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恩东方社会主义学说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仲才 《理论月刊》 CSSCI 1996年第3期13-17,共5页
马恩东方社会主义学说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李仲才马恩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包括马恩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论述。前者称之为西方社会主义或早期社会主... 马恩东方社会主义学说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李仲才马恩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包括马恩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论述。前者称之为西方社会主义或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后者则谓为东方社会主义或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学说 东方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利用资本主义 邓小平社会主义 “卡夫丁峡谷” 马恩 落后国家 “一国两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20世纪东方社会主义理论的特点——论邓小平理论和列宁理论
2
作者 俞良早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7-23,共7页
以列宁理论和邓小平理论为代表的20世纪东方社会主义理论,具有下述重要的特点:强调认清东方社会经济条件的实际,从这个实际出发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和目标;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条件下,主张大胆探索前进道路,并且在所有制结... 以列宁理论和邓小平理论为代表的20世纪东方社会主义理论,具有下述重要的特点:强调认清东方社会经济条件的实际,从这个实际出发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和目标;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条件下,主张大胆探索前进道路,并且在所有制结构、交换和流通、分配等领域,开辟了新的道路;鉴于东方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经济落后,主张渐进地向社会主义过渡,反对“冒进”;在关于社会主义路线和方向的问题上,主张原则的坚定性,在具体的措施和办法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邓小平 东方社会主义理论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崛起与西方中心论史观的衰消——兼论东方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
3
作者 奚广庆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27,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崛起的世界环境,是资本的全球扩张、经济全球化、西方发展成为社会国家的阶段,但它不是西方社会资本主义的分版。它大胆抓住世界剧变的历史条件,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植根中国大地、代表人民利益、适应中国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崛起的世界环境,是资本的全球扩张、经济全球化、西方发展成为社会国家的阶段,但它不是西方社会资本主义的分版。它大胆抓住世界剧变的历史条件,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植根中国大地、代表人民利益、适应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要求,开拓了东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和现代资本主义在发展逻辑、制度本质、文明源流和发展战略上有根本区别的独立的社会形态。必须突破西方中心论史观,用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对这个历史创举进行学理总结与阐明,构建东方社会主义新理论,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资本主义 东方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月革命永放光芒——“十月革命与东方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4
作者 刘龙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2-133,共2页
为了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共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的“十月革命与东方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于今年9月23—26日在南京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乌克兰、... 为了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共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的“十月革命与东方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于今年9月23—26日在南京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日本、澳大利亚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就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的性质和特点、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十月革命与东方社会主义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现将有关隋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东方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 研讨会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 中共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创新与东方社会主义发展
5
作者 王进芬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9-42,共4页
理论创新是东方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关键,是未来东方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之所在。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永恒主题,也是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前提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 理论创新 东方社会主义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月革命与东方社会主义战略——纪念十月革命80周年 被引量:3
6
作者 俞良早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4-10,共7页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设想,未来的俄国革命将激发西方的社会主义革命,西方的社会主义革命会反过来支持和帮助俄国革命。从20世纪初世界的政治格局以及世界矛盾看,从列宁的思想看,十月革命正是马恩所期望的革命。可是,十月革命以后...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设想,未来的俄国革命将激发西方的社会主义革命,西方的社会主义革命会反过来支持和帮助俄国革命。从20世纪初世界的政治格局以及世界矛盾看,从列宁的思想看,十月革命正是马恩所期望的革命。可是,十月革命以后的欧洲革命过程没有按马恩的预想发展,俄国革命未得到西方革命的支持和帮助。于是,列宁和俄共(布)转向了东方社会主义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 十月革命 列宁 东方社会主义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西方中心论”到“东方社会主义战略”的转变
7
作者 曹丽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80,共4页
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坚持"西方中心论",即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西方取得胜利,西方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东方具有导向和帮助的作用,东方只有在西方胜利后才能获得胜利。十月革命时期列宁坚持了他们的思想。苏俄国内战争胜... 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坚持"西方中心论",即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西方取得胜利,西方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东方具有导向和帮助的作用,东方只有在西方胜利后才能获得胜利。十月革命时期列宁坚持了他们的思想。苏俄国内战争胜利之后,列宁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提出了东方社会主义战略。他认为,在没有西方国家的"榜样"作用和帮助的情况下,东方经济落后国家可以先于西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中心论” 列宁 东方社会主义战略 东方经济落后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新民粹主义崛起背景下再论东方社会主义探索的世界意义——对话英国牛津大学苏联问题专家大卫·普里斯兰教授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朝龙 大卫·普里斯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14,共10页
新自由主义无法解决金融资本的积累危机,在新自由主义体系下社会对立在加深,国家能力在衰退、国际关系在逆转、新自由主义秩序在自我否定,在此背景下,新民粹主义趁势而起。新民粹主义是新自由主义的一种变体形式,新民粹主义是民众对自... 新自由主义无法解决金融资本的积累危机,在新自由主义体系下社会对立在加深,国家能力在衰退、国际关系在逆转、新自由主义秩序在自我否定,在此背景下,新民粹主义趁势而起。新民粹主义是新自由主义的一种变体形式,新民粹主义是民众对自身处境的一种本能的反抗,是右翼政党的政治蛊惑,是左翼政党的领导乏力的表现,新民粹主义解决危机的手段只能使危机更加深化。在新民粹主义崛起背景下重思东方社会主义,可以发现其在价值观、国家哲学、经济模式上区别于新自由主义的贡献及其对克服民粹主义、推动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新民粹主义 东方社会主义 新自由主义 世界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认识20世纪东方的社会主义实践——读俞良早教授等著《邓小平理论与列宁后期思想》
9
作者 龙润霞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111-113,共3页
科学认识20世纪东方的社会主义实践———读俞良早教授等著《邓小平理论与列宁后期思想》龙润霞俞良早教授等著《邓小平理论与列宁后期思想》,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该著作高度地评价了邓小平理论和列宁理论,... 科学认识20世纪东方的社会主义实践———读俞良早教授等著《邓小平理论与列宁后期思想》龙润霞俞良早教授等著《邓小平理论与列宁后期思想》,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该著作高度地评价了邓小平理论和列宁理论,认为由列宁理论到邓小平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列宁后期思想 东方社会主义实践 建设社会主义 工人阶级执政党 理论观点 俞良早 科学认识 20世纪 社会主义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列宁关于社会主义东方道路“文化变革”的理论和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京元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2,共6页
列宁开拓的社会主义东方道路的基本特点是“政治变革”先于“文化变革”。这样,无产阶级国家可以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在一个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逐步实现生产的商品化、社会... 列宁开拓的社会主义东方道路的基本特点是“政治变革”先于“文化变革”。这样,无产阶级国家可以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在一个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逐步实现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在此过程中同时实现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造,为经典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的建成准备必要条件。这条道路显示出与资本主义“以剥夺农民为基础”的血和泪的过程相比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列宁并不认为这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唯一道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与道路多样性的统一,展现了社会主义的绚丽多姿和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东方道路 政治变革 文化变革 “和平组织'文化’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跨越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
11
作者 何建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6期27-32,共6页
众所周知,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典型国家”为蓝本的。马克思一生的两个巨大贡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也主要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剖析而建立起来的。但是,马克思在他一生的理论著述中,... 众所周知,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典型国家”为蓝本的。马克思一生的两个巨大贡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也主要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剖析而建立起来的。但是,马克思在他一生的理论著述中,始终没有忽视对东方社会的研究。马克思在研究东方社会时所阐述的一系列观点,特别是关于在世界历史和世界交往的条件下东方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跨越实践有着重要的方法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国家 跨越理论 跨越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 社会主义实践 东方社会主义 俄国 世界交往 世界历史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史方位和社会形态特征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紧迫性
12
作者 陈必辉 《求实》 1999年第2期27-28,共2页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尤为突出,尤为重要。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立场。从这个根本立场出发,邓小平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他提出...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尤为突出,尤为重要。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立场。从这个根本立场出发,邓小平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他提出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他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生产力 东方社会主义 历史方位 西方社会主义 形态特征 社会经济形态 生产关系 技术形态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形式
13
作者 景中强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22,共3页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不仅包括马克思对西方经济文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东方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的论述。由干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这种不清醒的认识,主...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不仅包括马克思对西方经济文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东方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的论述。由干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这种不清醒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忽视了马克思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把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的理论研究,看作是对东方田园生活的留恋和对世界革命发展进程的幻想,是“不可饶恕的学究气”。(2)割裂了马克思早年社会主义理论与晚年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是“反对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的革命”,(《青年葛兰西论历史、哲学和文化》第123页)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理论 东方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晚年社会主义 经济文化落后 共产主义 东方国家 邓小平 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形式
14
作者 景中强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11,19,共5页
论马克思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形式景中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包括马克思对西方经济文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东方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的论述。前者称之为西方社会主义或早期... 论马克思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形式景中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包括马克思对西方经济文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东方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的论述。前者称之为西方社会主义或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后者则称之为东方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 东方社会主义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无产阶级 晚年社会主义 文化落后 东方国家 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真理观管见
15
作者 饶娣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31-134,共4页
实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产生于马克思主义出现之后的帝国主义时代。虽然作为一种系统的哲学学说在理论领域留存的时间不久,然而作为一种方法在实际上它的影响自产生起直至今日仍未衰退,相反已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各... 实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产生于马克思主义出现之后的帝国主义时代。虽然作为一种系统的哲学学说在理论领域留存的时间不久,然而作为一种方法在实际上它的影响自产生起直至今日仍未衰退,相反已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各国家的思想和行动的准则。过去,一些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受“左”的困扰,而长期把实用主义拒绝于大门之外,沉醉于纯理论的抽象思辩或斗争哲学之中,把实用主义真理观定性为唯意志主义真理论而加以批驳,结果使得理论与实际越来越相脱离。然而,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看到:实用主义理论并非是与马克思主义彻底相违背,相反,它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强调实践、强调主体经验之方面与马克思主义保持着一致,甚至可以说,它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更得到了丰富和充实,这是指它将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主义 真理观 詹姆士 马克思主义 现代西方哲学 东方社会主义 唯意志主义 资本主义 斗争哲学 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政权思想体系的深层解读——基于“文本—实践”的“网格”理路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红亮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70,共6页
基于"文本—实践"的"网格"理路,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权思想体系可从以下五个相互关联的理论层面来认识和解读,分别是:"共同利益"的虚幻载体:对政权内涵的基本诠释;"形式民主、实质霸权":对资本主... 基于"文本—实践"的"网格"理路,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权思想体系可从以下五个相互关联的理论层面来认识和解读,分别是:"共同利益"的虚幻载体:对政权内涵的基本诠释;"形式民主、实质霸权":对资本主义政权的理论指认;"扬弃了虚伪性的真正民主":对社会主义政权的价值认定;世界视野和民族视野的融合:对东方社会主义政权的理性预示;"世界历史性意义":对共产主义政权的科学预设。基于这一理论逻辑,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最终政权消亡的必然趋势和政权回归社会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国家政权 资本主义政权 社会主义政权 东方社会主义政权 共产主义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卡夫丁峡谷” 被引量:3
17
作者 洪韵珊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13,22,共7页
本文认为: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胜利后的历史实践只是从原则精神上证实了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有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的论点;而马克思研究俄国农村公社所引出的俄国在若干设定的条件下有可能越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论点... 本文认为: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胜利后的历史实践只是从原则精神上证实了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有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的论点;而马克思研究俄国农村公社所引出的俄国在若干设定的条件下有可能越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论点则由于历史条件的极大不同,不能作为现实社会主义选择的具体理论依据,不能把两者作简单类比,不能认为现实社会主义就是“卡夫丁峡谷”论点的现代实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社会主义选择 东方社会主义理论 俄国农村公社 发展道路 恩格斯 俄国革命 《资本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马克恩格斯“跨越”设想问题的再认识
18
作者 陈海燕 王韶兴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6-89,共4页
对马成恩格斯“跨越”设想问题的再认识陈海燕王韶兴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在总结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教训以及研究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对马恩的东方社会理论,特别是他们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形成了... 对马成恩格斯“跨越”设想问题的再认识陈海燕王韶兴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在总结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教训以及研究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对马恩的东方社会理论,特别是他们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形成了许多成果,但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仍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越”设想 资本主义生产 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马克思恩格斯 落后国家 世界历史理论 东方社会主义理论 俄国农村公社 俄国公社 邓小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勇 《理论月刊》 2003年第4期30-32,共3页
马克思对俄国公社问题的探索,长期以来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对原著和历史重新解读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对人们头脑中长期存在的模糊认识予以澄清,同时指出马克思关于俄国“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真正价值,在... 马克思对俄国公社问题的探索,长期以来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对原著和历史重新解读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对人们头脑中长期存在的模糊认识予以澄清,同时指出马克思关于俄国“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开启了“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命题以及所提供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卡夫丁峡谷 跨越 东方社会主义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学说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力量──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历程》述评
20
作者 李小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00-101,共2页
马克思学说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力量──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历程》述评李小娟在即将结束的20世纪人类历史中,似乎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学说能够象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同时又不断地引起各种各样的理论纷争。... 马克思学说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力量──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历程》述评李小娟在即将结束的20世纪人类历史中,似乎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学说能够象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同时又不断地引起各种各样的理论纷争。在这些争论中,人们屡屡提出“回到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思想 马克思学说 理论逻辑 哲学历程 实践力 唯物史观 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东方社会主义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