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NAB联合BRAF^(V600E)突变检测在保定地区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彩芬 杨久宜 +5 位作者 李云瑶 宋佳 巩建萍 孔丹丹 许英杰 瓮沛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活检(FNAB)联合丝/苏氨酸特异性激酶基因V600E(BRAF^(V600E))突变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保定地区甲状腺结节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经FNAB及BR...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活检(FNAB)联合丝/苏氨酸特异性激酶基因V600E(BRAF^(V600E))突变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保定地区甲状腺结节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经FNAB及BRAFV600E突变检测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 FNAB检测术后病理符合率为76.36%,BRAF^(V600E)突变检测术后病理符合率为88.18%,FNAB联合BRAF^(V600E)突变检测敏感度为89.66%,特异度为96.67%,联合检测明显优于FNAB检测(P<0.05)。结论 FNAB及BRAF^(V600E)突变检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果良好,且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可以有效避免误诊及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针穿刺活检 丝/苏氨酸特异性激酶基因v600e 甲状腺结节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类Pto蛋白激酶(PLPK)基因家族全基因组分析和进化研究
2
作者 Jelli Venkatesh Molly Jahn +3 位作者 Byoung-Cheorl Kang 胡震竺(译) 刘越(译) 孔秋生(译) 《辣椒杂志》 2017年第4期36-50,共15页
番茄Pto基因编码包含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结构域的蛋白,它能抗由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Pst)造成的细菌性斑点病。本研究使用PVX系统的体内识别系统测定显示Avr Pto在辣椒基因型中被特异性识别。... 番茄Pto基因编码包含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结构域的蛋白,它能抗由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Pst)造成的细菌性斑点病。本研究使用PVX系统的体内识别系统测定显示Avr Pto在辣椒基因型中被特异性识别。这种Avr Pto识别导致非寄主超敏反应(HR),以及PVX::Avr Pto融合蛋白在接种辣椒叶组织中的定位,这表明在辣椒中存在与番茄类似的Pto识别机制。然而,辣椒全基因组分析显示没有对应番茄的Pto进化枝,表明在辣椒中有一个Pto识别的替代系统。不过,辣椒基因组中已经鉴定出25个具有高度保守STK结构域的类Pto蛋白激酶(PLPKs)。对于Ptos和PLPK的STK结构域中的大部分氨基酸位点,非同义(d N)与同义(d S)核苷酸替换速率的比值(ω)小于1,表明纯化选择在进化中起主要作用。然而,一些氨基酸位点在Pto同源物的进化过程中被发现为偶发性正选择,因此,不同的进化过程可能在植物中形成了Pto基因家族。基于RNA-seq数据,PLPK基因和其他Pto通路基因,例如Prf,Pti1,Pti5和Pti6在所有检测的辣椒基因型中都表达了。因此,辣椒中对Pst的非寄主超敏反应可能是由于PLPK同系物对Avr Pto效应物的识别,以及Pto信号通路下游组分的后续作用。然而,辣椒中Avr Pto的识别可能涉及其他类受体激酶(RLKs)的活性。本研究中鉴定的PLPKs将作为进一步了解PLPKs在非寄主抗性中作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分析 进化过程 蛋白激酶 PTO 基因家族 辣椒 /苏激酶 异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