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骨碎补总黄酮的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在兔关节软骨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于洋 宋永才 杨立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6-703,共8页
目的以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为载体将骨碎补总黄酮应用于兔软骨损伤局部,观察修复效果,为临床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制备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骨碎补总黄酮缓释微球与负载骨碎补总黄酮缓释微球的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目的以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为载体将骨碎补总黄酮应用于兔软骨损伤局部,观察修复效果,为临床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制备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骨碎补总黄酮缓释微球与负载骨碎补总黄酮缓释微球的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支架形貌,同时检测该支架的体外缓释能力。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3组,利用电钻在股骨滑车部位构建直径3.5 mm、深1.5 mm的软骨损伤模型,空白组软骨缺损处不植入任何材料,对照组植入单纯的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实验组植入负载骨碎补总黄酮缓释微球的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术后12周、24周行标本大体与组织学观察,RT-PCR检测修复组织Sox-9、II型胶原与聚集蛋白聚糖m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缺损部位II型胶原蛋白表达,分析软骨修复效果。结果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具有良好的三维孔隙结构,孔洞之间相互联通;制备的载药微球表面较光滑,为较规则的圆球形;载药微球均匀分散于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基质中。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可在体外持续稳定地释放骨碎补总黄酮,实验组软骨损伤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对应的ICRS评分与Wakitani组织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软骨基因Sox-9、Ⅱ型胶原与聚集蛋白聚糖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载骨碎补总黄酮的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植入软骨损伤部位可持续缓慢地释放骨碎补总黄酮,为种子细胞的生长与分化提供适合的微环境,有效促进软骨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壳聚糖支架 关节软骨组织 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气处理对丝素蛋白甲酸溶液盐析法制备支架材料的影响
2
作者 翁敏仪 王志伟 +2 位作者 宁晚娥 王倩 黄继伟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4,共11页
丝素蛋白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领域中极具应用前景,其力学性能对组织再生修复中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生长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以CaCl_2-甲酸为溶剂溶解脱胶蚕丝后,采用盐析法制备丝素蛋白支架是一种有效且简便的方法,所制备的支架... 丝素蛋白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领域中极具应用前景,其力学性能对组织再生修复中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生长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以CaCl_2-甲酸为溶剂溶解脱胶蚕丝后,采用盐析法制备丝素蛋白支架是一种有效且简便的方法,所制备的支架材料具有较高的压缩模量和强度,但由于高质量分数甲酸对丝素蛋白具有显著的促结晶作用,反向的低压缩模量和强度调控并不易实现。对此,文章通过对丝素蛋白甲酸溶解液进行加湿处理,稀释溶解液中甲酸的质量分数,实现了对丝素蛋白支架材料力学性能的反向调控。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加湿处理环节后,所制备的丝素蛋白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稳定的成形性,孔隙率约90%,孔壁由丝素蛋白微球组成,压缩模量和强度随着加湿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有效实现了其力学性能可调控性,期望能够促进适用于不同组织再生丝素蛋白支架材料的设计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支架材料 甲酸 盐析法 湿气处理 力学性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氯化钙-甲酸溶剂体系的Silk Ⅰ结构丝素蛋白支架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3
作者 翁敏仪 王志伟 +2 位作者 宁晚娥 王倩 黄继伟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6,共10页
首先以氯化钙-甲酸为溶剂溶解脱胶蚕丝,然后采用自制的加湿处理装置对溶解液进行加湿处理,接着将其置于稀碱溶液中进行透析得到丝素蛋白水溶液,最后针对所得丝素蛋白水溶液进行冷冻诱导和冷冻干燥,制备出了具有Silk Ⅰ结构的丝素蛋白支... 首先以氯化钙-甲酸为溶剂溶解脱胶蚕丝,然后采用自制的加湿处理装置对溶解液进行加湿处理,接着将其置于稀碱溶液中进行透析得到丝素蛋白水溶液,最后针对所得丝素蛋白水溶液进行冷冻诱导和冷冻干燥,制备出了具有Silk Ⅰ结构的丝素蛋白支架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和力学分析等对所得丝素蛋白支架材料的形貌、结构、热稳定性、孔隙率、力学性能和酶降解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丝素蛋白支架材料具有稳定的Silk Ⅰ结构、可调控的孔隙率、酶降解性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支架材料 SilkⅠ结构 氯化钙-甲酸溶剂体系 冷冻干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明胶-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多孔支架的制备及性能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谷明西 王常成 +3 位作者 田丰德 郝瑞胡 安宁 郭林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共9页
文章以丝素蛋白(SF)、明胶(Gel)、壳聚糖(CS)和羟基磷灰石(Hap)为基础材料,通过真空冷冻干燥和化学交联制备了5组SF-CS-Gel-n Hap多孔支架(Hap-1%、Hap-2%、Hap-3%、Hap-4%、Hap-5%)。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孔隙率、... 文章以丝素蛋白(SF)、明胶(Gel)、壳聚糖(CS)和羟基磷灰石(Hap)为基础材料,通过真空冷冻干燥和化学交联制备了5组SF-CS-Gel-n Hap多孔支架(Hap-1%、Hap-2%、Hap-3%、Hap-4%、Hap-5%)。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孔隙率、吸水膨胀率、生物降解率及力学性能研究,筛选出理化性能优越适合全层软骨缺损再生重建的复合支架。随后将其与骨关节炎患者分离提取的软骨细胞共培养,通过细胞黏附率测定、细胞活死染色和CCK-8细胞活性增殖实验等方法评估多孔支架的生物性能,探索其用于修复全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基于明胶、壳聚糖、丝素蛋白和纳米羟基磷灰石制备的SF-CS-Gel-2%Hap多孔复合支架不仅可以模拟天然骨软骨的细胞外基质(ECM),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为营养物质的转运和细胞黏附、增殖和立体生长提供良好的网状骨架,为全层软骨缺损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支架 全层软骨缺损 丝素蛋白 壳聚糖 明胶 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壳聚糖共混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强娜 郭燕玲 +4 位作者 廖芳丽 解芳 马毅红 陶海霞 彭忠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84-187,192,共5页
天然高分子材料丝素蛋白和壳聚糖在一定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但纯丝素蛋白和纯壳聚糖在其他方面又各有缺陷。采取简单有效的方法将二者进行混合,制备出一种综合性能最优的支架材料,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首先将蚕茧... 天然高分子材料丝素蛋白和壳聚糖在一定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但纯丝素蛋白和纯壳聚糖在其他方面又各有缺陷。采取简单有效的方法将二者进行混合,制备出一种综合性能最优的支架材料,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首先将蚕茧通过脱胶、溴化锂水溶液溶解、透析、过滤、离心和冷冻干燥等步骤制成再生丝素蛋白;再与经稀醋酸溶解的壳聚糖按一定比例进行物理共混,进而注入自制的模具中冷冻干燥得到初制的丝素蛋白-壳聚糖的复合支架材料。然后将初制的支架材料浸入乙醇中诱导变性,得到最终的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支架材料。通过吸水率测定,采用扫描电镜、万能材料试验机等仪器对改性复合支架材料进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丝素蛋白质量含量为40%时,丝素蛋白-壳聚糖共混支架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组织工程复合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壳聚糖 共混支架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尼平交联的丝素蛋白-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9
6
作者 叶漫文 曾曙光 +4 位作者 高文峰 容明灯 郭泽鸿 石勇 干辉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5-879,共5页
目的以京尼平交联制备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模型蛋白,评价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的缓释能力。方法以无机乳化交联法,京尼平为交联剂,制备缓释BSA的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并测量微球的... 目的以京尼平交联制备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模型蛋白,评价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的缓释能力。方法以无机乳化交联法,京尼平为交联剂,制备缓释BSA的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并测量微球的粒径,X-射线衍射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微球表征分析,以BCA法测定微球的包封率,载药率和21 d的累积缓释率。结果以京尼平交联制备的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微球形态较为规则,表面较光滑,粒径分别为7.84±0.97μm,包封率为50.16%±4.32%,载药率为1.25%±0.11%,21 d的累积释放率为75.2%±2.53%。结论以京尼平交联制备的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载药率高,缓释能力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壳聚糖 京尼平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孔径丝素蛋白支架体内降解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千建峰 蔡丽慧 +2 位作者 亓卫东 赵霞 陈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7-511,共5页
近年来,丝素蛋白支架因其固有的低免疫原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组织工程研究中备受关注。通过观察不同孔径丝素蛋白支架在活体Sprague-Dawley(SD)大鼠体内不同时间点降解的形态学特点,了解材料的结构特性对丝素蛋白支架降解的影响。将... 近年来,丝素蛋白支架因其固有的低免疫原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组织工程研究中备受关注。通过观察不同孔径丝素蛋白支架在活体Sprague-Dawley(SD)大鼠体内不同时间点降解的形态学特点,了解材料的结构特性对丝素蛋白支架降解的影响。将3种不同孔径丝素蛋白支架:SF1(平均孔径(20±1.5)μm,平均孔隙率86.8%±0.2%)、SF2(平均孔径(100±8)μm,平均孔隙率92.4%±0.1%)、SF3(平均孔径(200±15)μm,平均孔隙率96.6%±0.1%)随机植入12只SD大鼠背部皮下,分别于术后6、12、18、24周随机取材,分别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切片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不同孔径丝素蛋白支架在体内的降解速率不同:SF1 24周内未见明降解,SF2 24周内降解约40%,SF3至24周时基本崩解。植入早期丝素蛋白支架主要被炎性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浸润,后期主要为成纤维细胞,并可见胶原纤维包绕并生长入材料。孔径较大的丝素蛋白支架比孔径较小的降解速度快,可通过改变丝素蛋白支架的孔径有效干预丝素蛋白支架在生物体内的降解速率,以适应不同组织修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多孔支架 组织工程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己内酯/丝素蛋白三元复合纳米纤维膜支架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利君 熊杰 +2 位作者 骆菁菁 赵兴艳 赵新飞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3,共6页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不同质量比的聚乳酸-聚己内酯/丝素蛋白(PLA-PCL/SF)复合纳米纤维膜支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纳米纤维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测试纤维膜的孔隙率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LA-PCL与SF这2种组...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不同质量比的聚乳酸-聚己内酯/丝素蛋白(PLA-PCL/SF)复合纳米纤维膜支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纳米纤维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测试纤维膜的孔隙率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LA-PCL与SF这2种组分的质量比对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形貌有显著影响,质量比为90∶10和70∶30的纳米纤维表面分布着密集的孔洞;PLA-PCL/SF复合纳米纤维膜中SF经甲醇处理后由无定形结构转变为β-折叠结构;随着复合纳米纤维膜中SF含量的增加,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率和吸附性也逐渐降低。接触角实验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培养结果表明,SF的加入提高了纳米纤维膜的亲水性,有利于NIH-3T3细胞的黏附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内酯 丝素蛋白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膜支架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戊二醛交联剂对丝素蛋白/明胶多孔支架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牟星 彭鹏 +5 位作者 孙琪 何许霞 孙可墨 黄嵩涛 殷丽华 余占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23-3027,共5页
为了对比甲醇、戊二醛两种交联剂对丝素蛋白/明胶复合多孔支架的性能影响,采用冷冻干燥法等比例制备该支架,分两组分别用甲醇和戊二醛进行交联。通过观察支架的微观形貌,测量支架的孔隙率、吸水率、溶胀率,测试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比较... 为了对比甲醇、戊二醛两种交联剂对丝素蛋白/明胶复合多孔支架的性能影响,采用冷冻干燥法等比例制备该支架,分两组分别用甲醇和戊二醛进行交联。通过观察支架的微观形貌,测量支架的孔隙率、吸水率、溶胀率,测试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比较经两种交联剂处理后支架结构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经戊二醛交联后的支架孔隙分布更加规则、均匀,孔隙率、吸水率、溶胀率更高,力学性能更强。采用戊二醛交联丝素蛋白/明胶复合多孔支架,能够使支架性能更加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明胶多孔支架 冷冻干燥法 交联 甲醇 戊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江 李玉宝 +2 位作者 左奕 杨维虎 张利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14-1716,1719,共4页
采用硝酸钙-丝素蛋白溶液与磷酸钠反应仿生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n-HA/SF)复合材料,并以NaHC03和NaCl为致孔剂制备了多孔复合支架材料,采用TEM、IR、SEM和EDX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HA的粒径在20~50nm之间... 采用硝酸钙-丝素蛋白溶液与磷酸钠反应仿生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n-HA/SF)复合材料,并以NaHC03和NaCl为致孔剂制备了多孔复合支架材料,采用TEM、IR、SEM和EDX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HA的粒径在20~50nm之间,是一种CO3^2-部分替代型弱结晶类骨针晶,在形貌和尺寸等方面类似于人体骨磷灰石晶体;HA和SF两相间存在强烈的键合作用,复合支架材料呈高度多乳结构,孔壁上富含微孔,孔隙间贯通性高。EDX分析结果表明,HA在有机基体中分布均匀,钙磷元素比为1.66,当复合材料和致孔剂的比例为1:0.5时,其抗压强度可达20.23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丝素蛋白 仿生合成 复合材料 多孔支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β-磷酸三钙支架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后成骨效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赖仁发 赵清桐 +1 位作者 刘湘宁 沈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4-467,共4页
目的通过壳聚糖(CS)/β-磷酸三钙(TCP)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修复兔下颌骨缺损,探索CS/β-TCP作为可注射性人工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共48侧骨缺损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1植入CS/β-TCP/rhBMP-2、实验组2... 目的通过壳聚糖(CS)/β-磷酸三钙(TCP)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修复兔下颌骨缺损,探索CS/β-TCP作为可注射性人工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共48侧骨缺损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1植入CS/β-TCP/rhBMP-2、实验组2植入CS/β-TCP、对照组1植入自体骨、对照组2不植入任何材料。于术后2、4、8周分批处死动物,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荧光染料标记组织切片观察新骨形成情况,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值。结果术后2、4、8周,不同组间的新生骨面积百分比有显著差异,实验组1明显优于实验组2,并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成骨面积的比例也不断增高。荧光观察示实验组1黄色标记面积较大,红色标记面积较小。实验组1术后各时间点的骨密度值明显优于实验组2和对照组2,而与对照组1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CS/β-TCP/rhBMP-2复合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骨引导及骨诱导能力,CS/β-TCP可作为rhBMP-2良好的注射性载体,对于颌骨缺损的修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壳聚糖/β-磷酸三钙 组织工程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尼平交联的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漫文 曾曙光 +4 位作者 高文峰 容明灯 郭泽鸿 石勇 干辉勇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8-332,共5页
以乳化交联法制备京尼平交联的丝素蛋白(SF)-壳聚糖(CS)微球,考察了SF,CS和京尼平的用量对微球的表观形态、粒径、溶胀率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京尼平1.0 g,CS和SF各0.2 g;京尼平0.05 g,CS和SF各0.2 g;京尼平0.5 g,CS 0.2 g... 以乳化交联法制备京尼平交联的丝素蛋白(SF)-壳聚糖(CS)微球,考察了SF,CS和京尼平的用量对微球的表观形态、粒径、溶胀率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京尼平1.0 g,CS和SF各0.2 g;京尼平0.05 g,CS和SF各0.2 g;京尼平0.5 g,CS 0.2 g,SF 0.4 g;京尼平0.5 g,CS 0.2 g,SF 0.1 g;京尼平0.1 g,CS 0.2 g,SF 0.1 g等5种组合制备出的微球,形态较为规则,表面较光滑,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分别为71.13,146.60,74.09,89.00和109.83μm。经FTIR和XRD证实,京尼平使得SF和CS的氨基发生交联,SF的结构从α螺旋状或者无序蜷曲状改变为β折叠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壳聚糖 微球 制备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及其复合支架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殷丽华 牟星 +1 位作者 余占海 王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10-112,120,共4页
简要介绍了丝素蛋白的特性以及丝素蛋白复合支架在医学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综述了丝素蛋白及其复合支架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冷冻干燥法、静电纺丝法、气体发泡法、致孔剂制孔法、快速成型法等,同时还比较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 丝素蛋白 复合支架 组织工程 冷冻干燥 静电纺丝 气体发泡 致孔剂制孔 快速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多孔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静 陈佳 +2 位作者 李音 黄明华 陈庆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1-143,共3页
通过共滴定法合成工艺制备出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粉体,以制备的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粉体为原料,选用冷冻干燥成型技术,制备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研究结果表明: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透射电镜分析,羟基磷灰石/胶... 通过共滴定法合成工艺制备出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粉体,以制备的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粉体为原料,选用冷冻干燥成型技术,制备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研究结果表明: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透射电镜分析,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纳米粉体中羟基磷灰石晶粒是针状的弱结晶的晶体,与天然骨中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晶粒相近;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多孔支架的抗压强度、孔隙率、平均孔径可达到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要求,是由有机-无机三相复合、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又有良好机械性能的具有发展潜力的骨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胶原蛋白 壳聚糖 支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壳聚糖支架的基本性能及其生物降解性的测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姬文晨 张越林 +1 位作者 胡守业 张永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2-185,195,共5页
目的 通过冷冻干燥法制作丝素/壳聚糖(silk fibroin/chitosan,SFCS)支架材料,为后续实验选取合适的支架奠定基础.方法将蚕丝脱胶、溶解并提纯得到适当浓度的丝素溶液,与壳聚糖溶液按4∶6混合,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SFCS支架材料,测试其... 目的 通过冷冻干燥法制作丝素/壳聚糖(silk fibroin/chitosan,SFCS)支架材料,为后续实验选取合适的支架奠定基础.方法将蚕丝脱胶、溶解并提纯得到适当浓度的丝素溶液,与壳聚糖溶液按4∶6混合,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SFCS支架材料,测试其孔道直径、断裂强度、孔隙率、吸水溶胀率、体内外降解率等特点,通过HE染色及Micro-CT从形态学上观察支架生物降解性.结果 SFCS孔道的直径为100~120μm,断裂强度为(8.31±1.271)MPa,孔隙率为(84.32±5.14)%,吸水膨胀率为(137±7.15)%,体内降解率和体外降解率在2周时无差异(P〉0.05),在6周和10周之间差异显著(P〈0.05),HE染色和Micro-CT从形态学方面进一步证明其在体内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结论 成功制作SFCS支架材料,其孔道直径、断裂强度、孔隙率、吸水膨胀率、体内外降解率等特点完全符合脊髓组织工程对支架材料的要求,为运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脊髓损伤的后续实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 壳聚糖 基本特性 生物降解性 支架材料 脊髓损伤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组氨酸壳聚糖多孔支架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彰旭 辛梅华 +2 位作者 李明春 朱志梅 陈晓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7-111,共5页
通过改变组氨酸/壳聚糖的配比及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合成了6种N-组氨酸壳聚糖(NHCS)多孔支架,考察其在模拟体液中吸附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能力,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NHCS不同温度的吸附等温线和不同起始浓度下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等... 通过改变组氨酸/壳聚糖的配比及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合成了6种N-组氨酸壳聚糖(NHCS)多孔支架,考察其在模拟体液中吸附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能力,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NHCS不同温度的吸附等温线和不同起始浓度下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等。结果表明,在37.0℃、BSA的初始浓度为2.5 mg/mL时,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0×103、组氨酸/壳聚糖的摩尔比为3∶1制得的50kD-NHCS-3多孔支架吸附BSA效果最好,吸附容量(Qe)为820.90 mg/g;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准一级动力学方程,且是一个自发、熵增、吸热的物理吸附过程。50kD-NHCS-3多孔支架可以重复使用,有望用于BSA或其他蛋白的分离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组氨酸壳聚糖 多孔支架 牛血清白蛋白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组氨酸壳聚糖/聚乳酸支架吸附牛血清白蛋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辛梅华 陈彰旭 +2 位作者 李明春 郑德志 陈晓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06-12109,12115,共5页
采用二次相分离制备7种N-组氨酸壳聚糖/聚乳酸(NHCS/PLLA)支架,考察其在模拟体液中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吸附性能,并研究其吸附等温式、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等。结果表明,在37.0℃、BSA的初始浓度为2.5 mg/m L时,50 k D-NHCS-3与PLL... 采用二次相分离制备7种N-组氨酸壳聚糖/聚乳酸(NHCS/PLLA)支架,考察其在模拟体液中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吸附性能,并研究其吸附等温式、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等。结果表明,在37.0℃、BSA的初始浓度为2.5 mg/m L时,50 k D-NHCS-3与PLLA质量比为5/5制得的NPs3支架对BSA的吸附容量最大,达928.53 mg/g;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可为分离纯化BSA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组氨酸壳聚糖 聚乳酸 支架 牛血清白蛋白 吸附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聚(ε-己内酯)/丝素蛋白纳米纤维支架应用于韧带组织工程修复 被引量:1
18
作者 钱宇娜 李林昊 +1 位作者 李海滨 杨力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147-147,共1页
关键词 组织工程 丝素蛋白 静电纺丝 纤维支架 聚己内酯 纳米纤维 修复重建 前交叉韧带 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纤维膜的制备与应用
19
作者 雷彩虹 俞林双 +2 位作者 金万慧 朱海霖 陈建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26,共8页
为进一步提升丝素基纤维膜的抗菌性能,以六氟异丙醇和三氟乙酸为溶剂分别溶解丝素蛋白和壳聚糖,制备一定质量比的混合纺丝溶液,然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丝素蛋白/壳聚糖(SF/CS)复合纤维膜。对不同质量比下复合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吸水... 为进一步提升丝素基纤维膜的抗菌性能,以六氟异丙醇和三氟乙酸为溶剂分别溶解丝素蛋白和壳聚糖,制备一定质量比的混合纺丝溶液,然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丝素蛋白/壳聚糖(SF/CS)复合纤维膜。对不同质量比下复合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吸水率、止血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SF/CS复合纤维膜中纤维呈光滑致密、无串珠的网状结构;随着壳聚糖添加量的增加,复合纤维膜的抗菌性呈显著增强趋势,当丝素蛋白与壳聚糖质量比为5∶2时,复合纤维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88±0.04)和(15.34±0.04)mm,抑菌率分别达到(73.93±0.85)%和(93.27±0.97)%;同时,在该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纤维膜具有较高的吸水率((967.59±9.76)%),止血性能优于市售止血纱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膜 静电纺丝 丝素蛋白 壳聚糖 止血材料 抗菌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静电纺壳聚糖/聚氧化乙烯-丝素纤维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灵奇 刘涛 +4 位作者 徐国平 仇巧华 AWOKE ANTENEH Tilahun 周家宝 王艳敏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57,共10页
以壳聚糖(CS)、聚氧化乙烯(PEO)和丝素蛋白(SF)为原料,采用同轴静电纺丝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CSPEO-SF纤维。通过SEM、TEM和FTIR等对纤维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纤维的溶胀率、孔隙率和机械性能,并对其抗菌性能和体外生物活性进... 以壳聚糖(CS)、聚氧化乙烯(PEO)和丝素蛋白(SF)为原料,采用同轴静电纺丝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CSPEO-SF纤维。通过SEM、TEM和FTIR等对纤维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纤维的溶胀率、孔隙率和机械性能,并对其抗菌性能和体外生物活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纤维具有核壳结构,孔隙率均在80%以上,溶胀率最大可达675%,断裂强度最高可达7.85 MPa;该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显著抗菌性,并且具有良好的体外生物活性,在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丝素蛋白 同轴静电纺丝 抗菌 体外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