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复合凝胶对骨组织工程支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高欣欣 许燕 +2 位作者 周建平 张旭婧 胡国玉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及制备对支架性能影响至关重要。同单一聚乙烯醇凝胶相比,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复合凝胶不仅可以增加支架所承受应力而且可以提高支架韧性。研究证明,使用水浴加热方法,将丝素蛋白粉末与聚乙烯醇晶粒按照1∶4混合加热,... 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及制备对支架性能影响至关重要。同单一聚乙烯醇凝胶相比,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复合凝胶不仅可以增加支架所承受应力而且可以提高支架韧性。研究证明,使用水浴加热方法,将丝素蛋白粉末与聚乙烯醇晶粒按照1∶4混合加热,制成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复合凝胶。再与羟基磷灰石充分混合,基于低温冷冻干燥技术,制备成试验试样。压缩试验测量最大压缩强度为31.2 MPa,弹性模量为11.07 MPa,最大总变形低于单一聚乙烯醇/羟基磷灰石试样,且压缩时不易发生断裂及粉碎,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电镜实验观察得到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复合材料试样孔径为15~350μm,微孔分布均匀且连通性较好。水浴加热后的丝素蛋白-聚乙烯醇(1∶4)复合凝胶与羟基磷灰石按照1.5∶1混合时,3D打印复合材料支架成形好,无丝材膨胀,孔隙明显。使用此方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孔径大小利于负重部位骨缺损修复及骨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复合凝胶 组织工程支架 3D打印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豌豆-燕麦复合蛋白凝胶制备及配方优化研究
2
作者 李梦晓 刘成洋 +3 位作者 张玲 董吉林 申瑞玲 李云龙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5,55,共9页
以豌豆-燕麦复合蛋白凝胶(POPG)为研究对象,以凝胶强度、持水性(WHC)、游离巯基含量、二硫键含量和微观结构为指标,考查不同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转谷氨酰胺酶(TG酶)和漆酶)处理对POPG性质的影响,并以豌豆蛋白与燕麦... 以豌豆-燕麦复合蛋白凝胶(POPG)为研究对象,以凝胶强度、持水性(WHC)、游离巯基含量、二硫键含量和微观结构为指标,考查不同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转谷氨酰胺酶(TG酶)和漆酶)处理对POPG性质的影响,并以豌豆蛋白与燕麦蛋白复配比、复合蛋白溶液质量分数和TG酶添加量为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凝胶配方。结果表明:TG酶添加量为40 U/g时,POPG表现出较好的凝胶强度和WHC,分别为83.00 g和88.79%,其游离巯基含量较低、二硫键含量较高、微观结构更为均匀;复合蛋白凝胶的最优配方为豌豆蛋白与燕麦蛋白复配比1∶0.4、复合蛋白溶液质量分数20%、TG酶添加量40 U/g,按此配方制备的复合蛋白凝胶表现出较好的凝胶强度(78.00 g)。本研究制备的POPG有望作为动物脂肪替代物,为后续绿色食品的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燕麦复合蛋白 酶处理 性质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姜黄素递送载体的黄原胶-β乳球蛋白纤维复合凝胶的制备
3
作者 高超 杨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5-61,共7页
该研究旨在用黄原胶(xanthan gum,XG)和β-乳球蛋白纤维(β-lactoglobulin fiber,Fblg)制备多糖-蛋白纤维复合水凝胶作为生物活性物质姜黄素(curcumin,Cur)的递送载体。电位、浊度和原子力显微镜证实了XG与Fblg分子之间发生了络合作用,... 该研究旨在用黄原胶(xanthan gum,XG)和β-乳球蛋白纤维(β-lactoglobulin fiber,Fblg)制备多糖-蛋白纤维复合水凝胶作为生物活性物质姜黄素(curcumin,Cur)的递送载体。电位、浊度和原子力显微镜证实了XG与Fblg分子之间发生了络合作用,静电相互作用是XG和Fblg络合的主要驱动力。通过用葡萄糖酸内酯(glucono delta-lactone,GDL)调控复合体系pH至4.0,成功得到稳定的XG-Fblg凝胶。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XG-Fblg凝胶形成三维网孔结构并随Fblg的增加而变得更致密。流变和质构测试显示,XG-Fblg凝胶的机械强度随Fblg的含量增加而增强。采用体外胃肠道释放实验研究Cur的释放行为,XG-Fblg凝胶比XG凝胶和Fblg更适合作为Cur肠道递送的载体,在肠道的Cur释放量最多,Cur的释放主要通过凝胶降解控制。该研究结果可为多糖-蛋白纤维复合凝胶的制备以及合理设计水凝胶作为营养物质递送载体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乳球蛋白纤维 黄原 复合 静电相互作用 营养物质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聚谷氨酸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仵军红 齐蕾 +3 位作者 谢新华 李琴 朱盈蕊 朱鸿帅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74,共5页
为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特性,利用γ-聚谷氨酸与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形成凝胶,采用激光共聚焦、质构仪和流变仪测定凝胶的微观结构、质构特性和流变性。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2 g/100 mL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与γ-聚谷氨酸复合比为10时,形... 为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特性,利用γ-聚谷氨酸与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形成凝胶,采用激光共聚焦、质构仪和流变仪测定凝胶的微观结构、质构特性和流变性。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2 g/100 mL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与γ-聚谷氨酸复合比为10时,形成了尺寸较小且均一的球状空隙的凝胶,凝胶的持水性较强,凝胶具有较大的硬度,凝胶其黏弹性模量达到最大。γ-PGA与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能形成较好的凝胶并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Γ-聚谷氨酸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弹性丝素蛋白纤维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吸油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其亮 杨海伟 +3 位作者 王邓峰 李长龙 张乐乐 王宗乾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共10页
为提升丝素蛋白(SF)气凝胶力学弹性,以SF微-纳米纤维(SMNF)为前驱体,通过冷冻干燥和硅烷改性策略成功构筑了超疏水高弹性SMNF气凝胶(简称MS气凝胶),并对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系统研究了MS气凝胶的吸油性能。结果表明:MS气... 为提升丝素蛋白(SF)气凝胶力学弹性,以SF微-纳米纤维(SMNF)为前驱体,通过冷冻干燥和硅烷改性策略成功构筑了超疏水高弹性SMNF气凝胶(简称MS气凝胶),并对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系统研究了MS气凝胶的吸油性能。结果表明:MS气凝胶的网络骨架由微-纳米纤维组装而成,并具有分级多孔的胞腔结构,这赋予气凝胶超低的密度(5.36 mg/cm^(3))和超高的孔隙率(99.63%);此外,MS气凝胶还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在80%纵向压缩应变下的最大应力为15.72 kPa,100次循环压缩后气凝胶保留了81%以上的初始相对高度。能量色散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证实:硅烷改性后气凝胶的表面形成了硅氧烷网络结构,使其具有超疏水特征(水接触角为150.9°);MS气凝胶对氯仿的吸收能力为188.75 g/g,并具有优良的循环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纳米纤维 硅烷改性 超弹性 吸油性能 力学性能 疏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鲢鱼糜-大豆蛋白复合物性能改良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颖越 蔡盛捷 +1 位作者 须晓萍 陈仁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2-74,共3页
本实验就结冷胶对白鲢鱼糜-大豆蛋白复合物的凝胶性能做了一些探讨,并初步确定了改良剂结冷胶、钙离子及柠檬酸钠的添加量。结果表明:在鱼糜-大豆蛋白复合物中加入结冷胶有助于增强其凝胶性能,其凝胶强度显著增强,失水率下降,折叠性能... 本实验就结冷胶对白鲢鱼糜-大豆蛋白复合物的凝胶性能做了一些探讨,并初步确定了改良剂结冷胶、钙离子及柠檬酸钠的添加量。结果表明:在鱼糜-大豆蛋白复合物中加入结冷胶有助于增强其凝胶性能,其凝胶强度显著增强,失水率下降,折叠性能提高。钙离子、柠檬酸钠含量对结冷胶的功效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确定在鱼糜-大豆蛋白-红薯淀粉比例等于85g:5g:10g时,结冷胶的含量为0.2g、CaCl2含量为0.5579g、柠檬酸钠含量0.60g时,其凝胶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糜-大豆蛋白-复合 结冷 钙离子 柠檬酸钠 持水性 折叠性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多孔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研究
7
作者 施咏毅 罗敏清 +2 位作者 毛丽 卢神州 Yong-yi Min-qing Shen-zhou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11,共5页
为了探讨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SF/HA)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于骨缺损的修复,采用超声波凝胶干燥法制备了SF/HA复合材料;以脱胶茧丝为增强材料,水溶性淀粉为制孔剂,通过去离子水萃取法除去淀粉,制备了SF/HA多孔复合材料。对其孔... 为了探讨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SF/HA)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于骨缺损的修复,采用超声波凝胶干燥法制备了SF/HA复合材料;以脱胶茧丝为增强材料,水溶性淀粉为制孔剂,通过去离子水萃取法除去淀粉,制备了SF/HA多孔复合材料。对其孔隙率及抗压强度进行测试,并将其植入兔股骨缺损处观察修复的情况。SF/HA多孔复合材料的孔隙率接近75%,孔径尺寸分布约从几微米到400μm,并且孔隙之间相互贯通,其抗压强度可达10 MPa以上,植入兔股骨缺损处未见引起骨组织明显的炎症反应及骨坏死,术后12周发现基本修复骨缺损部位,而空白对照组没有骨生成。SF/HA多孔复合材料可以满足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基本要求,用于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羟基磷灰石 多孔复合材料 修复骨缺损 Treatment BONE Defect Composites 兔股骨缺损 抗压强度 复合多孔支架材料 骨组织工程支架 法制备 孔隙率 水溶性淀粉 植入 增强材料 炎症反应 去离子水 干燥 基本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淀粉对大豆分离蛋白流变学及钙促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雷仪灿 任仙娥 陶雨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43,共7页
为探究不同种类淀粉对蛋白质性质的影响,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分别将大米淀粉、糯米淀粉、小麦淀粉、玉米淀粉、绿豆淀粉、豌豆淀粉、马铃薯淀粉和木薯淀粉8种淀粉添加到大豆分离蛋白中,利用流变仪和质构仪来研究不同淀粉对大豆分离蛋... 为探究不同种类淀粉对蛋白质性质的影响,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分别将大米淀粉、糯米淀粉、小麦淀粉、玉米淀粉、绿豆淀粉、豌豆淀粉、马铃薯淀粉和木薯淀粉8种淀粉添加到大豆分离蛋白中,利用流变仪和质构仪来研究不同淀粉对大豆分离蛋白流变学性质和钙促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淀粉能改变大豆分离蛋白的黏度,且不同淀粉形成的复合物黏度不同,其中添加糯米淀粉形成的复合物黏度最高。对于不同淀粉-大豆分离蛋白复合物形成的钙促凝胶,除豌豆淀粉外,其余淀粉的添加均能缩短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成胶时间,降低成胶温度,增加最终G′值,其中添加绿豆淀粉时最终G′值最高。同时,添加8种淀粉均能显著增加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硬度(P<0.05),其中绿豆淀粉-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凝胶的硬度最大。此外,添加淀粉也能改变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黏性、弹性、内聚性、胶着性和咀嚼性,添加不同淀粉其变化不同。该研究为淀粉-大豆蛋白植物基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淀粉 淀粉-大豆分离蛋白复合 流变学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醇溶蛋白/纳米二氧化钛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质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野 李鹏 罗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56-60,共5页
用溶胶-凝胶法水解四异丙氧基钛(TTIP)制备纳米级二氧化钛(TiO2)粒子,利用该纳米TiO2粒子,用涂膜法制备玉米醇溶蛋白/纳米TiO2复合膜,分析膜中TiO2含量对复合膜性质的影响。复合膜中TiO2含量为14%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最大为35.2MPa,断... 用溶胶-凝胶法水解四异丙氧基钛(TTIP)制备纳米级二氧化钛(TiO2)粒子,利用该纳米TiO2粒子,用涂膜法制备玉米醇溶蛋白/纳米TiO2复合膜,分析膜中TiO2含量对复合膜性质的影响。复合膜中TiO2含量为14%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最大为35.2MPa,断裂伸长率为3.0%,水蒸气透湿率为169.9g/(m2.24h);复合膜的光催化实验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间力显微镜观察复合膜结构,可以看出TiO2粒子均匀地分布于复合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玉米醇溶蛋白 纳米TIO2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丝素与无机纳米粒子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长兰 冯新星 +1 位作者 俞春华 陈建勇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26-1229,1233,共5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再生丝素复合膜,并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XRD)、热重分析(TGA、DTG)对复合丝素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后再生丝素膜的热转变温度提高;再生丝素的结晶构象由S ilk I...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再生丝素复合膜,并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XRD)、热重分析(TGA、DTG)对复合丝素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后再生丝素膜的热转变温度提高;再生丝素的结晶构象由S ilk I向S ilk II转变,结晶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丝素蛋白(SF)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基抑菌凝胶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涛 王富平 +3 位作者 陈国宝 吴基玉 庞亚妮 陈忠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77,共7页
针对壳聚糖-甘油磷酸钠体系黏度低、抑菌效果差等问题,以壳聚糖-甘油磷酸钠体系为基材,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调节黏度后,分别加入丝胶蛋白和丝素蛋白以共混方式确定最优组合制备复合凝胶剂,对其抑菌效果、各组分结合情况、抑菌机制、细胞... 针对壳聚糖-甘油磷酸钠体系黏度低、抑菌效果差等问题,以壳聚糖-甘油磷酸钠体系为基材,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调节黏度后,分别加入丝胶蛋白和丝素蛋白以共混方式确定最优组合制备复合凝胶剂,对其抑菌效果、各组分结合情况、抑菌机制、细胞毒性和皮肤刺激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壳聚糖(质量分数为3%)和甘油磷酸钠(质量分数为50%)体积比为9∶20的体系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后,其外观良好,均匀无颗粒感,适宜外用;当添加丝胶蛋白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凝胶剂的抑菌效果最优,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6.20±3.40)%和(86.30±2.51)%;复合凝胶剂结构稳定,可使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导致细菌无法增殖而发挥抑菌作用,且无细胞毒性和皮肤刺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蛋白 丝素蛋白 复合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多孔钛复合膜的免疫隔离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詹敏晶 李刚 +2 位作者 魏强 崔华雷 林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75,共4页
为克服传统免疫隔离膜吸水膨胀、机械强度差等缺点,以钛酸丁脂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多孔钛金属为基体,制备出TiO2/多孔Ti复合膜.为避免金属基体与膜材料由于热膨胀系数的不同而引起膜的破裂,采用填堵的方法成膜.通过复合膜的渗透分... 为克服传统免疫隔离膜吸水膨胀、机械强度差等缺点,以钛酸丁脂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多孔钛金属为基体,制备出TiO2/多孔Ti复合膜.为避免金属基体与膜材料由于热膨胀系数的不同而引起膜的破裂,采用填堵的方法成膜.通过复合膜的渗透分离实验研究其免疫隔离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所制得的二氧化钛/多孔钛复合膜经过3次以上涂膜能有效地阻隔免疫球蛋白及免疫细胞,但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能自由通过该膜,故该复合膜可以作为免疫隔离膜使用,并且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多孔钛复合 免疫隔离 -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SiO纳米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13
作者 王夏琴 邹伶俐 姜大伟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54,共1页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素蛋白/二氧化硅纳米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丝素蛋白/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溶胶,利用该发明制备丝素蛋白/二氧化硅纳米复合膜,制得的纳米复合膜中丝素蛋白和二氧化硅均匀分布,有机相与无机相间...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素蛋白/二氧化硅纳米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丝素蛋白/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溶胶,利用该发明制备丝素蛋白/二氧化硅纳米复合膜,制得的纳米复合膜中丝素蛋白和二氧化硅均匀分布,有机相与无机相间存在氢键.制备反应条件温和,而且制备条件易于控制,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 制备方法 SIO 二氧化硅 丝素蛋白 均匀分布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