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珍稀濒危植物园建设成效初步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庆华 郑映妆 古腾清 《广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4期31-35,共5页
应用迁地保护的原理和方法,在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建立珍稀濒危植物园引种保存了珍稀濒危植物13科17属18种,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有水杉、焕镛木;Ⅱ级重点珍稀濒危植物有鹅掌楸、格木、闽楠、观光木、大苞白山茶、琼棕、青皮... 应用迁地保护的原理和方法,在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建立珍稀濒危植物园引种保存了珍稀濒危植物13科17属18种,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有水杉、焕镛木;Ⅱ级重点珍稀濒危植物有鹅掌楸、格木、闽楠、观光木、大苞白山茶、琼棕、青皮、红皮糙果茶、大叶木莲、无翼坡垒、土沉香、降香黄檀、石梓;Ⅲ级重点珍稀濒危植物有蝴蝶果、白桂木,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珍稀濒危植物种质基因库。生长情况表明,珍稀濒危植物在东莞市的迁地保护基本上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 濒危植物园 建设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小气候效应调查 被引量:5
2
作者 韩锡君 钟锡均 +3 位作者 周毅 周永文 黎容根 马惠娟 《广东林业科技》 2005年第3期14-18,共5页
对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开展了森林小气候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岭山森林公园的环境状况达到了二级标准水平;有林地与空旷地相比,其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的日变化相对平缓,有林地的土壤温度以阔叶成林的最低,幼林的次之。有林地的空气... 对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开展了森林小气候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岭山森林公园的环境状况达到了二级标准水平;有林地与空旷地相比,其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的日变化相对平缓,有林地的土壤温度以阔叶成林的最低,幼林的次之。有林地的空气负离子含量明显比空旷地的高,空气中可吸入粉尘质量浓度、空气粒子数均比空旷地的低。大岭山森林公园可作为休憩、娱乐和保健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气候效应 大岭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3
3
作者 袁财圣 温伟东 +5 位作者 郑海西 张语之 罗鹏飞 周春慧 张礼标 何向阳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4期49-60,共12页
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本底是各类自然保护地开展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为了掌握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现状,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利用样线法、红外相机监测法、专项调查法等,对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进行调查。调... 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本底是各类自然保护地开展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为了掌握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现状,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利用样线法、红外相机监测法、专项调查法等,对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大岭山森林公园共记录到脊椎动物126种,隶属于4纲19目57科103属,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与2018年调查数据相比,增加了44种,其中,鸟类物种数增加最多,为21种,两栖类仅增加2种。(2)根据样线法调查结果,优势度指数最高的两栖类为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0.612)、爬行类为中国壁虎Gekko chinensis(0.190)、鸟类为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simplex(0.197);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lef丰富度指数均是鸟类最高(分别是3.103、8.085),Pielou均匀度指数则是爬行类最高(0.933)。(3)根据红外相机监测结果,拍摄到兽类6种、鸟类36种;兽类优势种为野猪Sus scrofa(RAI=3.07),网格占有率最高的则是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GOi=1.00);鸟类优势种为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6.90),网格占有率最高的则是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岭森林公园 动物多样性 红外相机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绿化养护管理探讨
4
作者 胡廉隆 《花卉》 2020年第10期173-175,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的概况。针对公园绿地的现状,提出绿化措施,并根据不同绿地功能的要求制定完善的绿地维护和绿地管理技术标准。严格监督评估,确保提高绿色养护质量和绿色空间管理水平。
关键词 大岭森林公园 绿化养护 养护管理 监督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大岭山森林公园为例
5
作者 方燕璇 朱震锋 +1 位作者 彭瑾 李婷婷 《森林防火》 2025年第3期153-156,共4页
森林公园旅游产业践行“两山”理念,实现森林生态产品价值的关键业态。以广东大岭山森林公园为例,借助SWOT分析,深入剖析其在自然资源、地形地貌、交通便利、文化资源及政策支持方面的优势;指出其产品结构失衡、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水平... 森林公园旅游产业践行“两山”理念,实现森林生态产品价值的关键业态。以广东大岭山森林公园为例,借助SWOT分析,深入剖析其在自然资源、地形地貌、交通便利、文化资源及政策支持方面的优势;指出其产品结构失衡、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以及营销推广效果不佳等劣势;明确其在政策扶持、市场需求增长、科技进步以及区域合作方面的机遇;总结了其面临市场竞争的加剧、游客需求多样及生态保护压力等现实挑战。基于此,提出优化产品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生态保护、创新营销模式以及深化区域合作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旅游 大岭森林公园 SWOT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两”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不同立地类型土壤养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许冬山 熊基粦 +2 位作者 黄振超 梁燕飞 陈进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6期169-175,共7页
为深入了解本园不同立地类型土壤养分状况,为公园植被优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银瓶山森林公园采用样地调查法开展植物种类、土壤养分调查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清溪景区入口景观、九洞景区防汛应急通道景观、九洞景区森林游憩地、... 为深入了解本园不同立地类型土壤养分状况,为公园植被优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银瓶山森林公园采用样地调查法开展植物种类、土壤养分调查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清溪景区入口景观、九洞景区防汛应急通道景观、九洞景区森林游憩地、谢岗圆墩背4个区域的改造地块与对照地块p H值均值均小于7,不存在显著差异;(2)九洞景区防汛应急通道景观改造地块与对照地块的有机碳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区域两者差异不显著;九洞景区防汛应急通道景观改造地块与对照地块的全氮存在显著差异;其他3个区域的全氮差异不显著;(3)4个区域的改造地块与对照地块全磷、速效磷差异不显著;九洞景区防汛应急通道景观和九洞景区森林游憩地全钾、速效钾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他两个区域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莞市银瓶森林公园 立地类型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融于山水 成长于场所与自然——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景观建筑的创作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房仕钢 《广东园林》 2008年第4期63-64,共2页
通过对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景观建筑的创作实践进行总结,提出处理好建筑选址、平面布局、造型和色彩是保证景观建筑创作成功的关键;景观建筑创作的最高境界,是使之升华于场所和自然,达到建筑与环境的有机和谐。
关键词 景观建筑 创作 环境艺术 和谐 东莞大岭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对策思考
8
作者 黎伟平 《南方农业》 2016年第5期42-43,共2页
近年来,随着东莞全面建设快速发展,森林公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以大岭山森林公园为例,分析了东莞市森林公园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思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东莞大岭森林公园 建设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岭山森林公园不同海拔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古严才 杨进良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6期119-123,共5页
森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是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评估土壤质量以及预测生态系统响应的重要指标。研究以大岭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5个海拔梯度设置26个调查样点进行不同海拔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及氮含... 森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是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评估土壤质量以及预测生态系统响应的重要指标。研究以大岭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5个海拔梯度设置26个调查样点进行不同海拔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及氮含量均随海拔上升逐渐增加,土壤磷含量则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土壤氮磷比、碳磷比均为随海拔上升呈增大趋势;碳氮比整体差异不大,反映为全区域碳限制;海拔与土壤氮含量、有机碳含量、土壤碳氮比呈显著的相关关系,显示碳、氮同为影响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岭森林公园 海拔梯度 化学计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岭山森林公园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盛才 彭威雄 边俊景 《林业调查规划》 2011年第4期115-118,共4页
为了研究大岭山森林公园建设和旅游开发利用对森林公园环境质量的影响,使森林公园的生态建设处于良性循环状态,选取大气、水、土壤、噪声为质量指标,对大岭山森林公园的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并评价.结果表明,森林公园大气质量良好,地面水质... 为了研究大岭山森林公园建设和旅游开发利用对森林公园环境质量的影响,使森林公园的生态建设处于良性循环状态,选取大气、水、土壤、噪声为质量指标,对大岭山森林公园的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并评价.结果表明,森林公园大气质量良好,地面水质良好,有轻度富营养情况,土壤肥力不足,噪声环境良好,公园环境总体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岭森林公园 环境质量 监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与地质记录科学论坛”在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举行
11
作者 李小玲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9-459,共1页
《全球气候变化与地质记录》科学论坛于2010年5月22日在广东省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热带亚热带环境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东莞市科协、广东省地质学会、广东省地理学会、广州地理研究所和广东观音... 《全球气候变化与地质记录》科学论坛于2010年5月22日在广东省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热带亚热带环境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东莞市科协、广东省地质学会、广东省地理学会、广州地理研究所和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科协主办,樟木头镇科协、樟木头镇文教办协办,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东莞市观音山古树博物馆和广州地理研究所承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公园 全球气候变化 科学研究 地质记录 观音 东莞市 论坛 地理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岭山森林公园彩色林业探讨
12
作者 叶德胜 《花卉》 2020年第16期168-169,共2页
森林公园的建设与使用,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同时能够增加植被多样性,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本文首先对大岭山森林公园彩色林业建设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并进一步研究森林公园彩色林业的建设要点.
关键词 大岭森林公园 彩色林业 建设与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森林地形与植被空间格局关联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冯晓丽 吴小芳 +1 位作者 沈德才 朱剑云 《福建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26-30,共5页
以大岭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DEM自动提取地形因子,获取坡度、坡向分布图;在其基础上,结合林班数据对森林资源空间格局进行相关分析,并着重研究优势树种(荔枝、杉木、速相思、桉树、马尾松)的适宜性坡度与坡向,发现其分布规律,为森... 以大岭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DEM自动提取地形因子,获取坡度、坡向分布图;在其基础上,结合林班数据对森林资源空间格局进行相关分析,并着重研究优势树种(荔枝、杉木、速相思、桉树、马尾松)的适宜性坡度与坡向,发现其分布规律,为森林资源的进一步管理与规划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DEM) 大岭森林公园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林业科技2012年总目次
14
《广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6期81-86,共6页
关键词 林业 生态景观林带 油茶优良无性系采穗圃 大岭森林公园 广东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树诚可贵 朽木价也高——探访我国首家古树博物馆
15
作者 陈焕瑞 《国土绿化》 2007年第5期7-8,共2页
我国首家古树博物馆坐落于广东省东莞市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建于2003年,现已收藏了60多棵近五千年来各个时期的出土古树。这些朽木到底有什么科研价值?
关键词 博物馆 古树 国家森林公园 科研价值 广东省 观音 东莞市 出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