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方法约束的复杂物源示踪——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孔店组-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为例
1
作者 张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9-616,共18页
物源分析对于追溯源-汇过程、明确有利储层展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孔店组-沙河街组四段(沙四)下亚段是盆地裂陷初期充填的一套红色沉积,受多个物源共同控制,但其物源方向仍存在争议。为明确该时期物源发育特征,系统... 物源分析对于追溯源-汇过程、明确有利储层展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孔店组-沙河街组四段(沙四)下亚段是盆地裂陷初期充填的一套红色沉积,受多个物源共同控制,但其物源方向仍存在争议。为明确该时期物源发育特征,系统开展了砂岩碎屑组分统计、重矿物分析、泥岩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以及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研究。结果显示:①东营凹陷孔店组-沙四下亚段砂岩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岩屑成分以变质岩和岩浆岩为主。②重矿物类型主要有锆石、石榴石、钛铁矿和磷灰石等。③泥岩全岩主量元素具有高硅、高铝和富碱的特征,微量元素中Li,Cr和Cs元素相对富集,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和Eu元素负异常的特点。④碎屑锆石U-Pb年龄范围为2817~75 Ma,呈现多峰特征,主要年龄区间有175~130,315~250,1900~1855 Ma和大约2500 Ma。研究表明,东营凹陷孔店组-沙四下亚段沉积时期具有强烈构造活动背景下的复杂母岩供源条件,母岩主要有太古宇中-酸性岩浆岩和变质岩、古元古界中-基性岩浆岩、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以及中生界中-基性岩浆岩,中生界和古生界碎屑岩的再旋回对孔店组-沙四下亚段物源也具有重要贡献。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凸起区母岩性质,认为研究区在孔店组-沙四下亚段沉积时期以发育近源沉积体系为特征,主要有滨县-陈家庄体系、广饶体系和鲁西-青城体系等3大物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矿物 元素地球化学 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龄 复杂物源体系 孔店组-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元素比值在沉积物物源分析中的应用——以东营凹陷王58井区沙四上亚段研究为例 被引量:56
2
作者 操应长 王艳忠 +1 位作者 徐涛玉 弭连山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0-238,共9页
利用Ni/Co、V/Co、Mg/Mn、Mn/Sr、Ba/Mn、Fe/K、Mg/Ca、Ba/Sr、Mg/Al、Al/Na十个特征元素比值,通过分布模式、物源指数、Q型聚类等方法,对东营凹陷王58井区沙四上亚段砂体物源进行了研究。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王58井区存在南北两大物源... 利用Ni/Co、V/Co、Mg/Mn、Mn/Sr、Ba/Mn、Fe/K、Mg/Ca、Ba/Sr、Mg/Al、Al/Na十个特征元素比值,通过分布模式、物源指数、Q型聚类等方法,对东营凹陷王58井区沙四上亚段砂体物源进行了研究。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王58井区存在南北两大物源体系,王58井及其以北地区沉积物主要来自北部物源体系,王斜583和王126井及其以南地区主要为南部物源体系,中部牛114—斜1井一带具有南北混源特点。研究表明利用特征元素比值判别沉积物物源方向,能够有效地避免水动力及成岩作用的影响,更加准确地判断沉积物的物源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 特征元素 物源 上亚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盐22块沙四上亚段砂砾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被引量:44
3
作者 袁静 杨学君 +3 位作者 路智勇 陈武杰 樊海琳 袁凌荣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5-824,共10页
在岩芯观察和沉积相分析基础上,利用粒度分析资料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盐22块沙四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中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包括:"上拱弧形"、"... 在岩芯观察和沉积相分析基础上,利用粒度分析资料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盐22块沙四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中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包括:"上拱弧形"、"简单一段式"、"准牵引流型"等3种基本类型和"近似上拱弧形"、"台阶状多段式"、"低斜率两段式"、"低斜率三段式或多段式"等4种主要过渡类型。内扇亚相以泥石流(碎屑流)沉积作用为特点,其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为"宽缓上拱弧形";中扇亚相以碎屑流和颗粒流沉积作用为主,辫状沟道微相中下部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以"近似上拱弧形"为主,顶部砂岩表现为"准牵引流型";外扇亚相发育牵引流和颗粒流沉积,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为"低斜率滚动—跳跃—悬浮三段式"、"一跳一悬夹过渡三段式"和"较高斜率上拱弧形"。总体上,从内扇到外扇亚相,随流体性质由泥石流(碎屑流)向牵引流逐渐演化,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会依次出现"宽缓上拱弧形"、"较高斜率上拱弧形"、"简单一段悬浮式"、"低斜率滚动—跳跃—悬浮三段式"或"一跳一悬夹过渡段三段式",相邻典型曲线间有复杂的过渡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砂砾岩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上亚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体古生物定量水深法对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沉积早期湖泊水深再造 被引量:33
4
作者 苏新 丁旋 +3 位作者 姜在兴 胡斌 孟美岑 陈萌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8-199,共12页
东营凹陷广布的始新统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滩坝砂岩具有十分巨大的勘探价值和潜力。对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的精细勘探,要求对古水深展开水深量化再造的研究。文中在对东营凹陷47口含沙四上亚层段低位域层段多门类微体古生物分析... 东营凹陷广布的始新统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滩坝砂岩具有十分巨大的勘探价值和潜力。对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的精细勘探,要求对古水深展开水深量化再造的研究。文中在对东营凹陷47口含沙四上亚层段低位域层段多门类微体古生物分析和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地层划分基础上,确定量化估计水深的古生物替代标志,获得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获得较高分辨率(2m等深线表示)的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低位体系域沉积期间古水深量化等值图;(2)东营凹陷是一个以滨浅湖(水深0~15m)为主的湖泊;(3)湖盆具"北深陡南浅缓"的特点,湖边高地或隆起向湖方向深入的岬角一带与陡坡冲积环境相邻;(4)湖盆凹陷内"东西分异"的次级地貌格局,从东向西,出现较深水区、中央深水区和西南浅水带,其长轴均为北东-南西走向。上述结果可与前人研究比较或验证,表明文中所获的多门类微体化石叠合水深量化标志和结果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水深 微体化石 滩坝 低位体系域 上亚 始新统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物源体系 被引量:28
5
作者 杨勇强 邱隆伟 +1 位作者 姜在兴 白凤坤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53,共8页
滩坝是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的一个重要沉积体系。根据岩石中岩屑组分的类型及组合特征、砂岩成分成熟度、砂体展布方向及古地理格局等对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进行了物源体系的研究。研究区存在9大物源体系,其中广饶凸起、鲁西隆起、滨县凸... 滩坝是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的一个重要沉积体系。根据岩石中岩屑组分的类型及组合特征、砂岩成分成熟度、砂体展布方向及古地理格局等对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进行了物源体系的研究。研究区存在9大物源体系,其中广饶凸起、鲁西隆起、滨县凸起和高青三角洲为滩坝的形成提供了物源。根据物源与滩坝的关系,将研究区划分为基岩-滩坝物源体系、正常三角洲-滩坝物源体系、扇三角洲-滩坝物源体系;由于物源的性质、供给强度的不同,造成滩坝在宏观展布和储层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上亚 滩坝 物源体系 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排烃特征及潜力评价 被引量:23
6
作者 姜福杰 庞雄奇 +3 位作者 姜振学 李素梅 田丰华 张晓波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9-74,共6页
东营凹陷岩性类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日趋重要,其主力烃源岩的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的研究亟待加强。将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分为暗色泥岩和油页岩两套,根据排烃门限理论,利用生烃潜力法对两套烃源岩的排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其资源... 东营凹陷岩性类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日趋重要,其主力烃源岩的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的研究亟待加强。将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分为暗色泥岩和油页岩两套,根据排烃门限理论,利用生烃潜力法对两套烃源岩的排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其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主要排烃期为明化镇组沉积时期,排烃门限深度为2600 m。两套烃源岩的总排烃量和总平均远景资源量分别为59.67×108t和25.65×108t,其中暗色泥岩的总排烃量和总平均远景资源量分别占总量的72.18%和72.2%,而油页岩仅分别占27.82%和27.80%,表明暗色泥岩的资源潜力更大。综合分析后认为,沙四上亚段为岩性油藏的主力烃源层,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上亚 烃源岩 排烃特征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咸化机制特征 被引量:14
7
作者 吴靖 姜在兴 +1 位作者 钱侃 徐丹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3-740,共8页
关于东营凹陷古近系咸化机制的争论已持续近三十年,其中沙四上亚段是该区最为重要的烃源岩之一,查明其咸化机制及沉积特征是重要且必要的。本文从沉积物、古生物、地球化学三方面着手,分析咸化机制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盐源与成盐机制。... 关于东营凹陷古近系咸化机制的争论已持续近三十年,其中沙四上亚段是该区最为重要的烃源岩之一,查明其咸化机制及沉积特征是重要且必要的。本文从沉积物、古生物、地球化学三方面着手,分析咸化机制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盐源与成盐机制。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本区的沉积物(白云岩、海绿石及岩相组合)、古生物(中华直管藻等)、地球化学三方面特征,证明东营凹陷在古近系确实遭受过海水影响,并将时间具体到沙四上亚段的早期。海水是由地震引发的四期海啸所带来。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研究区早期盐源以海水侵入为主,中后期以母岩风化造成的古盐释放、火山或岩浆活动、深层卤水上涌三种盐源为主,具有多种盐源分段控制的特点。成盐机制有机械成因、化学成因、生物成因及复合成因四种,具有海陆相盐类并存,成因复杂的特点。针对此特殊现象,本文提出从地球化学及阴极发光等方面对共存的海陆相碳酸盐岩进行区分,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上亚 咸化 海啸 盐源 成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民丰洼陷北带沙四下亚段深层天然气储层成岩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淑萍 徐守余 +2 位作者 董春梅 王丽萍 刘春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47-1759,共13页
由于对东营凹陷民丰洼陷北带深层天然气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认识不清,给该地区天然气勘探带来了极大的风险。综合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察、流体包裹体分析及岩心物性分析等多种技术方法,对东营凹陷民丰洼陷北带沙... 由于对东营凹陷民丰洼陷北带深层天然气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认识不清,给该地区天然气勘探带来了极大的风险。综合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察、流体包裹体分析及岩心物性分析等多种技术方法,对东营凹陷民丰洼陷北带沙四下亚段深层天然气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北带沙四下亚段深层天然气储层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成岩作用具有强压实、欠压实、多期溶解、多期胶结、复杂交代和灰泥组分重结晶的特征。主要胶结-溶解作用序列为长石溶解/石英次生加大→碳酸盐胶结/石英溶解→碳酸盐胶结物溶解/石英次生加大→黄铁矿胶结/沥青充填。近岸水下扇不同亚相(微相)沉积特征的差异性导致了埋藏过程中成岩作用的差异性,并决定了储集物性的差异性。扇根砾岩在埋藏过程中成岩作用以压实作用和灰泥杂基重结晶作用为主,溶解作用微弱,物性持续降低。在中深层灰泥杂基的重结晶作用使扇根砾岩物性快速降低而形成致密层,扇根砾岩全部为干层。由于早期异常高压和早期油气充注对储层保护以及酸性溶解对储层改造的综合作用,扇中辫状水道远离泥岩、砂砾岩储层在中深层仍发育大量原生孔隙和少量的次生孔隙,储层物性较好,可作为良好的天然气储层。扇中辫状水道靠近泥岩层储层、扇中水道间以及扇缘部位因发生强烈胶结作用,在砂体顶底形成致密的胶结壳,可作为较好的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天然气储层 砂砾岩体 东营凹陷 致密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下亚段—孔店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类 被引量:9
9
作者 孟江辉 刘洛夫 +1 位作者 姜振学 高永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5-1092,共8页
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下亚段—孔店组为一套紫红色或红色碎屑岩沉积,本身不具备生烃能力,因此对该层段原油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系统分析17个油砂和5个原油样品的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的基础上,将该区原油划分为4种成因类型。Ⅰ类原... 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下亚段—孔店组为一套紫红色或红色碎屑岩沉积,本身不具备生烃能力,因此对该层段原油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系统分析17个油砂和5个原油样品的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的基础上,将该区原油划分为4种成因类型。Ⅰ类原油分布于平方王地区和博兴洼陷,Pr/Ph>0.8,Ph/nC18<0.6,伽马蜡烷含量极低,4-甲基甾烷、重排甾烷含量相对高,Ts/Tm、藿烷/甾烷值相对高,可能来源于一套淡水湖相环境下形成的、富含粘土矿物的泥岩。Ⅱ类原油分布于纯化—乐安构造带、陈官庄构造带,Pr/Ph<0.6,Ph/nC18>2,伽马蜡烷含量高,4-甲基甾烷、重排甾烷含量低,Ts/Tm和藿烷/甾烷值低,可能与一套盐湖相泥岩或灰质泥岩有成因关系。Ⅲ类原油分布于青城北缓坡构造带,检测出25-降藿烷系列,伽马蜡烷含量介于Ⅰ类和Ⅱ类之间,可能为早期充注的Ⅱ类原油遭受生物降解后和晚期充注的Ⅰ类原油形成的混源油,且以晚期充注为主。Ⅳ类原油分布于王家岗地区孔店组,具有C29甾烷绝对优势和高含量的伽马蜡烷,推断为Ⅱ类原油和一种来源于浅湖—沼泽相的原油形成的混源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原油成因类型 孔店组 红层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基质型页岩油甜点区成熟度界限探讨--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三下-沙四上亚段为例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志明 孙中良 +9 位作者 黎茂稳 曹婷婷 钱门辉 马晓潇 刘鹏 鲍云杰 蒋启贵 陶国亮 张隽 芮晓庆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7-775,共9页
陆相基质型页岩油有望成为我国页岩油增储上产的主力页岩油类型。鉴于成熟度是控制基质型页岩油甜点区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分析我国典型陆相不同有机质类型富有机质泥页岩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_(o)值抑制程度基础上,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 陆相基质型页岩油有望成为我国页岩油增储上产的主力页岩油类型。鉴于成熟度是控制基质型页岩油甜点区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分析我国典型陆相不同有机质类型富有机质泥页岩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_(o)值抑制程度基础上,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三下—沙四上亚段为例,探讨了陆相基质型页岩油甜点区成熟度界限。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有机质类型越好,其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_(o)值抑制程度越显著。东营凹陷的洼陷区沙三下亚段富有机质泥页岩现今真实成熟度(等效镜质体反射率EqVR_(o))主要介于0.69%~1.05%,沙四上亚段富有机质泥页岩EqVR_(o)值则主要介于0.74%~1.20%;综合地质与工程甜点条件的剖析,东营凹陷沙三下、沙四上亚段富有机质泥页岩基质型页岩油甜点区的现今真实成熟度EqVR_(o)值为0.74%~1.20%,4个洼陷的深洼区均具有良好的基质型页岩油商业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有机质页岩 镜质体反射率 成熟度界限 基质型页岩油 甜点区 三下—上亚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博兴油田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油气富集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21
11
作者 谭丽娟 郭松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31,共7页
依据隐蔽油气藏成藏机制,在总结油气富集特征的基础上对东营凹陷博兴油田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油气分布具有严重不均一性,油气主要集中在断裂带以及沉积砂体较厚的坝主体和坝边缘相... 依据隐蔽油气藏成藏机制,在总结油气富集特征的基础上对东营凹陷博兴油田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油气分布具有严重不均一性,油气主要集中在断裂带以及沉积砂体较厚的坝主体和坝边缘相带;主要存在断层-岩性(物性)复合型油气藏、物性封闭油气藏、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断层遮挡油气藏4种油气藏样式;在油源及构造背景相似的前提下,储层物性与非均质程度成为控制该区滩坝砂油气成藏差异性的最主要因素;油气运移基本通道为储层连通孔隙、微层理面与层间界面,存在基本通道侧向输导、基本通道复合微裂隙输导和基本通道复合断裂阶梯状输导3种样式的油气输导体系,砂体展布、构造轮廓以及断裂体系的空间配置决定了油气区域输导指向和油气可能富集的空间位置;成藏动力与成藏阻力的配置对于本区油气成藏差异性分布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博兴油田 上亚 滩坝砂岩 油气富集特征 成藏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层序地层特征与沉积模式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勇强 邱隆伟 南金浩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42,共10页
近年来东营凹陷南坡沙四下亚段逐渐成为重点勘探目标。由于地层的特殊性,针对研究区层序地层与砂体成因等问题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次研究采用V-C地层分析法,通过钻井、测井、地震、古生物等资料,将沙四下亚段划分为2个四级层序,根据地层... 近年来东营凹陷南坡沙四下亚段逐渐成为重点勘探目标。由于地层的特殊性,针对研究区层序地层与砂体成因等问题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次研究采用V-C地层分析法,通过钻井、测井、地震、古生物等资料,将沙四下亚段划分为2个四级层序,根据地层呈叠加样式,将每个层序划分为两个中期旋回。在连井剖面层序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沙四段下亚段层序地层格架,受石村断层强烈翘倾的影响,南坡东部地区沙四下顶部大面积剥蚀。该时期主要发育冲积扇和咸水湖等主要相类型,本文首次系统分析了东营凹陷南坡沙四段下亚段沉积相的演化与分布规律,建立了沙四段下亚段的沉积模式,这对于指导研究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层序地层 沉积体系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盐家地区沙四段上亚段砂砾岩体岩石结构特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蓬 王艳忠 +2 位作者 操应长 马奔奔 齐明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41,共8页
针对东营凹陷盐家地区沙四段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内部结构特征认识不清的问题,在岩心精细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将东营凹陷盐家地区沙四段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划分为11种岩相类型和13种岩相组合单元,并将其岩石结构类型归纳为3大... 针对东营凹陷盐家地区沙四段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内部结构特征认识不清的问题,在岩心精细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将东营凹陷盐家地区沙四段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划分为11种岩相类型和13种岩相组合单元,并将其岩石结构类型归纳为3大类6小类。运用岩心刻度成像测井技术,建立典型岩相成像测井图版。以常规测井曲线重构岩性识别曲线,利用岩心、成像资料进行精细标定,建立典型岩石结构类型的岩性识别曲线量化识别模式;并运用该方法对盐家地区单井岩石结构特征进行测井识别,分析连井剖面的砂砾岩体岩石结构纵向展布特征,建立近岸水下扇不同亚相岩石结构垂向叠置模式。分析认为单期次砂砾岩体垂向为泥石流沉积、洪水沉积、正常牵引流沉积叠置的有序沉积旋回,向盆地方向呈楔形展布,纵向上向边界断层方向持续后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砂砾岩体 岩石结构上亚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坡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1
14
作者 高亮 孙波 王延章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9-675,共7页
根据测井、岩心、分析测试等资料,对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特征展开分析。通过古地貌、古物源分析以及古水深、古水动力恢复,对滩坝砂体沉积展布的控制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断陷盆地缓坡带是大规模发育滩坝的底形条件,... 根据测井、岩心、分析测试等资料,对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特征展开分析。通过古地貌、古物源分析以及古水深、古水动力恢复,对滩坝砂体沉积展布的控制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断陷盆地缓坡带是大规模发育滩坝的底形条件,其中,古坡度是影响滩坝大规模发育的主要因素,该区滩坝多分布在古地形坡度0.5°~2°之间;微观古地形高地及周缘有利于厚层滩、坝沉积;古物源提供滩坝沉积的物质保障,物源供给指数介于0.4~0.6时主要发育砂岩滩坝,介于0.2~0.4时发育混合滩坝。主要采用元素分析法与录井、岩心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研究区的古水深,沉积环境为滨浅湖,古水动力控制了砂体的横向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古地貌 古物源 古水深 滩坝 上亚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利563区块沙四上亚段砂砾岩扇体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鑫 林承焰 +3 位作者 马存飞 陈柄屹 杜凯 李志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05-720,共16页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发育的大量砂砾岩扇体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研究针对东营北带利563区块沙四上亚段砂砾岩扇体及其中发育的重力流沉积,通过岩心精细描述,依据岩性、粒度、构造将砂砾岩扇体划分出12种岩相。然后以发...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发育的大量砂砾岩扇体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研究针对东营北带利563区块沙四上亚段砂砾岩扇体及其中发育的重力流沉积,通过岩心精细描述,依据岩性、粒度、构造将砂砾岩扇体划分出12种岩相。然后以发育相同水动力条件为单元,依据岩性和沉积机理将岩相在垂向上进行组合,划分8种水动力类型和8种岩相组合类型。再基于砂砾岩沉积的空间分布、尺度大小、接触关系和根据沉积物中泥岩的结构、纹理所细分出的7种泥岩类型所代表的各种环境,定义了5种砂砾岩扇体沉积形态特征:近端厚层砾石沉积、限制性水道沉积、非限制性舌状体沉积、非河道薄层沉积、远端细粒沉积。认为该区砂砾岩扇体为近岸水下扇,包括扇根沟道、沟道间、扇中辫状水道、水道间、扇中前缘、扇端泥6种沉积微相类型并归纳其综合鉴定特征。最终建立本区砂砾岩扇体的沉积过程和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扇体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上亚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盐家地区沙四上亚段砂砾岩储层岩相与物性关系 被引量:15
16
作者 马奔奔 操应长 +2 位作者 王艳忠 刘惠民 高永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5-506,共12页
依据岩性、粒度、沉积构造等特征,将东营凹陷盐家地区沙四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划分为10种岩相类型和13种在一次沉积事件中形成的岩相组合类型,并将其岩相组合类型划分为3大类6小类。针对砂砾岩储层在任一深度物性范围变化较大的问... 依据岩性、粒度、沉积构造等特征,将东营凹陷盐家地区沙四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划分为10种岩相类型和13种在一次沉积事件中形成的岩相组合类型,并将其岩相组合类型划分为3大类6小类。针对砂砾岩储层在任一深度物性范围变化较大的问题,遵循"岩相组合类型—岩相类型—距砂泥接触面距离"的研究思路,采用逐步分解的方法,建立"岩相组合类型—岩相类型—距砂泥接触面距离"约束下的物性纵向演化图,结果显示任一深度物性参数变化范围相对较小,各岩相类型储层孔隙度的变化一般为±2%,渗透率的变化一般在一个数量级以内。对比分析各岩相类型物性图可知:随埋深增加,各岩相类型远泥岩部位储层物性整体变差;同一深度,由Ⅰ型岩相类型到Ⅱ型岩相类型物性变好。与远泥岩的各岩相组合底部岩相类型相比,扇中比扇根部位各级别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深度上限增加了800~1 200m;与远泥岩的各岩相组合中上部岩相类型相比,扇中比扇根部位各级别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深度上限增加了1 100~1 650m。扇中近泥岩部位和扇缘薄层砂因发生强烈胶结作用而使物性变差,在3 400m以下基本为超低孔超低渗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砂砾岩 岩相 物性 储层上亚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北带沙四上亚段砂砾岩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思芮 王卫学 +3 位作者 曲希玉 纪友亮 鲜本忠 刘英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91-1106,共16页
为明确东营凹陷北带盐家—永安地区沙四上亚段7、8砂组物性主控因素,笔者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压汞测试等手段及方法,进行了岩相、成岩作用、孔隙结构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1)据物性及含油性的强弱程度可将7、8砂组划分... 为明确东营凹陷北带盐家—永安地区沙四上亚段7、8砂组物性主控因素,笔者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压汞测试等手段及方法,进行了岩相、成岩作用、孔隙结构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1)据物性及含油性的强弱程度可将7、8砂组划分为3个砂砾岩段,即较好的中厚层、相对中等的夹砂层和较差的厚层砂砾岩段。2)夹砂层砂砾岩段物性的主控因素是成岩作用,砂砾岩厚度与上下泥岩厚度之比(砂泥厚度比)和距砂泥接触界面的距离控制着胶结作用的强弱,当砂泥厚度比为0.80~1.00且距砂泥界面距离>3.00m时,胶结作用弱,储层物性好。3)中厚层砂砾岩段物性受沉积与成岩作用共同控制,本次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研究该段的储层物性主控因素的参数R_(s)(储层品质评价参数),当R_(s)>0.05时,沉积作用是储层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且产生积极效应;当0<R_(s)≤0.05时,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性为负面影响,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形同“双刃剑”,砂泥厚度比>0.80时,储层物性好,反之储层物性较差。4)厚层砂砾岩段物性主控因素是沉积作用,当杂基体积分数为2.00%~6.00%时,储层物性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物性 主控因素 东营凹陷北带 上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岩作用对泥页岩储集性能的影响:以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余志云 陈世悦 +3 位作者 张顺 刘鑫金 唐东 鄢继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1-784,共14页
陆相页岩油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集能力受泥页岩在埋藏过程中经历的复杂成岩改造影响,纵向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但相关研究仍不够深入。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典型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心观... 陆相页岩油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集能力受泥页岩在埋藏过程中经历的复杂成岩改造影响,纵向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但相关研究仍不够深入。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典型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心观察描述、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多尺度观察手段,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物性分析及能谱分析等测试资料,开展泥页岩成岩作用特征及其控储差异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可识别出7种成岩作用类型,其中,建设性成岩作用以方解石重结晶、黏土矿物转化及白云石化作用为主;沙四上亚段整体处于中成岩A阶段。(2)方解石重结晶、黏土矿物转化及白云石化作用在垂向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演化特征,重结晶成因的亮晶方解石主要发育于纯上3小层与纯上2小层,黏土矿物转化所形成的晶间中—高孔区主要发育于纯上2小层;研究区主要发育2种类型的白云石,其中,泥晶白云石主要发育于纯上3小层,微晶铁白云石主要发育于纯上1、2小层。(3)方解石重结晶和黏土矿物转化的协同使得纯上2小层产生了大量微孔,同时适量的铁白云石可作为骨架矿物支撑孔隙,有利于中深层孔隙的保存,是该小层成为优质储集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上亚 成岩演化差异性 方解石重结晶 黏土矿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深层砂砾岩储层控制因素与分类评价方法——以东营凹陷永1块沙四下亚段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淑萍 王铸坤 +3 位作者 操应长 王艳忠 杜亮慧 李宇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69-1078,共10页
东营凹陷永1块沙四下亚段中深层砂砾岩储层控制因素认识不清、分类评价方法不明确,已成为油气滚动勘探过程中亟需解决的瓶颈问题.综合运用三维地震解释、岩芯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试油分析等方法,对该区沙四下亚段储层储集特征、... 东营凹陷永1块沙四下亚段中深层砂砾岩储层控制因素认识不清、分类评价方法不明确,已成为油气滚动勘探过程中亟需解决的瓶颈问题.综合运用三维地震解释、岩芯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试油分析等方法,对该区沙四下亚段储层储集特征、控制因素及分类评价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砂砾岩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为岩相、成岩相及裂缝.岩相是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最有利岩相为砂岩相、含砾砂岩相,中等有利岩相为砾岩相、砾质砂岩相,不利岩相为粉砂岩相、泥质/灰质砂岩相.成岩相促进储层物性分异,有利成岩相为溶解主控型成岩相,中等有利成岩相为压实主控型成岩相,不利成岩相为胶结主控型及杂基支撑主控型成岩相.构造高部位发育的大量裂缝对储层具有明显改造作用,距离古隆起脊线越近储层物性变好.以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组合为基础,将研究区沙四下亚段砂砾岩储层划分为Ⅰ类、Ⅱ1类、Ⅱ3类、Ⅲ2类、Ⅲ3类、Ⅳ类等4大类6小类.其中Ⅰ类储层物性最好,产能最高,为优质储层;Ⅱ1类、Ⅱ3类储层物性中等,产能中等,为中等储层;Ⅲ2类、Ⅲ3类储层物性较差,产能较低,为差储层;Ⅳ类储层物性最差,产能最低,为无效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储层分类 储层评价 砂砾岩 河街组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旋回地层学研究——以樊页1井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金忠慧 姜在兴 +4 位作者 张建国 刘圣乾 陈骥 赵琳洁 雷华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8,共8页
对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樊页1井始新世的沙四上纯上亚段和沙四上纯下亚段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小波分析和频谱分析,发现樊页1井沙四上亚段记录了米兰科维奇旋回。通过对黄赤交角周期进行高斯带通滤波,建立了精度为0.038 ka的樊页1井沙四上亚... 对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樊页1井始新世的沙四上纯上亚段和沙四上纯下亚段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小波分析和频谱分析,发现樊页1井沙四上亚段记录了米兰科维奇旋回。通过对黄赤交角周期进行高斯带通滤波,建立了精度为0.038 ka的樊页1井沙四上亚段"浮动"天文年代标尺。樊页1井沙四上亚段共记录了80个黄赤交角周期,据此确定沙四上亚段沉积的持续时间约为3.04 Ma。依据天文年代标尺计算出沙四上纯上亚段的沉积速率为0.09~0.1 m/ka,沙四上纯下亚段的沉积速率为0.105~0.147 m/ka。同时,天文旋回与岩性变化之间存在较好的对应,说明天文周期是湖相细粒沉积岩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上亚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 旋回地层学 天文年代标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