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东海海岸带地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及其尺度依赖性
被引量:
18
1
作者
刘一鸣
徐煖银
曾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9913-9926,共14页
维持生态系统健康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工作之一。基于邻域变异度和人为干扰修正后的活力-组织-弹性-服务模型,从5 km至地级市设置8个评估尺度单元,定量化的评估了我国东海海岸地区(包括上海、嘉兴、宁波、温州、台州、宁...
维持生态系统健康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工作之一。基于邻域变异度和人为干扰修正后的活力-组织-弹性-服务模型,从5 km至地级市设置8个评估尺度单元,定量化的评估了我国东海海岸地区(包括上海、嘉兴、宁波、温州、台州、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和漳州共11个城市)1990—2015年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并分析了其时序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探究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尺度依赖性效应,得到以下结论:(1)研究时段内,研究区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以2000年为节点先下降后上升,但整体呈下降趋势。自2000年起生态系统健康值分布更加离散,呈现健康的生态系统更加健康,劣化的生态系统不断劣化的分化趋势。(2)生态系统健康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的异质性特征。沿海地区、宁波以北地区的生态系统健康值较低;远离海洋部分的山地丘陵的生态系统健康值较高。小尺度下上海市中心生态健康最差,地级市尺度下嘉兴市生态健康状况最差。(3)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工作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度依赖性。大尺度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结果趋于平均化,可用于刻画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格局。小尺度评估结果能够更好的解释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聚类分异细节。因而,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中不存在最佳的研究尺度,多尺度的设置有助于全面解析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分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尺度依赖性
邻域变异度
东海海岸带
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1-2020年东海区大陆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韧性时空演变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海涛
李加林
刘永超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9,共13页
海岸带是自然、社会、经济相互作用频繁的地区,然而,过度开发胁迫海岸带生态环境退化。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韧性研究有利于实现精准有效的生态保护。本文综合多源数据从复合生态系统基底状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禀赋的耦合协调关系...
海岸带是自然、社会、经济相互作用频繁的地区,然而,过度开发胁迫海岸带生态环境退化。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韧性研究有利于实现精准有效的生态保护。本文综合多源数据从复合生态系统基底状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禀赋的耦合协调关系、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范围与强度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定量评估2001-2020年东海区大陆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韧性,分析韧性时空演变特征与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1-2020年东海区大陆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韧性呈波动下降趋势,韧性空间异质性显著,具有明显的海陆梯度地带性。(2)林地是维持区域复合生态系统韧性的主体。(3)反映人类活动分布与强度的因素对复合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为保护、恢复、促进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态系统
韧性
评价体系
东海海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东海区大陆海岸带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
21
3
作者
张海涛
李加林
+2 位作者
田鹏
王中义
沈杏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37-947,共11页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的生境质量时空格局演变,对优化区域国土生态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利用DEM数据、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与1980、1990、2000、2010、2018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通...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的生境质量时空格局演变,对优化区域国土生态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利用DEM数据、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与1980、1990、2000、2010、2018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通过InVEST模型、景观格局指数、地理探测器评估、描述、分析东海区大陆海岸带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980—2018年东海区大陆海岸带陆地面积增加,土地利用中林地所占比重最大,耕地、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最明显,2000—2010年土地利用转化最显著。土地变化北部大于南部、东侧大于西侧。(2)1980—2018年生境质量均值为0.75,总体生境质量较好,但呈下降趋势,2000—2010年生境质量下降最明显,2010年后下降速度减缓。生境质量斑块趋于破碎化、多样化、均匀化。(3)生境质量总体上从沿海向内陆下降,受岸线性质与围垦影响,北部生境质量由陆向海退化,南部生境退化沿海向陆推进。低等生境质量区呈现点—面—带的扩张趋势。(4)建设用地指数、高程、夜间灯光亮度、土壤类型、坡度为影响生境质量分布的主要因素,38年间主导因素由高程变为建设用地指数。自然因素奠定了生境质量的梯级分布格局、人类活动的位置与强度推动了生境质量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生境质量
景观格局
因子探测
东海
区大陆
海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东海海岸带地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及其尺度依赖性
被引量:
18
1
作者
刘一鸣
徐煖银
曾辉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9913-9926,共14页
基金
深圳市稳定支持计划项目(GXWD20201231165807007-20200812142216001)
文摘
维持生态系统健康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工作之一。基于邻域变异度和人为干扰修正后的活力-组织-弹性-服务模型,从5 km至地级市设置8个评估尺度单元,定量化的评估了我国东海海岸地区(包括上海、嘉兴、宁波、温州、台州、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和漳州共11个城市)1990—2015年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并分析了其时序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探究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尺度依赖性效应,得到以下结论:(1)研究时段内,研究区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以2000年为节点先下降后上升,但整体呈下降趋势。自2000年起生态系统健康值分布更加离散,呈现健康的生态系统更加健康,劣化的生态系统不断劣化的分化趋势。(2)生态系统健康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的异质性特征。沿海地区、宁波以北地区的生态系统健康值较低;远离海洋部分的山地丘陵的生态系统健康值较高。小尺度下上海市中心生态健康最差,地级市尺度下嘉兴市生态健康状况最差。(3)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工作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度依赖性。大尺度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结果趋于平均化,可用于刻画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格局。小尺度评估结果能够更好的解释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聚类分异细节。因而,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中不存在最佳的研究尺度,多尺度的设置有助于全面解析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分异特征。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尺度依赖性
邻域变异度
东海海岸带
地区
Keywords
ecosystem health
scale dependence
neighborhood variability
coastal region of the East China Sea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1-2020年东海区大陆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韧性时空演变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海涛
李加林
刘永超
机构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
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
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9,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6234,41976209,42206236)。
文摘
海岸带是自然、社会、经济相互作用频繁的地区,然而,过度开发胁迫海岸带生态环境退化。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韧性研究有利于实现精准有效的生态保护。本文综合多源数据从复合生态系统基底状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禀赋的耦合协调关系、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范围与强度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定量评估2001-2020年东海区大陆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韧性,分析韧性时空演变特征与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1-2020年东海区大陆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韧性呈波动下降趋势,韧性空间异质性显著,具有明显的海陆梯度地带性。(2)林地是维持区域复合生态系统韧性的主体。(3)反映人类活动分布与强度的因素对复合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为保护、恢复、促进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
复合生态系统
韧性
评价体系
东海海岸带
Keywords
complex ecosystem
resilience
evolution system
East China Sea coastal region
分类号
P737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X8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东海区大陆海岸带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
21
3
作者
张海涛
李加林
田鹏
王中义
沈杏雯
机构
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
宁波大学东海战略研究院
宁波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省龙泉市第一中学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37-94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6209)
文摘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的生境质量时空格局演变,对优化区域国土生态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利用DEM数据、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与1980、1990、2000、2010、2018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通过InVEST模型、景观格局指数、地理探测器评估、描述、分析东海区大陆海岸带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980—2018年东海区大陆海岸带陆地面积增加,土地利用中林地所占比重最大,耕地、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最明显,2000—2010年土地利用转化最显著。土地变化北部大于南部、东侧大于西侧。(2)1980—2018年生境质量均值为0.75,总体生境质量较好,但呈下降趋势,2000—2010年生境质量下降最明显,2010年后下降速度减缓。生境质量斑块趋于破碎化、多样化、均匀化。(3)生境质量总体上从沿海向内陆下降,受岸线性质与围垦影响,北部生境质量由陆向海退化,南部生境退化沿海向陆推进。低等生境质量区呈现点—面—带的扩张趋势。(4)建设用地指数、高程、夜间灯光亮度、土壤类型、坡度为影响生境质量分布的主要因素,38年间主导因素由高程变为建设用地指数。自然因素奠定了生境质量的梯级分布格局、人类活动的位置与强度推动了生境质量的演化。
关键词
InVEST模型
生境质量
景观格局
因子探测
东海
区大陆
海岸带
Keywords
InVEST model
habitat quality
landscape pattern
factor detection
East China Sea continental coastal zone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东海海岸带地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及其尺度依赖性
刘一鸣
徐煖银
曾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01-2020年东海区大陆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韧性时空演变
张海涛
李加林
刘永超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东海区大陆海岸带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研究
张海涛
李加林
田鹏
王中义
沈杏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