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中凹陷南部渐新世东营期古地貌特征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
1
作者 刘秀美 辛仁臣 刘豪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9-168,共10页
古地貌是盆地沉积充填过程与动力学背景研究的基础。在岩心、测井、录井以及三维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基础上,运用构造沉积学、地震沉积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辽中凹陷南部渐新统东营组进行了古地貌重建和沉积相分析,并阐明了古地貌对沉积的控... 古地貌是盆地沉积充填过程与动力学背景研究的基础。在岩心、测井、录井以及三维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基础上,运用构造沉积学、地震沉积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辽中凹陷南部渐新统东营组进行了古地貌重建和沉积相分析,并阐明了古地貌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辽中凹陷南部东营组发育隆起带、斜坡带、浅洼带和深洼带4种构造地貌单元,地貌之间发育断裂坡折带,整体呈现“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特征。(2)研究区东营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网状河三角洲、湖底扇以及湖泊相等多种类型,沉积相类型及其展布明显受古地貌的控制:东三段湖侵域(ESTd_(3))—东二段湖侵域(ESTd_(2))沉积时期,裂陷作用强烈,湖侵域沉积时期辽西低凸起和南部隆升凸起为主要物源区,洼陷区接受近源沉积,控制了辫状河三角洲的发育;东三段高位域(HSTd_(3))沉积时期,随着湖平面上升,隆起区转变为水下低隆起,发育滨浅湖滩坝沉积;东二段高位域(HSTd_(2))—东一段(SQd1)沉积时期,断裂活动减弱,先存古隆起转变为水下低隆,近北东—南西向2个条形洼陷带为远源曲流河三角洲的发育提供了重要的地貌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 断裂坡折带 沉积体系 河流三角洲 湖底扇 东营期 渐新世 辽中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湾古近纪东营期古气候演化及其对湖平面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伟 林畅松 +3 位作者 周心怀 李全 邢作昌 言语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9,46,共8页
依据植被对气候的适应性原理,通过对辽东湾地区古近系东营组中孢粉进行气候类型划分、不同气候类型孢粉含量和相对比值综合分析,对古气候演化及其对湖平面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湾渐新世东营期气候总体上表现为从相对干热... 依据植被对气候的适应性原理,通过对辽东湾地区古近系东营组中孢粉进行气候类型划分、不同气候类型孢粉含量和相对比值综合分析,对古气候演化及其对湖平面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湾渐新世东营期气候总体上表现为从相对干热向相对冷湿转变;气候演变存在明显的旋回特征,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气候旋回,与前人研究划分的四级层序界面吻合;气候和构造沉降控制了不同层次的湖平面变化,气候为构造沉降稳定阶段控制湖平面高频升降的主控因素,并间接控制四级层序界面的形成,同时干热气候是形成盆底扇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湖平面变化 渐新世 东营期 辽东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