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非裂谷系东支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燕 田作基 +3 位作者 温志新 王兆明 宋成鹏 吴义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85,93,共8页
东非裂谷系东支是新生代形成的陆内裂谷盆地群,南洛基查盆地位于东支裂谷系肯尼亚地区北部,自2012年以来已相继发现8个油田,累计发现2C储量766 MMbbl。通过对南洛基查盆地地震、钻井等地质资料综合研究,厘清了其油气地质特征及成藏规律... 东非裂谷系东支是新生代形成的陆内裂谷盆地群,南洛基查盆地位于东支裂谷系肯尼亚地区北部,自2012年以来已相继发现8个油田,累计发现2C储量766 MMbbl。通过对南洛基查盆地地震、钻井等地质资料综合研究,厘清了其油气地质特征及成藏规律。作为小型箕状断陷湖盆,盆地具有西断东超构造特征,西侧陡坡带以形成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为主,东侧缓坡带以断块构造圈闭为主。盆地沉积充填为河流—(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呈现出初始裂陷期—扩张期—萎缩期旋回特征。盆地发育渐新统—下中新统和中—下中新统2套成藏组合。根据对南洛基查盆地已发现油气田的解剖,认为成熟烃源岩、有效储集层及成藏要素间的合理配置是东支裂谷系油气规模成藏的主控因素。结合重力、地震、沉积厚度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凯里奥山谷盆地、图尔卡纳盆地西北陆上和凯里奥盆地同样具有良好勘探潜力,值得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 半地堑 成藏主控因素 勘探潜力 南洛基查盆地 东非裂谷系东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非裂谷系盆地群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56
2
作者 温志新 童晓光 +1 位作者 张光亚 王兆明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2年第4期60-65,8,共6页
东非裂谷系属于形成地质时期比较新的陆内裂谷盆地群,阿尔伯特裂谷位于东非裂谷系西支北段,自2006年至今相继发现了16个油气田,累计发现可采储量11.27×108bbl。通过对阿尔伯特裂谷盆地的解剖,指出东非裂谷系为中生代与新生代两期... 东非裂谷系属于形成地质时期比较新的陆内裂谷盆地群,阿尔伯特裂谷位于东非裂谷系西支北段,自2006年至今相继发现了16个油气田,累计发现可采储量11.27×108bbl。通过对阿尔伯特裂谷盆地的解剖,指出东非裂谷系为中生代与新生代两期叠合裂谷盆地,其中、新生代为主裂谷期,全部为陆相河流、湖泊沉积充填。湖盆周缘发育沉积速度快、相带变化快的冲积扇—扇(辫状河)三角洲—浊积砂体沉积体系组合。钻探结果证实具备很好的含油气条件好,发育新近系中新统湖相优质烃源岩,储层物性好,以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河道沉积为主,已发现油气全部富集于断块和断鼻圈闭之中,地震显示具备浊积砂体成藏可能。通过类比分析,东非裂谷系西支阿尔伯特裂谷至少具有(40~50)×108bbl的资源潜力,向南的系列裂谷也同样勘探潜力巨大,而东支虽然火山岩比较发育,但同样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裂谷 阿尔伯特裂谷 叠合裂谷盆地 含油气条件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非裂谷阿尔伯特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3
3
作者 崔哿 金爱民 +2 位作者 邬长武 丁锋 史丹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3-518,537,共7页
基于地质、地震和钻井资料,对东非阿尔伯特盆地(Lake Albert Basin)的形成演化及构造—沉积地层特征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总结其成藏模式及油气富集条件。盆地主要受东非裂谷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两侧以深大断裂为... 基于地质、地震和钻井资料,对东非阿尔伯特盆地(Lake Albert Basin)的形成演化及构造—沉积地层特征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总结其成藏模式及油气富集条件。盆地主要受东非裂谷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两侧以深大断裂为界、狭长(半)地堑的构造格局。沉积地层以新近系碎屑岩为主,岩性多为泥岩、砂岩和砾岩。河流—(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发育,主要烃源岩为中新统上部富有机质页岩,中新统—上新统河流相、(扇)三角洲相砂岩为主要储层,与细粒湖相泥岩在纵向上形成良好的生储盖匹配。盆地发育大量断块、断背斜等构造圈闭。盆地成藏模式为"凹陷供烃、侧向与垂向复合运移、下生上储",生储盖匹配良好控制垂向上形成多套成藏组合,优质砂体与垂向断层控制油气有效运移,断层控制的构造圈闭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特征 油气富集条件 成藏模式 阿尔伯特盆地 东非裂谷系西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火山活动对东非裂谷系油气成藏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韩文明 赵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26,共7页
长期以来,东非裂谷系被认为形成较晚,难以形成大规模成熟烃源岩,且火山活动对油气成藏不利。基于东非裂谷系露头、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采用对比、类比和将今论古方法,对研究区火山活动对油气地质和成藏条件的影响... 长期以来,东非裂谷系被认为形成较晚,难以形成大规模成熟烃源岩,且火山活动对油气成藏不利。基于东非裂谷系露头、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采用对比、类比和将今论古方法,对研究区火山活动对油气地质和成藏条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火山与热点活动为本地区大规模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火山热点控制了盆地的构造格局,形成裂谷系东支主动型裂谷和裂谷系西支被动型裂谷,并控制了东、西支盆地不同的构造样式和圈闭类型及其发育位置;火山活动提供的营养物质促使藻类繁盛,火山活动提供的过渡金属元素的催化作用和火山的烘烤作用加速了有机质的热演化,从而形成年轻而优质的成熟烃源岩;火山岩风化为裂谷湖盆提供了充足的侧向物源,形成湖盆陡断带巨厚的优质储层,从而为裂谷东支陡断带的油气富集提供了有利的储集空间;火山活动形成的大面积的致密火成岩还可以作为油气聚集的有效区域盖层。本文研究成果对东非裂谷系下一步油气勘探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裂谷 火山活动 构造样式 圈闭类型 藻类繁盛 催化生烃 优质储层 区域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非裂谷Kerio Valley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4
5
作者 胡滨 张世鑫 贾屾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8年第6期110-113,共4页
随着东非裂谷东支South Lokichar盆地勘探获得突破,该区成为研究和勘探的热点地区。Kerio Valley盆地紧邻South Lokichar盆地,勘探程度很低。基于最新的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成果,阐述其石油地质特征和勘探潜力。Kerio Valley与South Lokic... 随着东非裂谷东支South Lokichar盆地勘探获得突破,该区成为研究和勘探的热点地区。Kerio Valley盆地紧邻South Lokichar盆地,勘探程度很低。基于最新的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成果,阐述其石油地质特征和勘探潜力。Kerio Valley与South Lokichar盆地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背景,呈西陡东缓的半地堑结构,发育渐新世以来的地层,最大沉积厚度约5 000 m,以中新统地层为主。盆地东部露头揭示盆地内存在中新统优质烃源岩并且已成熟,油气系统已被2016年新钻探的C-1井所证实。该盆地具有一定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裂谷 东支 KERIO Valley盆地 石油地质特征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非裂谷系西支先存构造调节带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韩文明 胡滨 +3 位作者 张世鑫 赵伟 贾屾 陈经覃 《海洋石油》 CAS 2018年第4期1-8,共8页
近年来,随着东非裂谷系盆地油气勘探不断突破,成为倍受世界关注的研究中心。但同时由于其勘探研究程度极低,对这种世界最年轻裂谷盆地的成烃、成藏机制一直是令人困惑的问题。笔者通过地球物理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深入解剖... 近年来,随着东非裂谷系盆地油气勘探不断突破,成为倍受世界关注的研究中心。但同时由于其勘探研究程度极低,对这种世界最年轻裂谷盆地的成烃、成藏机制一直是令人困惑的问题。笔者通过地球物理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深入解剖该区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演化机制,分析构造与成藏的根本控制作用,研究认为裂谷系西支盆地是在先存构造控制下发育起来的洼陷与调节带相间的辫状构造集合体,从北向南推土机式继承、连续开裂。而先存古洼为有效烃源母质的发育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与雄厚的物质基础,先存构造调节带在热点的持续作用下则为河流三角洲的发育、断裂和构造圈闭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场所。同时,先存构造调节带控制了油气运移的优势方向和油气运移疏导体系,建立了本区先存构造调节带连锁控藏的油气成藏模式。通过上述研究,指出长轴缓坡构造调节带是裂谷西支盆地最有利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裂谷系西支 古缝合线 先存构造调节带 辫状构造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古水深恢复法研究及在东非裂谷地层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文明 赵伟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9年第7期93-97,104,共6页
东非裂谷系具有发育晚、地层新、演化时间短和正在演化的特点,造成古生物定年无法满足本区地层划分的精度要求。另外,河湖相砂泥岩互层地层缺乏区域标志性特征,造成岩电特征无法为全区地层统一划分提供有效的依据。由此给该区后续成藏... 东非裂谷系具有发育晚、地层新、演化时间短和正在演化的特点,造成古生物定年无法满足本区地层划分的精度要求。另外,河湖相砂泥岩互层地层缺乏区域标志性特征,造成岩电特征无法为全区地层统一划分提供有效的依据。由此给该区后续成藏研究带来巨大挑战。对此笔者根据正在演化的裂谷盆地构造控沉积的特点,这一特点使整个湖盆水深变化具有统一的规律,提出了“拟古水深恢复方法”,即以沉积研究为基础,在岩心、岩屑观察过程中,确定湖盆古水深相对变化规律,建立地震相对水深相,统一了湖盆地层划分、确定了各期地层的空间展布。进而反推出Albert湖盆短暂的构造、沉积演化与成藏历史,最后在湖盆的地层发育、构造沉积演化、成烃和成藏规律认识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此为指导在本区油气勘探实践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裂谷 拟古水深恢复方法 地震相对水深相 沉积环境 有效烃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非裂谷Malawi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
8
作者 胡滨 许志刚 +2 位作者 韩文明 邱春光 赵伟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9年第3期83-90,共8页
Malawi盆地作为东非裂谷西支中面积最大的盆地,勘探程度极低。Malawi盆地呈典型的S型拉张构造样式,可划分为3个次盆。通过地表露头研究推测盆地发育二叠系-三叠系、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和中新统-全新统共3大套沉积地层,沉积地层总厚度最大... Malawi盆地作为东非裂谷西支中面积最大的盆地,勘探程度极低。Malawi盆地呈典型的S型拉张构造样式,可划分为3个次盆。通过地表露头研究推测盆地发育二叠系-三叠系、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和中新统-全新统共3大套沉积地层,沉积地层总厚度最大约6 000 m,且横向变化很大。盆地内发育2套潜在烃源岩,储盖条件较好,断裂较发育,圈闭和油气运聚条件较好。Livingstone和Usisya次盆具有一定勘探潜力,可能存在3种成藏模式。烃源是该盆地勘探最主要的地质风险,高昂的勘探开发成本也是制约该区勘探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裂谷 Malawi盆地 石油地质特征 成藏条件 勘探潜力 烃源岩 海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非裂谷区简支梁桥圆端型桥墩抗震性能研究
9
作者 都晓 严敏 +1 位作者 孟晓鹏 曾险 《铁道勘察》 2021年第3期102-106,共5页
为了研究“通桥-4103”圆端型实体桥墩在肯尼亚东非裂谷区内纳铁路上的适用性问题,为混凝土圆端型实体桥墩的配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对肯尼亚东非裂谷区特有的地震动参数进行总结,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利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32 m跨... 为了研究“通桥-4103”圆端型实体桥墩在肯尼亚东非裂谷区内纳铁路上的适用性问题,为混凝土圆端型实体桥墩的配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对肯尼亚东非裂谷区特有的地震动参数进行总结,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利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32 m跨标准简支T梁圆端型桥墩模型,基于反应谱法研究其在Ⅰ、Ⅱ、Ⅲ类场地条件下的抗震性能。研究表明,该地区场地特征周期及动力放大系数均突破国内规范,对桥墩的抗震设计更加不利;对于Ⅰ、Ⅱ类场地,桥墩强度及延性均能够满足抗震性能要求;对于Ⅲ类场地,桥墩延性能满足设计要求,但多遇地震作用下钢筋应力超限,故应提高“通桥4103”系列桥墩配筋率,并加强结构抗震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裂谷 简支梁桥 配筋设计 抗震性能 圆端形桥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肯尼亚东非大裂谷地裂缝特征及铁路工程对策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德文 刘世东 周志广 《路基工程》 2019年第4期233-238,共6页
为了评估肯尼亚东非大裂谷地裂缝对内马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的影响,通过地质调绘、综合物探等勘察手段,研究地裂缝形成的地质条件,总结裂谷区地裂缝发育特性,将裂谷区地裂缝细分为正断层乳化地裂缝和土层陷落地裂缝两大类,并分别论述了... 为了评估肯尼亚东非大裂谷地裂缝对内马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的影响,通过地质调绘、综合物探等勘察手段,研究地裂缝形成的地质条件,总结裂谷区地裂缝发育特性,将裂谷区地裂缝细分为正断层乳化地裂缝和土层陷落地裂缝两大类,并分别论述了其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地裂缝危险性评估,并提出了地裂缝工程治理措施和监测预警预报建议,为系统解决地裂缝问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裂谷 地裂缝 特征 形成机理 危险性评估 治理措施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肯尼亚内马铁路东非大裂谷段工程地质选线 被引量:2
11
作者 俞晓东 《铁道勘察》 2018年第4期113-116,共4页
肯尼亚内马铁路横穿东非大裂谷。通过对东非大裂谷肯尼亚段工程地质特征的具体分析,内马铁路的线路方案选择在地势平坦、地震活动水平微弱、断裂构造不活跃、火山活动微弱的区域通过,并提出以路代桥的选线原则。通过平面位置及纵断面高... 肯尼亚内马铁路横穿东非大裂谷。通过对东非大裂谷肯尼亚段工程地质特征的具体分析,内马铁路的线路方案选择在地势平坦、地震活动水平微弱、断裂构造不活跃、火山活动微弱的区域通过,并提出以路代桥的选线原则。通过平面位置及纵断面高程调整,减少了大裂谷对铁路建设的干扰,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裂谷 地震火山 活动断裂 地热 工程地质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一支人类学考察队探秘东非大裂谷
12
作者 周磊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17年第1期96-96,共1页
由中国探索发现传媒机构DEEP MEDIA策划、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馆和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大力协助的中国第一支东非大裂谷人类学考察队目前在北京整装待发,他们于2016年12月28日启程,前往遥远的东非大裂谷,深入到大裂谷核心区的埃塞俄比亚... 由中国探索发现传媒机构DEEP MEDIA策划、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馆和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大力协助的中国第一支东非大裂谷人类学考察队目前在北京整装待发,他们于2016年12月28日启程,前往遥远的东非大裂谷,深入到大裂谷核心区的埃塞俄比亚南部的奥莫河谷,探访考察那里的非洲原始部落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裂谷 人类学 中国 埃塞俄比亚 驻华大使馆 传媒机构 航空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非大裂谷区地裂缝成因及铁路路基防治技术
13
作者 孙武 刘刚 张雪东 《路基工程》 2023年第3期153-159,共7页
东非大裂谷地裂缝为活动性构造。通过地质调绘、钻探、挖探、综合物探等勘察手段,选取内马铁路DK76+819.50~+933.80段典型地裂缝工点,研究东非大裂谷地裂缝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分析地裂缝下的路基破坏特点,提出地裂缝防治措施。
关键词 东非裂谷 内马铁路 地裂缝成因 路基灾害 防治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马铁路穿越大型裂谷工程地质特征及设计方案研究
14
作者 孙瑞杰 杨慧林 +3 位作者 陈平 甘川 胡楠 吴群辉 《铁道勘察》 2024年第2期125-132,共8页
为了选取合适的穿越活动断裂带铁路隧道安全防控措施,以东非大裂谷东翼地区恩贡隧道为例,采用现场地质调查及理论分析方法,对隧道穿越的断裂带范围内地层结构进行针对性研究,对其地质特征及断裂活动进行总结评价,进而推断出对隧道工程... 为了选取合适的穿越活动断裂带铁路隧道安全防控措施,以东非大裂谷东翼地区恩贡隧道为例,采用现场地质调查及理论分析方法,对隧道穿越的断裂带范围内地层结构进行针对性研究,对其地质特征及断裂活动进行总结评价,进而推断出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制定隧道专项设计原则及方案。研究表明,该隧道工程区域内的活动断裂以正断层陡坎形式分布,当7级强震发生时,隧道穿越的断裂带会发生0.9 m平均垂直位移,针对这些裂谷区域可预见的地质灾害,应在设计初期阶段进行规避或预防。研究结果表明,(1)线路应尽可能地规避地质不利地层,若无法绕避,则应采用易于修复的隧道、路基等结构大角度通过;(2)考虑震后的可修复性,应在线路平纵曲线要素的设计上留有足够的富余量,以满足震后调坡需求;(3)应在建设初期对隧道二衬结构内轮廓进行包容性设计,使其灾后隧道内轮廓仍满足列车正常通行的限界要求;(4)针对震后修复需求,对隧道内部轨下结构形式、接触网悬挂方式、水沟电缆槽形式及隧道分节段的结构形式进行特殊设计,使隧道在震后拥有快速恢复正常使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马铁路 东非裂谷 断裂带 恩贡隧道 设计方案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谷盆地复杂地温场精细表征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钧 杨希濮 +2 位作者 徐伟 杨小丽 房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5-82,共8页
东非裂谷盆地地温场复杂,特别是E油田内部地温梯度存在很大差异,影响了油藏流体性质和开发策略。深入分析油田测试资料后认为,地温梯度在平面上呈分区性,垂向上呈分段性,常规研究方法难于刻画此特征,基于此,探索了一种能精细表征油田内... 东非裂谷盆地地温场复杂,特别是E油田内部地温梯度存在很大差异,影响了油藏流体性质和开发策略。深入分析油田测试资料后认为,地温梯度在平面上呈分区性,垂向上呈分段性,常规研究方法难于刻画此特征,基于此,探索了一种能精细表征油田内部地温场差异的方法——分区分段回归法。利用该方法对E油田复杂地温场进行了精细表征。结果显示,浅层地温梯度平均为6.10℃/(100 m),平面上由南往北呈减小趋势;深部地梯度平均为1.53℃/(100 m),平面上由南往北呈增大趋势。沉积是平面地温梯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场 地温梯度 东非裂谷 主控因素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敢奏黄钟大吕——《东非,半个月亮和半个太阳》读后
16
作者 阎纲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9-60,共2页
诗人周钢,什么都写,什么都写得不乏诗意。近年来,他在纪事文学中成绩斐然,但不满足。年届花甲,他毅然离家赴非进行采访,得大型报告文学《东非,半个月亮和半个太阳》,凡40万字。 一本大书。 索马里,肯尼亚,乌干达…… 从古丝绸之路终... 诗人周钢,什么都写,什么都写得不乏诗意。近年来,他在纪事文学中成绩斐然,但不满足。年届花甲,他毅然离家赴非进行采访,得大型报告文学《东非,半个月亮和半个太阳》,凡40万字。 一本大书。 索马里,肯尼亚,乌干达…… 从古丝绸之路终端——拉塔基亚、阿勒颇,越过红海,沿东非大裂谷,走向花团锦簇的内罗毕——三宝太监当年到达西洋的落脚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亚 太阳 报告文学 东非裂谷 黄钟 古丝绸之路 海明威 资本主义 《老人与海》 《走出非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尽情东非,体验地球上最原始的野性之美
17
《服装设计师》 2016年第10期186-191,共6页
真正的游猎不仅仅是追寻“非洲五大”,也不是在地球上遥远的地方觅得一处极尽奢华的山庄。从东非大裂谷的中心到桑给巴尔的白色沙滩,真正的游猎是记忆里和大象一起行走时的狂喜;是看到河马从河面探头而出时发出的尖叫;是黄昏时背倚... 真正的游猎不仅仅是追寻“非洲五大”,也不是在地球上遥远的地方觅得一处极尽奢华的山庄。从东非大裂谷的中心到桑给巴尔的白色沙滩,真正的游猎是记忆里和大象一起行走时的狂喜;是看到河马从河面探头而出时发出的尖叫;是黄昏时背倚乞力马扎罗山呷着香槟的惬意;是优雅却简单的那些瞬间。这次,让东非游猎专家带你踏上探索自由定义的旅程,去感受那片激情,去探索那片未被人类触摸过的荒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裂谷 地球 野性 乞力马扎罗山 桑给巴尔 沙滩 走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养蜂
18
作者 王顺海 《中国蜂业》 2014年第11期61-62,共2页
一、埃塞俄比亚概况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部,为内陆国家,东非大裂谷斜贯,两岸陡峭。气候复杂,各地气温相差较大。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
关键词 埃塞俄比亚 东非裂谷 养蜂 高原 吉布提 肯尼亚 苏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果(金)阿鲁维米河中游砂金成矿规律探讨
19
作者 邱小平 王新彦 《矿产勘查》 2024年第11期2124-2134,共11页
刚果克拉通是著名的绿岩带金矿和金刚石聚集区,众多金矿床汇聚在刚果(金)东北部热带雨林区,并无陆路通行,唯有水路或空降才能进入矿集区。阿鲁维米河中游河谷盛产高品位砂金矿床,原住民淘金客络绎不绝。经系统采样实测砂金品位高达24.6 ... 刚果克拉通是著名的绿岩带金矿和金刚石聚集区,众多金矿床汇聚在刚果(金)东北部热带雨林区,并无陆路通行,唯有水路或空降才能进入矿集区。阿鲁维米河中游河谷盛产高品位砂金矿床,原住民淘金客络绎不绝。经系统采样实测砂金品位高达24.6 g/m^(3),为高品位砂金矿床。溯流而上追溯砂金矿来源于绿岩带金矿床,赋存在刚果克拉通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地体。中新元古代泛非造山作用(13~6.15亿年)驱使金矿带向中新元古代构造层迁移,新生代东非大裂谷西支裂陷引发河流源头和上游整体大幅度隆升,原生金矿床裸露剥蚀,为砂金矿床提供源源不断矿源。超高品位砂金矿床的分布规律,成为在原始森林覆盖区寻找原生金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和勘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金矿床 阿鲁维米河 刚果克拉通 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地体 泛非造山作用 东非裂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bert湖盆北区退积型浅水三角洲沉积及储层特征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小丽 胡光义 +2 位作者 庞玉茂 徐伟 房磊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61,75,共8页
根据古生物、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采用储层沉积学、古生物学、地震地层学及类比等方法,从区域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入手,建立了东非裂谷西支北端Albert湖盆北区退积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系统剖析了沉积体系与砂体展布特征,分析了储层... 根据古生物、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采用储层沉积学、古生物学、地震地层学及类比等方法,从区域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入手,建立了东非裂谷西支北端Albert湖盆北区退积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系统剖析了沉积体系与砂体展布特征,分析了储层相带物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Albert湖盆北区上上新统目的层段自下向上依次发育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亚相,其中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为主要储层砂体,储集物性好,而前缘砂体较薄,平面上分布局限,储集物性相对较差。研究成果为该地区油藏储层精细描述及开发方案编制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裂谷 Albert湖盆 退积型浅水三角洲 沉积体系 储层特征 分流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