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濮凹陷北部膏盐岩分布特征及其对地层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孙波 蒋有录 +2 位作者 张善文 宋玲 郝建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0,112-113,共3页
东濮凹陷北部地温场的形成受广泛分布的巨厚膏盐岩控制,并与构造位置、断裂热液活动、凹陷内部热流体活动有关。通过岩心观察及精细层序地层对比,将东濮凹陷北部划分为4套区域性膏盐岩和2套局部性膏盐岩,使用盆地模拟方法恢复了膏盐岩... 东濮凹陷北部地温场的形成受广泛分布的巨厚膏盐岩控制,并与构造位置、断裂热液活动、凹陷内部热流体活动有关。通过岩心观察及精细层序地层对比,将东濮凹陷北部划分为4套区域性膏盐岩和2套局部性膏盐岩,使用盆地模拟方法恢复了膏盐岩的热传导作用,并利用实测地层温度数据证实了膏盐岩对研究区现今地层温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膏盐岩具有较好的热传导作用,导致其发育区及周边的地层温度产生异常高值,对烃源岩热演化和生排烃过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盐岩 热传导 地层温度 古近系 东濮凹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泥页岩微观储集空间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宇琪 张金川 +2 位作者 张鹏 唐玄 苏惠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8-16,共9页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盐湖沉积体系泥页岩具有良好的页岩油气潜力,本文通过多口钻井岩芯泥页岩全岩矿物X衍射、粘土矿物X衍射、氩离子抛光及能谱、扫描电镜等测试数据,研究了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陆相泥页岩微观储集空间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盐湖沉积体系泥页岩具有良好的页岩油气潜力,本文通过多口钻井岩芯泥页岩全岩矿物X衍射、粘土矿物X衍射、氩离子抛光及能谱、扫描电镜等测试数据,研究了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陆相泥页岩微观储集空间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认为储集空间以微-纳米级孔隙为主,包括无机原生粒间孔、无机原生晶间孔、无机次生溶蚀孔、有机孔及微裂缝等孔隙类型。其中,无机孔隙,特别是次生孔隙,对页岩油气储层具有明显的建设作用,有机质孔发现较少。矿物成分、岩相类型、成岩作用、有机质丰度及成熟度是储集空间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矿物成分是影响储集空间类型的内因;不同岩相类型对应的储集空间类型不同;成岩过程中易溶物质的溶蚀对储层物性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垂向上粘土矿物成分演化与孔渗高值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页岩储集空间 沙三段 东濮凹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页岩油气形成及分布预测 被引量:9
3
作者 吕艳南 张金川 +2 位作者 张鹏 黄宇琪 邓恩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52,153,共5页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发育陆相泥页岩,至今尚未对陆相页岩油气形成及分布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岩心观察、扫描电镜、现场解吸及测试资料分析认为,沙三段泥页岩厚度大、埋深有利成藏、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适宜、储集空间发育程度高且含...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发育陆相泥页岩,至今尚未对陆相页岩油气形成及分布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岩心观察、扫描电镜、现场解吸及测试资料分析认为,沙三段泥页岩厚度大、埋深有利成藏、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适宜、储集空间发育程度高且含油气性较好,具备形成页岩油气的物质基础和储集条件。根据不同沉积环境下泥页岩特征及不同干酪根类型生油气特征,在文明寨—桥口垂向剖面上预测了页岩油气分布类型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气 地球化学特征 含油气性 分布预测 东濮凹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页岩油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永昌 张金川 +2 位作者 苏惠 慕小水 张素芹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65,153-154,共4页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泥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热演化程度适中,含油泥页岩厚度较大,埋深条件较好。通过CT扫描、单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比表面分析及全岩分析,认为泥页岩储层孔隙总体以微裂缝为主,结构以中孔为主,脆性矿物含量较高,泥页...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泥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热演化程度适中,含油泥页岩厚度较大,埋深条件较好。通过CT扫描、单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比表面分析及全岩分析,认为泥页岩储层孔隙总体以微裂缝为主,结构以中孔为主,脆性矿物含量较高,泥页岩含油率较高,同时盐岩广泛发育,为页岩油的保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结合成藏地质条件、构造因素和常规油气富集条件,认为濮卫次洼、柳屯、胡庆地区为页岩油发育的最优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北部 沙三段 页岩油 成藏地质条件 裂缝 最优有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中亚段页岩油成藏地质条件与有利区优选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鹏 张金川 +1 位作者 刘鸿 黄宇琪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1-7,共7页
东濮凹陷北部页岩油勘探处于起步阶段,沙三中亚段为研究的重点层位,从泥页岩空间展布、有机地球化学、储层特征以及含油性等方面,研究页岩油的富集条件,并对目标层系进行有利区优选。结果表明:研究区深湖—半深湖相页岩厚度较大,三角... 东濮凹陷北部页岩油勘探处于起步阶段,沙三中亚段为研究的重点层位,从泥页岩空间展布、有机地球化学、储层特征以及含油性等方面,研究页岩油的富集条件,并对目标层系进行有利区优选。结果表明:研究区深湖—半深湖相页岩厚度较大,三角洲相中砂岩夹层较多;沙三中亚段有机质类型以Ⅱ1和Ⅱ2型为主,总有机碳含量均值0.84%,镜质体反射率0.8%~1.5%,有机质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沙三中亚段页岩矿物组成中脆性矿物含量大于50%,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孔、晶间孔、次生溶蚀孔及微裂缝,有机质孔较少;分别运用氯仿沥青"A"法、热解法以及含油饱和度理论计算法,得出含油率为0.242%、0.266%和0.228%;认为勘探有利区受沉积相控制,Ⅰ类有利区主要位于濮城—文留湖相沉积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北部 沙三中亚段 页岩油 地球化学特征 含油性 有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泥页岩岩相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鹏 张金川 黄宇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6,共6页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泥页岩厚度大、分布广,具有良好的页岩气生烃潜力;但陆相湖盆泥页岩非均质性强,不同岩相生烃能力和储集性能差异较大。为厘清不同岩相的含油气性特征,通过偏光显微镜、X衍射等手段研究泥页岩微观岩相类型,发现东濮凹...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泥页岩厚度大、分布广,具有良好的页岩气生烃潜力;但陆相湖盆泥页岩非均质性强,不同岩相生烃能力和储集性能差异较大。为厘清不同岩相的含油气性特征,通过偏光显微镜、X衍射等手段研究泥页岩微观岩相类型,发现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主要发育块状粉砂质泥岩相、纹层状膏质泥岩相、纹层状灰质泥岩相三种典型岩相及多种过渡岩相。通过对比不同泥页岩相地球化学特征、荧光特征、试油试气数据,发现深湖-半深湖环境中的纹层状灰质泥岩相是页岩油气赋存的优势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岩相 优势岩相 东濮凹陷北部 沙三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上亚段页岩油成藏地质条件与有利区优选 被引量:8
7
作者 邓恩德 张金川 +4 位作者 张鹏 尉菲菲 苏惠 吕艳南 隆帅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28-37,共10页
通过对东濮凹陷北部沙三上亚段页岩油的沉积环境、地球化学特征、泥页岩展布特征和含油率等进行分析,认为东濮凹陷北部沙三上亚段沉积环境以湖泊相为主,泥页岩整体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有机质类型以Ⅱ1和Ⅱ2型为主,总有机碳含量平均为0.5... 通过对东濮凹陷北部沙三上亚段页岩油的沉积环境、地球化学特征、泥页岩展布特征和含油率等进行分析,认为东濮凹陷北部沙三上亚段沉积环境以湖泊相为主,泥页岩整体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有机质类型以Ⅱ1和Ⅱ2型为主,总有机碳含量平均为0.58%,氯仿沥青"A"含量均值为0.11%,生烃潜量均值为0.49mg/g,镜质组反射率平均值0.85%,有机质进入生烃高峰期;页岩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微米级、纳米级孔喉和微裂隙较为发育,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大部分样品都大于50%,利于页岩油后期的开发生产;氯仿沥青"A"法和热解法测得含油率的均值分别为0.230 2,0.227 8,说明研究区整体具有较好的生油潜力。根据泥页岩展布及其有机地化特征对勘探有利区进行预测,其中Ⅰ类有利区主要位于以盐湖相和深湖-半深湖相沉积为主的濮城和庆祖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东濮凹陷北部 沙三上亚段 地球化学特征 含油率 有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