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以沿东陇海产业带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学玉 曹永森 《学海》 CSSCI 2004年第4期115-120,共6页
对欠发达地区如何运用后发优势理论 ,实现国民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者从信息化、产业技术政策、体制创新、挖掘后发优势、扶持战略产业、推进城市化和促进充分就业等方面梳理了理论... 对欠发达地区如何运用后发优势理论 ,实现国民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者从信息化、产业技术政策、体制创新、挖掘后发优势、扶持战略产业、推进城市化和促进充分就业等方面梳理了理论界关于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路模式 ,认为沿东陇海产业带经济发展水平低 ,仅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 ,根据钱纳里·赛尔奎因模式理论 ,该地区属于典型的欠发达地区 ;与此同时 ,该地区的“GDP—劳动力”结构不合理 ,城市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对于存在的问题 ,作者认为 ,体制创新不足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滞后 ,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 ,市场化程度低 ,投融资体制改革迟缓 ,人才匮乏等是最主要的原因。主张从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 ,明确科学可行的发展路径 ,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基础 ,制定有效的产业技术政策 ,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和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等方面 ,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中国 跨越式发展 地方经济 人才资源 沿东陇海产业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政策创新——以沿东陇海产业带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孙学玉 曹永森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8-41,共4页
沿东陇海产业带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一定的机遇和优势,但在建设初始阶段大规模地推进产业带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即: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均量偏低、经济结构转化迟缓、城市化水平偏低、资源配置与整合能力较差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必须从... 沿东陇海产业带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一定的机遇和优势,但在建设初始阶段大规模地推进产业带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即: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均量偏低、经济结构转化迟缓、城市化水平偏低、资源配置与整合能力较差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必须从资本政策、人才政策、技术政策、城市化政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融资政策、生产力布局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等方面全面进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陇海产业带 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政策 城市化政策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融资政策 生产力布局 创新 资本政策 初始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陇海产业带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董艳梅 朱传耿 李振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0-73,共4页
通过构建SWOT模型,结合AHP分析方法,对东陇海物流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竞争的优劣势加以分析,得出当前东陇海物流发展的优势大于劣势的结论,并运用战略地位评估矩阵对其进行战略定位,结果为开拓型战略中的机会型,战略强度较大。
关键词 东陇海产业带 物流 SWOT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新沂、宿迁一体化发展加快东陇海产业带建设
4
作者 马树生 《现代管理科学》 2004年第5期44-45,共2页
中间凹陷是东陇海产业带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尽快做大做强新沂市已成必须,而将新沂与宿迁合并实施一体化发展,可有效的解决新沂发展的困境,操作上也具有可行性,并能产生积极的外部效应。
关键词 东陇海产业带 新沂市 区位优势 工业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与鲁南城市带发展比较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敏 蒋伏心 《现代经济探讨》 2007年第7期37-40,共4页
该文首先论证了"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与"鲁南城市带"在自然条件、战略地位、发展路径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其次通过数据的对比指出了"鲁南城市带"的发展对"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发展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该文首先论证了"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与"鲁南城市带"在自然条件、战略地位、发展路径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其次通过数据的对比指出了"鲁南城市带"的发展对"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发展带来的压力与挑战,分析了"鲁南城市带"发展速度超越"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加速"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的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陇海线产业带 鲁南城市带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中的市场推动 被引量:2
6
作者 宋林飞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7,共5页
徐州、连云港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主要在于工业化、城市化、城乡居民收入等三个方面。产业发展必须首先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弱项的转化。加快构筑沿东陇海线产业带,需要新的政策投入,以克服某些“制度约束”;同时,更重... 徐州、连云港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主要在于工业化、城市化、城乡居民收入等三个方面。产业发展必须首先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弱项的转化。加快构筑沿东陇海线产业带,需要新的政策投入,以克服某些“制度约束”;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市场推动,坚持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增强经济活力。注重培育专业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资本市场、区域市场与国际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陇海线产业带 工业化 城市化 中国 农民收入 信息化 资本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新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蒋昭侠 Е.А.Яковлева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4,共4页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以陇海铁路为骨架,启动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必须有实质性突破。其路径如下:一是整体联动,形成合力,整合资源,实现共赢。二是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推进城市化进程,并着力构筑徐...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以陇海铁路为骨架,启动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必须有实质性突破。其路径如下:一是整体联动,形成合力,整合资源,实现共赢。二是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推进城市化进程,并着力构筑徐州城市圈,放大连云港海港效应。三是构建加工产业基地,加速工业化进程。四是优化投资环境,激励外来生产要素进入,利用地处省际边界的区位条件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海线产业带 产业带开发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加”“减”法促进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 被引量:1
8
作者 包宗顺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43,共3页
促进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是统筹江苏区域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地应紧紧抓住海内外投资逐渐北移机遇,充分发挥当地煤电资源优势,树立社会诚信形象,同时应加大省级扶持力度,减轻地方不合理负担。
关键词 沿陇海线产业带 江苏 金融服务 政府信用 财政转移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的现实分析
9
作者 蒋昭侠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76,共3页
苏南苏北不断扩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客观上要求,以构建东陇海产业带为突破口,加快苏北经济社会大发展。鲁南地区竞争徐连地区的气氛浓厚的态势,也必然要求加大对苏鲁边界地区的扶持力度。而产业带定位的准确与否,是否能整体联动、形成合力... 苏南苏北不断扩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客观上要求,以构建东陇海产业带为突破口,加快苏北经济社会大发展。鲁南地区竞争徐连地区的气氛浓厚的态势,也必然要求加大对苏鲁边界地区的扶持力度。而产业带定位的准确与否,是否能整体联动、形成合力,这对于东陇海产业带又好又快地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海线产业带 苏北地区 合力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北部地区核心城市构建与组织分析
10
作者 郭凯峰 周婷 王灿 《华东经济管理》 2007年第10期12-14,共3页
文章在对江苏省北部(苏北)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构建苏北核心城市的意义与功效。研究认为:基于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发展现状,确立苏北核心城市符合未来该区域城市发展框架,但同时必须有效集聚核心城市发展要... 文章在对江苏省北部(苏北)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构建苏北核心城市的意义与功效。研究认为:基于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发展现状,确立苏北核心城市符合未来该区域城市发展框架,但同时必须有效集聚核心城市发展要素,以此推进苏北城市功能与结构体系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城市 沿陇海线产业带 城市发展体系 江苏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徐州工业园区
11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江苏徐州工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11月,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位于徐州市东郊,贾汪区城南,是徐州市新开发的重要工业生产基地。以机械电子、医药化工、新型材料为三大主要产业。地处淮海经济区中心,是沿东陇海线产业... 江苏徐州工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11月,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位于徐州市东郊,贾汪区城南,是徐州市新开发的重要工业生产基地。以机械电子、医药化工、新型材料为三大主要产业。地处淮海经济区中心,是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建设的重点地区。园区总规划面积45.8平方公里.一期规划开发4平方公里,园区内土地平坦.设施完善,地基承载力每平方25吨以上,基础设施达到“九通一平”,完全可以满足各类投资项目进区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徐州市 江苏省 沿陇海线产业带 基础设施 省级开发区 淮海经济区 地基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