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莨菪硷对兔急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史保中
张志强
+1 位作者
冯祖荫
刘运生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0-524,共5页
目的 :研究M受体拮抗剂东莨菪硷对兔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初步探讨乙酰胆碱 (ACh)在创伤性脑伤早期病理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用自由落体打击器制作兔脑外伤模型 ,并于伤后 5min ,2h腹腔注射东莨菪硷 ,用经颅多谱勒监测大脑中动脉血...
目的 :研究M受体拮抗剂东莨菪硷对兔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初步探讨乙酰胆碱 (ACh)在创伤性脑伤早期病理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用自由落体打击器制作兔脑外伤模型 ,并于伤后 5min ,2h腹腔注射东莨菪硷 ,用经颅多谱勒监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的变化 ;取脑组织检测Ca2 +、伊文思蓝 (EB)、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 ,并作病理检查。结果 :病检证实本模型符合临床所见加速性脑损伤的病理变化 ,东莨菪硷可降低兔脑外伤后脑组织中Ca2 +,MDA ,EB含量 ,升高SOD ,增加脑血流。结论 :脑外伤后早期ACh可致神经元钙超载、氧自由基反应、脑血管痉挛和血脑屏障 (BBB)通透性增强 ,M受体拮抗剂东莨菪硷可改善这些病理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
东莨菪硷
脑外伤
氧自由基
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杜冷丁和东莨菪硷联合使用缩短产程115例报告
2
作者
张淑琴
蒋波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01-101,共1页
我院于1990年1月—12月对115例头位初产,足月妊娠的产妇应用杜冷丁100mg加东莨菪硷0.3mg肌肉注射,多数加速了产程,对胎儿及产妇无不良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杜冷丁
东莨菪硷
产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莨菪硷用于减少吗啡硬膜外镇痛的副作用
3
作者
彭承松
肖春茂
+3 位作者
彭红军
冉燃
赵景朝
杨富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0-120,共1页
硬膜外腔注入吗啡,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但不良反应多,自1998年以来,我科试用小剂量吗啡加东莨菪硷混合液,一次性注人硬膜外腔用于术后镇痛,并与单纯注人吗啡组对比,前者副作用明显减少,镇痛效果满意,维持时间较长.
关键词
东莨菪硷
吗啡
硬膜外镇痛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甲基东莨菪碱和吡啶斯的明对大鼠应激性体温过高的影响
4
作者
杨永录
李雨珊
杨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60-1661,共2页
目的:我们以前的工作发现,外周胆碱能阻断剂甲基东莨菪硷能使正常大鼠体温出现轻度降低,提示外周胆碱能神经参与机体的产热过程.为此,本实验探讨了外周胆碱能通路在大鼠应激性体温过高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实验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体重...
目的:我们以前的工作发现,外周胆碱能阻断剂甲基东莨菪硷能使正常大鼠体温出现轻度降低,提示外周胆碱能神经参与机体的产热过程.为此,本实验探讨了外周胆碱能通路在大鼠应激性体温过高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实验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30-300 g,实验前一天下午将大鼠放入25℃人工环境气候箱中,分别单笼饲养,允许动物自由进食进水.应激性体温过高的复制方法是将大鼠置于长×宽×高分别为60cm的开发实验箱中1 h引起的体温升高反应.用无线遥测仪连续测量大鼠的体温和活动变化,观察皮下注射外周胆碱能阻断剂甲基东莨菪硷和外周胆酯酶抑制剂吡啶斯的明对大鼠应激性体温过高和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体温过高
甲基
东
莨菪
碱
正常大鼠
吡啶斯的明
胆碱能阻断剂
WISTAR大鼠
胆酯酶抑制剂
东莨菪硷
胆碱能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茛菪硷透皮疗法对晕动病的作用
5
作者
Cronin CM
肖从新
《湖北医药导报》
1989年第5期28-29,共2页
晕动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迄今,治疗晕动导致恶心,呕吐的首选药物—东莨菪硷有时会伴随着种种讨厌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是由于口服给药(冲击释放)无法预测的血药浓度所引起的。一种新型的药物释放方式—透皮治疗方式(TTS)已经问世,其商...
晕动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迄今,治疗晕动导致恶心,呕吐的首选药物—东莨菪硷有时会伴随着种种讨厌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是由于口服给药(冲击释放)无法预测的血药浓度所引起的。一种新型的药物释放方式—透皮治疗方式(TTS)已经问世,其商品名为Transderm—V. TTS以恒定的速度透过皮肤释放东莨菪硷。这种方法可允许半衰期很短的药物得以延期供药,从而使血药浓度维持在规定的治疗水平。这种方法消除了频繁给药的必要性,并把与传统的药物剂型有关的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使病人乐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动病
东莨菪硷
透皮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莨菪硷对兔急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史保中
张志强
冯祖荫
刘运生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0-524,共5页
文摘
目的 :研究M受体拮抗剂东莨菪硷对兔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初步探讨乙酰胆碱 (ACh)在创伤性脑伤早期病理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用自由落体打击器制作兔脑外伤模型 ,并于伤后 5min ,2h腹腔注射东莨菪硷 ,用经颅多谱勒监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的变化 ;取脑组织检测Ca2 +、伊文思蓝 (EB)、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 ,并作病理检查。结果 :病检证实本模型符合临床所见加速性脑损伤的病理变化 ,东莨菪硷可降低兔脑外伤后脑组织中Ca2 +,MDA ,EB含量 ,升高SOD ,增加脑血流。结论 :脑外伤后早期ACh可致神经元钙超载、氧自由基反应、脑血管痉挛和血脑屏障 (BBB)通透性增强 ,M受体拮抗剂东莨菪硷可改善这些病理变化 。
关键词
乙酰胆碱
东莨菪硷
脑外伤
氧自由基
钙
Keywords
acetylcholine
scopolamine
brain injury
oxide free radical
calcium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冷丁和东莨菪硷联合使用缩短产程115例报告
2
作者
张淑琴
蒋波
机构
苏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
出处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01-101,共1页
文摘
我院于1990年1月—12月对115例头位初产,足月妊娠的产妇应用杜冷丁100mg加东莨菪硷0.3mg肌肉注射,多数加速了产程,对胎儿及产妇无不良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杜冷丁
东莨菪硷
产程
分类号
R719.3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莨菪硷用于减少吗啡硬膜外镇痛的副作用
3
作者
彭承松
肖春茂
彭红军
冉燃
赵景朝
杨富国
机构
湖北省襄樊市四七七医院襄城麻醉科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0-120,共1页
文摘
硬膜外腔注入吗啡,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但不良反应多,自1998年以来,我科试用小剂量吗啡加东莨菪硷混合液,一次性注人硬膜外腔用于术后镇痛,并与单纯注人吗啡组对比,前者副作用明显减少,镇痛效果满意,维持时间较长.
关键词
东莨菪硷
吗啡
硬膜外镇痛
副作用
分类号
R614.42 [医药卫生—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基东莨菪碱和吡啶斯的明对大鼠应激性体温过高的影响
4
作者
杨永录
李雨珊
杨镇
机构
成都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兰州医院八一学院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60-1661,共2页
文摘
目的:我们以前的工作发现,外周胆碱能阻断剂甲基东莨菪硷能使正常大鼠体温出现轻度降低,提示外周胆碱能神经参与机体的产热过程.为此,本实验探讨了外周胆碱能通路在大鼠应激性体温过高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实验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30-300 g,实验前一天下午将大鼠放入25℃人工环境气候箱中,分别单笼饲养,允许动物自由进食进水.应激性体温过高的复制方法是将大鼠置于长×宽×高分别为60cm的开发实验箱中1 h引起的体温升高反应.用无线遥测仪连续测量大鼠的体温和活动变化,观察皮下注射外周胆碱能阻断剂甲基东莨菪硷和外周胆酯酶抑制剂吡啶斯的明对大鼠应激性体温过高和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
应激性体温过高
甲基
东
莨菪
碱
正常大鼠
吡啶斯的明
胆碱能阻断剂
WISTAR大鼠
胆酯酶抑制剂
东莨菪硷
胆碱能神经
分类号
R363.27 [医药卫生—病理学]
R971.92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茛菪硷透皮疗法对晕动病的作用
5
作者
Cronin CM
肖从新
出处
《湖北医药导报》
1989年第5期28-29,共2页
文摘
晕动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迄今,治疗晕动导致恶心,呕吐的首选药物—东莨菪硷有时会伴随着种种讨厌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是由于口服给药(冲击释放)无法预测的血药浓度所引起的。一种新型的药物释放方式—透皮治疗方式(TTS)已经问世,其商品名为Transderm—V. TTS以恒定的速度透过皮肤释放东莨菪硷。这种方法可允许半衰期很短的药物得以延期供药,从而使血药浓度维持在规定的治疗水平。这种方法消除了频繁给药的必要性,并把与传统的药物剂型有关的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使病人乐于接受。
关键词
晕动病
东莨菪硷
透皮疗法
分类号
R594.605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莨菪硷对兔急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史保中
张志强
冯祖荫
刘运生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杜冷丁和东莨菪硷联合使用缩短产程115例报告
张淑琴
蒋波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东莨菪硷用于减少吗啡硬膜外镇痛的副作用
彭承松
肖春茂
彭红军
冉燃
赵景朝
杨富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甲基东莨菪碱和吡啶斯的明对大鼠应激性体温过高的影响
杨永录
李雨珊
杨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东茛菪硷透皮疗法对晕动病的作用
Cronin CM
肖从新
《湖北医药导报》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