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川铁路泥石流防治的建议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光曦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89年第4期43-46,共4页
东川铁路后53公里修建近30年来,许多工点、线段屡遭大白河——小江及两岸密集的泥石流掩埋、冲毁,泥石流灾害之严重为铁路史上所仅见。原因是:众多泥石流的堆积作用使大白河——小江河床持续淤涨,支沟溯源堆积。
关键词
泥石流防治
东川铁路
泥石流灾害
堆积作用
溯源堆积
堵江
泥石流沟
支沟
堆积物
沟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环境因素探讨东川铁路泥石流的发展趋势
2
作者
王继康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89年第4期112-117,共6页
一、东川铁路泥石流的环境因素(一) 东川铁路泥石流的地质、地貌基础与水文气象条件东川铁路在天生桥越岭后,沿小江深大断裂带,全国著名的泥石流地区大白河~小江顺流而下。该铁路在后53公里范围内跨越了86条泥石流沟,建桥56座、涵洞23...
一、东川铁路泥石流的环境因素(一) 东川铁路泥石流的地质、地貌基础与水文气象条件东川铁路在天生桥越岭后,沿小江深大断裂带,全国著名的泥石流地区大白河~小江顺流而下。该铁路在后53公里范围内跨越了86条泥石流沟,建桥56座、涵洞23座,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沟
东川铁路
泥石流扇
深大断裂带
泥石流灾害
粘性泥石流
环境因素
泥石流特征
稀性泥石流
堆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川铁路泥石流防治的建议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光曦
机构
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
出处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89年第4期43-46,共4页
文摘
东川铁路后53公里修建近30年来,许多工点、线段屡遭大白河——小江及两岸密集的泥石流掩埋、冲毁,泥石流灾害之严重为铁路史上所仅见。原因是:众多泥石流的堆积作用使大白河——小江河床持续淤涨,支沟溯源堆积。
关键词
泥石流防治
东川铁路
泥石流灾害
堆积作用
溯源堆积
堵江
泥石流沟
支沟
堆积物
沟床
分类号
U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环境因素探讨东川铁路泥石流的发展趋势
2
作者
王继康
机构
昆明铁路分局科研所
出处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89年第4期112-117,共6页
文摘
一、东川铁路泥石流的环境因素(一) 东川铁路泥石流的地质、地貌基础与水文气象条件东川铁路在天生桥越岭后,沿小江深大断裂带,全国著名的泥石流地区大白河~小江顺流而下。该铁路在后53公里范围内跨越了86条泥石流沟,建桥56座、涵洞23座,隧道、
关键词
泥石流沟
东川铁路
泥石流扇
深大断裂带
泥石流灾害
粘性泥石流
环境因素
泥石流特征
稀性泥石流
堆积物
分类号
U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川铁路泥石流防治的建议
陈光曦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环境因素探讨东川铁路泥石流的发展趋势
王继康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