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承视域下东巴象形文字与茶百戏的交互实践
1
作者 李瑜 《福建茶叶》 2024年第1期184-186,共3页
本文集结东巴象形文字和点茶文化的优势,用茶百戏“汤面写字”的形式书写和传播东巴象形文字,旨在通过创新性的交互探索实践,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传承与发展之路,延续和发展两种民族文化艺术瑰宝。通过茶百戏的高雅形式来推动东巴象形文... 本文集结东巴象形文字和点茶文化的优势,用茶百戏“汤面写字”的形式书写和传播东巴象形文字,旨在通过创新性的交互探索实践,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传承与发展之路,延续和发展两种民族文化艺术瑰宝。通过茶百戏的高雅形式来推动东巴象形文字的传承与发展,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夙愿。两种优秀的民族文化,通过相互融合的形式来展现多彩多元的世界。在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成中华文化的大团结,共同促成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象形文字 茶百戏 文化传承 交互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残差学习的东巴象形文字识别 被引量:2
2
作者 骆彦龙 毕晓君 +1 位作者 吴立成 李霞丽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7,共9页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东巴象形文字识别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算法,但目前仍存在识别字数少、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为此本文建立了包含1387个东巴象形文字、图片总量达到22万余张的数据集,大幅度增加了可识别字数,并辅助提高了东巴象形文字的...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东巴象形文字识别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算法,但目前仍存在识别字数少、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为此本文建立了包含1387个东巴象形文字、图片总量达到22万余张的数据集,大幅度增加了可识别字数,并辅助提高了东巴象形文字的识别准确率。同时,本文根据东巴象形文字相似度高、手写随意性大的特点,选择ResNet模型作为改进的网络结构,设计了残差跳跃连接方式和卷积层的数量,并通过加入最大池化层实现了下采样的改进。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文建立的东巴象形文字数据集上,改进的ResNet模型实现了东巴象形文字识别字数多且识别准确率高的最好效果,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8.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东巴象形文字 图像识别 数据集建立 ResNet模型 残差跳跃连接 下采样改进 识别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巴象形文字特征曲线提取算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玉婷 康厚良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1-599,共9页
东巴文是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要提高东巴文字的识别率,准确提取字符的特征曲线是关键。现阶段对东巴文字的检索和识别研究大多仍停留在使用已有的、通用的及成熟的识别技术,对东巴文字本身的分析和讨论较少。因此,结合东巴象形文字... 东巴文是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要提高东巴文字的识别率,准确提取字符的特征曲线是关键。现阶段对东巴文字的检索和识别研究大多仍停留在使用已有的、通用的及成熟的识别技术,对东巴文字本身的分析和讨论较少。因此,结合东巴象形文字的形态特征和结构要素,给出了基于链码的连通域优先级标记算法(CDPM),该算法通过扩展Freeman链码在边缘检测及曲线局部分割方面的功能,实现了使用一种算法完成轮廓型及结构型两种不同类型东巴字素的特征曲线提取,通过大量实验及与其他经典边缘检测算法的比较表明,CDPM算法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扩展性及健壮性,并且准确率达到了98.2%,从而为东巴文字的检索和识别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PM算法 东巴象形文字 边缘检测 字符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的演变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正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8-85,共8页
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的演变经历了初创、成熟、变异三个阶段。初创阶段的象形文字是从岩画中脱胎产生的,以“岩喀”(或“阮可”)字为代表;成熟阶段以中甸白地字为代表;变异阶段,象形文字则出现由简变繁或由繁变简的分化现象。而白... 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的演变经历了初创、成熟、变异三个阶段。初创阶段的象形文字是从岩画中脱胎产生的,以“岩喀”(或“阮可”)字为代表;成熟阶段以中甸白地字为代表;变异阶段,象形文字则出现由简变繁或由繁变简的分化现象。而白地字至今仍保持了其原生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东巴象形文字 演变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巴象形文字文档图像的文本行自动分割算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康厚良 杨玉婷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5-874,共10页
以卷积神经网络(CNN)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分类和识别领域表现出了非常优异的性能。但东巴象形文字未有标准、公开的数据集,无法借鉴或使用已有的深度学习算法。为了快速建立权威、有效的东巴文字库,分析已出版东巴文档的版面结构... 以卷积神经网络(CNN)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分类和识别领域表现出了非常优异的性能。但东巴象形文字未有标准、公开的数据集,无法借鉴或使用已有的深度学习算法。为了快速建立权威、有效的东巴文字库,分析已出版东巴文档的版面结构,从文档中提取文本行、东巴字成为了当前的首要任务。因此,结合东巴象形文字文档图像的结构特点,给出了东巴文档图像的文本行自动分割算法。首先利用基于密度和距离的k-均值聚类算法确定了文本行的分类数量和分类标准;然后,通过文字块的二次处理矫正了分割中的错误结果,提高了算法的准确率。在充分利用东巴字文档结构特征的同时,保留了机器学习模型客观、无主观经验影响的优势。通过实验表明,该算法可用于东巴文档图像、脱机手写汉字、东巴经的文本行分割,以及文本行中东巴字和汉字的分割,具有实现简单、准确性高、适应性强的特点,从而为东巴文字库的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象形文字 东巴文档分析 文本行分割 投影分割 d-K-me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巴经典古籍象形文字智能识别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国新 丁春艳 +1 位作者 徐小力 王宁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74-1779,共6页
东巴象形文字被国际学界认为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用象形文字书写的经典,称为东巴经。东巴象形文字多具图画特性,结构复杂形式多样且笔划各异。针对东巴文特有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讨论了东巴象形文的特征提取和... 东巴象形文字被国际学界认为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用象形文字书写的经典,称为东巴经。东巴象形文字多具图画特性,结构复杂形式多样且笔划各异。针对东巴文特有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讨论了东巴象形文的特征提取和文字识别。特征提取是文字识别中很重要的环节,文字识别中特征提取的方法有很多,但由于东巴文字的字型有很多种特点,提出了适合东巴文识别的最优特征提取方法:特征点法、投影法;识别方法:高阶神经网络法。通过实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文字识别 东巴象形文字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东巴婚俗的象形文字图形化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晓君 张超 徐人平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72-175,共4页
将节选的几组与纳西族婚俗有关的东巴象形文字,采用计算机矢量图形处理软件Adobe Illustrator进行了文字的艺术加工、处理和优化设计,运用艺术设计形式美法则和字体设计的创作原则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使图画象形文字的每一细节都生动体... 将节选的几组与纳西族婚俗有关的东巴象形文字,采用计算机矢量图形处理软件Adobe Illustrator进行了文字的艺术加工、处理和优化设计,运用艺术设计形式美法则和字体设计的创作原则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使图画象形文字的每一细节都生动体现出喜庆热闹和富有特色的纳西族婚俗风情,力求将这一设计规律更多地运用于东巴象形文字的艺术设计及应用设计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象形文字 婚俗 文字图形化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巴文化中的巴格图龟蛙辨释 被引量:4
8
作者 白庚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3-78,94-95,共8页
东巴文化中的巴格图龟蛙辨释白庚胜在阅读东巴经典之际,我们常常会与一只被称为“含失罢美”的水陆两栖动物相邂逅。它被视为“神蛙”。笔者将在本文中着重探讨“含失罢美”是否为“神蛙”、有关其化生五方五行等传承是否反映了纳西族... 东巴文化中的巴格图龟蛙辨释白庚胜在阅读东巴经典之际,我们常常会与一只被称为“含失罢美”的水陆两栖动物相邂逅。它被视为“神蛙”。笔者将在本文中着重探讨“含失罢美”是否为“神蛙”、有关其化生五方五行等传承是否反映了纳西族固有信仰及巴格图的形成过程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东巴文化 东巴象形文字 格图 “罢” 创世神话 水陆两栖 纳西文化 印第安人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神话经典及其所涉文化因素看东巴教与古苯波教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陶占琦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3-69,共7页
关键词 苯波教 东巴 文化因素 纳西族 苯教 藏学研究 西藏 牦牛 东巴象形文字 东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奇的东巴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东巴文化展览筹备组 李旭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95,共2页
纳西族东巴文字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符号,也是世界上罕见的还活在民间的象形文字。据研究,这种文字最晚产生于纳西族进入奴隶社会后的公元七世纪以前,后被纳西族东巴教经师用来书写经书。东巴文系指两种体系的文字:一种纳西语称“森究... 纳西族东巴文字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符号,也是世界上罕见的还活在民间的象形文字。据研究,这种文字最晚产生于纳西族进入奴隶社会后的公元七世纪以前,后被纳西族东巴教经师用来书写经书。东巴文系指两种体系的文字:一种纳西语称“森究鲁究”,意为木石上的痕迹,引申为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文字 东巴 东巴象形文字 原始文字 纳西族 纳西语 写经 甲骨文字 东巴 公元七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举世瞩目的千册百卷本——《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
11
作者 郭素芹 《出版广角》 1999年第6期53-53,共1页
拥有28万人口的纳西族主要聚居在祖国大西南滇西北高原,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内约有18万余人。史学界认为,纳西族源于秦时由西北河湟地带南迁的古羌人一支,或远古时期就生存于丽江的土著。勤劳勇敢的纳西先民在千百年前就创造了丰富... 拥有28万人口的纳西族主要聚居在祖国大西南滇西北高原,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内约有18万余人。史学界认为,纳西族源于秦时由西北河湟地带南迁的古羌人一支,或远古时期就生存于丽江的土著。勤劳勇敢的纳西先民在千百年前就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东巴文化、古朴优美的东巴象形文字(迄今世界上仅存的一种象形文字)。百余年来,其独特、神秘的远古魅力,引起国内外学术界日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东巴古籍 东巴文化 云南丽江 东巴象形文字 滇西北 纳西语 古羌人 远古时期 大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