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成矿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特征及资源潜力
1
作者 祁尧刚 孟勇 +6 位作者 周霖 朱兴明 王伟 张吉廷 郑若蕾 许星辰 李得忠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7-510,共14页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最具有找矿意义的金矿类型,查明区带上该类型金矿床的资源潜力对“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现金矿找矿突破意义重大。在梳理东昆仑成矿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区带上该类金矿床成...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最具有找矿意义的金矿类型,查明区带上该类型金矿床的资源潜力对“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现金矿找矿突破意义重大。在梳理东昆仑成矿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区带上该类金矿床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东昆仑成矿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分布严格受控于断裂,成矿时代集中在印支期;该类金矿床在成矿要素和成矿模型上具有明显的共性特征,金矿体呈脉状和透镜状就位于NW、NWW向韧脆性剪切带及其次级断裂中,中—晚三叠世岩浆作用占据成矿物质的主导位置,老地层中的Au元素可能不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成矿带上显示出中—东部分布密集,西部稀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成矿带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矿床特征 成矿规律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东昆仑成矿带铁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 被引量:65
2
作者 许长坤 刘世宝 +9 位作者 赵子基 张梅芬 张开成 刘建华 詹发余 黄朝晖 张钟月 王红英 张文君 乔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21-1636,I0001,1639-1678,共57页
东昆仑成矿带位于西域板块南缘活动带与华南板块接合部位,属昆祁秦缝合系的昆仑缝合带。区内由昆北、昆中及昆南三条呈近东西向到北西西向平行展布的区域深大断裂,构成东昆仑复杂的构造格局,由此划分出三大构造成矿单元,即东昆仑北带、... 东昆仑成矿带位于西域板块南缘活动带与华南板块接合部位,属昆祁秦缝合系的昆仑缝合带。区内由昆北、昆中及昆南三条呈近东西向到北西西向平行展布的区域深大断裂,构成东昆仑复杂的构造格局,由此划分出三大构造成矿单元,即东昆仑北带、中带、南带。这三条大断裂均为切穿地壳或岩石圈的区域性长期活动深大断裂,不仅构成各地质单元的边界和控制岩浆岩分布,也控制了东昆仑隆起、凹陷带沉积盆地及沉积建造的展布,与次级北西、北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一起,把不同时代地层和部分岩体切割成规模不等的断块(条),同时不同级次的断裂构造作为成矿的导矿场和储矿场,为各类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迁移通道和赋存空间。该区地层主要集中发育在前寒武纪、早古生界奥陶―志留纪、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中生界三叠纪及新生代几个时间段中。在区域分布上,昆中、昆北带出露地层较相近,昆南带与昆北和昆中带有显著差异,反映为不同地层分区。岩浆活动非常强烈而频繁,分布亦十分广泛,主要分布在昆仑山北坡断隆带和祁漫塔格地区,在昆仑山主脊形成著名的东昆仑山花岗岩带,昆仑山南坡出露少量中酸侵入岩。岩浆活动始于元古代,止于新生代,表现为间歇性的火山喷发与岩浆侵入频繁交替。岩性从基性、超基性到酸性均有出露。主要活动时代为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其次为印支期、燕山期;兴凯期和前兴凯期主要以少量基性、超基性喷流活动。东昆仑成矿带是青海重要成矿带之一,东昆仑成矿带侵入岩、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强烈,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具有较大找矿潜力。该带也是青海省主要的工业矿床集中分布的地区,储量大,品位较高,矿产地集中,同时共伴生的多金属矿床也往往具有一定的规模。尤其是矽卡岩型和沉积变质型铁矿的绝大多数储量都集中在本带。铁矿床成因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与火山喷流沉积有关的喷流——沉积、热液交代变质改造型,沉积变质型和矽卡岩型,具备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条件。矿床多沿昆北、昆中和昆南深大断裂带分布,与次级构造及岩浆岩体关系密切。东昆仑西段是重要的大——超大型矿床找矿远景区,中段具有沉积变质型铁矿找矿前景,东段则是矽卡岩型铁矿床聚集区。该带铁矿资源量占全省的75.51%,铁矿共、伴生有用组分较多,可综合利用。接触交代型铁矿是目前开发的重点,此类型矿石质量较好,TFe品位一般在35%~55%,有害杂质硫、磷一般低于工业要求。特别是都兰、野马泉地区的铁矿多共、伴生有铅、锌、铜、金、银、锡、钴、铋、镉、硫铁矿等有益元素,需综合开发利用。由于共、伴生组分可综合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成矿带 铁矿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昆仑成矿带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宝金 迟效国 +4 位作者 白晶哲 刘忠 徐人愉 袁平 于喜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3-558,共6页
新疆东昆仑成矿带是我国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地区之一,在近年矿产勘查中发现了白干湖钨锡矿床等矿床(点)47处,圈定1∶5(1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114处,并确立了该区属钨的地球化学块体。在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白干湖钨锡矿床、喀拉... 新疆东昆仑成矿带是我国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地区之一,在近年矿产勘查中发现了白干湖钨锡矿床等矿床(点)47处,圈定1∶5(1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114处,并确立了该区属钨的地球化学块体。在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白干湖钨锡矿床、喀拉曲哈铜矿床和克孜勒金矿床等典型矿床特征进行了讨论,对区域找矿潜力和白干湖钨锡矿床的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成矿带钨锡金铜等矿产找矿潜力巨大,并将成矿带划分为4处成矿远景区和18处成矿预测区。白干湖钨锡矿床有望成为超大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调查评价 东昆仑成矿带 找矿潜力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斑岩型矿床的确认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丰成友 李东生 +3 位作者 吴正寿 马圣钞 李国臣 王松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71-172,共2页
关键词 斑岩型矿床 找矿前景分析 东昆仑地区 斑岩体 青海省 钾长花岗斑岩 构造 阿尼玛卿 印支期 东昆仑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成矿带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良 孙丰月 +16 位作者 李世金 李碧乐 钱烨 王超 赵拓飞 禹禄 王冠 霍亮 王力 张雅静 王琳琳 李浩然 闫佳铭 李予晋 张得鑫 杨延乾 王维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61-1496,共36页
东昆仑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Au-Cu-Co-Ni-Fe-Pb-Zn及其他多金属成矿带,2011年夏日哈木超大型镍矿床的发现使东昆仑一跃成为我国重要的铜镍资源基地。经过多年的勘查,东昆仑成矿带Cu-Ni找矿取得了较大突破,陆续发现了一批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东昆仑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Au-Cu-Co-Ni-Fe-Pb-Zn及其他多金属成矿带,2011年夏日哈木超大型镍矿床的发现使东昆仑一跃成为我国重要的铜镍资源基地。经过多年的勘查,东昆仑成矿带Cu-Ni找矿取得了较大突破,陆续发现了一批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的岩体,如石头坑德、阿克楚克塞、浪木日和尕牙河等岩体。笔者依据近些年研究的成果对东昆仑成矿带岩浆铜镍矿床的成矿规律和成矿特征作初步总结,并指出下一步找矿方向。形成的主要认识如下:东昆仑造山带至少发生了4期强度不等的Cu-Ni-Co-(PGE)成矿事件,分别为寒武纪—奥陶纪(535~445 Ma)、志留纪—泥盆纪(440~394 Ma)、二叠纪—早三叠世(271~239 Ma)与晚三叠世(233~208 Ma),其中志留纪—泥盆纪的岩体数量最多、矿化率最高,产出的矿床数量多、规模也最大,而其他期次岩体的数量少、规模小与矿化弱;与其他成矿期的岩体零星分布于整个东昆仑成矿带不同,志留纪—泥盆纪岩体严格产在昆中断裂以北,又以昆中带数量最多,丛聚性明显;成矿具有显著的专属性,成矿岩体均以杂岩体产出,岩相发育齐全,富含贵橄榄石和斜方辉石的超镁铁质岩是最重要的含矿岩石,多属于铁质超基性岩;原始岩浆起源于软流圈地幔的大比例部分熔融,地壳物质混染是硫化物饱和的关键因素;志留纪—泥盆纪岩体找矿潜力最大,主要分布在昆中带,是今后找矿勘查的主攻方向和区域,其他期次找矿潜力较小,但仍需进一步评价寒武纪—奥陶纪岩体的Cu-PGE含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日哈木铜镍矿床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志留纪—泥盆纪岩体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东昆仑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成矿预测与预测评价——以东昆仑成矿带红旗沟—深水潭金矿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桥 陈建平 田业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5-343,共9页
红旗沟—深水潭金矿是东昆仑成矿带中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体严格受控于破碎蚀变带。通过对东昆仑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的梳理以及金矿成矿过程的分析,在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提取成矿有利因子,建立找矿预测模型,并计算找矿信息量... 红旗沟—深水潭金矿是东昆仑成矿带中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体严格受控于破碎蚀变带。通过对东昆仑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的梳理以及金矿成矿过程的分析,在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提取成矿有利因子,建立找矿预测模型,并计算找矿信息量。在此基础上,从最优分级分析、精度分析和结果分析三方面进行信息量分级评价、预测区分级评价、数据精度评价、找矿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评价以及找矿靶区的定位精度评价、预测资源量估算和找矿概率评价等研究。研究共圈定4处找矿靶区,并估算全区金资源量约165 t。结果表明红旗沟—深水潭金矿的找矿潜力较大,后期应该重视已知矿体的深部及边部区域的重点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预测 预测评价 地质建模 信息量 红旗沟—深水潭 东昆仑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督冷沟块状硫化物型铜钴矿矿物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牛斯达 吴华英 +5 位作者 张建鹏 莫凌超 牛向龙 王英超 陈家浩 张敏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6-491,共16页
东昆仑督冷沟铜钴矿是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发现的代表性铜钴多金属矿床之一,对该矿床的进一步深入剖析,对于东昆仑成矿带钴镍矿找矿新突破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在对东昆仑督冷沟铜钴矿系统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重点对矿区矿石及氧化带矿物学... 东昆仑督冷沟铜钴矿是东昆仑成矿带东段发现的代表性铜钴多金属矿床之一,对该矿床的进一步深入剖析,对于东昆仑成矿带钴镍矿找矿新突破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在对东昆仑督冷沟铜钴矿系统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重点对矿区矿石及氧化带矿物学特征开展了详细研究,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成果,探讨了该矿成矿潜力及找矿指示意义。研究区主要的矿石矿物有黄铜矿、(钴、镍)黄铁矿、辉钴矿、紫硫镍矿、辉砷镍矿、锑硫镍矿等。其中,铜主要以黄铜矿的形式赋存;钴和镍部分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部分以独立钴矿物和独立镍矿物存在。该矿床地表出露碳酸盐岩氧化带,矿体远、近端差异明显,与远矿体氧化带相比,近矿体氧化带矿物组成出现三水铝石、方解石等矿物,Co、Ni、Cu、Zn、Mn含量更高,指示了成矿过程中出现的多金属热水溶液在氧化带形成了特征性晕圈。矿区独立钴矿物和独立镍矿物的发现及氧化带较高的Co、Ni、Cu、Zn、Mn含量显示研究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成矿带 督冷沟铜钴矿 VMS矿物学特征 找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东段各玛龙闪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许智 夏楚林 +2 位作者 韩芝弘 孙方余 魏密密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81,共17页
各玛龙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南部,该地区构造活动与岩浆活动强烈。本文以两件花岗闪长岩和两件英云闪长岩为研究对象,开展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全岩元素组成研究,探讨岩石成因类型和岩浆源区特征,分析闪长岩的构造演化环... 各玛龙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南部,该地区构造活动与岩浆活动强烈。本文以两件花岗闪长岩和两件英云闪长岩为研究对象,开展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全岩元素组成研究,探讨岩石成因类型和岩浆源区特征,分析闪长岩的构造演化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两件具有代表性的闪长岩样品成岩年龄分别为405.3±1.1 Ma和405.8±1.2 Ma,说明成岩时代为早泥盆世;4件闪长岩样品具有高硅、高铝、高碱、贫钙、贫镁、弱过铝质特征,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4件样品中未发育S型花岗岩的代表性矿物,并且Rb/Sr值为0.32~0.43,均小于0.9,A/CNK值为0.98~1.09,均小于1.1,符合I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分析La-La/Sm图解与(Zr+Nb+Ce+Y)-(Na_(2)O+K_(2)O)/CaO图解,同时结合Nb/Ta、Zr/Hf、Nb/U、Rb/Sr、Ti/Y、Ti/Zr值,可以得知各玛龙地区闪长岩是由地壳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并且可能伴有幔源物质的参与。结合前人研究及(Y+Nb)-Rb图解与Rb/30-Hf-Ta*3图解可知,各玛龙地区闪长岩形成于早泥盆世东昆仑造山带的后碰撞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岩 锆石U-PB定年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后碰撞伸展 各玛龙地区 东昆仑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阿斯哈金矿胶状黄铁矿成因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梁改忠 杨奎锋 +1 位作者 范宏瑞 李兴辉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2年第1期19-33,共15页
东昆仑成矿带沟里金矿区阿斯哈金矿床中的黄铁矿主要分为两类:早期自形结晶黄铁矿和晚期胶状黄铁矿。为了厘清阿斯哈金矿胶状黄铁矿成因及其成矿意义,本文对具有特殊意义的胶状黄铁矿开展原位微量元素分析、面扫分析和原位硫同位素分析... 东昆仑成矿带沟里金矿区阿斯哈金矿床中的黄铁矿主要分为两类:早期自形结晶黄铁矿和晚期胶状黄铁矿。为了厘清阿斯哈金矿胶状黄铁矿成因及其成矿意义,本文对具有特殊意义的胶状黄铁矿开展原位微量元素分析、面扫分析和原位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胶状黄铁矿富As、Au、Pb和Cu,贫Co和Ni,Co/Ni比值大于10,δ^(34)S值范围变化较窄(+6.1‰~+6.8‰)。结合显微结构,认为胶状黄铁矿为岩浆热液成因,与阿斯哈金矿区内隐伏花岗闪长斑岩体可能存在密切成因联系。迅速沉淀于温度骤降条件下的胶状黄铁矿中的As和Au发生了解耦,微米级粒径黄铁矿为控制固溶体金富集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状黄铁矿 原位微区分析 微量元素 硫同位素 阿斯哈金矿 东昆仑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驼路沟矿床中钴成矿过程的矿物学示踪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智琳 张凯 +2 位作者 许德如 邹少浩 王宇非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2期175-189,共15页
东昆仑是我国西部重要的金、铜、铁、钴、镍多金属成矿带,其中,驼路沟钴(金)矿床是西北地区发现的首例大型独立钴矿床,目前关于该矿床中钴的成矿过程尚存在争议。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矿)相学观察的基础上,结合EPMA和EBSD分析,将驼... 东昆仑是我国西部重要的金、铜、铁、钴、镍多金属成矿带,其中,驼路沟钴(金)矿床是西北地区发现的首例大型独立钴矿床,目前关于该矿床中钴的成矿过程尚存在争议。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矿)相学观察的基础上,结合EPMA和EBSD分析,将驼路沟钴成矿过程划分为喷流沉积期和叠加改造期,喷流沉积期形成了细粒富钴黄铁矿(PyⅠ),叠加改造期包括细粒富钴黄铁矿(PyⅡ)+辉砷钴矿—辉砷镍矿+硫镍钴矿+磁黄铁矿+少量黄铜矿阶段和半自形—他形粗粒贫钴黄铁矿(PyⅢ)+自然金阶段。其中,PyⅠ中钴含量为0.03%~4.86%,PyⅡ中钴含量为0.38%~2.74%,PyⅢ中钴含量为0.03%~0.58%,流体耦合的溶解再沉淀机制是黄铁矿复杂环带的重要形成机制。上述矿物学研究表明:钴在驼路沟矿床中以独立矿物和富钴黄铁矿2种形式赋存,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和后期构造变形叠加改造作用是驼路沟矿床中钴富集成矿的2个重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辉砷钴矿 富集成矿 驼路沟矿床 东昆仑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东段益克郭勒铜多金属矿床花岗岩类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芝弘 夏楚林 +4 位作者 杜瑜 李生虎 张文昭 甄士坤 全长恩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5-232,共18页
益克郭勒铜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矿区花岗岩类发育,构造-岩浆活动频繁。为进一步确定矿区岩浆-热液活动时代及岩浆活动与矿床形成的关系,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锆石U-Pb定年,测得矿区1件花岗闪长岩样... 益克郭勒铜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矿区花岗岩类发育,构造-岩浆活动频繁。为进一步确定矿区岩浆-热液活动时代及岩浆活动与矿床形成的关系,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锆石U-Pb定年,测得矿区1件花岗闪长岩样品和1件英云闪长岩样品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49.79±0.91)Ma和(248.83±0.88)Ma,指示其形成于早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益克郭勒侵入岩的SiO_(2)含量为61.93%~71.22%,Na_(2)O/K_(2)O为0.65~1.53,σ为1.29~1.88,A/CNK为0.25~1.09,显示铝质高钾钙碱性特征;岩石轻重稀土分异较显著,Eu显示弱正异常,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出现“峰”,高场强元素Nb、P、Ti等呈“谷”,属I型花岗岩。研究认为,该花岗岩类的物源为以角闪石为主残留相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参与。成岩构造环境为大陆边缘弧环境,推测与布青山-阿尼玛卿洋向北俯冲有关,是古特提斯洋在早三叠世向北俯冲于东昆仑地块之下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I型花岗岩 益克郭勒铜多金属矿 东昆仑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柴达木发现大型金矿,可创造潜在经济价值超200亿元
12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6-386,共1页
“2021年以来,我们在青海省柴达木南北缘滩间山、五龙沟金矿取得了找矿重大突破,新增金资源量43.2 t,创造潜在经济价值超200亿元。”4月7日,青海省柴达木南北缘大型超大型金矿深部资源预测研究项目负责人王斌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 “2021年以来,我们在青海省柴达木南北缘滩间山、五龙沟金矿取得了找矿重大突破,新增金资源量43.2 t,创造潜在经济价值超200亿元。”4月7日,青海省柴达木南北缘大型超大型金矿深部资源预测研究项目负责人王斌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素有中国“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地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面积为25.65×10^(4)km^(2),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富集区之一。其中,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的滩间山金矿和柴达木盆地南缘的五龙沟金矿是青海省柴北缘成矿带、东昆仑成矿带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超大型金矿床,也是青海省集“科研—勘查—开发”为一体的示范型矿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金矿 五龙沟金矿 青海柴达木 潜在经济价值 柴达木盆地南缘 超大型金矿床 东昆仑成矿带 滩间山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抗得弄舍金多金属矿床金矿石特征及金矿物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卢财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3期48-53,共6页
抗得弄舍金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的东南段,金矿体赋存于下二叠统马尔争组火山岩与石炭系浩特洛洼组灰岩的层间断裂破碎带中。控矿构造为以压性—压扭性为主的NWW、NW向断裂。矿石类型主要为重晶石型金铅锌矿,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 抗得弄舍金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的东南段,金矿体赋存于下二叠统马尔争组火山岩与石炭系浩特洛洼组灰岩的层间断裂破碎带中。控矿构造为以压性—压扭性为主的NWW、NW向断裂。矿石类型主要为重晶石型金铅锌矿,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黝铜矿和斑铜矿等,矿石中有益组分为Pb、Zn、Ag、Cu和Ba。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含少量自然金。赋存状态以粒间金为主,其次为包裹金,裂隙金相对较少。粒度以细粒明金为主,其次是微粒金,与脉石关系密切,解离较难,单纯浮选很难有效回收矿石中的金,应采用氰化与浮选相结合的方法回收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构造 赋矿岩石 粒间金 选冶性能 东昆仑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