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OsSHMT5克隆与功能分析
1
作者 陈杰 杨天宇 黄新元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20,共12页
水稻中已克隆到OsSHMT4(OsCADT1),该基因编码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可调控硫酸盐/硒酸盐吸收和同化,其高度同源基因OsSHMT5的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对水稻OsSHMT5基因进行分子克隆,发现OsSHMT5与OsSHMT4(OsCA... 水稻中已克隆到OsSHMT4(OsCADT1),该基因编码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可调控硫酸盐/硒酸盐吸收和同化,其高度同源基因OsSHMT5的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对水稻OsSHMT5基因进行分子克隆,发现OsSHMT5与OsSHMT4(OsCADT1)的同源性高达84%。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OsSHMT5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OsSHMT5基因敲除突变体,发现OsSHMT5基因敲除突变体的地上部或地下部中总硫/总硒及各形态硒含量与野生型相比无显著差异。基于转录组水平分析发现,OsSHMT5对水稻硫酸盐/硒酸盐吸收和同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无显著调控作用。在水稻地下部,OsSHMT5可能具有四吡咯结合、血红素结合、氧化还原酶活性、电子转移活性和铁离子结合等分子功能;在地上部,OsSHMT5可能具有转录调节因子活性、分子功能调节因子、内肽酶调节活性、肽酶抑制剂活性、铜离子结合等分子功能。本研究结果为水稻中OsSHMT家族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甲基转移 OsSHMT5基因 硫元素 硒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异分支酸酶包含域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2
作者 赵江桥 付立平 +3 位作者 杨龙 董志强 宋淑莉 杨本鑫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33-2038,共6页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异分支酸酶包含域1(ISOC1)在胃癌组织表达及诊断效能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9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AKT1、ISOC1阳性表达率及阳性评...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异分支酸酶包含域1(ISOC1)在胃癌组织表达及诊断效能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9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AKT1、ISOC1阳性表达率及阳性评分;比较不同特征胃癌患者癌组织AKT1、ISOC1阳性评分;采用Spearman法分析癌组织中AKT1、ISOC1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AKT1联合ISOC1诊断胃癌的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AKT1、ISOC1及两项联合诊断胃癌的效能。结果癌组织中AKT1、ISOC1阳性表达率、阳性评分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癌组织AKT1、ISOC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KT1、ISOC1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AKT1、ISOC1及两项联合诊断胃癌的AUC值分别为0.735、0.726、0.875,(P<0.05);敏感度分别为60.00%、56.70%、75.60%;特异度分别为85.60%、83.30%、87.80%;AKT1联合ISOC1诊断胃癌的AUC值高于AKT1、ISOC1单独诊断(Z=-3.003、-3.196,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中AKT1、ISOC1呈高表达趋势,且其表达会随病情进展而上调,联合检测其表达水平对诊断胃癌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蛋白激1 异分支包含域1 临床特征 分化程度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产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马立周 李江华 +4 位作者 房峻 宁健飞 蔡立明 曹钰 陆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23,共6页
从甲醇污染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能在含2%甲醇的培养基上生长且产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的菌株,ML206,酶活达到0.030 U/mL。将ML206菌株的16S rDNA序列(No.EF612770)和GenBank数据库中已报道的16S rDNA序列进行Blast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 从甲醇污染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能在含2%甲醇的培养基上生长且产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的菌株,ML206,酶活达到0.030 U/mL。将ML206菌株的16S rDNA序列(No.EF612770)和GenBank数据库中已报道的16S rDNA序列进行Blast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形态学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确定ML206为嗜胺甲基杆菌(M.aniovorans)。经过对产酶条件的优化确定最佳氮源、碳源及培养件为:(NH_4)_2 HPO_4 0.8%,CH_3OH 2%,pH 7.0,温度30℃;采用分批的方式添加甲醇,培养时间由72 h缩短至48 h,节省了33%的培养时间。在优化的培养条件基础上进行实验,菌体浓度比原来提高了50%,SHMT活力提高了20%。经过对该菌的各种特性的研究确定了其为1株良好的产SHMT的新型出发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 系统发育分析 嗜胺甲基杆菌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及其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马莉 陈丽梅 +1 位作者 刘迪秋 李昆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57-1359,1404,共4页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它的生理学功能是催化丝氨酸和甘氨酸之间可逆的互换。SHMT的催化反应是氨基酸和核酸代谢的连接点,在氨基酸的工业生产和植物的光呼吸过程中,SHMT也是一个关键酶。最近通过使用核磁共振(NMR...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它的生理学功能是催化丝氨酸和甘氨酸之间可逆的互换。SHMT的催化反应是氨基酸和核酸代谢的连接点,在氨基酸的工业生产和植物的光呼吸过程中,SHMT也是一个关键酶。最近通过使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阐明了SHMT的很多酶学性质以及它在植物不同组织中的生理作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 一碳代谢 光呼吸 学性质 生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马莉 陈丽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19,共5页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是一个含有磷酸吡哆醛(PLP)的四聚体的蛋白质,在亚甲基四氢叶酸(CH2-THF)存在时催化丝氨酸和四氢叶酸生成甘氨酸和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的可逆反应。SHMT在高等植物的一碳代谢和光呼吸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是一个含有磷酸吡哆醛(PLP)的四聚体的蛋白质,在亚甲基四氢叶酸(CH2-THF)存在时催化丝氨酸和四氢叶酸生成甘氨酸和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的可逆反应。SHMT在高等植物的一碳代谢和光呼吸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随着植物SHMT纯化技术的进步和重要模式植物基因组测序的完工,使很多植物SHMT基因被克隆出来,并对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及表达调控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 基因克隆 光呼吸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实生树阶段转变过程中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的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曾广娟 张新忠 李春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4-257,311,共5页
用酶联免疫(ELISA)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5年生苹果实生树不同节位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的变化。结果表明,此酶只存在苹果实生树营养生长期的叶片中,而在童期的叶片和生殖生长期的叶片中含量极低或检测不到。SHMT在苹果... 用酶联免疫(ELISA)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5年生苹果实生树不同节位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的变化。结果表明,此酶只存在苹果实生树营养生长期的叶片中,而在童期的叶片和生殖生长期的叶片中含量极低或检测不到。SHMT在苹果实生树阶段转变过程中存在差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阶段转变 甲基转移 联免疫(ELISA) 免疫组织化学(IH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表达及其活性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万红 刘爱福 +1 位作者 李文鑫 王君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共4页
从大肠杆菌染色体DNA中成功克隆到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 ,并将其插入表达载体 pET15b中 ,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表达。
关键词 甲基转移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活性鉴定 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2在小鼠肝再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作用
8
作者 袁方超 龚建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索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2(serine hydroxymethyl transferase 2,SHMT2)在小鼠肝再生过程中的表达规律,以及其对小鼠肝再生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 SPF级C57BL/6小鼠120只分为肝切除组(2/3PH)、假手术组(SHAM)、腺病毒干扰组(si SHMT2... 目的探索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2(serine hydroxymethyl transferase 2,SHMT2)在小鼠肝再生过程中的表达规律,以及其对小鼠肝再生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 SPF级C57BL/6小鼠120只分为肝切除组(2/3PH)、假手术组(SHAM)、腺病毒干扰组(si SHMT2)及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Control),每组30只;肝切除组下设1、3、5、7、9 d 5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6只。小鼠肝切除之后分别取1、3、5、7、9 d的肝脏组织及血清,采用q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SHMT2及其下游分子甘氨酸脱氢酶(glycine dehydrogenase,GLDC)的变化规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的浓度。取注射腺病毒干扰SHMT2第5天的肝脏组织,通过Western blot和观察荧光强度,确定转染效果,并检测血浆中ALT和AST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结果 SHMT2及其下游分子GLDC在小鼠肝再生的后第5、7天表达最高,q PCR检测结果显示,SHMT2第5天的表达量是第1天的1.63倍(P<0.05)。在干扰SHMT2之后,小鼠第5天再生肝脏的质量由(0.79±0.13)g降低至(0.63±0.11)g(P<0.05),再生度由(36.37±2.21)%降低至(31.33±1.92)%,肝指数由(3.76±0.44)%降低至(3.13±0.29)%,并且肝功能指标ALT由(70.00±9.52)U/L升高至(154.15±16.49)U/L,AST由(140.09±32.85)U/L升高至(403.41±68.63)U/L(P<0.05),PCNA阳性率从(53.6±2.3)%降低至(39.0±3.2)%(P<0.05)。结论 SHMT2在肝脏再生的后期高表达,促进残肝的再生,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肝脏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提高三磷酸腺苷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2 肝再生 肝大部切除 腺病毒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坛紫菜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林颖辉 王文磊 +3 位作者 徐燕 纪德华 陈昌生 谢潮添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2-129,共8页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在植物应答逆境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为研究材料,采用普通PCR技术克隆得到2条坛紫菜的SHMT全长基因序列,分别命名为PhSHMT-1(GenBank收录号:MF687405)和PhSHMT-2(GenBan...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在植物应答逆境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为研究材料,采用普通PCR技术克隆得到2条坛紫菜的SHMT全长基因序列,分别命名为PhSHMT-1(GenBank收录号:MF687405)和PhSHMT-2(GenBank收录号:MF687406)。其中,PhSHMT-1序列全长1710 bp,包含一个1491 bp的开放阅读框,所编码的多肽包含49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21.443 kDa,等电点为4.93;PhSHMT-2序列全长1957 bp,包含一个1395 bp的开放阅读框,所编码的多肽包含46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13.969 k Da,等电点为4.95。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确认PhSHMT-1和PhSHMT-2基因属于SHMT基因家族。qRT-PCR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条件下,2条PhSHMT基因的表达模式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先上调后下调再上调的趋势,这说明SHMT基因可能在坛紫菜应答高温胁迫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高温胁迫 甲基转移 活性氧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生物碱A通过调控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2重塑丝氨酸代谢抑制结肠癌生长 被引量:3
10
作者 付荣 王珏 +1 位作者 王海龙 杨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5-723,共9页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燕麦类全谷食品可有效降低结肠癌的发病风险。丝氨酸/甘氨酸代谢途径对于维持肿瘤生长十分重要,能为肿瘤细胞核苷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提供底物,并保障肿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燕麦生物碱A(avenanth...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燕麦类全谷食品可有效降低结肠癌的发病风险。丝氨酸/甘氨酸代谢途径对于维持肿瘤生长十分重要,能为肿瘤细胞核苷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提供底物,并保障肿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燕麦生物碱A(avenanthramide A,AVN A)具有抑制小鼠原位结肠癌生长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zoxymethane/dextran sulphate sulfate,AOM/DSS)小鼠结肠癌模型进行血液代谢组学研究,发现AVN A处理后,丝氨酸/甘氨酸代谢途径的变化最为显著(P<0.01)。丝氨酸、甘氨酸饥饿条件下,AVN A对结肠癌的杀伤效果显著增强(P<0.05),表明AVN A靶向丝氨酸代谢从而发挥抗结肠癌作用。随后,对丝氨酸代谢关键酶SHMT1、SHMT2、PHGDH、PSAT1及PSPH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发现AVN A明显抑制SHMT2的表达(P<0.01或P<0.001)。过表达SHMT2后,由AVN A介导的对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增殖、GSH/GSSG以及NADPH/NADP+的抑制作用均被逆转。综上所述,AVN A通过下调SHMT2的表达,阻遏丝氨酸/甘氨酸代谢途径,从而发挥抑制结肠癌进展的作用。本研究为燕麦生物碱的深度利用及结肠癌的营养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生物碱A 甲基转移2 代谢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番茄和拟南芥中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家族功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玉琪 周志林 +3 位作者 唐君 姚改芳 胡康棣 张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05-1714,共10页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erine hydroxymethyltransferase,SHMT)普遍存在于植物中,在高等植物的一碳代谢和光呼吸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该家族在甘薯中的功能尚不清楚。文章通过同源比对获取甘薯、番茄、拟南芥中21个SHMT基因家族的信息...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erine hydroxymethyltransferase,SHMT)普遍存在于植物中,在高等植物的一碳代谢和光呼吸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该家族在甘薯中的功能尚不清楚。文章通过同源比对获取甘薯、番茄、拟南芥中21个SHMT基因家族的信息,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21个SHMT蛋白形成4个分支;利用蛋白motif分析、蛋白结构域分析、基因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分析、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预测、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核定位序列(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NLS)、亚细胞定位分析预测,发现蛋白高级结构和基因结构在同一分支内更为保守,即同源性越高的蛋白,其结构、性质更为接近。通过对番茄中SHMT基因进行表达量分析,发现SHMT基因可能在番茄种子发育、开花、果实成熟方面发挥作用。另外,通过对拟南芥SHMT(AtSHMT)家族在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推断多个AtSHMT基因对胁迫尤其是盐胁迫、冷胁迫、热胁迫产生应答,表明SHMT基因家族在胁迫应答中起到调控作用。综上,文章将甘薯、番茄、拟南芥中SHMT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基因表达数据进行了挖掘,对深入研究SHMT基因在甘薯、番茄、拟南芥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SHMT) 生物信息学分析 甘薯 拟南芥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访 李林 +3 位作者 潘胤池 张社波 马激 徐德林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3-550,共8页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是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和一碳代谢的关键酶之一,研究SHMT基因的序列信息对揭示其蛋白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白及转录组数据库中分离得到SHMT基因(NCBI登录号:MG544187),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基因进行...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是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和一碳代谢的关键酶之一,研究SHMT基因的序列信息对揭示其蛋白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白及转录组数据库中分离得到SHMT基因(NCBI登录号:MG544187),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长度为1 953 bp,编码的蛋白质长度为471aa、分子量为51.861 06 k D、理论等电点为7.17,SHMT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结构和α螺旋结构组成,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铁皮石斛SHMT相似性最高,达93%,结构域分析发现该蛋白具有高度保守结构域,三级结构预测为四聚体结构,跨膜区及信号肽分析发现该蛋白无跨膜区及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该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质、叶绿体亚细胞器位置。本分析结果为白及SHMT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植物SHMT基因的分子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甲基转移 序列分析 结构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产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发酵产酶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喻放 左振宇 +1 位作者 杨忠华 周卫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19-224,共6页
以E.coli AB90054基因组中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得到glyA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后筛选阳性重组子,并对筛选所得高表达基因工程菌G16进行培养条件和表达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当培养条件为3... 以E.coli AB90054基因组中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得到glyA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后筛选阳性重组子,并对筛选所得高表达基因工程菌G16进行培养条件和表达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当培养条件为38℃、pH为7.0、转速为150r/min时,基因工程菌的生长速度和菌液浓度最佳;当表达条件的诱导温度为30℃、诱导剂浓度为0.5mmol/L、诱导时间为5h时,基因工程菌诱导目的蛋白表达效果最好。通过SDS-PAGE分析和酶活测定后发现,在优化条件下基因工程菌G16发酵产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能力占菌体总蛋白的60%左右,且蛋白活性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A基因 甲基转移 基因工程 发酵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活性测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桂花 赵倩 +2 位作者 汪璨 陶涛 余龙江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1788-1791,共4页
通过测定苯甲醛在279 nm处的吸光度来确定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的活性,利用单因素试验分析Escherichia coli SRZ018菌株最适产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的条件。结果表明,最适产酶条件为p H 8.0,反应温度50℃,CTAB为0.03 g/L,DL-β-苯基丝氨酸... 通过测定苯甲醛在279 nm处的吸光度来确定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的活性,利用单因素试验分析Escherichia coli SRZ018菌株最适产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的条件。结果表明,最适产酶条件为p H 8.0,反应温度50℃,CTAB为0.03 g/L,DL-β-苯基丝氨酸浓度为200μmol/L,PLP浓度为50μmol/L,该条件下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的活性最高达到0.881 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 单因素分析 DL-β-苯基 L- ESCHERICHIA COLI SRZ0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尾白虾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金秋 徐莞媛 +4 位作者 马杭柯 高威 欧阳乐飞 高焕 阎斌伦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34,共8页
本研究根据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转录组序列,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获得了脊尾白虾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SHMT)。该基因cDNA全长为1855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1407 bp,5′端非编码区为39 bp,3′端非编码区为409 bp... 本研究根据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转录组序列,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获得了脊尾白虾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SHMT)。该基因cDNA全长为1855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1407 bp,5′端非编码区为39 bp,3′端非编码区为409 bp,共编码46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为152.55 kDa,理论等电点为4.90。同源性分析显示,脊尾白虾SHMT基因与甲壳类动物真宽水蚤(Eurytemora affinis)同源性最高,为96%。荧光定量分析结果显示,SHMT基因在脊尾白虾眼柄、胃、肝胰腺、心脏、鳃、肠、肌肉、腹索神经、皮下脂肪以及卵巢中均有表达,其中,卵巢表达量最高,心脏次之。不同浓度Cd^2+胁迫结果显示,其在低浓度(0.0100、0.0175和0.021 mmol/L)Cd^2+胁迫中的表达模式基本一致,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而在高浓度(0.0278 mmol/L)Cd^2+胁迫中,该基因表达量很低,甚至不表达,说明高浓度Cd^2+胁迫可以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甲基转移基因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 Cd^2+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上调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内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振东 贾俊琴 +2 位作者 张旋 王庸晋 王殿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13-2618,共6页
目的观察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单核细胞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中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的表达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CAT-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偶联比色法检测细胞... 目的观察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单核细胞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中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的表达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CAT-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偶联比色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结果不同浓度的ADMA(0,3.75,7.5,15,or30μmol/L)对THP-1来源的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作用不同时间(6、12、24h)后,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内ACAT-1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细胞内总胆固醇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ADMA在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抑制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内ACAT-1可能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二甲基 单核细胞THP-1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酰基辅A 胆固醇酰基转移-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下调HepG2细胞中甘氨酸-N-甲基转移酶(GNMT)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磊 于振海 黄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1-515,共5页
目的 探讨乏氧对甘氨酸-N-甲基转移酶(Glycine-N- methyltransferase,GNMT)表达的影响,以及GNMT与缺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HepG2,293T,H460 3株细胞常规培养并设立常氧组... 目的 探讨乏氧对甘氨酸-N-甲基转移酶(Glycine-N- methyltransferase,GNMT)表达的影响,以及GNMT与缺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HepG2,293T,H460 3株细胞常规培养并设立常氧组和乏氧组,待细胞生长至50%~60%融合后,将乏氧组细胞放入1%氧气乏氧箱继续培养24 h,常氧组继续常规培养24 h后,运用半定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HepG2,293T,H460 3株细胞乏氧后相对于常氧GNMT基因的表达变化;通过小RNA干扰方法敲低HepG2细胞中HIF1α基因和HIF2A基因,运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检测干扰效率,并检测GNMT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 乏氧能够下调HepG2,293T,H460 3株细胞中GNMT基因的表达,HepG2细胞中抑制最明显;3株细胞的GNMT基因表达抑制率分别为68%,17%,21%;在HepG2细胞中敲低HIF1α基因能够引起GNMT表达明显上调,而敲低HIF2A后GNMT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HepG2细胞中乏氧可能通过HIF1α下调GNMT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alpha (HIF1α) 缺氧诱导因子2&alpha (HIF2α) -N-甲基转移(GN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调控铁死亡在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中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天龙 杨启英 +1 位作者 杨世闻 宋小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98-1104,共7页
目的探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ARM1)调控铁死亡在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免疫印迹检测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4)和肺癌系中(A549、H1299、H1640、HCC827)中CARM1的表达情况。将CARM1序列或载体对照(Vector)以及针对C... 目的探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ARM1)调控铁死亡在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免疫印迹检测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4)和肺癌系中(A549、H1299、H1640、HCC827)中CARM1的表达情况。将CARM1序列或载体对照(Vector)以及针对CARM1(shCARM1)、Notch同源物2(shNotch2)的shRNA序列或阴性对照shRNA(shNC)转染到肺癌细胞中。分别通过CCK⁃8试验、Transwell试验测定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利用RIP⁃PCR和MeRIP⁃qPCR分析探讨了CARM1的作用机制。采用经典的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处理肺癌细胞以确定CARM1是否能影响细胞对铁死亡的敏感性。结果与人正常气道上皮细胞HBE4相比,CARM1在肺癌系中(A549、H1299、H1640、HCC827)显著上调(P<0.05)。与Vector组相比,CARM1过表达组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加(P<0.001),而shCARM1组HCC82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低于shNC组(P<0.001)。MeRIP⁃qPCR分析显示当CARM1过表达时Notch2 mRNA的m6A丰度显著增加(P<0.05)。RIP分析显示CARM1过表达显著促进CARM1和Notch2 mRNA之间的结合(P<0.05)。Notch2敲低减弱了CARM1上调的A54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P<0.001)。结论CARM1在肺癌中显著升高,并通过激活Notch2发挥其致癌功能。此外,CARM1可以通过稳定Notch2使肺癌细胞对铁死亡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1 铁死亡 肺癌细胞 Notch同源物2 恶性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在糖尿病小鼠肠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晓媚 陈丝秦 +3 位作者 梁雪 占玉 刘志华 杨彬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9-828,共10页
目的: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PRMT1)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 目的: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PRMT1)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信号通路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肠屏障功能损伤的作用。方法:20只8周龄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实验组(n=15);将采用链脲佐菌素和高脂饮食构建T2DM小鼠模型的实验组,随机分为T2DM组、T2DM+PRMT1抑制剂AMI-1(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inhibitor 1)组和T2DM+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v)组,每组5只。将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上皮NCM-460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HG;50 mmol/L葡萄糖)组、HG+AMI-1组和HG+Resv组。采用PRMT1小干扰RNA(PRMT1-siRNA)和正常对照siRNA(non-targeting siRNA,NT-siRNA)转染NCM-460细胞后,HG处理48 h,分为NT-siRNA组、NT-siRNA+HG组、PRMT1-siRNA组和PRMT1-siRNA+HG组。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血糖;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测定试剂盒(COD-PAP法和GPO-PAP法)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检测试剂盒(微板法)检测血清TC、TG和HDL-C水平;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葡聚糖法检测肠道通透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和NCM-460细胞PRMT1、SIRT1、PGC-1α、ZO-1(zonula occludens-1)和occludi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组模型小鼠血清葡萄糖、TG和T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血清FITC-葡聚糖水平升高,结肠组织中PRMT1蛋白表达升高,SIRT1和PGC-1α及ZO-1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与T2DM组模型小鼠相比,T2DM+AMI-1和T2DM+Resv组中小鼠的结肠长度均增加,血清FITC-葡聚糖水平降低,结肠组织中PRMT1蛋白表达降低,ZO-1、occludin和SIRT1及PGC-1α蛋白表达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HG处理后NCM-460细胞中PRMT1蛋白表达升高,SIRT1、PGC-1α和ZO-1及occludin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HG组相比,HG+AMI-1组和HG+Resv组细胞中PRMT1蛋白表达降低,SIRT1、PGC-1α和ZO-1及occludin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NT-siRNA组相比,NT-siRNA+HG组NCM-460细胞的PRMT1蛋白表达上升,SIRT1、PGC-1α和ZO-1及occludin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PRMT1-siRNA组相比,PRMT1-siRNA+HG组的SIRT1、PGC-1α和ZO-1及occludin蛋白表达并未发生改变。结论:PRMT1可能通过抑制SIRT1/PGC-1α信号通路损伤T2DM小鼠肠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蛋白质精甲基转移1 SIRT1/PGC-1α信号通路 肠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DNA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20
作者 包梦莹 邹志萱 +3 位作者 樊慧琴 黄媛媛 王佃云 刘立恒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6-7,共2页
鸡球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原虫病。为了检验pVAX-DNA疫苗的保护效果,采用大提质粒和纯化质粒的方法大量制备目的基因疫苗。试验设为4组,分别为:感染非免疫组、非感染非免疫组、pVAX-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DNA组、pVAX空质粒组,14日... 鸡球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原虫病。为了检验pVAX-DNA疫苗的保护效果,采用大提质粒和纯化质粒的方法大量制备目的基因疫苗。试验设为4组,分别为:感染非免疫组、非感染非免疫组、pVAX-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DNA组、pVAX空质粒组,14日龄首免,21日龄二免,28日龄攻虫5×104/只,35日龄扑杀鸡只后通过相对增重率、鸡只死亡率、克盲肠卵囊值(OPG)、盲肠病变计分等指标,综合计算疫苗抗球虫指数(ACI),进而判断疫苗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该疫苗ACI值为146.99,具有一定的的免疫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 甲基转移 DNA疫苗 ACI 免疫保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