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g)细胞分裂蛋白质FtsZ(PgFtsZ)的GTPase活性的热稳定性,阐明PgFtsZ的生物化学特性,为牙周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alachite green assay法检测GTPase的活性,活性测定蛋白质为重组野生型PgFtsZ(WtPgFt...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g)细胞分裂蛋白质FtsZ(PgFtsZ)的GTPase活性的热稳定性,阐明PgFtsZ的生物化学特性,为牙周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alachite green assay法检测GTPase的活性,活性测定蛋白质为重组野生型PgFtsZ(WtPgFtsZ)和4种重组C末端缺失变异型PgFtsZ,即ZΔC01(C末端缺失73个氨基酸残基)、ZΔC02(C末端缺失128个氨基酸残基)、ZΔC03(C末端缺失177个氨基酸残基)和ZΔC04(C末端缺失233个氨基酸残基),各种PgFtsZ在未经处理时及煮沸加热处理5和10min后检测GTPase的酶活力值。结果:重组ZΔC04GTPase的活性在煮沸加热处理5和10min时均比未加热处理时的酶活性增加(P<0.05),重组WtPgFtsZ、ZΔC01、ZΔC02和ZΔC03在煮沸加热处理5min时GTPase的活性均较未煮沸加热处理时的活性增加(P<0.05),但进一步煮沸加热处理10min时,其GTPase的活性与未加热处理时相似。结论:Pg FtsZ是一种耐热蛋白质,并且C末端缺失233个氨基酸残基的缺失变异型ZΔC04表现出更强的耐热性能。展开更多
目的寻找靶向细丝温度敏感蛋白Z(FtsZ)新型结构的抗菌药物。方法采用Discovery Studio 2017软件通过多重策略虚拟筛选靶向结合FtsZ、具有潜在成药性的小分子化合物;通过肉汤稀释法评价小分子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抗菌作用...目的寻找靶向细丝温度敏感蛋白Z(FtsZ)新型结构的抗菌药物。方法采用Discovery Studio 2017软件通过多重策略虚拟筛选靶向结合FtsZ、具有潜在成药性的小分子化合物;通过肉汤稀释法评价小分子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抗菌作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评价小分子化合物与FtsZ蛋白结合稳定性。结果虚拟筛选获得15个与FtsZ蛋白晶体结构有良好结合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抗菌活性评价显示筛选出的化合物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中化合物5010-0572的活性最好,对两种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值达都到1μg/ml;分子动力学模显示抗菌活性好的化合物5010-0572与FtsZ结合稳定性远远好于抗菌活性较差的化合物C592-0444。结论靶向FtsZ的小分子化合物抗菌活性与蛋白结合稳定性密切相关;化合物5010-0572具有良好的抗S.aureus活性,具有成为抗菌药物先导化合物的潜力。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g)细胞分裂蛋白质FtsZ(PgFtsZ)的GTPase活性的热稳定性,阐明PgFtsZ的生物化学特性,为牙周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alachite green assay法检测GTPase的活性,活性测定蛋白质为重组野生型PgFtsZ(WtPgFtsZ)和4种重组C末端缺失变异型PgFtsZ,即ZΔC01(C末端缺失73个氨基酸残基)、ZΔC02(C末端缺失128个氨基酸残基)、ZΔC03(C末端缺失177个氨基酸残基)和ZΔC04(C末端缺失233个氨基酸残基),各种PgFtsZ在未经处理时及煮沸加热处理5和10min后检测GTPase的酶活力值。结果:重组ZΔC04GTPase的活性在煮沸加热处理5和10min时均比未加热处理时的酶活性增加(P<0.05),重组WtPgFtsZ、ZΔC01、ZΔC02和ZΔC03在煮沸加热处理5min时GTPase的活性均较未煮沸加热处理时的活性增加(P<0.05),但进一步煮沸加热处理10min时,其GTPase的活性与未加热处理时相似。结论:Pg FtsZ是一种耐热蛋白质,并且C末端缺失233个氨基酸残基的缺失变异型ZΔC04表现出更强的耐热性能。
文摘目的寻找靶向细丝温度敏感蛋白Z(FtsZ)新型结构的抗菌药物。方法采用Discovery Studio 2017软件通过多重策略虚拟筛选靶向结合FtsZ、具有潜在成药性的小分子化合物;通过肉汤稀释法评价小分子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抗菌作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评价小分子化合物与FtsZ蛋白结合稳定性。结果虚拟筛选获得15个与FtsZ蛋白晶体结构有良好结合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抗菌活性评价显示筛选出的化合物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中化合物5010-0572的活性最好,对两种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值达都到1μg/ml;分子动力学模显示抗菌活性好的化合物5010-0572与FtsZ结合稳定性远远好于抗菌活性较差的化合物C592-0444。结论靶向FtsZ的小分子化合物抗菌活性与蛋白结合稳定性密切相关;化合物5010-0572具有良好的抗S.aureus活性,具有成为抗菌药物先导化合物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