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2011年辽宁东港赤潮监控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姜珊
陈燕珍
刘希刚
曹戈然
-
机构
国家海洋局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1-425,共5页
-
文摘
研究了辽宁东港鸭绿江口海域赤潮监控区6个测站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2011年5-10月浮游植物数量变化范围为9.80×10~4~3.66×10~8个/m^3,浮游植物数量高峰出现在春季5月,最低值出现在夏季8月。共发现浮游植物4门33属70种,其中硅藻27属57种,甲藻4属11种,黄藻1属1种,金藻1属1种。优势种为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nut costatum)、窄隙角毛藻(Chaetoceros offinis)和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均为赤潮生物种。春季5月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较低,但优势度指数较高,优势种是尖刺拟菱形藻,成为形成赤潮的潜在生物要素。
-
关键词
东港赤潮监控区
浮游植物
群落
-
Keywords
Donggang red-tide-monitoring area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
分类号
Q948.8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