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近岸海域不同贝类体内挥发性酚残留的时空变化及其污染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磊 黄士林 +1 位作者 唐峰华 沈新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15-1719,共5页
2006年6月和2007年6月分别在东海近岸海域采集了4种贝类,对不同贝类体内挥发性酚残留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006年6月调查海域4种贝类体内挥发性酚残留量范围为0.25~0.59mg·kg-1,褶牡蛎(Crassostrea plicatula)体内残留量最高;2... 2006年6月和2007年6月分别在东海近岸海域采集了4种贝类,对不同贝类体内挥发性酚残留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006年6月调查海域4种贝类体内挥发性酚残留量范围为0.25~0.59mg·kg-1,褶牡蛎(Crassostrea plicatula)体内残留量最高;2007年6月残留量范围为0.80~1.50mg·kg-1,紫贻贝(Mytilus edulis)体内残留量最高。在2次采样间4种贝类体内挥发性酚残留量的平均值表现为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文蛤(Meretrix meretrix)<褶牡蛎<紫贻贝。2006年6月调查海域各站点贝类体内挥发性酚残留量范围为ND^0.78mg·kg-1,平均值为0.31mg·kg-1;2007年6月残留量范围为0.20~2.22mg·kg-1,平均值为1.19mg·kg-1。2次采样间贝类体内挥发性酚在调查海域的分布格局为东海中部>东海南部>东海北部。贝类体内挥发性酚残留量主要受自身与外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近岸海域 贝类 挥发性酚 残留分布 污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