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方情调化的翻译倾向与改写——以电影《天伦》英译为例的考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金海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8-72,共5页
早期电影翻译中存在着有趣的东方情调化的翻译倾向与改写。这种翻译倾向主要存在于西方电影公司购买我国电影后进行翻译的文本之中。电影《天伦》的翻译与改写就充满着东方情调化的倾向,好莱坞译者表面上刻意营造东方情调,突出中国文化... 早期电影翻译中存在着有趣的东方情调化的翻译倾向与改写。这种翻译倾向主要存在于西方电影公司购买我国电影后进行翻译的文本之中。电影《天伦》的翻译与改写就充满着东方情调化的倾向,好莱坞译者表面上刻意营造东方情调,突出中国文化的异质特征,而从深层上来看,却将翻译的文本进行了改写,使之更加符合目标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心理预期与审美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情调 电影翻译 改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一样的东方——拜伦和雪莱的东方想像 被引量:3
2
作者 杜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0,共4页
追求异国情调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一种普遍趋势和文风。拜伦和雪莱的诗歌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诗人对东方情调的迷恋,但两位诗人的东方想像在不同的背景下展开,反映出他们在接受和表现东方题材上不同的文化取向和风格。
关键词 东方情调 拜伦和雪莱 东方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末情结与东方艺术精神——《废都》题意解读 被引量:13
3
作者 韩鲁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4-59,53,共7页
在我的感觉里,贾平凹的小说创作,是从对人的外在社会的表现,向对人的内在生命探析的深化方向发展的.在美学追求上,则是在向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回归中,又积极汲取了西方现代艺术思维成果,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情调.他的长篇小说《废都》,... 在我的感觉里,贾平凹的小说创作,是从对人的外在社会的表现,向对人的内在生命探析的深化方向发展的.在美学追求上,则是在向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回归中,又积极汲取了西方现代艺术思维成果,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情调.他的长篇小说《废都》,可以说是他这十多年来艺术追求的一个总结.因此,我认为,《废都》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集中表现在对具有现代人类意识世纪末情结的深刻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精神 传统文化 东方情调 美学精神 西方现代艺术 艺术追求 中国传统 美学追求 内在生命 文化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断臂山》看李安的美学风格 被引量:5
4
作者 闫薇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57,共4页
自由游走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李安导演,坚持用中国眼光和思想打造国际品牌。获奖影片《断臂山》就集中体现了具有东方情调的"中和"美和人情美。以含蓄内敛方式处理同性恋题材,将同性之间的真爱演绎得如泣如诉,并且上升为人类... 自由游走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李安导演,坚持用中国眼光和思想打造国际品牌。获奖影片《断臂山》就集中体现了具有东方情调的"中和"美和人情美。以含蓄内敛方式处理同性恋题材,将同性之间的真爱演绎得如泣如诉,并且上升为人类普遍追求的人情美,带给观众颇具震撼力的审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学风格 东方情调 “中和”关 人情关 同性恋 审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刘三姐》的“民族寓言”品质 被引量:3
5
作者 雷文彪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6-97,共2页
1960年的中国电影《刘三姐》是"第三世界文本"的文化表征。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它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对抗与解构西方的文化霸权,并以其独特的文化品质彰显出自身的艺术魅力。影片给我们营构了一个美丽和谐的民... 1960年的中国电影《刘三姐》是"第三世界文本"的文化表征。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它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对抗与解构西方的文化霸权,并以其独特的文化品质彰显出自身的艺术魅力。影片给我们营构了一个美丽和谐的民族审美意象,民歌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发挥着强大的审美抵抗与审美修复的功能,而内涵丰富的"刘三姐"形象彰显出"东方情调"的永恒魅力。整部影片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景美、歌美、人美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三姐》 民族寓言 文化品质 东方情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性”与书籍装帧(下)——鲁迅书籍装帧“民族性”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永德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2-58,共7页
“民族性”与书籍装帧(下)———鲁迅书籍装帧“民族性”初探●杨永德三、书籍装帧与“民族性”书籍装帧中的“民族性”,这是一个十分难以表达清楚的论题,鲁迅在其著作、书信、文章中涉及绘画方面的言论很多,涉及书籍装帧的却很有... “民族性”与书籍装帧(下)———鲁迅书籍装帧“民族性”初探●杨永德三、书籍装帧与“民族性”书籍装帧中的“民族性”,这是一个十分难以表达清楚的论题,鲁迅在其著作、书信、文章中涉及绘画方面的言论很多,涉及书籍装帧的却很有限了。鲁迅虽然没有有关书籍装帧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装帧艺术 鲁迅 封面设计 装帧设计 《呐喊》 族性 东方情调 审美心理 电脑设计 《彷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的导师应当是鲁迅——兼评“第七届全国藏书票大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允经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65-66,共2页
今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藏书票大会”、“第七届全国藏书票大展”、“’98深圳·国际藏书票邀请展”和“中国藏书票中小学联合会首届展览”,在深圳同时开幕。因为李平凡先生和我约定,要合撰一本《中国藏书票史话》,所以... 今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藏书票大会”、“第七届全国藏书票大展”、“’98深圳·国际藏书票邀请展”和“中国藏书票中小学联合会首届展览”,在深圳同时开幕。因为李平凡先生和我约定,要合撰一本《中国藏书票史话》,所以大会组委会特邀我赴会。在短短的四、五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书票 鲁迅 版画理论 中国藏书 中国新兴版画 版画艺术 导师 审美需求 兼评 东方情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末嗅香水
8
作者 简单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世纪末 东方情调 香水 保加利亚玫瑰 散发出 香料 感性的诱惑 流行因素 佛手柑 香根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雅无须大
9
作者 唐昱 《家具与室内装饰》 1995年第4期29-30,共2页
唐朝中叶文学家刘禹锡作《陋室铭》,阐述人与室、人与德之关系,其观点是:“室以人重,人以德重,德可使陋室馨.”由此可知人与室是主从关系,评价居室应以雅、俗而论;室雅反映人的修养、品德,室虽小而不陋.尝见有人徙新居,室虽敞而器物堆... 唐朝中叶文学家刘禹锡作《陋室铭》,阐述人与室、人与德之关系,其观点是:“室以人重,人以德重,德可使陋室馨.”由此可知人与室是主从关系,评价居室应以雅、俗而论;室雅反映人的修养、品德,室虽小而不陋.尝见有人徙新居,室虽敞而器物堆砌无章,或一掷千金装饰布置只图富丽华贵,全无典雅纯朴之素质.高尔基有一句名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室内设计 室内装饰设计 赫拉克利特 民族特色 古希腊哲学 室内环境 高尔基 《陋室铭》 东方情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