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码仿真彩色丝织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加林 陶永政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3-125,共3页
新型彩色织物构成设计理论上的突破 ,使仿真彩色丝织物成为现实 ,本文结合电子提花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应用 ,介绍数码仿真彩色丝织技术及其在产品开发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仿真彩色 数码织造 计算机分色 丝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商、周蚕丝织技术科技成就探测(三)——周代织锦技艺堪称世界之最桑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匡明 刘挺 《中国蚕业》 2013年第1期84-90,共7页
以现存有关文献和考古资料叙述了我国周代织锦生产技艺,重点描述了周代织锦的生产流程和当时的织锦机械,并介绍了周代织锦的宫廷管理机构。
关键词 夏商周 织锦 织机 蚕桑 丝织技术 宫庭 管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丝织技术西传考──从君士坦丁堡到里昂 被引量:7
3
作者 徐家玲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6期32-38,共7页
在拜占庭查士丁尼之前,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向西方世界源源不断输出生丝和丝绸制品,但却严格保守养蚕、抽丝技术的秘密。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历尽周折,终于将种桑、养蚕、缫丝及丝织技术引进,查士丁尼皇帝因此被誉为“丝绸之帝... 在拜占庭查士丁尼之前,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向西方世界源源不断输出生丝和丝绸制品,但却严格保守养蚕、抽丝技术的秘密。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历尽周折,终于将种桑、养蚕、缫丝及丝织技术引进,查士丁尼皇帝因此被誉为“丝绸之帝”。此后,丝织技术继续西传,18世纪在大西洋和西欧各国扎根。西欧丝织工人把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色彩的感受融于中华民族祖先的创造力中,使丝织技术日益精湛,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丝织技术的西行和传播,刺激了西欧城市手工业的繁荣,丰富了西欧中世纪的社会生活,促进了西欧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特别是在近代西方技术革命中,丝织技术革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成为近代工业的先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占廷 丝织 君士坦丁堡 丝织技术 查士丁尼 中国丝 意大利 丝织 丝绸生产 丝绸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全显像数码仿真彩色丝织技术 被引量:1
4
《现代纺织技术》 2011年第3期52-52,共1页
本技术是运用新研制开发的“五色交织组合法”,利用有限的色丝色相在经纬交织时产生的空间混合效果,开发出一套实用的设计软件。主要技术指标:(在选用色丝不超过6种的情况下)织物交织色彩达到2000种以上,组织密度比传统丝织像锦提... 本技术是运用新研制开发的“五色交织组合法”,利用有限的色丝色相在经纬交织时产生的空间混合效果,开发出一套实用的设计软件。主要技术指标:(在选用色丝不超过6种的情况下)织物交织色彩达到2000种以上,组织密度比传统丝织像锦提高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织技术 真彩色 高密度 数码 显像 混合效果 技术指标 组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码仿真彩色丝织新技术
5
《现代纺织技术》 2004年第5期12-12,共1页
传统色织物的色彩表现较为单纯,以反映丝线的固有色为主,即通常是要织出什么颜色的纹样,就要选用什么颜色的丝线。如要表现较多的色彩内容,就必须使用多色经、纬线进行交织。在通常的意匠设计中,它最多只能产生出数十种结构交织变... 传统色织物的色彩表现较为单纯,以反映丝线的固有色为主,即通常是要织出什么颜色的纹样,就要选用什么颜色的丝线。如要表现较多的色彩内容,就必须使用多色经、纬线进行交织。在通常的意匠设计中,它最多只能产生出数十种结构交织变化,即最多只能体现出数十种色彩变化效果。在彩色摄影、彩色印刷、计算机喷绘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色织物所表达出来的色彩局限和精细度不足,已成为丝织(特别是彩色织锦)技术落后于其他相关领域的主要因素,无法适应现代生活和社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仿真彩色丝织技术 色织物 色彩表现 织物设计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周时期的提花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屠恒贤 张培高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45,共3页
商周时期是我国丝绸生产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丝织技术在这个时期逐渐成熟,织物组织也日趋复杂。一些新品种开始出现、成熟、完善,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更出现了工艺复杂的大提花丝织物,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高度的丝织技术。本文... 商周时期是我国丝绸生产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丝织技术在这个时期逐渐成熟,织物组织也日趋复杂。一些新品种开始出现、成熟、完善,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更出现了工艺复杂的大提花丝织物,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高度的丝织技术。本文着重对商周时期的提花技术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商周时期 提花技术 丝绸 丝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