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得逊地区东河砂岩沉积微相特征及其对流动单元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国永 徐怀民 +2 位作者 刘晓兵 昌伦杰 牛玉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37,共4页
从颜色、岩矿组分、岩性及结构、沉积构造等方面分析了哈得逊地区东河砂岩储层的沉积特征。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沉积相研究成果,确定了东河砂岩的沉积相划分模式,认为东河砂岩为无障壁滨岸沉积。结合东河砂岩沉积特征分析,将滨岸相... 从颜色、岩矿组分、岩性及结构、沉积构造等方面分析了哈得逊地区东河砂岩储层的沉积特征。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沉积相研究成果,确定了东河砂岩的沉积相划分模式,认为东河砂岩为无障壁滨岸沉积。结合东河砂岩沉积特征分析,将滨岸相划分为海岸沙丘、后滨、前滨、临滨4个亚相和12个微相,并分析了各微相的沉积特征。在流动单元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了沉积微相与流动单元类型的关系:海岸沙丘亚相和后滨亚相中E类流动单元较少,主要为G类、M类、P类和非流动单元类;前滨亚相和临滨亚相流动单元类型较好,P类和非流动单元类比例很少,以E类、G类和M类流动单元为主。沉积微相对流动单元的类型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岸相 沉积微相 流动单元 东河砂岩 哈得逊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哈得4油田东河砂岩层序地层界面类型及测井识别方法 被引量:20
2
作者 焦翠华 王海更 +4 位作者 牛玉杰 昌伦杰 徐怀民 刘太勋 刘晓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6,共8页
通过对露头、岩心资料的详细分析,在塔里木盆地哈得4油田东河砂岩三级层序内部识别出了5种类型的层序界面,即三级层序界面、准层序组界面、准层序界面、岩层组界面和岩层界面。以常规及地层倾角测井资料的层序界面响应特征研究为基础,... 通过对露头、岩心资料的详细分析,在塔里木盆地哈得4油田东河砂岩三级层序内部识别出了5种类型的层序界面,即三级层序界面、准层序组界面、准层序界面、岩层组界面和岩层界面。以常规及地层倾角测井资料的层序界面响应特征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各级层序地层界面的测井资料识别标准和方法,包括常规测井曲线识别模式、长窗长处理倾角资料识别模式、倾角测井原始电导率曲线识别模式和精细倾角处理资料识别模式等。应用上述各类测井资料识别层序界面的模式和方法,对全区各井进行了多级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对比,识别出了5级界面,划分出1个三级层序、1个准层序组、2个准层序(砂层组)、12个岩层组(小层)和50个岩层(单砂体),建立了东河砂岩的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界面 测井响应 东河砂岩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库勒凸起东河砂岩的沉积相与层序地层 被引量:24
3
作者 郭建华 朱美衡 +1 位作者 刘辰生 石媛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8-815,共8页
阿克库勒地区东河砂岩包括了含泥砾砂岩、分选好的中-细粒砂岩、粉砂岩及泥岩,是一个具有完整海侵-海退旋回的标准层序,顶、底分别为两个不整合面所限,为Ⅰ型层序边界。东河砂岩自下而上明显地分为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与高位体系域... 阿克库勒地区东河砂岩包括了含泥砾砂岩、分选好的中-细粒砂岩、粉砂岩及泥岩,是一个具有完整海侵-海退旋回的标准层序,顶、底分别为两个不整合面所限,为Ⅰ型层序边界。东河砂岩自下而上明显地分为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与高位体系域。由于低位体系域是陆上河流的充填沉积,因此,盆地内低位体系域不发育,分布局限。海侵体系域主要为受潮汐控制的滨岸沉积,由一系列向上变浅和变细的副层序堆积成退积的副层序组,副层序由下部的潮下砂坝向上逐渐变化为潮间砂坪、砂泥混合坪及泥坪。高位体系域主要分布于东河砂岩的上段,由于东河砂岩的不断沉积,在达到最大海泛面之后,滨岸带海水循环畅通,形成了以波浪作用为主的浪控滨岸沉积体系,主要是以分选好的灰白色中-细粒砂岩为特征,构成了特色十分鲜明的“东河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潮控滨岸 浪控滨岸 层序地层 东河砂岩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成岩岩相分析法剖析轮南东斜坡东河砂岩非均质性储集层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帆 孙玉善 +1 位作者 申银民 张丽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6-140,共5页
对塔里木盆地轮南东斜坡东河砂岩非均质性储集体进行成岩岩相分析,划分为6种成岩岩相。广泛发育的碳酸盐致密胶结相及非致密胶结相在成岩早期就导致了储集层强烈的非均质性;局部溶蚀作用发育的碳酸盐非致密胶结-弱溶蚀相、剩余原生孔隙... 对塔里木盆地轮南东斜坡东河砂岩非均质性储集体进行成岩岩相分析,划分为6种成岩岩相。广泛发育的碳酸盐致密胶结相及非致密胶结相在成岩早期就导致了储集层强烈的非均质性;局部溶蚀作用发育的碳酸盐非致密胶结-弱溶蚀相、剩余原生孔隙-弱溶蚀相和剩余原生孔隙溶蚀相,是成岩晚期储集性得到改善的结果。成岩岩相与储集层类型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Ⅴ类非储集层由碳酸盐致密胶结相组成;Ⅳ类差储集层主要由碳酸盐非致密胶结相组成;Ⅲ类较差储集层主要由碳酸盐非致密胶结-弱溶蚀相(原生孔隙相次之)组成;Ⅱ类中等储集层主要由剩余原生孔隙-弱溶蚀相(次之为碳酸盐非致密胶结-弱溶蚀相)组成;Ⅰ类好储集层主要由剩余原生孔隙-溶蚀相组成。从相带展布及构造特征预测指出:Ⅰ类好储集层主要展布在研究区沿尖灭线一带,圈闭类型以构造-成岩型为主,Ⅱ类中等储集层展布在北部雀马1井—草3井斜坡带上,圈闭类型以成岩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南东斜坡 东河砂岩 非均质性 成岩岩相 储集层类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库勒凸起东河砂岩成岩作用与成岩相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清俊 于炳松 +1 位作者 周芳芳 任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62,192,共9页
为了深入探讨成岩作用对东河砂岩储层质量的影响,对阿克库勒凸起20口井的岩芯样品进行了系统的铸体薄片、电子探针、扫描电镜、X衍射等分析,结果显示:本区东河砂岩储集砂体以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并有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以... 为了深入探讨成岩作用对东河砂岩储层质量的影响,对阿克库勒凸起20口井的岩芯样品进行了系统的铸体薄片、电子探针、扫描电镜、X衍射等分析,结果显示:本区东河砂岩储集砂体以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并有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以及长石石英砂岩;成岩作用的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及交代作用;溶解作用为主要建设性成岩作用,包括早期碳酸盐胶结物溶解、长石颗粒的溶解和岩屑的溶解;晚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对本区储层的破坏性最大。综合成岩作用的组合类型和演化序列,认为东河砂岩的成岩演化主体已进入中成岩阶段A期。在本区主要识别出4种成岩相:晚期钙质强烈胶结成岩相,弱石英次生加大与较强溶解成岩相,较强石英次生加大与较弱溶解成岩相和较强压实较弱溶解成岩相。弱石英次生加大与较强溶解成岩相为本区有利成岩相,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与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成岩作用 东河砂岩 阿克库勒凸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地区西南缘东河砂岩的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被引量:21
6
作者 郭建华 朱锐 周小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2-578,共7页
分布于塔河地区西南缘东河砂岩的储层物性明显比塔里木盆地其他地区的东河砂岩的储层物性差。通过对岩心、岩石薄片的观察,结合电镜扫描、阴极发光等分析方法,对研究区东河砂岩储层的成岩变化作用及其对孔隙形成与演化的关系进行研究... 分布于塔河地区西南缘东河砂岩的储层物性明显比塔里木盆地其他地区的东河砂岩的储层物性差。通过对岩心、岩石薄片的观察,结合电镜扫描、阴极发光等分析方法,对研究区东河砂岩储层的成岩变化作用及其对孔隙形成与演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孔隙形成与演化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成岩作用是埋藏压实、石英的次生加大、碳酸盐的胶结及溶蚀溶解;埋藏压实使原始孔隙减少10%~15%,石英的次生加大则可使孔隙减少2%~5%,多期次的大量碳酸盐胶结物也使储层的物性变差及非均质性变强;溶蚀溶解作用可使储层孔隙增加5%~8%;导致区内东河砂岩储集物性较差的主要因素除了受沉积环境的影响之外,还受邻近碳酸盐岩剥蚀区大量的碳酸盐物质的注入和胶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储层 孔隙演化 东河砂岩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得4东河砂岩油藏注水水质标准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赵林 黄琨 +2 位作者 占程程 周理志 杨之照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3,183,共5页
塔里木哈得4东河砂岩油藏将由注矿化度25 g/L的地表水(清水)转为注矿化度240 g/L的采油污水。清水与污水配伍性差,应分注,注清水时需采取防垢措施。实验考察了与注入水腐蚀性、地层伤害性有关的诸因素,推荐了清水和污水水质控制指标。要... 塔里木哈得4东河砂岩油藏将由注矿化度25 g/L的地表水(清水)转为注矿化度240 g/L的采油污水。清水与污水配伍性差,应分注,注清水时需采取防垢措施。实验考察了与注入水腐蚀性、地层伤害性有关的诸因素,推荐了清水和污水水质控制指标。要将A3钢在清水和污水中的腐蚀率控制在0.076 mm/a以内,溶解氧浓度均应小于0.89 mg/L(尽管污水对溶解氧的耐受性强),TGBI、B、SRB菌数应分别小于103、102、102个/mL。根据储层岩心注模拟水伤害实验结果并考虑油田生产情况,为了使储层岩心渗透率的伤害率低于15%,注入水(清水、污水)中悬浮物粒径应控制在5μm以下,悬浮物含量小于7.5 mg/L,TGBI、B、SRB菌数应分别小于104、103、102个/mL,Fe3+浓度应小于2 mg/L,含油量应小于10 mg/L。图11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水 地表水 采油污水 水质标准 腐蚀性 地层伤害 哈得4东河砂岩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吉拉克地区东河砂岩尖灭线地震预测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马德波 贾进华 +3 位作者 申银民 陈秀艳 王月然 陈延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04,共11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吉拉克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尖灭线预测不准的难题,建立了东河砂岩尖灭线地震预测技术流程。该技术流程主要包括4个部分:1利用"残余厚度法"进行古地貌恢复,初步确定超覆尖灭线的宏观分布;2利用全波场地震正演技... 针对塔里木盆地吉拉克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尖灭线预测不准的难题,建立了东河砂岩尖灭线地震预测技术流程。该技术流程主要包括4个部分:1利用"残余厚度法"进行古地貌恢复,初步确定超覆尖灭线的宏观分布;2利用全波场地震正演技术明确东河砂岩的地震反射特征;3通过对地震正演记录进行地震属性分析、频谱分解,构建薄层检测因子、峰值振幅频率比,进行尖灭线分布的地震预测;4寻找研究区内东河砂岩与下伏地层夹角、地震预测尖灭线与实际地层尖灭线误差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式,进行尖灭线定量外推,最终得到实际的东河砂岩尖灭线。该技术在吉拉克地区东河砂岩超覆尖灭线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河砂岩 尖灭线 古地貌恢复 地震正演 地震属性 频谱分解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水淹变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强 余义常 +3 位作者 江同文 徐怀民 昌伦杰 王超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0-159,共10页
为了更加高效地封堵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水淹后的优势通道,利用各类岩心分析资料及水淹解释结论,对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的岩石学、孔喉结构类型、储层水淹变化规律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黏土矿物绝... 为了更加高效地封堵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水淹后的优势通道,利用各类岩心分析资料及水淹解释结论,对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的岩石学、孔喉结构类型、储层水淹变化规律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黏土矿物绝对含量低,大部分为速敏性的高岭石与伊利石,粒径主要为1~2μm,储层可分为孔喉半径小于2μm的细微喉-低渗储层、孔喉半径介于2~5μm的细喉-中渗储层及孔喉半径大于5μm的中细喉-高渗储层;水淹后黏土矿物的堵塞和迁出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化的原因,而黏土矿物粒径大小与喉道尺寸的匹配程度控制了储层水淹前后及不同水淹程度下物性变化的方向。这些因素造成了3类储层的水淹变化机理:细微喉-低渗储层水淹后孔、渗值下降,由原状储层至低水淹逐渐减小,到中水淹时有所增大,高水淹时最小;细喉-中渗储层水淹后孔、渗值上升,由低水淹至中水淹逐渐增大,到高水淹时有所减小;中细喉-高渗储层水淹后孔、渗值增大,且随着水淹程度的增高而增大,该类储层即优势通道发育所在,可采用粒径为3~4μm的微球对其进行高效、精准的封堵。研究区注水开发后剩余油规模较大,开展储层水淹变化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河砂岩 黏土矿物 孔喉半径 水淹变化机理 哈得逊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资料在储集层构型界面识别中的应用--以哈德4油田东河砂岩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焦翠华 徐怀民 +3 位作者 王海更 刘太勋 昌伦杰 牛玉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1-363,共3页
倾角测井资料具有纵向分辨率高和连续性好的特点,在哈德4油田东河砂岩的露头、岩心分析标定基础上,根据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和电阻率测井曲线的幅度、形状、接触关系,结合倾角测井资料处理解释成果,确定了研究区储集层六级构型界面的测... 倾角测井资料具有纵向分辨率高和连续性好的特点,在哈德4油田东河砂岩的露头、岩心分析标定基础上,根据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和电阻率测井曲线的幅度、形状、接触关系,结合倾角测井资料处理解释成果,确定了研究区储集层六级构型界面的测井响应特征和模式,实现了单井的构型界面的识别,为构型单元的精细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型 界面 东河砂岩 测井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油田东河砂岩组产量递减规律 被引量:8
11
作者 顾乔元 张继风 +2 位作者 张大鹏 王海 鲜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5,共4页
针对即将进入高含水期的D油田东河砂岩组油藏,应用油藏工程、数值模拟和矿场统计等方法研究了影响产量递减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D油田东河油层组的产量递减规律呈指数型递减;影响递减率的主要因素是含水上升率,其次是采液... 针对即将进入高含水期的D油田东河砂岩组油藏,应用油藏工程、数值模拟和矿场统计等方法研究了影响产量递减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D油田东河油层组的产量递减规律呈指数型递减;影响递减率的主要因素是含水上升率,其次是采液速度;影响初始递减率的主要因素是稳产期末的相关指标。研究成果对油田动态分析和开发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河砂岩 产量递减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规律 被引量:6
12
作者 贾东力 田景春 +5 位作者 张翔 祝贺 林小兵 苏炳睿 梁庆韶 于航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3-1134,共12页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下石炭统的东河塘组-巴楚组共同构成"东河砂岩",在盆地范围内对东河砂岩进行追踪和对比,并对其沉积演化规律展开精细研究,是当前盆内油气勘探所关注的重点。以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为研究对象,在层序地层学...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下石炭统的东河塘组-巴楚组共同构成"东河砂岩",在盆地范围内对东河砂岩进行追踪和对比,并对其沉积演化规律展开精细研究,是当前盆内油气勘探所关注的重点。以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为研究对象,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指导下,利用盆地中大量钻测井、录井、岩心以及地震资料,对东河砂岩层序地层及格架内沉积演化规律进行详细分析。研究认为:东河砂岩共识别出两类层序界面,划分出1个二级层序和6个三级层序(SQ1—SQ6),并建立盆内层序地层格架,发现层序的分布受古地貌影响较大,SQ4—SQ6在全盆保存完整。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共识别出包括三角洲与滨岸相等5类沉积相,并对层序格架内沉积相的平面演化进行研究,发现SQ1—SQ6时期,东河砂岩沉积面积逐渐扩大,顺南地区的SQ4砂体、顺西SQ5砂体以及顺托地区SQ6砂体都有较好的岩性圈闭发育条件,是下步勘探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演化 层序地层 东河砂岩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巴楚地区东河砂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10
13
作者 任艳 于炳松 +1 位作者 刘清俊 李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47,125-126,共7页
东河砂岩是一套优质储集层和富油层,也是塔里木盆地重要勘探目的层系.以砂岩储层特征为基础,观察研究区岩心、镜下薄片,研究沉积相在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东河砂岩经历压实、石英次生加大、碳酸盐胶结和溶解等多种成岩作用,压... 东河砂岩是一套优质储集层和富油层,也是塔里木盆地重要勘探目的层系.以砂岩储层特征为基础,观察研究区岩心、镜下薄片,研究沉积相在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东河砂岩经历压实、石英次生加大、碳酸盐胶结和溶解等多种成岩作用,压实和胶结作用为导致孔隙度下降的主要因素;溶解作用对储层空间形成起建设性作用.塔中—巴楚地区东河砂岩储层特征差异明显,塔中地区储层物性较好,为中高孔中高渗储层,目前处于中成岩阶段AⅠ亚期;巴楚地区储层物性较差,为低孔低渗储层,目前处于中成岩阶段AⅡ亚期.研究区东河砂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为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优质储层主要分布于颗粒成分较纯、泥质含量较低的前滨相及上临滨亚相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巴楚地区 东河砂岩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河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对储层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娅铭 姜在兴 +2 位作者 朱井泉 魏垂高 刘金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15,共3页
从砂岩中碳酸盐组分的特征入手,通过对沙99井东河砂岩的岩心观察、系统采样及薄片分析认为,东河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种类多样,共有6种类型,它们分别形成于早期、中期和表生成岩阶段,其含量与储层的储集性能呈负相关,即碳酸盐含量越高,储... 从砂岩中碳酸盐组分的特征入手,通过对沙99井东河砂岩的岩心观察、系统采样及薄片分析认为,东河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种类多样,共有6种类型,它们分别形成于早期、中期和表生成岩阶段,其含量与储层的储集性能呈负相关,即碳酸盐含量越高,储层物性越差。由于碳酸盐各组分含量的不同导致垂向上储层的非均质性,因此以各种碳酸盐组分的含量作为储层评价的标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河砂岩 碳酸盐组分 储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东河砂岩次生油藏油气运聚模式及启示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波 贾进华 陈秀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34,共10页
塔北石炭系东河砂岩油藏主要由东河塘和哈得逊两个油藏构成。通过解析两个油藏的流体特征、充注时间、油区构造演化、油气运移通道及距离和储量规模,指出两个油藏的主要充注时间晚于烃源岩生烃时间,均为次生油藏,油源为奥陶系古油藏,新... 塔北石炭系东河砂岩油藏主要由东河塘和哈得逊两个油藏构成。通过解析两个油藏的流体特征、充注时间、油区构造演化、油气运移通道及距离和储量规模,指出两个油藏的主要充注时间晚于烃源岩生烃时间,均为次生油藏,油源为奥陶系古油藏,新油藏靠近古油藏运移并聚集。推断东河塘和哈得逊具有不同的油气运移模式:东河塘构造型油藏原油来源于下伏的奥陶系油藏,借助纵向断裂运移至此;哈得逊为北倾的地层型圈闭,原油主要来源于北部的古油藏,运移通道为石炭系和志留系之间的不整合面。结合近5年来新钻井揭示的地质现象,认为塔北南部东河砂岩相变尖灭带油气成藏比较困难,后续勘探应当谨慎且尤需重视次生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石炭系 东河砂岩 次生油藏 油气运移模式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泥盆系东河砂岩油气成藏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琴 庞正炼 葛明娜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共7页
结合塔中地区沉积构造特征,运用油源对比指标、油气包裹体镜下观察、均一温度测试以及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等方法对塔中泥盆系东河砂岩的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泥盆系东河砂岩油气具有多来源、多期次成藏的特点.利用失利井分... 结合塔中地区沉积构造特征,运用油源对比指标、油气包裹体镜下观察、均一温度测试以及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等方法对塔中泥盆系东河砂岩的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泥盆系东河砂岩油气具有多来源、多期次成藏的特点.利用失利井分析资料,对泥盆系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确定,认为圈闭、储层物性、油源断层和保存条件是成藏的主控因素,并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多因素叠合法对塔中泥盆系东河砂岩的油气成藏有利区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认为泥盆系东河砂岩油气有利区主要沿塔中Ⅱ号断裂带分布,同时在塔中10号断裂带西部倾末端也有发育,这些地区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东河砂岩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有利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托果勒北区块东河砂岩薄储层预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全东 马荣芳 +2 位作者 毛国良 方江雪 王新颖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4期409-414,共6页
东河砂岩储层是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主要的油气勘探层系,受多期地质运动的影响,东河砂岩受到不同程度的剥蚀,厚度薄,横向变化大,预测比较困难。顺托果勒北区块勘探程度低,没有钻井,没有三维资料,二维测网密度低。根据构造演化史分析,顺... 东河砂岩储层是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主要的油气勘探层系,受多期地质运动的影响,东河砂岩受到不同程度的剥蚀,厚度薄,横向变化大,预测比较困难。顺托果勒北区块勘探程度低,没有钻井,没有三维资料,二维测网密度低。根据构造演化史分析,顺托果勒北区块应与相邻的哈得逊油田有相同的构造演化特点,油气成藏特征也应基本相似。为此,利用周边地区的测井资料在顺托果勒北区块进行了波阻抗反演,利用反演结果对东河砂岩的展布特征进行了描述,划分了东河砂岩发育的有利区域。利用频谱成像技术对东河砂岩地层厚度与调谐频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东河砂岩的最佳调谐频率,并通过区域频谱成像处理资料沿层进行了能量追踪,对东河砂岩厚度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范围进行了解释。在顺托果勒北区块,利用频谱成像技术和波阻抗反演技术对东河砂岩储层进行了预测。结合构造解释结果,优选出一个面积和厚度较大的圈闭,部署了顺托果勒北区块第1口探井,并在深度5 483 m钻遇厚度为40 m的东河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托果勒北区块 东河砂岩 波阻抗反演 频谱成像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古东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段沉积相 被引量:3
18
作者 邬兰 唐华佳 +3 位作者 徐正华 陈仁人 廖波勇 刘欢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26,32,共5页
从东河砂岩段单井沉积相类型划分出发,详细研究了沉积相分类及特征、沉积相区域展布特征,提出该地区的东河砂岩段沉积环境主要为浪控滨岸环境的前滨—临滨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出砂体展布范围和有利储层分布,最后建立了东河砂岩段的沉... 从东河砂岩段单井沉积相类型划分出发,详细研究了沉积相分类及特征、沉积相区域展布特征,提出该地区的东河砂岩段沉积环境主要为浪控滨岸环境的前滨—临滨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出砂体展布范围和有利储层分布,最后建立了东河砂岩段的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石炭系 东河砂岩 沉积相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区石炭系东河砂岩油气藏的假盖层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尚锋 罗传容 肖传桃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71-376,共6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区石炭系东河砂岩油气藏是一个具有地层控制因素的构造圈闭油气藏。经钻井、测试资料揭示,在塔中10、16、20井区东河砂岩油气藏的油气似乎未充满至构造溢出点。东河砂岩之上的含砾砂岩段的沉积相变化较大,物...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区石炭系东河砂岩油气藏是一个具有地层控制因素的构造圈闭油气藏。经钻井、测试资料揭示,在塔中10、16、20井区东河砂岩油气藏的油气似乎未充满至构造溢出点。东河砂岩之上的含砾砂岩段的沉积相变化较大,物性好坏亦有变化。压汞资料显示,在该段物性变差的地区,对东河砂岩油气藏起隔膜型封堵作用,属泥岩段(盖层)与砂岩段(储层)之间的过渡层,称“假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东河砂岩 油气藏 假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油藏三维地质建模 被引量:2
20
作者 乔霞 谢明举 +3 位作者 赵安 陈友福 徐程宇 聂延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57,共5页
在小层划分基础上,将隔夹层顶和底作为细分层建立地层格架,以所有隔夹层平面分布图为约束条件,采用确定性与随机性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隔夹层空间展布模型。以井点油水界面为约束条件,按照倾斜油水界面理论,采用序贯指示方法建... 在小层划分基础上,将隔夹层顶和底作为细分层建立地层格架,以所有隔夹层平面分布图为约束条件,采用确定性与随机性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隔夹层空间展布模型。以井点油水界面为约束条件,按照倾斜油水界面理论,采用序贯指示方法建立了流体分布模型。在储层相控下建立了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模型。在流体分布模型和储层孔隙度及渗透率模型的约束下建立了含水饱和度模型。实现了对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油藏储层及隔夹层的精细刻画,为油藏剩余油研究及后期调整提供了高精度的三维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河砂岩 隔夹层 三维地质建模 非稳态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