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密度对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生长及切花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冲 任爽英 +3 位作者 黄璐 冯冰 刘春 董丽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6-171,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生长及切花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周径16~18cm的东方百合"西伯利亚"为试材,分别设32株·m-2(处理A)、44株·m-2(处理B)、52株·m-2(处理C)3个种植密度处理。... 为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生长及切花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周径16~18cm的东方百合"西伯利亚"为试材,分别设32株·m-2(处理A)、44株·m-2(处理B)、52株·m-2(处理C)3个种植密度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生长发育进程的总体趋势基本一致,种植密度对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主要出现在植株生长发育的中后期,但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对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的生物学性状具有一定影响,其中处理A的叶片数、比叶重、基根均长以及茎根均长都显著高于处理C;种植密度对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存在一定影响,除了切花产量之外,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的其他切花品质指标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均不显著。因此,适当密植不仅对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的生长和切花品质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增加单位面积的切花产量,进而提高切花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百合“西伯利亚” 种植密度 生长发育进程 生物学性状 干物质 切花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TOPSIS法的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种植密度优化筛选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冲 兰丽婷 +4 位作者 董丽 任爽英 黄璐 冯冰 刘春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7-43,共7页
选用周径为16-18 cm的东方百合"西伯利亚"作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了32株/m^2、44株/m^2、52株/m^23个种植密度处理,通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点法(TOPSIS)建立了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种植密度优化筛选模型,基于该模型分... 选用周径为16-18 cm的东方百合"西伯利亚"作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了32株/m^2、44株/m^2、52株/m^23个种植密度处理,通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点法(TOPSIS)建立了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种植密度优化筛选模型,基于该模型分别对试验中的3个种植密度方案的16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结果表明:在这3个种植密度方案中,52株/m^2是东方百合"西伯利亚"设施切花生产的最优种植密度方案;种植密度优化筛选模型的评价结果可靠性和客观性都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百合“西伯利亚” 种植密度 层次分析法 逼近理想解法 优化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株行距和种植深度对西伯利亚百合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黄淑燕 黄云玲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657-1662,共6页
阐明不同株行距及种植深度对西伯利亚百合在栽植阶段生长的影响,总结试验栽植地最适西伯利亚百合生长的最佳株行距及种植深度,从中挖掘提高西伯利亚百合切花品质的关键种植因素,寻求绿色、高效的增产提质方式。以西伯利亚2、3代种球为... 阐明不同株行距及种植深度对西伯利亚百合在栽植阶段生长的影响,总结试验栽植地最适西伯利亚百合生长的最佳株行距及种植深度,从中挖掘提高西伯利亚百合切花品质的关键种植因素,寻求绿色、高效的增产提质方式。以西伯利亚2、3代种球为试验对象,按照标准化生产流程,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探讨不同株行距及种植深度对百合鲜切花的花茎高度、花苞大小及花苞数量的影响。除株行距对2代种球的花苞数量影响达5%显著水平外,株行距及种植深度对西伯利亚百合2代和3代种球的其他生长指标影响均达1%极显著差异水平。处理3即15 cm×20 cm的株行距25 cm的种植深度组合于2代和3代种球均为最佳处理方式。处理7即25 cm×30 cm的株行距15 cm的种植深度组合对2代和3代种球的花茎高度和花苞直径的生长最不利,处理4不利于种球花苞数量的生长。种植深度对于2代和3代种球花苞数量增长的影响大于株行距。而花茎高度和花苞直径则有所区别,种植深度对2代种球花茎高度生长的影响大于株行距,3代种球反之;株行距对2代种球花苞直径的影响大于种植深度,3代种球反之。于2、3代种球的花茎高度和花苞直径而言,A1B3即以15 cm×20 cm的株行距25 cm的种植深度组合能够获得良好的生长效果。而A3B3即25 cm×30 cm的株行距25 cm的种植深度的组合对2代种球的花苞数量增加有利,A1B3则利于3代种球花苞数量的增加。合适的种植深度能够使植物的根系得到良好的发育,同时能够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促进植物生长。种球种植株行距与百合花苞数量、花茎高度及花苞大小都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行距 种植深度 西伯利亚 百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百合西伯利亚花粉生活力测定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永平 乔永旭 +3 位作者 陈超 田立民 王桂兰 李晓盼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5-146,共2页
以东方百合西伯利亚花粉为试材,采用TTC染色法和离体培养基萌发测定法,研究其生活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培养基中糖的种类和浓度、培养温度、硼酸、钙离子等因素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后2 d的花粉生活力最高,达89%;... 以东方百合西伯利亚花粉为试材,采用TTC染色法和离体培养基萌发测定法,研究其生活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培养基中糖的种类和浓度、培养温度、硼酸、钙离子等因素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后2 d的花粉生活力最高,达89%;蔗糖培养基更有利于花粉的萌发;光照条件下25℃时萌发率最高,达70%以上;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钙离子对花粉的萌发率影响不大,主要影响花粉萌发速度和花粉管长度;硼是花粉管萌发所必需的元素,硼酸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比较明显,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硼酸浓度的增加花粉的萌发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百合 花粉 生活力 花粉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地区生产的东方百合种球西伯利亚冷藏过程中生理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丽花 吴学尉 +3 位作者 杨秀梅 王继华 瞿素萍 张艺萍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9-152,共4页
对2种不同海拔条件下种植的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种球进行(-1±0.5)℃低温处理,比较其在解除休眠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2种海拔百合种球在低温冷藏过程中,芽生长点均不断伸长,产自云南香格里拉的百合种球和产自浙江嘉... 对2种不同海拔条件下种植的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种球进行(-1±0.5)℃低温处理,比较其在解除休眠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2种海拔百合种球在低温冷藏过程中,芽生长点均不断伸长,产自云南香格里拉的百合种球和产自浙江嘉兴的百合种球分别于冷藏69、86 d解除休眠。贮藏期间淀粉含量均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则刚好相反,即均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而细胞膜透性均呈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经冷藏处理的百合种球种植后其出苗时间、心叶展开时间、现蕾时间、开花时间和吐粉时间都相应缩短,株高变矮,但对百合叶片数量和花蕾数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东方百合 种球 冷藏 生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对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瓶插过程中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苑智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3-215,共3页
采用0.5、1.0、1.5 mmol/L水杨酸(SA)对东方百合西伯利亚(Lilium Siberia)进行瓶插处理。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各个浓度水杨酸处理对西伯利亚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均产生明显影响,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采用0.5、1.0、1.5 mmol/L水杨酸(SA)对东方百合西伯利亚(Lilium Siberia)进行瓶插处理。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各个浓度水杨酸处理对西伯利亚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均产生明显影响,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抗坏血酸氧化酶(APX)活性因水杨酸浓度不同而表现不同,1.0 mmol/L水杨酸处理能提高APX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瓶插过程中一直增加,且高于对照;丙二醛(MDA)含量在1.0 mmol/L处理下明显低于其他2个处理,但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可见水杨酸抑制了超氧阴离子的产生,并在瓶插2 d时促进过氧化氢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百合 西伯利亚 切花 水杨酸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中东方百合杂种系西伯利亚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进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21期188-189,共2页
从种植前的准备、定植、田间管理、采收与储藏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东方百合杂种系西伯利亚的温室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 东方百合 栽培技术 优质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伯利亚百合器官离体培养及结鳞茎的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狄翠霞 安黎哲 +1 位作者 张满效 谢忠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31-1936,共6页
通过对西伯利亚百合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生根培养以及结鳞茎的研究,建立了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诱导鳞茎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BA+0.5 NAA,大于2 cm叶片长的分化率达到135.67%;诱导叶柄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 通过对西伯利亚百合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生根培养以及结鳞茎的研究,建立了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诱导鳞茎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BA+0.5 NAA,大于2 cm叶片长的分化率达到135.67%;诱导叶柄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BA+1.0 NAA,分化率达到28%;诱导叶片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BA+1.0 NAA+0.1 KT,分化率达到12.50%.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0.2 NAA,60 d后增值率达到318%;最佳结鳞茎和生根培养基为MS+9%蔗糖,蔗糖浓度为3%~9%时,对结鳞茎和生根具有促进作用,11%时,对其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百合 鳞片 叶柄 叶片 蔗糖 结鳞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伯利亚百合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继 马君义 +4 位作者 姚健 杨永利 赵小亮 尚博林 陶媚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184-2187,共4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西伯利亚百合花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49个峰,共确认了其中47种化合物,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99.89%.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西伯利亚百合花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49个峰,共确认了其中47种化合物,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99.89%.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化学成分主要为: +/- -1-甲基-4- 1-甲基乙烯 -环己烯 66.00% ;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 19.37% ;4-甲基-1- 1-甲基乙基 -3-环己烯-1-醇 3.33% ;1-甲基-4- 1-甲基乙基 -1,4-环己二烯 2.72% ;2-氨基苯甲酸-3,7-二甲基-1,6-辛二烯-3-酯 1.76% .以上5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9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百合 挥发油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杂种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伯利亚’百合单萜释放与Li-mTPS表达日变化动态分析(英文)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天娇 胡增辉 +2 位作者 郑健 冷平生 杨凯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3-769,共7页
使用动态顶空法采集‘西伯利亚’百合不同时间点(7:30、9:30、11:30、13:30、15:30、17:30、19:30)释放的香气,采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ATD-GC/MS)技术分析鉴定花香成分及释放量。结果表明:单萜释放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规律,11:3... 使用动态顶空法采集‘西伯利亚’百合不同时间点(7:30、9:30、11:30、13:30、15:30、17:30、19:30)释放的香气,采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ATD-GC/MS)技术分析鉴定花香成分及释放量。结果表明:单萜释放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规律,11:30、13:30、15:30时的释放量较高。在所有的花香成分中,罗勒烯、芳樟醇和β-月桂烯的释放量最高,它们是‘西伯利亚’百合主要的单萜花香化合物。进一步研究发现,‘西伯利亚’百合花瓣中的Li-mTPS(一种百合单萜合成酶基因)的表达与单萜释放表现相似的规律。可见,Li-mTPS的表达在‘西伯利亚’百合主要的单萜释放中起着关键作用,而调控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百合 花香 单萜 Li-mTPS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花期‘西伯利亚’百合花瓣单萜合成途径转录组分析(英文) 被引量:8
11
作者 唐彪 胡增辉 冷平生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2-263,共12页
以‘西伯利亚’百合(Lilium‘Siberia’)花蕾期、半开期、盛开期、衰败期的花瓣为材料,利用RNA-seq技术对其转录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单萜合成途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并阐明其分子机制。结果显示,‘西伯利亚’百合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共得... 以‘西伯利亚’百合(Lilium‘Siberia’)花蕾期、半开期、盛开期、衰败期的花瓣为材料,利用RNA-seq技术对其转录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单萜合成途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并阐明其分子机制。结果显示,‘西伯利亚’百合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共得到56.28 Gb clean base,223.40 Mb clean reads和124 233个unigene,其中35 749个基因得到注释。萜骨架合成途径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在不同花期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甲基赤藓糖醇磷酸(MEP)中的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DXS)、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DXR)、4-羟基-3-甲丁-2-烯基二磷酸合成酶(HDS)、4-羟基-3-甲丁-2烯基二磷酸还原酶(HDR)、牻牛儿基二磷酸合成酶(GPS)基因的表达水平随花期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罗勒烯合成酶(OCS)基因表现出相似变化规律,在盛开期表达量最高。甲羟戊酸(MVA)途径中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R)的基因表达同样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单萜合成下游的分支途径中,茄尼基二磷酸合成酶(SDS)、牻牛儿基牻牛儿基二磷酸合成酶(GGDR)基因的表达则出现相反的趋势,在盛开期的表达量最低。研究结果表明MEP途径中的关键基因可随花期变化规律性的表达,以调控单萜的生物合成,在盛开期有较高释放量,且盛开期MVA途径的活化以及泛醌和萜醌代谢支路基因的低表达也促进了单萜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百合 花香 单萜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伯利亚’百合可再生栽培基质的筛选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旭 张延龙 +2 位作者 牛立新 阎林茂 陈明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9-186,共8页
【目的】探讨以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玉米芯作为‘西伯利亚’百合栽培基质的可行性,筛选符合‘西伯利亚’百合可再生栽培要求的配方基质。【方法】以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玉米芯为材料,组合配制18种百合栽培配方基质,测定其理化指标。... 【目的】探讨以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玉米芯作为‘西伯利亚’百合栽培基质的可行性,筛选符合‘西伯利亚’百合可再生栽培要求的配方基质。【方法】以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玉米芯为材料,组合配制18种百合栽培配方基质,测定其理化指标。以‘西伯利亚’百合为试材,在温室中用配制的18种配方基质对试材进行箱式栽培,以V(泥炭)∶V(珍珠岩)=1∶1的基质为对照,测定不同配方基质中百合的株高、蕾长、花量、花梗长度、切花质量、生物量等指标,用隶属函数值对百合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优选配方基质,并对优选出的配方基质进行成本核算。【结果】配制的18种配方基质的理化指标均在适合百合生长的范围内。配方基质2(V(小麦秸秆)∶V(泥炭)∶V(珍珠岩)=2∶3∶5)、7(V(玉米芯)∶V(泥炭)∶V(珍珠岩)=2∶3∶5)、13(V(玉米秸秆)∶V(泥炭)∶V(珍珠岩)=3∶2∶5)、18(V(玉米秸秆)∶V(沙子)=5∶1)的理化性质均能满足百合生长对基质的需求,且这4种配方基质所栽培的百合在株高、叶片数、蕾长、花盘直径、花量、花梗长度、切花质量、生物量积累上表现优良,综合评价指数均高于对照,生产成本较对照分别下降了17.14%,15.24%,22.86%和41.24%,且基质18实现了泥炭的完全替代。【结论】试验筛选出的4种配方基质可用于百合切花生产,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泥炭的使用量,解决农业有机废弃物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百合 栽培基质 有机废弃物 生产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伯利亚百合不同部位鳞片的快速繁育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淑芳 李凤华 张仁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0-42,共3页
为西伯利亚百合种质保存、工厂化育苗及遗传改良提供依据,以西伯利亚百合的外、中、内3层鳞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建立了西伯利亚百合鳞片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中部鳞片的小磷茎诱导率最高,MS+6-BA 2.0mg/L+NAA 0.2mg/L为小... 为西伯利亚百合种质保存、工厂化育苗及遗传改良提供依据,以西伯利亚百合的外、中、内3层鳞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建立了西伯利亚百合鳞片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中部鳞片的小磷茎诱导率最高,MS+6-BA 2.0mg/L+NAA 0.2mg/L为小鳞茎最佳诱导培养基,诱导率达85.7%;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以1/2MS+IAA 0.2mg/L最好,生根率达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百合 快速繁殖 鳞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乙烯对西伯利亚百合小鳞茎萌发和内源激素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亮 王有国 +1 位作者 贾文杰 王齐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127-131,共5页
为了探究外源乙烯对西伯利亚百合小鳞茎萌发的影响和对其内源激素含量的调节,分别用0、0.5mmol/L、3.0mmol/L、5.0mmol/L、10.0mmol/L乙烯(ETH)及0.5mmol/L乙烯受体抑制剂(STS)处理百合小鳞茎,种植30d后统计测定其萌发指标及内源激素含... 为了探究外源乙烯对西伯利亚百合小鳞茎萌发的影响和对其内源激素含量的调节,分别用0、0.5mmol/L、3.0mmol/L、5.0mmol/L、10.0mmol/L乙烯(ETH)及0.5mmol/L乙烯受体抑制剂(STS)处理百合小鳞茎,种植30d后统计测定其萌发指标及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5.0mmol/L乙烯处理的西伯利亚百合小鳞茎发芽率最高,平均芽长、根长最长,平均球重最大。在小鳞茎发芽过程中外源乙烯对内源激素存在调节作用,ABA的含量呈降低趋势,而GA和IAA的含量不断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西伯利亚百合 发芽率 球重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伯利亚百合花药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继 吴建 曾家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8-90,共3页
本文研究了东方系西伯利亚百合花药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色素在pH=4时较稳定;对光照、温度也较稳定;Ca2+、苯甲酸钠对其有增色作用;Na+、蔗糖对色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Fe3+、Cu2+对该色素有明显的不良影响;VC、HO则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百合 花药色素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态氮与铵态氮对西伯利亚百合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文菊 赵庆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4期6125-6126,6145,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对西伯利亚百合生长的影响。[方法]用营养液培养法,先对健康植株进行缺氮培养,再提供NO3--N与NH4+-N2种不同形态的氮肥,待生长稳定后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不同形态的N对植物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不同。NO3--N...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对西伯利亚百合生长的影响。[方法]用营养液培养法,先对健康植株进行缺氮培养,再提供NO3--N与NH4+-N2种不同形态的氮肥,待生长稳定后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不同形态的N对植物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不同。NO3--N对硝酸还原酶活性有促进作用,其活性除在最高施用水平50 mmol/L受到抑制外,随着施用水平的升高而增强;NH4+-N对硝酸还原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NO3--N处理百合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淀粉酶活性普遍高于NH4+-N处理,但NH4+-N处理百合叶片中还原性糖含量普遍高于用NO3--N处理。[结论]硝态氮是西伯利亚百合生长较好的氮素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百合 硝态氮 铵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百合“索蚌”、“西伯利亚”扦插繁育及种球冷藏处理技术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言忠 徐兴东 +1 位作者 管清刚 胡怀新 《农技服务》 2008年第3期97-98,共2页
对东方百合"索蚌"、"西伯利亚"2个品种的鳞片扦插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了扦插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同时对种球培育技术和种球采后冷藏处理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东方百合 鳞片 扦插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对西伯利亚百合组织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冯亦平 王健梅 李珍 《农业与技术》 2007年第6期59-62,共4页
本文以西伯利亚百合不同外植体为试材,接种在培养基上(以NAA、6-BA两因素设计的9组不同培养基),进行愈伤诱导、出芽及生根。探讨不同因素对西伯利亚百合组织培养的影响,成功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不同的激素浓度配比对西伯利亚百合组... 本文以西伯利亚百合不同外植体为试材,接种在培养基上(以NAA、6-BA两因素设计的9组不同培养基),进行愈伤诱导、出芽及生根。探讨不同因素对西伯利亚百合组织培养的影响,成功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不同的激素浓度配比对西伯利亚百合组织培养会产生较大影响;愈伤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0.05mg/L6-BA+0.2 mg/LNAA+0.8%琼脂+3%蔗糖);出芽最佳培养基为:(MS+0.05 mg/L6-BA+0.2 mg/LNAA+0.8%琼脂+3%蔗糖);其生根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0.2 mg/L6-BA+0.1mg/LNAA+0.8%琼脂+3%蔗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百合 组织培养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西伯利亚”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艺 李荣琼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8期127-130,共4页
采用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的外植体进行了组培试验,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6一BA,NAA)诱导丛生芽及再生植株,从4个方面对百合的组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灭菌时间为酒精60S,次氯酸... 采用东方百合"西伯利亚"的外植体进行了组培试验,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6一BA,NAA)诱导丛生芽及再生植株,从4个方面对百合的组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灭菌时间为酒精60S,次氯酸钠15 min;MS+1 mg/L 6-BA+0.4 mg/L NAA为"西伯利亚"的最佳诱导培养基,诱导分化率达93.0%,出芽外植体平均出芽数达5.1个;MS+6-BA 0.5 mg/L+NAA 0.2 mg/L为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试管苗移栽的最适基质为50%珍珠岩+50%泥炭土,成活率可达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百合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邦和西伯利亚百合的离体再生体系建立 被引量:4
20
作者 崔均涛 刘凤民 张伟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3期51-56,共6页
【目的】确定索邦(Sorbonne)和西伯利亚(Siberia)百合的离体再生体系适合的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以及最佳转化受体系统。【方法】选用索邦和西伯利亚百合的鳞茎球作为外植体,比较它们在添加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中的生长... 【目的】确定索邦(Sorbonne)和西伯利亚(Siberia)百合的离体再生体系适合的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以及最佳转化受体系统。【方法】选用索邦和西伯利亚百合的鳞茎球作为外植体,比较它们在添加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得出两种百合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继代增殖、诱导生根培养基和对卡那霉素敏感的最适条件。【结果】索邦百合最佳诱导培养基是MS+2,4-D 1.5~2.0 mg/L,西伯利亚百合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 4-D 1.0~1.5 mg/L;两种百合的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均为MS+6-BA 0.5 mg/L+NAA 0.2mg/L:两种百合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1/2MS+IBA 0.2 mg/L;筛选转化植株时,质量浓度为150 mg/L的卡那霉素足以抑制非转化细胞或细菌的生长。【结论】为东方百合品种种球工厂化生产及遗传转化再生体系充实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百合 受体系统 遗传转化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