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非大陆边缘构造演化过程与油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25
1
作者 许志刚 韩文明 孙玉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61-969,共9页
近年来,东非大陆边缘油气接连获得大突破,已成为世界油气勘探的热点。与西非和北非相比,东非油气勘探和研究程度均很低,尤其经历错综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后,盆地构造、沉积与油气系统及其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十分复杂,不利于对东非油... 近年来,东非大陆边缘油气接连获得大突破,已成为世界油气勘探的热点。与西非和北非相比,东非油气勘探和研究程度均很低,尤其经历错综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后,盆地构造、沉积与油气系统及其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十分复杂,不利于对东非油气勘探前景的分析和判断。本文通过对东非大陆边缘形成与演化过程的探讨,并结合现今盆地结构和油气发现状况,研究认为,东非大陆边缘先后经历了Karoo陆内裂谷、侏罗—白垩纪裂谷两期裂谷和一期被动陆缘作用阶段。两期裂谷发育多套烃源层系,并与被动陆缘阶段的三角洲-深水浊积扇储层时空上构成较好的油储关系,两者均受控于东非复杂构造演化作用,构造对油藏系统的改造或破坏作用影响了东非油气富集规模和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大陆边缘 构造演化 烃源岩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非大陆边缘比较及其油气意义 被引量:23
2
作者 马君 刘剑平 +2 位作者 潘校华 万仑坤 王训练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8-545,共8页
通过比较,分析了东、西非大陆边缘在形成时间、形成方式和边缘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对东、西非边缘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探讨。东非边缘的裂谷作用时间早,且结束时间也早;形成了以右行剪切边缘、左行剪切边缘及它们之间的斜向剪切为... 通过比较,分析了东、西非大陆边缘在形成时间、形成方式和边缘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对东、西非边缘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探讨。东非边缘的裂谷作用时间早,且结束时间也早;形成了以右行剪切边缘、左行剪切边缘及它们之间的斜向剪切为特点的大陆边缘形式。东非边缘也具有陆架窄、陆坡较陡,沿大型海洋转换断层形成了一系列地形高的特点,对沉积物延伸具有明显的限制作用。而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的裂谷作用开始时间较晚,海底扩张开始的时间亦较晚;边缘为拉分型,具有陆架宽、倾角缓的特点,发育了与油气关系密切的厚层蒸发岩及相应的盐构造,形成了大量盐构造及泥底辟,有利于油气聚集,并形成了很多大型油气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时间 形成方式 边缘结构 异同 东非大陆边缘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陆缘CMD01剖面重震联合反演与地壳结构分析
3
作者 张永祺 唐勇 +6 位作者 董崇志 吴招才 李赫 郭楚枫 任建业 巢鹏 杨天一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9,共17页
本文以2021年中马国际合作航次获得的实测重力、磁力和二维多道地震剖面资料为基础,对横穿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陆缘的CMD01剖面进行解释分析和重震联合反演,研究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陆缘的地壳结构、构造单元及其演化过程。通过建立马达加斯... 本文以2021年中马国际合作航次获得的实测重力、磁力和二维多道地震剖面资料为基础,对横穿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陆缘的CMD01剖面进行解释分析和重震联合反演,研究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陆缘的地壳结构、构造单元及其演化过程。通过建立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陆缘地壳密度模型,发现该陆缘具有减薄的陆壳,部分区段存在岩浆底侵作用;由陆向洋可划分出减薄陆壳、洋陆过渡带和洋壳等构造单元。其中,由于戴维断裂带的走滑运动对陆缘的影响,洋陆过渡带呈现出典型的转换型陆缘的构造特征。结合地壳密度模型和板块重建研究,重建了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陆缘的发育演化过程。研究成果对于深化冈瓦纳大陆的裂解分离、东非被动陆缘的发育演化和海域划界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大陆边缘 戴维断裂带 洋陆过渡带 转换型陆缘 重震联合反演 深度地壳结构 地壳密度模型 下地壳高密度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桑比克盆地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高雅 唐勇 解习农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7-164,共8页
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莫桑比克盆地的区域性幕式构造演化,并进一步总结归纳了其沉积充填特征。研究显示该盆地为东非边缘陆内裂谷盆地,以晚侏罗世破裂不整合面为界划分为断陷期及坳陷期,断陷期为陆相湖盆沉积充填,进入坳... 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莫桑比克盆地的区域性幕式构造演化,并进一步总结归纳了其沉积充填特征。研究显示该盆地为东非边缘陆内裂谷盆地,以晚侏罗世破裂不整合面为界划分为断陷期及坳陷期,断陷期为陆相湖盆沉积充填,进入坳陷期后逐渐从海陆过渡相向浅海相和深水相演变。晚白垩世末和渐新世末两次构造抬升,使得盆地沉积环境及物源供应发生明显改变,也逐渐从深水相向滨浅海相或三角洲相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沉积充填 莫桑比克盆地 东非大陆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