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盆地QHD29-2区块东营组东三段沉积与构造-古地貌的响应 被引量:9
1
作者 杜文波 朱红涛 +3 位作者 杨香华 李敏 黄众 刘强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54,共8页
QHD29-2区块南侧石臼坨凸起的控边断层具有中部活动强、两侧逐渐减弱的构造活动特征,造就出中部陡、两侧缓的构造-古地貌格局,并对沉积体系发育的类型、沉积充填序列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基于单井相、概率累积曲线、C-M图、薄片分析和... QHD29-2区块南侧石臼坨凸起的控边断层具有中部活动强、两侧逐渐减弱的构造活动特征,造就出中部陡、两侧缓的构造-古地貌格局,并对沉积体系发育的类型、沉积充填序列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基于单井相、概率累积曲线、C-M图、薄片分析和地震多属性分析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东营组东三段沉积相模式与中部陡、两侧缓的构造-古地貌格局具有良好的响应关系,中部构造活动强的陡坡带,发育平面呈扇形、朵形的近源快速堆积的扇三角洲沉积,两侧构造活动弱的缓坡带,发育平面呈条带状的长距离搬运后沉积的辫状河三角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古地貌 东营组东三段沉积储层 地震多属性分析 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东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波 郝媛媛 +3 位作者 石海信 孙国强 史基安 吴志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综合运用重矿物、岩心、测录井及物性资料,对冷东地区浅层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沉积期离物源距离较近,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砂岩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成分和结构成熟度较低。储层... 综合运用重矿物、岩心、测录井及物性资料,对冷东地区浅层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沉积期离物源距离较近,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砂岩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成分和结构成熟度较低。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原生粒间孔,碎屑的粒径大小与孔渗高低呈正相关性。根据储层分类标准,将研究区储层从优至劣分为三类,大部分为Ⅱ类和Ⅲ类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属于中低孔—低渗储层,且非均质性较强。研究区储层物性与沉积时的水动力强度有关,优质储层主要分布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较厚的砂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干柴沟上段 积储 物性特征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东—轮台地区苏维依组Ⅱ砂组沉积储层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石媛媛 洪才均 +1 位作者 房晓璐 周芳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2-428,共7页
以钻井、测井、地震和分析测试资料为依据,利用砂体精细对比、地震属性综合分析等手段,对库东—轮台地区苏维依组(Ⅱ砂组)上倾尖灭型砂岩沉积相及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目的层段为滨浅湖滩坝砂沉积,其岩性主要为棕褐色—褐灰色中—细粒... 以钻井、测井、地震和分析测试资料为依据,利用砂体精细对比、地震属性综合分析等手段,对库东—轮台地区苏维依组(Ⅱ砂组)上倾尖灭型砂岩沉积相及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目的层段为滨浅湖滩坝砂沉积,其岩性主要为棕褐色—褐灰色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沉积构造以浪成交错层理、浪成波痕、生物扰动等为特征。储集空间类型以粒间孔为主,少量粒内溶孔、颗粒破裂缝,储层物性主要表现为低—特低孔—低渗型储层,排驱压力较高,孔喉半径较小,分选性一般,以细歪度为主,少量粗歪度,孔隙结构总体较差,但微裂缝对储层储集性能具有改造作用。研究区发育多个上倾尖灭性岩性圈闭,苏维依组岩性油气藏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圈闭 积储 苏维依 库东一轮台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路乐河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 被引量:27
4
作者 付玲 张子亚 +2 位作者 付锁堂 宫清顺 黄革萍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4-500,共7页
昆北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区的昆北断阶带,路乐河组是该油田重要的产油层系。通过对路乐河组的岩性、沉积构造、粒度、重矿物和测井相研究,认为路乐河组是一套退积型的辫状三角洲沉积,发育辫状三角洲平原、前缘亚相,微相类型包括(水下... 昆北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区的昆北断阶带,路乐河组是该油田重要的产油层系。通过对路乐河组的岩性、沉积构造、粒度、重矿物和测井相研究,认为路乐河组是一套退积型的辫状三角洲沉积,发育辫状三角洲平原、前缘亚相,微相类型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河口坝、泛滥平原、分流间湾等;沉积相平面展布呈自南西向北东的扇形,平面上发育两期分支体系;储层岩性包括砾状砂岩、中粗砂岩及细砂岩等,储层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低,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见少量次生溶孔、成岩粒内缝;储层物性整体较好,属中低孔、中低渗型储层。压实作用是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储集性能主要受沉积相带、杂基含量和成岩作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储 路乐河 昆北油田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第四段湖泊三角洲沉积差异 被引量:4
5
作者 柳妮 陈洪德 +2 位作者 林良彪 钱利军 徐胜林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5-632,共8页
根据野外露头、岩心观察和测井资料等宏观分析,结合铸体薄片图像分析和物性分析等微观测试分析手段,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第四段湖泊三角洲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共发育长轴和短轴两种类型三角... 根据野外露头、岩心观察和测井资料等宏观分析,结合铸体薄片图像分析和物性分析等微观测试分析手段,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第四段湖泊三角洲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共发育长轴和短轴两种类型三角洲。长轴三角洲分布于川东南地区,短轴三角洲分布于四川盆地的川西陡坡带一侧,两种三角洲类型的岩性和储集特征差异较大。其共同控制因素有湖盆地形、构造活动、物源条件以及湖平面变化,其中构造活动是控制该区长、短轴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轴三角洲 短轴三角洲 积储特征 须家河四段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英86井区P1^3油层组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刚 钟建华 陈志鹏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5-47,共3页
松辽盆地中浅层多属于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英86井区P13油层组属于三角洲前缘沉积,其沉积砂体的特征及构造控制了油气分布的规律。通过对P13油层组的地层、构造、沉积微相、储层等特征研究,预测了P13油层组有利含油气区,总结了... 松辽盆地中浅层多属于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英86井区P13油层组属于三角洲前缘沉积,其沉积砂体的特征及构造控制了油气分布的规律。通过对P13油层组的地层、构造、沉积微相、储层等特征研究,预测了P13油层组有利含油气区,总结了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和油气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储特征 油气藏类型 油气富集规律 P13油 松辽盆地英86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钱滩凹陷石钱滩组地质特征及油气勘探 被引量:2
7
作者 何昌松 王秉乾 +4 位作者 魏双宝 蒲振山 王力龙 马强 张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2-649,共8页
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石钱滩凹陷东部缓坡带S3井在石炭系石钱滩组获高产工业气流,石钱滩组天然气藏勘探获重要突破,进一步证实准噶尔盆地东部发育海相碎屑岩天然气富集凹陷。为明确石钱滩凹陷石钱滩组地质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综合地震、... 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石钱滩凹陷东部缓坡带S3井在石炭系石钱滩组获高产工业气流,石钱滩组天然气藏勘探获重要突破,进一步证实准噶尔盆地东部发育海相碎屑岩天然气富集凹陷。为明确石钱滩凹陷石钱滩组地质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综合地震、录井、测井、岩心和分析化验资料,开展了石钱滩凹陷烃源岩、储集层及油气成藏综合研究。研究区石钱滩组发育2套烃源岩,烃源岩整体厚度大,品质好,具备发育大规模气藏的物质基础;石钱滩组储集层为典型致密砂砾岩储集层,发育南、北双向物源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扇三角洲前缘大规模砂体主要分布在环凹斜坡区;石钱滩组发育近源致密砂岩岩性气藏,石钱滩组是目前石钱滩凹陷石炭系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层系,气藏源储匹配关系好,受近源与砂体规模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石钱滩凹陷 石炭系 石钱滩 烃源岩 积储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洪德区块侏罗系延安组油藏富集规律 被引量:43
8
作者 尹帅 邬忠虎 +5 位作者 吴晓明 刘建平 谭成仟 王濡岳 袁慧 戴亚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67-1179,共13页
因邻区侏罗系有油气发现,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洪德区块成为了新的勘探目标。以洪德侏罗系延安组为例,综合岩心、测井、地震和试井资料,开展了沉积体系、构造和古地貌研究,分析了古地貌、构造和沉积储层对延安组油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 因邻区侏罗系有油气发现,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洪德区块成为了新的勘探目标。以洪德侏罗系延安组为例,综合岩心、测井、地震和试井资料,开展了沉积体系、构造和古地貌研究,分析了古地貌、构造和沉积储层对延安组油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延安组与延长组间存在3个局部不整合面,分别介于富县组和延长组、延(延安组)10油层组和延长组及延9油层组和延长组之间。前侏罗纪古地貌可划分为5类单元,分别为古河谷、河间丘、古阶地、斜坡带和低残丘。其中,斜坡带和低残丘利于成藏;古阶地及古河谷的延10油层组也具有一定成藏潜力。此外,多支沟交汇且经河水反复冲刷的坡嘴位置,砂体泥质组分含量低,也利于成藏。油藏可见明显的油顶及油-水界面。断裂带与砂体走向在平面上互相切割;断层上盘利于成藏,而下盘因无有效封闭遮挡,往往不利于成藏;正断裂较逆断裂更容易成藏。优质沉积储层是延安组成藏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基于古地貌、构造及沉积储层三级控藏要素组合,提出了适用于洪德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成藏的判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储 延安 古地貌 构造 侏罗系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