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氨酸/苏氨酸磷酸蛋白磷酸酶4C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
作者 耿志军 黄菊 +7 位作者 李晴晴 周芷萱 李静 张小凤 王炼 王月月 宋雪 左芦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1-729,共9页
目的分析丝氨酸/苏氨酸磷酸蛋白磷酸酶4C(PPP4C)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途径和机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 目的分析丝氨酸/苏氨酸磷酸蛋白磷酸酶4C(PPP4C)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途径和机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PPP4C和Ki-67的表达水平。培养BGC823和HGC27胃癌细胞,分别转染PPP4C敲减、过表达和对照慢病毒载体,分析PPP4C对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调控机制。结果PPP4C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01),且与肿瘤的恶性进展呈正相关(P均<0.01)。单因素和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PP4C高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基因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提示PPP4C生物学功能可能与细胞周期有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PPP4C与Ki-67的表达量呈正相关(P<0.001)。上调PPP4C增加S期胃癌细胞比例和减缓G2/M期阻滞,并促进细胞增殖以及Cyclin D1和细胞分裂蛋白激酶6(CDK6)、p53的表达(P均<0.05);下调PPP4C减少S期胃癌细胞比例和促进G2/M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以及Cyclin D1、CDK6和p53的表达(P均<0.05)。p53抑制剂促进PPP4C敲减组BGC823和HGC27胃癌细胞的增殖(P<0.001,P<0.001),p53激活剂抑制PPP4C过表达组BGC823和HGC27胃癌细胞的增殖(P<0.001,P=0.002)。结论PPP4C在胃癌中高表达且影响患者预后,其可能通过抑制p53信号通路增加S期胃癌细胞比例和减缓G2/M期阻滞,进而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丝氨酸/苏氨酸磷酸蛋白磷酸酶4c 预后 细胞周期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2C型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PP2C)活性与耐旱性的关系 被引量:17
2
作者 何亮 李富华 +2 位作者 沙莉娜 付凤玲 李晚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9-903,共5页
在先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运用电子克隆和反转录PCR技术克隆玉米PP2C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再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非放射性标记法,测定干旱胁迫条件下耐旱性不同的自交系PP2C基因的mRNA表达差异和酶活性差异,以探讨PP2C酶活性与玉米... 在先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运用电子克隆和反转录PCR技术克隆玉米PP2C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再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非放射性标记法,测定干旱胁迫条件下耐旱性不同的自交系PP2C基因的mRNA表达差异和酶活性差异,以探讨PP2C酶活性与玉米耐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我们克隆的全长cDNA序列为玉米PP2C基因家族的新成员,开放阅读框长1164bp,编码388个氨基酸残基。将这一基因命名为ZmPP2Ca,GenBank注册号为EF195257。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该基因在耐旱自交系中下调表达,使PP2C酶活性降低;在不耐旱自交系中上调表达,使PP2C酶活性升高。ZmPP2Ca基因的差异表达以及由此引起的PP2C酶活性差异,可能与干旱胁迫条件下玉米细胞的信号传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酸/蛋白磷酸酶 PP2c 耐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猪链球菌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重组蛋白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杜骁杰 郭静静 +4 位作者 王晶 李敏 王玲 王长军 潘秀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链球菌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serine/threonine phosphotase,STP)是重要的磷酸化信号调控系统成员之一。文中对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uis 2)STP编码基因stp进行原核表达并对纯化蛋白进行酶活测定。方法对S.s... 目的链球菌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serine/threonine phosphotase,STP)是重要的磷酸化信号调控系统成员之一。文中对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uis 2)STP编码基因stp进行原核表达并对纯化蛋白进行酶活测定。方法对S.suis 2 stp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PCR扩增stp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stp。将载体转入E.coli BL21中,经IPTG诱导,Ni2+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利用磷酸对硝基苯酯(p-nitrophenyl phosphate,pNPP)为底物测定其水解量进而鉴定磷酸酶活性。结果从05ZYH33基因组中PCR扩增到810 bp的片段,经连接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ET28a::stp;经诱导表达及纯化获得相对分子质量为32000的重组蛋白,该蛋白在Mn2+存在下能够水解pNpp。结论获得纯度较高的STP重组蛋白,该蛋白具有Mn2+依赖的磷酸酶活性,为后续阐明STK/STP磷酸化系统的调控机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猪链球菌 链球菌 磷酸酶 原核表达 酶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虫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谭燕财 林洁 +3 位作者 马光旭 敖冯虎 胡志刚 周荣琼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4,共4页
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Proteinserine/threonine phosphatases,PSTP)属于蛋白磷酸酶家族中重要的细胞内调节蛋白,能够催化磷酸化丝氨酸或磷酸化苏氨酸的去磷酸化反应,并参与许多关键的生物学过程,例如细胞周期进程、细胞凋亡和... 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Proteinserine/threonine phosphatases,PSTP)属于蛋白磷酸酶家族中重要的细胞内调节蛋白,能够催化磷酸化丝氨酸或磷酸化苏氨酸的去磷酸化反应,并参与许多关键的生物学过程,例如细胞周期进程、细胞凋亡和胞外分泌等。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调节多种细胞功能的基本过程。蛋白激酶从ATP将磷酸基团转移到蛋白质上(磷酸化),而蛋白磷酸酶催化磷酸基团从蛋白质的特定残基移除(去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 寄生虫 磷酸化反应 磷酸 生物学过程 蛋白 调节蛋白 周期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磷酸酶1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郭文秀 张慧灵 孟峻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2-830,共9页
蛋白磷酸酶1 (PP1)是一种生物体内广泛表达且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通过催化多种蛋白去磷酸化调控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进而影响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转录等生物学过程。在体内,PP1不以自由的催化亚基存在,而是至少与一个PP1调... 蛋白磷酸酶1 (PP1)是一种生物体内广泛表达且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通过催化多种蛋白去磷酸化调控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进而影响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转录等生物学过程。在体内,PP1不以自由的催化亚基存在,而是至少与一个PP1调节蛋白(PIP)结合,形成不同的PP1全酶。PP1的催化亚基与特异性调节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是PP1功能的核心。正常情况下,PP1在体内稳定地发挥去磷酸化作用,但在肿瘤中PP1的功能被异常调控,导致PP1活性升高或降低。PP1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双重影响,在部分肿瘤中发挥抑制作用,部分肿瘤中起促进作用。现基于国内外对PP1的研究成果,针对PP1的结构、生物功能及其各亚基对乳腺癌、肺癌、卵巢癌、胰腺癌(PAAD)、肝癌,子宫内膜癌、食管癌(EC)、结直肠癌和胶质母细胞瘤(GBM)等不同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进行综述,为开发靶向PP1全酶的高效绿色抗癌药物和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1 -磷酸酶 蛋白磷酸酶1调节蛋白 生物学功能 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和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玲玲 王升志 +2 位作者 刘旭阳 刘浩 宫兆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和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及其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TSCC组织及30例癌旁非肿瘤组织中Pyk2和p-AKT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和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及其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TSCC组织及30例癌旁非肿瘤组织中Pyk2和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TSCC组织中Pyk2和p-AKT蛋白均呈高表达,而在癌旁非肿瘤中呈低表达或无表达(P<0.05)。并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γs=0.412)。Pyk2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而p-AKT只与病理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Pyk2和p-AKT蛋白异常表达与T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两者有望成为明确TSCC恶性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脯的酪激酶2 磷酸化的酸/蛋白激酶 舌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的鉴定和特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祝昊丹 倪艳秀 +4 位作者 周俊明 俞正玉 茅爱华 吕立新 何孔旺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8-553,共6页
利用PCR扩增猪链球菌2型强毒株SS2-1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STP)的编码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质rSsSTP。重组蛋白质经His蛋白质层析柱纯化后,利用pNPP分析rSsSTP的酶活性。结果显示rSs... 利用PCR扩增猪链球菌2型强毒株SS2-1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STP)的编码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质rSsSTP。重组蛋白质经His蛋白质层析柱纯化后,利用pNPP分析rSsSTP的酶活性。结果显示rSsSTP为Mn2+依赖的磷酸酶,最适离子浓度为2 mmol/L,最佳反应温度为37℃,最佳pH值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磷酸酶 鉴定 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氏疟原虫丝/苏氨酸磷酸酶5抗血清对有性阶段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林 洪明阳 +1 位作者 曹雅明 朱晓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21-926,共6页
目的:探讨伯氏疟原虫丝/苏氨酸磷酸酶5(PP5)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行性。方法:PCR扩增PP5的功能区(407-711 aa),克隆入p ET32a(+)载体。IPTG诱导PP5重组蛋白表达后,纯化重组蛋白并免疫小鼠。ELISA方法检测抗PP5免疫血清效价。实... 目的:探讨伯氏疟原虫丝/苏氨酸磷酸酶5(PP5)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行性。方法:PCR扩增PP5的功能区(407-711 aa),克隆入p ET32a(+)载体。IPTG诱导PP5重组蛋白表达后,纯化重组蛋白并免疫小鼠。ELISA方法检测抗PP5免疫血清效价。实验观察免疫血清对配子体出丝、动合子转化率和蚊胃内卵囊形成的影响。结果:成功表达PP5重组蛋白,抗PP5免疫血清抗体滴度可达1∶256 000,且对配子体出丝的抑制呈剂量依赖性,在1∶5和1∶10倍稀释时,配子体出丝数目分别减少75%和4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 05)。免疫血清可显著抑制动合子形成数目,在1∶5倍稀释时,动合子转化率减少14. 79%(P<0. 05),蚊感染率和胃内卵囊密度分别减少26. 05%和74. 19%(P<0. 05)。结论:PP5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抗PP5免疫血清具有明显的传播阻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氏疟原虫 /苏磷酸酶5 传播阻断 配子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hFIST/HIPK2的表达纯化磷酸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欣 刘宏 +3 位作者 赵育新 何俊彦 张新华 杜光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4期1262-1265,共4页
目的 观察一个新近克隆的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hFIST HIPK2 (HumanFasinteractingsignaltransducer homeo domaininteractingproteinkinase)的表达、纯化、磷酸化。方法 用瞬时转染技术、Westernblotting检测hFIST HIPK2野生型及其... 目的 观察一个新近克隆的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hFIST HIPK2 (HumanFasinteractingsignaltransducer homeo domaininteractingproteinkinase)的表达、纯化、磷酸化。方法 用瞬时转染技术、Westernblotting检测hFIST HIPK2野生型及其变异型蛋白 (点突变型hFIST HIPK2K2 2 1A ,C 端缺失型hFIST HIPK2△C、N 端缺失型hFIST HIPK2△N)在 2 93T细胞中的表达、磷酸化 ,及从E coli中纯化GST hFIST HIPK2△C融合蛋白。结果 hFIST HIPK2全长序列cDNA长 4kb ,编码分子质量为 13 0× 10 3的hFIST HIPK2蛋白 ;hFIST HIPK2K2 2 1A的分子质量略小于hFIST HIPK2野生型 ,hFIST HIPK2△C、hFIST HIPK2△N的分子质量分别为 5 9× 10 3、69× 10 3。hFIST HIPK2野生型及其变异型蛋白的丝氨酸残基可自我磷酸化 ,其苏氨酸、酪氨酸残基不被磷酸化 ;hFIST HIPK2蛋白可自我降解 ,尤以hFIST HIPK2K2 2 1A蛋白最为明显 ;从E coli中纯化了一个分子质量为 84× 10 3的GST hFIST HIPK2△C融合蛋白。hFIST HIPK2与小鼠HIPK2、仓鼠PKM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分别为 96 1%、96 5 %。结论 hFIST HIPK2为一新的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 ,是DYRK激酶分支家族中的一员 ,也是新近发现的核蛋白激酶HIP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IST/HIPK2 酸/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 表达 纯化 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氏疟原虫丝/苏氨酸磷酸酶6抗血清对原虫有性阶段发育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林 洪明阳 +2 位作者 曹雅明 朱晓彤 崔立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69-1173,共5页
目的:探讨伯氏疟原虫丝/苏氨酸磷酸酶6(PPP6)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行性。方法:PCR扩增PPP6蛋白全长编码基因并克隆入pET32a(+)载体。IPTG诱导PPP6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后皮下免疫小鼠,收集抗PPP6免疫血清。ELISA和Westernblot检... 目的:探讨伯氏疟原虫丝/苏氨酸磷酸酶6(PPP6)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行性。方法:PCR扩增PPP6蛋白全长编码基因并克隆入pET32a(+)载体。IPTG诱导PPP6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后皮下免疫小鼠,收集抗PPP6免疫血清。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抗PPP6免疫血清效价和特异性。实验观察免疫血清对配子体出丝、动合子和囊合子发育的影响。结果:成功诱导PPP6重组蛋白表达,抗PPP6免疫血清抗体效价为1∶3200;与对照组相比,抗PPP6免疫血清可显著抑制配子体出丝(P<0.0001);动合子数目和动合子转化率分别显著降低65.3%和42.07%(P<0.0001);抗PPP6血清1∶5倍稀释时,囊合子形成数量减少68.91%(P<0.0001)。结论:PPP6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抗PPP6免疫血清具有明显的传播阻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氏疟原虫 /苏磷酸酶6 传播阻断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酯酶的功能与调控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伶活 于立权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21,共5页
从酿酒酵母蛋白磷酸酯酶的分类和结构特征入手,阐述了该蛋白家族中的亚家族成员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酯酶的功能和表达调控。深入研究酿酒酵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酯酶,特别是PP2C蛋白磷酸酯酶的细胞功能及其调控,将对新药研发和疾... 从酿酒酵母蛋白磷酸酯酶的分类和结构特征入手,阐述了该蛋白家族中的亚家族成员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酯酶的功能和表达调控。深入研究酿酒酵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酯酶,特别是PP2C蛋白磷酸酯酶的细胞功能及其调控,将对新药研发和疾病干预治疗提供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酸/ 蛋白磷酸酯酶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片形吸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2A的原核表达及不同时期表达水平分析
12
作者 章志涛 李祥龙 +2 位作者 孔令丽 罗雨昕 王冬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7-1117,共11页
【目的】克隆大片形吸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2A(Ser/Thr protein phosphatases 2A,PP2A)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原核表达蛋白,为探究PP 2 A基因功能及其在大片形吸虫的发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大片形吸虫成虫虫体... 【目的】克隆大片形吸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2A(Ser/Thr protein phosphatases 2A,PP2A)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原核表达蛋白,为探究PP 2 A基因功能及其在大片形吸虫的发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大片形吸虫成虫虫体组织总RNA,应用RT-PCR方法扩增PP 2 A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序列,并以双酶切的方式连接pET-28a(+)载体;经酶切、测序鉴定后获得阳性质粒pET-28a-PP2A,将pET-28a-PP2A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IPTG诱导表达,并对重组蛋白的诱导条件进行优化;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片形吸虫PP 2 A基因的表达效果;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P 2 A基因在大片形吸虫虫卵、囊蚴、6周龄童虫和成虫阶段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的大片形吸虫PP 2 A基因编码区序列长1161 bp,编码386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_(1980)H_(3105)N_(535)O_(566)S_(24),分子质量为44.23 ku。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大片形吸虫PP 2 A基因编码的蛋白为PP2Ac,分子功能为信号转导(GO:0004871),生物学过程为蛋白去磷酸化(GO:0006470),细胞组分为细胞质(GO:0005829)。PP2A蛋白无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域,为亲水性蛋白,共含有37个磷酸位点。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大片形吸虫PP2A在30℃、0.8 mmol/L IPTG诱导6 h时表达量最大,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且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可被抗His标签识别;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P 2 A基因在大片形吸虫6周龄童虫阶段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1);在囊蚴阶段的表达量最低,与虫卵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大片形吸虫PP2A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相应蛋白,为研究PP 2 A基因在大片形吸虫生长发育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片形吸虫 酸/蛋白磷酸酶2A(PP2A)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吡啶甲基)-L-丝氨酸铜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活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艳红 袁彩霞 +4 位作者 卢丽萍 朱苗力 付学奇 邢述 高增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38-2143,共6页
在甲醇溶液中,还原希夫碱HL[N-(2-吡啶甲基)-L-丝氨酸]与CuCl_2·2H_2O以摩尔比1∶1反应,得到1个新的中性单核铜配合物[CuLCl(H_2O)](Ⅰ).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 在甲醇溶液中,还原希夫碱HL[N-(2-吡啶甲基)-L-丝氨酸]与CuCl_2·2H_2O以摩尔比1∶1反应,得到1个新的中性单核铜配合物[CuLCl(H_2O)](Ⅰ).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在该配合物中还原希夫碱以三齿双螯合环配位到中心铜离子,同时氯离子和溶剂水分子也参与配位,形成1个具有四方锥构型的五配位铜(Ⅱ)配合物,该配合物通过分子间弱相互作用连接成二维超分子结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Ⅰ能有效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和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TCPTP),IC_(50)值分别为0.32和0.45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配合物 N-(2-吡啶甲基)-L- 抑制剂 蛋白磷酸酶1B(PTP1B) T细胞蛋白磷酸酶(TcPTP)
全文增补中
约氏疟原虫丝/苏氨酸磷酸酶5抗血清对有性阶段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14
作者 周丹 于园超 +2 位作者 洪明阳 朱晓彤(指导) 崔立旺(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817-2821,共5页
目的:探讨约氏疟原虫丝/苏氨酸磷酸酶5(PyPP5)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行性。方法:PCR扩增PyPP5蛋白优势抗原表位,克隆入pET32a(+)载体。IPTG诱导PyPP5重组蛋白(rPyPP5)表达后,纯化并免疫小鼠获取抗血清。体外实验观察抗-PyPP5免... 目的:探讨约氏疟原虫丝/苏氨酸磷酸酶5(PyPP5)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行性。方法:PCR扩增PyPP5蛋白优势抗原表位,克隆入pET32a(+)载体。IPTG诱导PyPP5重组蛋白(rPyPP5)表达后,纯化并免疫小鼠获取抗血清。体外实验观察抗-PyPP5免疫血清对配子体出丝、动合子形成和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成功制备抗-PyPP5免疫血清。抗-PyPP5免疫血清(1∶5倍稀释)使配子体出丝率、动合子数目和动合子转化率分别下降29.89%(P<0.05)、38.59%(P<0.05)和64.30%(P<0.01)。结论:PyPP5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抗-PyPP5免疫血清可有效抑制约氏疟原虫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 /苏蛋白磷酸酶5 传播阻断疫苗 有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衣壳蛋白与宿主丝/苏氨酸蛋白激酶N1相互作用的鉴定
15
作者 何文瑞 廖亚金 +4 位作者 李素 冯烁 董泓 陈佳宁 仇华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5-498,共4页
为筛选并鉴定与猪瘟病毒(CSFV)衣壳(C)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CSFV C蛋白为诱饵从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 DNA表达文库中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共筛选到6种蛋白,分别为ATP5B、SON3、PKN1、PCBP1、R... 为筛选并鉴定与猪瘟病毒(CSFV)衣壳(C)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本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CSFV C蛋白为诱饵从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 DNA表达文库中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共筛选到6种蛋白,分别为ATP5B、SON3、PKN1、PCBP1、RPS20和IQGAP1,根据Gene Ontology分析结果,这些蛋白分别参与细胞的增殖和代谢等过程。本研究选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N1(PKN1)进行进一步验证,经酵母共转化试验、免疫共沉淀试验和GST pull-down试验证实,宿主PKN1蛋白与CSFV C蛋白之间存在特异性结合。本研究首次证明PKN1与CSFV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进一步研究PKN1蛋白在CSFV感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c蛋白 /苏蛋白激酶N1 病毒-宿主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磷酸酶C1-TEN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抑制FLT3-ITD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满生 赖旭旺 +1 位作者 邓晓玲 曾艳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5-602,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中具有C1结构域并与TENsin同源的蛋白磷酸酶(C1-TEN)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中间串联重复突变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ITD)抑制条件下C1-TEN的表达水平。方法:利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索拉菲尼...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中具有C1结构域并与TENsin同源的蛋白磷酸酶(C1-TEN)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中间串联重复突变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ITD)抑制条件下C1-TEN的表达水平。方法:利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索拉菲尼、米朵妥林作用于AML细胞系HL-60细胞、MV4-11细胞,采用MTT实验评价AML细胞对TKI的敏感性;TKI对AML细胞FLT3活化作用及对C1-TEN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WB)分析;CCK-8实验分析C1-TEN抑制对AML细胞活性的影响;WB、流式(FACS)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相比FLT3野生型(FLT3-WT)HL-60细胞,FLT3-ITD突变MV4-11细胞对TKI显著敏感(P<0.05)。WB结果显示,经TKI作用后MV4-11细胞的酪氨酸激酶FLT3活化较HL-60细胞显著下降(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TKI处理组MV4-11细胞C1-TEN表达显著下降,而HL-60细胞的变化不明显。C1-TEN抑制剂DHTS作用后,MV4-11细胞活性显著下降(P<0.05),且DHTS与TKI具有协同抑制作用。WB、FACS结果显示,DHTS处理组MV4-11细胞凋亡显著高于阴性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AML细胞C1-TEN表达情况,揭示FLT3-ITD能上调AML细胞C1-TEN表达,而抑制C1-TEN可通过细胞凋亡机制杀伤FLT3-ITD突变的AML细胞,因此提示该蛋白磷酸酶可能是FLT3-ITD下游分子,有望成为AML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FMS样酪激酶3(FLT3) 中间串联重复突变(ITD) 含有c1结构域并与TENsin同源的蛋白磷酸酶(c1-T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51对脐静脉内皮细胞Akt-Ser^(473)位点磷酸化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振中 刘正湘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29-232,I0001,共5页
目的:研究CD151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酸化Akt-Ser473(p-Akt-Ser473)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pAAV-CD151质粒并转染HUVEC,HUVEC分为正常对照组、绿色荧光蛋白(GFP)组和CD151组。Western Blot检... 目的:研究CD151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酸化Akt-Ser473(p-Akt-Ser473)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pAAV-CD151质粒并转染HUVEC,HUVEC分为正常对照组、绿色荧光蛋白(GFP)组和CD151组。Western Blot检测CD151及Akt、p-Akt-Ser473表达,MTT法测定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①CD151组CD151及p-Akt-Ser473表达明显增加,CD151组与正常对照组和GFP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总Akt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②MTT法检测正常对照组、pAAV-GFP转染组、pAAV-CD151转染组的A值分别为0.1663±0.0095、0.169±0.0085和0.2457±0.0044,pAAV-CD151转染组较pAAV-GFP转染组和正常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增强,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151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CD151可能是通过激活p-Akt-Ser473,增加Akt活力,达到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51 /苏蛋白激酶 磷酸 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白细胞介素-18、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表达与PI3K及AKT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振凌 顾群浩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9-614,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IL-18)、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PRL-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IL-18)、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PRL-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同期切除术的8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转移组)的癌组织样本及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切缘4 cm),以及同期65例未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未肝转移组)的癌组织为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组织中IL-18、PRL-3阳性表达率,Western blot检测癌组织中PI3K、p-AKT相对表达水平,分析IL-18、PRL-3与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与PI3K、p-AKT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未肝转移组比较,肝转移组TNM分期IV期、低分化程度比例较高(P<0.05)。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IL-18、PRL-3、PI3K、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其癌旁正常组织和未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且未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IL-18、PRL-3、PI3K、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肝转移患者癌旁正常组织(P<0.05)。相关性分析示,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IL-18、PRL-3表达与PI3K、p-AKT均呈正相关(P<0.05);未转移癌组织中IL-18表达与PI3K、p-AKT均呈正相关(P<0.05),PRL-3表达与p-AKT均呈正相关(P<0.05),且IL-18与PRL-3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IL-18、PRL-3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参与结直肠癌肝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白细胞介素-18 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通过miR-18a-5p/STK4轴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恶性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波 来永巍 +3 位作者 韩旭 徐岩 王迪迪 张鹏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8-720,共13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生导致的疾病。虽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取得长足进展,但耐药问题仍未解决。因此,寻找新的治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生导致的疾病。虽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取得长足进展,但耐药问题仍未解决。因此,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和靶点十分关键。有研究表明,miRNAs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内的多种肿瘤有密切联系,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对白血病细胞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通过对转录物组测序结果发现,齐墩果酸可以显著上调丝氨酸/苏氨酸蛋白质激酶4(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4,STK 4)的水平,而miR1a-5p是STK 4的靶miRNA。因此,本文旨在探究齐墩果酸是否可以通过miR-18a-5p/STK4影响K562细胞恶性进展。K562细胞经齐墩果酸处理后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凋亡相关通路上。EdU实验和CCK-8实验结果发现,齐墩果酸降低K562细胞增殖能力(P<0.05)。qRT-PCR,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处理后,K562细胞中STK 4蛋白质水平表达显著上调(P<0.05),miR-18a-5p表达下调(P<0.05)。在细胞中转染miR-18a-5p mimics,能显著抑制STK 4的表达(P<0.05);转染miR-18a-5p inhibitor能显著增加STK 4的表达(P<0.05)。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可以促进K562细胞中ROS的增加,降低线粒体膜电位。过表达STK 4后,与Vector组相比,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敲降STK 4可以逆转齐墩果酸组导致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齐墩果酸能明显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而转染miR-18a-5p mimics后凋亡率显著下调(P<0.05);过表达STK 4可以促进细胞从早期凋亡向晚期凋亡转化,而同时转染miR-18a-5p mimics可以抑制这一现象。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齐墩果酸可以通过维持miR-18a-5p的低表达和保持STK 4的高表达状态来促进K562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 K562 miR-18a-5p 酸/蛋白质激酶4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RBP4诱导的胰岛素抵抗鼠肝脏PTP1B、PEPC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明军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研究运动对RBP4诱导的胰岛素抵抗鼠肝脏PTP1B、PEPCK表达的影响,揭示运动改善RBP4诱导的胰岛素抵抗肝脏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给予重组RBP4腹腔注射建立胰岛素抵抗鼠模型,设RBP4+运动组(RE)、RBP4+安静组(RC)和正常安静对照组(C),R... 目的:研究运动对RBP4诱导的胰岛素抵抗鼠肝脏PTP1B、PEPCK表达的影响,揭示运动改善RBP4诱导的胰岛素抵抗肝脏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给予重组RBP4腹腔注射建立胰岛素抵抗鼠模型,设RBP4+运动组(RE)、RBP4+安静组(RC)和正常安静对照组(C),RE组进行8周游泳训练。ELISA、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RBP4、胰岛素,评估胰岛素敏感指数;免疫组化检测肝脏PTP1B、PEPCK表达,测定肝糖原含量、PEPCK活性。结果:RBP4注射组血清RBP4显著高于C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低于C组;RE组血清RBP4显著低于RC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高于RC组,肝脏PTP1表达、BPEPCK表达和活性显著低于RC组,大鼠肝糖原含量显著高于RC组。结论:运动能够纠正RBP4诱导的肝脏PTP1B表达、PEPCK表达和PEPCK活性增加,增加肝糖原含量,抑制内源性葡萄糖的产生,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视黄醇结合蛋白4 蛋白磷酸酶1B 磷酸烯醇式丙酮羧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