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生物型PCR检测方法的建议 被引量:3
1
作者 辛九庆 高玉龙 +1 位作者 杨婉容 王砚范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3-455,共3页
建立了一个可以识别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生物型 (MmmSC)的PCR方法。根据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生物型(MmmSC)相关核苷酸序列 ,设计合成了MC1、MC2和SC1、SC2两对引物。MC1、MC2是一对簇特异性引物 ,用于鉴别丝状支原体族 6个成员 ,对Mm... 建立了一个可以识别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生物型 (MmmSC)的PCR方法。根据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生物型(MmmSC)相关核苷酸序列 ,设计合成了MC1、MC2和SC1、SC2两对引物。MC1、MC2是一对簇特异性引物 ,用于鉴别丝状支原体族 6个成员 ,对MmmSC、MmmLC扩增出与预期结果相符的 4 6 2bp片段 ;而SC1、SC2是针对MmmSC的一对特异性引物 ,只能对MmmSC扩增出 2 77bp的片段 ,经过VspI、Bsp14 3I和Dral三种限制性内切酶鉴定与预期结果相符 ,而不能扩增出MmmLC型Y_goat代表株 ,说明具有非常好的特异性。对MmmSC进行的敏感性试验显示SC1、SC2引物能够检测到 10 0个CFU ,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体亚种sc生物型 PCR检测方法 传染性胸膜肺炎 病原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中国不同地区分离株脂蛋白Q基因的分子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高玉龙 辛九庆 +1 位作者 李媛 王砚范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2-146,共5页
根据已发表的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MmmSC)脂蛋白Q(LppQ)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利用PCR扩增方法,从我国不同省区的MmmSC分离株HVRI-Ⅹ、BenⅠ、QingⅠ、MuⅠ和模式株PG1中获得了LppQ基因1303bp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 根据已发表的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MmmSC)脂蛋白Q(LppQ)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利用PCR扩增方法,从我国不同省区的MmmSC分离株HVRI-Ⅹ、BenⅠ、QingⅠ、MuⅠ和模式株PG1中获得了LppQ基因1303bp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通过对所得到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PCR鉴定,证明得到了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阳性重组质粒。采用Sanger's双脱氧末端终止法对插入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获得了HVRI-Ⅹ、BenⅠ、QingⅠ、MuⅠ株和模式株PG1LppQ基因核苷酸序列。核苷酸序列比较结果显示,国内4个MmmSC分离株与GenBank公布的LppQ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7%以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以上;与模式株PG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9.7%以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3%以上。国内4个MmmSC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7%以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3%以上。对HVRIⅩ株LppQ基因氨基酸亲水性和蛋白表面可能性进行了分析,证实LppQN末端富含亲水氨基酸,比C末端更有可能定位在蛋白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原体亚种sc 脂蛋白 LppQ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中国分离株LppB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媛 辛九庆觹 +1 位作者 高玉龙 王砚范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5年第9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原体 中国分离株 序列分析 B基因 LPP sc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20世纪上半叶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LppC基因的表达纯化
4
作者 李媛 乔祖健 +2 位作者 王亮 张建华 辛九庆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0-93,共4页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是A类烈性传染病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脂蛋白LppC是重要的免疫优势抗原,LppC基因是MmmSC的特异性基因。本研究通过PCR方法,扩增MmmSC标准株PG1的LppCN末端基因。将该序列克隆到pMDT-18载体上并测序,用pET32...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是A类烈性传染病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脂蛋白LppC是重要的免疫优势抗原,LppC基因是MmmSC的特异性基因。本研究通过PCR方法,扩增MmmSC标准株PG1的LppCN末端基因。将该序列克隆到pMDT-18载体上并测序,用pET32a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进行诱导表达。LppCN末端基因长度为644bp,将其与NCBI上发布的Afade株、欧洲群代表株L2比较,它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为100%,表明LppC基因在种内高度保守。原核表达结果得到大小为45ku的目的蛋白,用Ni-NTA系统进行纯化得到高纯度的蛋白,Westernblot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能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阳性血清反应,具有免疫学活性,为进一步与LppQ融合表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CBPP) 原体亚种sc(mmmsc) Lp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脂蛋白Q的N末端定点突变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5
作者 高玉龙 辛九庆 +1 位作者 李媛 王砚范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5-99,共5页
根据已发表的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MmmSC)LppQ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MmmSC HVRI X株中扩增出了LppQ N末端基因,并将其分别克隆到pUC18和pUC19上,利用一步重叠延伸PCR突变方法将其66位的TGA突变为TGG,经克隆与序列测定证实突变成功后,... 根据已发表的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MmmSC)LppQ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MmmSC HVRI X株中扩增出了LppQ N末端基因,并将其分别克隆到pUC18和pUC19上,利用一步重叠延伸PCR突变方法将其66位的TGA突变为TGG,经克隆与序列测定证实突变成功后,将已突变的LppQ N末端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的多克隆位点,成功地构建了LppQ N末端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32a-LppQ,为其下一步体外表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原体亚种sc 脂蛋白 LppQ 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支原体、无乳支原体和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小克隆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30
6
作者 李大伟 黄灿平 +4 位作者 张彦明 谢建华 冉智光 熊仲良 范伟兴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6-310,共5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可一次性区分牛支原体、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小克隆和无乳支原体的三重PCR诊断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可靠检测技术。根据GenBank发表的上述3种病原的基因组序列保守区域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三重PCR方法...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可一次性区分牛支原体、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小克隆和无乳支原体的三重PCR诊断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可靠检测技术。根据GenBank发表的上述3种病原的基因组序列保守区域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三重PCR方法;确定其检测敏感性,以猪支原体、鸡支原体、无乳支原体和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小克隆基因作模板检验其特异性;同时和病原分离鉴定结果对比其准确性。结果表明在优化体系和条件下能够同时得到扩增长度为448、549、375 bp 3条特异性片段,未扩增出猪、鸡支原体模板特异性片段;其敏感性(可检测到的最小模板DNA含量)为0.8 ng.μL-1;36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三重PCR检测结果与分离培养鉴定方法一致,均能鉴定出牛支原体阳性病料。本研究建立的三重PCR诊断方法能够一次性鉴别3种支原体,具有高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体 原体亚种小克隆 无乳原体 三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最佳培养基的筛选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萍 储岳峰 +2 位作者 高鹏程 贺英 逯忠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1期21-23,共3页
在不同条件下对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进行培养,通过PPLO精氨酸培养基、牛心汤培养基、MEM-KM2培养基以及不同种类动物血清和同一动物不同浓度血清,从生长滴度、生长速度、培养基来源、造价各个方面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加100 mL/L马血清的... 在不同条件下对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进行培养,通过PPLO精氨酸培养基、牛心汤培养基、MEM-KM2培养基以及不同种类动物血清和同一动物不同浓度血清,从生长滴度、生长速度、培养基来源、造价各个方面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加100 mL/L马血清的MEM-KM2培养基更适合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培养,它的生长滴度可达109,所需时间只为5 d,并且配置方便,价格合理。这一结果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抗原的大批量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体山羊亚种 生长条件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的脂质相关蛋白通过MAPK信号通路诱导EBL细胞分泌IL-1β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琪 汪洋 +7 位作者 李媛 刘素丽 邵家日 陈莹 高丽萍 周长平 李春艳 辛九庆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7-91,共5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是经典的细胞信号通路之一,主要包括JNK、P38、ERK 3条信号途径。为明确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Mmm)的脂质相关蛋白(LAMPs)是通过MAPK信号通路诱导胎牛肺细胞(EBL)IL-1β的分泌,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是经典的细胞信号通路之一,主要包括JNK、P38、ERK 3条信号途径。为明确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Mmm)的脂质相关蛋白(LAMPs)是通过MAPK信号通路诱导胎牛肺细胞(EBL)IL-1β的分泌,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IL-1β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LAMPs可以诱导EBL细胞分泌IL-1β,并确定Mmm的LAMPs刺激EBL细胞的最佳时间为6 h,最佳剂量为1μg/m L;将JNK、P38及ERK抑制剂分别加入培养的EBL细胞后,IL-1β的m RNA表达水平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将p CMV-HA-TLR2转染EBL细胞使其过表达和抗体封闭TLR2两种方式处理,并采用JNK、P38及ERK抑制剂分别处理EBL细胞,经检测过表达TLR2实验组的IL-1βm RNA表达水平上调,然而抗体封闭TLR2实验组的IL-1βm RNA表达水平下调,表明TLR2通过MAPK信号通路对IL-1β的分泌进行调控;采用牛IL-1β的ELISA试剂盒对细胞上清液中IL-1β浓度的检测结果显示,其与IL-1β的m RNA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一致。上述结果表明Mmm的LAMPs可以诱导EBL细胞,激活TLR2依赖的MAPK信号通路,从而引起IL-1β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体亚种 脂质相关蛋白 MAPK信号通路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P35反应原性的验证及其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9
作者 闫磊 潘巧 +3 位作者 赵雅芝 郝文君 李媛 辛九庆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6-720,共5页
为建立检测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Mmm)的间接ELISA方法,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Mmm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分析,选定大小为540bp的0584基因,该基因是编码分子量为35ku的脂蛋白,并对其免疫反应原性进行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了0584... 为建立检测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Mmm)的间接ELISA方法,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Mmm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分析,选定大小为540bp的0584基因,该基因是编码分子量为35ku的脂蛋白,并对其免疫反应原性进行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了0584基因的重组蛋白rP35,以牛传染性胸膜肺炎(CBPP)阳性血清为一抗进行western blot分析,试验结果为阴性,但Dot-blot试验结果为阳性,证明该蛋白可能是Mmm特有的一种构象依赖性免疫相关蛋白且具有反应原性。以rP35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初步建立了检测CBPP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为88.0%,敏感性为89.8%,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与商品化试剂盒符合率为84.8%。本研究为研制CBPP血清检测试剂盒提供了一种候选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原体亚种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假定可变表面脂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春光 高明华 +2 位作者 赵艳芳 郝瑞霞 郝永清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43,共8页
利用PCR技术对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标准株PG3的假定可变表面脂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并将其编码成熟肽的基因区域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上进行了原核表达。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丝状支原... 利用PCR技术对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标准株PG3的假定可变表面脂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并将其编码成熟肽的基因区域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上进行了原核表达。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GM12株的可变脂蛋白基因序列MMCAP2-0900同源性最高(95%)。并且其氨基酸序列结构与丝状支原体簇中已报道的其他可变表面脂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结构高度相似。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31ku。本研究克隆并表达了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PG3标准株的假定可变表面脂蛋白基因,该基因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95010和GM12株的预测的可变表面脂蛋白基因簇具有亲缘关系,同为可变表面脂蛋白基因家族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体山羊亚种 假定可变表面脂蛋白基因 系统进化分析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肺炎支原体、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6
11
作者 林裕胜 江锦秀 +2 位作者 江斌 游伟 胡奇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2-817,共6页
为同时快速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Mo)、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和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cp),本研究根据Mo的P80基因,Mmc的MLC_1760和Mccp的arc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同时检测Mo、Mmc和Mccp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 为同时快速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Mo)、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和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cp),本研究根据Mo的P80基因,Mmc的MLC_1760和Mccp的arc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同时检测Mo、Mmc和Mccp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可以同时扩增出Mo、Mmc和Mccp的特异性片段,而对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羊传染性脓疱病毒等常见羊病病原无交叉反应,对Mo、Mmc和Mccp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3.62×10~4拷贝/μL、4.03×10~5拷贝/μL和6.78×10~5拷贝/μL。应用该方法对75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单一PCR检测结果一致。对32份临床样品同时用该多重PCR方法与分离鉴定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对Mo、Mmc、Mccp的检测符合率分别为87.5%、100%、100%。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适用于Mo、Mmc和Mccp临床快速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原体 原体山羊亚种 山羊原体山羊肺炎亚种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P_(G3)免疫球蛋白G的提纯
12
作者 王璇 潘淑惠 万一元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9年第5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G 原体 PG3 血清免疫球蛋白 提纯 亚种 山羊 动物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肺炎支原体P113蛋白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LppA蛋白共表达质粒对小鼠免疫应答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鹏 吴燕 +6 位作者 岳筠 陈静 李梅 王慧 张双翔 文明 程振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9-186,共8页
为研究绵羊肺炎支原体(Mo)P113基因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LppA基因的共表达质粒免疫小鼠后对其免疫系统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真核重组质粒pVAX1-P113-LppA,并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MDBK细胞,利用PCR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 为研究绵羊肺炎支原体(Mo)P113基因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LppA基因的共表达质粒免疫小鼠后对其免疫系统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真核重组质粒pVAX1-P113-LppA,并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MDBK细胞,利用PCR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分别检测P113蛋白和LppA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正确构建了含Mo P113基因及Mmc LppA基因的重组质粒pVAX1-P113-LppA;且该重组质粒在MDBK细胞中能有效转录并表达目的蛋白。分别在0、7 d、14 d时以100μg/只pVAX1-P113-LppA腿部肌肉注射免疫BABL/c小鼠,并设Elution Buffer对照组和空载体pVAX1(100μg)对照组,通过MTT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增殖情况,并在初次免疫后28 d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小鼠脾细胞中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所占总淋巴细胞数的变化,同时采用的ELISA方法检测小鼠免疫后血清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因子(IL-2、IL-4和IFN-γ)的分泌情况。结果显示,重组质粒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P<0.01),且该组小鼠脾CD4^(+)、CD8^(+)T淋巴细胞在免疫28 d时较Elution Buffer对照组和空载体pVAX1(100μg)对照组均极显著上升(P<0.01);该组小鼠免疫后7 d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在初次免疫后第49 d特异性抗体仍为阳性;血清中IL-2、IL-4和IFN-γ的分泌水平较Elution Buffer对照组和空载体pVAX1(100μg)对照组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且在首次免疫后28 d时分泌量最高,而后缓慢下降。攻毒试验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VAX1-P113-LppA对小鼠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能力,小鼠肺部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发病数量减少。本实验首次表明重组质粒pVAX1-P113-LppA能诱导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Mo P113基因和Mmc LppA基因可以作为羊支原体肺炎(MPSG)DNA疫苗的候选基因,该结果为MPSG核酸疫苗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原体 P113 原体山羊亚种 LppA 共表达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LPPA蛋白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静 吴燕 +5 位作者 李梅 岳筠 朱二鹏 文明 张双翔 程振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8-327,共10页
【目的】建立基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膜脂蛋白LPPA的间接ELISA方法。【方法】扩增Mmc LPPA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Cold-Ⅰ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old-Ⅰ-LPPA,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后纯化得到Mmc LPP... 【目的】建立基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膜脂蛋白LPPA的间接ELISA方法。【方法】扩增Mmc LPPA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Cold-Ⅰ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old-Ⅰ-LPPA,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后纯化得到Mmc LPPA重组蛋白,采用SDS-PAGE验证该重组蛋白是否表达,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传统经典的琼脂扩散血清学试验分析其与Mmc阳性血清的反应原性。以该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Mmc重组LPPA蛋白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对该方法进行反应条件优化后开展特异性、重复性试验,并将其初步应用于184份山羊血清样本。【结果】通过PCR扩增得到Mmc LPPA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Cold-Ⅰ-LPPA,经诱导表达后得到Mmc LPPA重组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获得了大小约23 ku的LPPA重组融合蛋白;琼脂扩散及Western blotting试验证明该蛋白反应原性良好。ELISA方法反应条件优化结果显示,LPPA抗原蛋白的包被浓度为2.0μg/100μL,血清稀释度为1∶300,3%BSA封闭1 h为最佳反应条件,临界值为2.738。本试验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10%,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绵羊肺炎支原体(Mo)、蓝舌病病毒(BTV)、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羊口蹄疫病毒(FMDV)、弓形虫及山羊痘病毒(GPV)标准阳性血清的检测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较强;184份临床血清临床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与正向间接血凝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为93.33%,阴性符合率为75.23%,两者相对符合率为82.61%。【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Mmc LPPA蛋白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为临床Mmc血清抗体水平的监测及Mmc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体山羊亚种(Mmc) LPPA蛋白 间接ELISA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金红 徐青元 +4 位作者 沙玮萍 吴爽 李媛 辛九庆 王秀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90-2299,共10页
旨在制备抗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Mmm)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为牛传染性胸膜肺炎(CBPP)病原诊断的免疫学方法提供特异性抗体。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了Mmm国内分离株Ben-1不同传代株的全基因组序列,选取M0071蛋白作为研究对象... 旨在制备抗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Mmm)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为牛传染性胸膜肺炎(CBPP)病原诊断的免疫学方法提供特异性抗体。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了Mmm国内分离株Ben-1不同传代株的全基因组序列,选取M0071蛋白作为研究对象。将原核表达的可溶性重组蛋白M0071(rM0071)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有限稀释法和间接ELISA方法筛选得到能稳定分泌抗rM007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进一步制备单抗腹水并纯化,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对该单抗进行特异性鉴定,同时测定其抗体效价和抗体亚类。随后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评价该单抗对细胞感染Mmm的检测能力。结果表明成功获得1株单克隆细胞株3C4A1,将其分泌抗体命名为MAb 3C4A1。特异性结果表明,MAb 3C4A1能与Mmm的分离株和标准株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不与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牛鼻支原体、无乳支原体、牛支原体、leachii支原体和牛A型巴氏杆菌等发生反应。抗体亚类鉴定MAb 3C4A1属于IgG1亚类、轻链为κ链。经间接ELISA测定其抗体效价为1∶256000。IFA试验结果表明,MAb 3C4A1仅与感染EBL细胞的Mmm发生绿色荧光反应,而与牛鼻支原体、无乳支原体、牛支原体感染的细胞不发生荧光反应,特异性良好。本研究制备的MAb 3C4A1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免疫反应性,可作为CBPP病原免疫学诊断的工具,为进一步研制CBPP病原鉴别诊断试剂盒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体亚种 M0071蛋白 单克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特异性蛋白基因Mmc-3740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靖鹏 江锦秀 +2 位作者 林裕胜 游伟 胡奇林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3-887,共5页
为研究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3740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跨膜区域、信号肽等生物信息进行预测及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蛋白拥有α螺旋、延伸链、随机卷曲结构;有信号肽,亚细... 为研究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3740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跨膜区域、信号肽等生物信息进行预测及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蛋白拥有α螺旋、延伸链、随机卷曲结构;有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在细胞外或者细胞质内,可能为分泌蛋白,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抗原表位偏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氨基酸序列的第28~51、60~67、80~130位处;蛋白分子式为C607H1000N184O261S5,分子量15.21kD,等电点(PI值)为4.42,在微生物体内半衰期较短,为不稳定蛋白。该结果为Mmc-3740编码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体山羊亚种 特异性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赟 郭晗 逯忠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5期41-42,共2页
为弄清楚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在青海省地区的流行状况,笔者利用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抗体检测正向间接血凝试剂盒对2007至2009年采自青海各地区的1200份山羊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平均阳性率为16.08%。不同地区山羊血清的阳性率从5%-20... 为弄清楚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在青海省地区的流行状况,笔者利用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抗体检测正向间接血凝试剂盒对2007至2009年采自青海各地区的1200份山羊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平均阳性率为16.08%。不同地区山羊血清的阳性率从5%-20.9%不等。从季节上看,冬春季节发病率要高于夏秋季节。结果提示青海地区的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感染率偏高,应该加强对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体山羊亚种 抗体检测 血清学调查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LppA蛋白N末端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小鼠免疫效果分析
18
作者 尹德晶 吴燕 +6 位作者 岳筠 杨鹏 陈静 王慧 张双翔 王开功 程振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47-856,共10页
基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capri,Mmc)贵州株的LppA蛋白N末端基因,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VAX1-LppA,并对免疫效果进行分析,为防控羊支原体肺炎提供新思路。以构建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VAX1-LppA(50、100、150μg... 基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capri,Mmc)贵州株的LppA蛋白N末端基因,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VAX1-LppA,并对免疫效果进行分析,为防控羊支原体肺炎提供新思路。以构建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VAX1-LppA(50、100、150μg)、pVAX1空载体、无菌PBS分别免疫小鼠。通过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体和细胞因子(IL-2、IFN-γ、IL-4)水平,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占总细胞数比例的变化,攻毒试验评估对小鼠的保护效率,并采集小鼠肺制备切片以观察病理变化。结果显示:与空载体pVAX1组及PBS对照组相比,重组质粒pVAX1-LppA组小鼠体内的抗体和细胞因子(IL-2、IFN-γ、IL-4)水平显著升高,脾细胞增殖能力更强,CD4^(+)、CD8^(+)T淋巴细胞占总细胞数的比例显著增多,对小鼠具有一定的攻毒保护能力,肺部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发病动物数量减少,其中100μg的重组质粒pVAX1-LppA保护率最高,为80%。综上表明,LppA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重组质粒pVAX1-LppA能激活强烈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可作为羊支原体肺炎的候选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体山羊亚种 LppA蛋白 DNA疫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赟 郭晗 逯忠新 《甘肃畜牧兽医》 2010年第2期24-25,共2页
为弄清楚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在青海省地区的流行状况,试验利用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抗体检测正向间接血凝试剂盒对2007至2009年采自青海各地区的1200份山羊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平均阳性率为16.08%。不同地区山羊血清的阳性率从... 为弄清楚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在青海省地区的流行状况,试验利用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抗体检测正向间接血凝试剂盒对2007至2009年采自青海各地区的1200份山羊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平均阳性率为16.08%。不同地区山羊血清的阳性率从5%~20.9%不等。从季节上看,冬春季节发病率要高于夏秋季节。结果提示青海地区的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感染率偏高,应该加强对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体山羊亚种 抗体检测 血清学调查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赟 郭晗 逯忠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325-325,327,共2页
为了解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在青海地区的流行状况,利用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抗体检测正向间接血凝试剂盒对2007~2009年采自青海各地区的1 200份山羊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山羊血清的阳性率从5.0%~21.0%不等,平均阳性率为16.1%... 为了解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在青海地区的流行状况,利用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抗体检测正向间接血凝试剂盒对2007~2009年采自青海各地区的1 200份山羊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山羊血清的阳性率从5.0%~21.0%不等,平均阳性率为16.1%。从季节上看,冬春季节发病率要高于夏秋季节。青海地区的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感染率偏高,应该加强对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体山羊亚种 抗体检测 血清学调查 青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