺鳞癌、10例正常肺泡上皮细胞和10例正常肺支气管上皮细胞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p38 MAPK的表达及磷酸化激活情况。最后采用HE染色结合图像分析软件估算肺腺癌和肺鳞癌的癌细胞和对应癌旁正常肺泡上皮细胞及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大小差别。结果干湿质量比较法发现肺鳞癌和肺腺癌的平均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p38 MAPK在肺腺癌和肺鳞癌及癌旁组织均高表达。ERK在肺腺癌和鳞癌组织均弱表达,但是在肺癌旁组织高表达。JNK在肺腺癌及癌旁组织均弱表达。在肺泡上皮组织和支气管上皮组织中JNK、p38 MAPK、ERK1/2均未被磷酸化激活。但是,肺腺癌、肺鳞癌组织中JNK被磷酸化激活,而p38 MAPK及ERK1/2未被磷酸化激活。肺癌细胞的细胞核明显大于对应的正常肺上皮细胞的细胞核。结论肺癌细胞存在肿胀应激,不同组织类型肺癌细胞肿胀的信号通路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胀应激 p38丝裂原蛋白激酶(p38 MAPK) 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肺鳞癌 肺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金雀异黄酮通过p38MAPK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被引量:19
14
作者 廖清船 肖洲生 +3 位作者 秦艳芳 刘亭 赵彦 周宏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3-687,共5页
目的研究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的亚型p38 MAPK在植物雌激素金雀异黄酮(Genistein)促进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 目的研究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的亚型p38 MAPK在植物雌激素金雀异黄酮(Genistein)促进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BMSCs用无酚红α-MEM(含经活性碳吸附的10% FBS、β-磷酸甘油、维生素C)培养,先用Genistein处理细胞,观察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情况,然后用SB203580(p38 MAPK通路阻断剂)以及PD98059(p44/42 MAPK通路阻断剂)阻断相应的通路后,再用Genistein处理细胞,观察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情况,并同时观察上述处理后MAPK通路的变化.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钙(Ca)沉积量反映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状况,用Western blot来检测MAPK通路是否激活.结果 Genistein(0.01,0.1,1 μmol·L-1)剂量依赖性增加小鼠BMSCs细胞内ALP活性和细胞外Ca沉积量,并同时引起p38MAPK通路的激活和p44/42MAPK通路的抑制.SB203580预处理能减弱Genistein刺激引起的p38MAPK通路的激活并同时阻止Genistein诱导的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结论 Genistein在0.01~1 μmol·L^-1剂量范围内可通过p38MAPK通路促进小鼠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酮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分化 丝裂原的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预适应鼠脑内MSK1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15
作者 黄娉 韩松 李俊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3-546,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丝裂原和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1(mitogen-and stress-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SK1)在脑低氧预适应(HP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按我们已建小鼠整体HPC模型,将健康成年BALB/c小鼠(18~22g,雄性)随机分为正常对照(H0... 目的:初步探讨丝裂原和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1(mitogen-and stress-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SK1)在脑低氧预适应(HP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按我们已建小鼠整体HPC模型,将健康成年BALB/c小鼠(18~22g,雄性)随机分为正常对照(H0)、早期(H1-H4)和延迟性(H5-H6)HPC等7组(每组n=6)。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技术,并结合Gel Doc凝胶成像系统,定量检测小鼠脑海马和皮层组织内MSK1第645位苏氨酸(p-Thr645-MSK1)和第375位丝氨酸(p-Ser375-MSK1)的磷酸化水平,以及MSK1总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脑早期(H1-H4)和延迟性(H5-H6)HPC形成过程中,随重复性低氧暴露次数的增加,H1-H6组小鼠海马和皮层组织内p-Thr645-MSK1及p-Ser375-MSK1的磷酸化水平较正常对照组(H0)显著增高(P<0.05);然而,小鼠海马和皮层组织内MSK1总蛋白表达量在H0-H6组中无明显变化。结论:MSK1磷酸化水平增高可能参与了小鼠脑HPC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预适应 丝裂原和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1(MSK1) 磷酸化 蛋白表达 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改善心力衰竭 被引量:3
16
作者 龙秀鹏 陶顺 +4 位作者 阳绅 李素云 饶利兵 李莉 张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196,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槲皮素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Swiss ADME数据库检索槲皮素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心力衰竭相关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获取交集靶点的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槲皮素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Swiss ADME数据库检索槲皮素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心力衰竭相关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获取交集靶点的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交集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并筛选核心基因。最后使用PyMOL与AutoDock Tools软件完成核心靶点与槲皮素的分子对接。以异丙肾上腺素诱导H9C2心肌细胞构建心力衰竭模型,通过细胞实验对筛选出的MAPK信号通路进行验证。结果经筛选共得到60个交集靶点。富集结果显示,槲皮素可能通过MAPK信号通路抑制心力衰竭。核心基因筛选出的AMPK3、BCL-2等可能是槲皮素改善心力衰竭的关键基因。细胞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槲皮素组呈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细胞的凋亡(P<0.01)。分子生物学实验证实,槲皮素能够降低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细胞的Bax/Bcl-2、caspase-3和ERK、p38表达水平(P<0.05)。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心力衰竭 异丙肾上腺素 丝裂原的蛋白激酶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水通道蛋白4表达调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师忠芳 袁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8期724-726,共3页
脑内水通道蛋白4(AQP4)在细胞分化不同阶段表达情况不同,内皮细胞也影响其表达分布;星形胶质细胞及其微环境的渗透压、氨浓度、氧分压、温度以及一些其他因素如激素及肽类、外源性物质铅、补体抑制剂、脂多糖等的存在都会影响AQP4表达... 脑内水通道蛋白4(AQP4)在细胞分化不同阶段表达情况不同,内皮细胞也影响其表达分布;星形胶质细胞及其微环境的渗透压、氨浓度、氧分压、温度以及一些其他因素如激素及肽类、外源性物质铅、补体抑制剂、脂多糖等的存在都会影响AQP4表达。但脑内AQP4表达的调节机制不十分清楚,与之相关的有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激酶C(PKC)磷酸化途径、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途径、钙信号途径、转录因子活化等,其中研究最多的是PKC通过磷酸化抑制AQP4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蛋白激酶C 磷酸化 丝裂原的蛋白激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构建朊病相关蛋白p38 MAPK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伟 杨利峰 赵德明 《中国兽药杂志》 2010年第10期34-36,54,共4页
为进一步揭示朊病的治病机理,根据GenBank中的小鼠p38MAPK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经RT-PCR技术从N2a细胞中扩增和克隆了该蛋白的309 bp核苷酸片段。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10倍系列稀释后作为标准模板,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建立... 为进一步揭示朊病的治病机理,根据GenBank中的小鼠p38MAPK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经RT-PCR技术从N2a细胞中扩增和克隆了该蛋白的309 bp核苷酸片段。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10倍系列稀释后作为标准模板,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建立了p38MAPK标准曲线及其直线回归方程。所构建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0.999,说明成功构建小鼠N2a细胞p38MAPK基因的标准质粒和标准曲线,为研究朊病的发病机理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朊病 小鼠神经瘤细胞系N2a p38有丝裂原的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51调控早期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小球肥大的机制
19
作者 彭睿 周吉 +4 位作者 李天驹 孙艳 尹频 彭惠民 张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84-1589,共6页
目的:观察mi R-451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db/db小鼠肾脏形态学影响,探讨mi R-451在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24只7周龄雄性db/db小鼠和8只正常对照db/m小鼠依次分为未处理组、空质粒组、mi R-451组及对照组。... 目的:观察mi R-451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db/db小鼠肾脏形态学影响,探讨mi R-451在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24只7周龄雄性db/db小鼠和8只正常对照db/m小鼠依次分为未处理组、空质粒组、mi R-451组及对照组。腹腔注射法进行质粒注射处理2周后,光镜下观察肾小球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肾脏组织mi R-451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检测肾脏组织中mi R-451的靶基因酪氨酸-3单氧化酶/色氨酸单氧化酶活化蛋白(tyrosine3-monooxy-genase/tryptophan 5-monooxygenase activation protein,Ywhaz)及其相关的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途径中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MAPK)及其上游激酶MKK3(MAPK kin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7周龄db/db小鼠未处理组相比对照组出现高血糖且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增加,提示进入早期DN阶段,给予30 mg/(kg·d)质粒注射实验2周。光镜观察和肾小球直径测量发现,mi R-451处理组肾小球形态减小(P=0.000)。Real-time PCR检测显示mi R-451组小鼠肾脏组织中mi R-451的表达水平增高1.79倍(P=0.002),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mi R-451组较未处理组和空质粒组肾脏组织Ywhaz的表达受到下调,同时p38MAPK及上游激酶MKK3蛋白表达水平减少(P均=0.000)。结论:mi R-451可能通过直接靶向Ywhaz基因,调控MAPK途径中关键蛋白p38MAPK、MKK3的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球肥大,在DN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微小RNA 酪氨酸-3单氧化酶/色氨酸单氧化酶蛋白 p38丝裂原的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0
作者 鲁利群 屈艺 母得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196-2197,共2页
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是一种具有双重磷酸酶活性的肿瘤抑制因子。能分别抑制磷酯酰肌醇三磷酸激酶(PI3K)和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 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是一种具有双重磷酸酶活性的肿瘤抑制因子。能分别抑制磷酯酰肌醇三磷酸激酶(PI3K)和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以往对PTEN的研究主要着重于肿瘤方面,很多肿瘤都发生了该基因的缺失或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酶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张力蛋白 基因 丝裂原的蛋白激酶 肿瘤抑制因子 10号染色体 磷酯酰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