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哈图沟–清水泉–沟里韧性剪切带塑性变形及动力学条件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小兵 裴先治 +5 位作者 陈有炘 刘成军 李佐臣 李瑞保 陈国超 魏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8-230,共23页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哈图沟–清水泉–沟里韧性剪切带记录了多个旋回的造山作用,本文通过对韧性剪切带中石英 c轴组构和显微构造特征测试分析,探讨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陆块间俯冲拼合及地壳伸展减薄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韧性剪切带变形温度介...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哈图沟–清水泉–沟里韧性剪切带记录了多个旋回的造山作用,本文通过对韧性剪切带中石英 c轴组构和显微构造特征测试分析,探讨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陆块间俯冲拼合及地壳伸展减薄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韧性剪切带变形温度介于380~650℃之间,形成环境为中–高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剪切带内差异应力值介于173~509 MPa 之间,应变速率介于6.93×10–14~1.43×10–8 s–1之间,主体为10–11~10–10 s–1,显示韧性剪切带变形是快速俯冲作用下的产物,越靠近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中断裂带其变形温度、差异应力值及相应的应变速率值越大,表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韧性剪切变形中心为东昆中断裂带。利用不同方法所计算出的韧性剪切带运动学涡度值,显示韧性剪切带早期瞬时运动学涡度(0.56~1)对应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南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北陆块间俯冲的初始阶段,中后期运动学涡度(0.25~0.91)应当对应于东昆南与东昆北陆块间的俯冲碰撞阶段,最晚期的C′瞬时运动学涡度(0.19~0.51)则对应于后造山的伸展阶段。通过石英c轴组构结合其宏微观构造特征,认为东昆中构造带至少经历了3个期次的构造运动,分别为加里东晚期的逆冲兼左行走滑剪切作用、晚海西–印支期的逆冲兼右行走滑剪切作用和燕山早期及之后的脆韧性–脆性的左行走滑剪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 塑性变形条件 EBSD 费氏台 石英C轴组构 运动学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阿拉克湖地区侏罗系羊曲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国超 裴先治 +5 位作者 李瑞保 李佐臣 刘成军 陈有炘 裴磊 丁仨平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13-125,共13页
从沉积相角度入手,对1∶50000地质填图过程中新识别出的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阿拉克湖地区下侏罗统羊曲组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观测和剖面描述,将其按岩性由老到新划分为3个岩性段,分别为下段砾岩段(J_1y^1)、中段砂泥岩段(J_1y^2)以及上段韵律... 从沉积相角度入手,对1∶50000地质填图过程中新识别出的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阿拉克湖地区下侏罗统羊曲组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观测和剖面描述,将其按岩性由老到新划分为3个岩性段,分别为下段砾岩段(J_1y^1)、中段砂泥岩段(J_1y^2)以及上段韵律层段(J_1y^3)等。岩石组合及沉积结构构造表明,其为一套由河流相-湖泊相-河流相组成的陆相沉积地层序列。通过区域对比及研究得出,该套地层可能是对中三叠世晚期—早侏罗世东昆仑造山带东段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构造事件的沉积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 陆相地层 沉积响应 羊曲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