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大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以巴西桑托斯盆地为例 被引量:49
1
作者 何娟 何登发 +1 位作者 李顺利 张光亚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1年第3期57-67,8,共11页
南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主要经历了前裂谷期、裂谷期、过渡期、漂移期4个演化阶段,发育了4套相应的沉积层序,并形成了巴西(坎普斯、桑托斯及埃斯皮里图桑托盆地等)和西非(尼日尔三角洲、下刚果、加蓬及宽扎盆地等)沿岸一系列被动大陆边缘... 南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主要经历了前裂谷期、裂谷期、过渡期、漂移期4个演化阶段,发育了4套相应的沉积层序,并形成了巴西(坎普斯、桑托斯及埃斯皮里图桑托盆地等)和西非(尼日尔三角洲、下刚果、加蓬及宽扎盆地等)沿岸一系列被动大陆边缘盆地。近年来,桑托斯盆地深水区发现了Tupi和Jupiter等多个巨型油气田,作为典型的南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其具有代表性的油气地质条件与分布规律可为其他盆地对比和借鉴。桑托斯盆地主力烃源岩为盐下巴雷姆阶—下阿普特阶湖相页岩和盐上赛诺曼阶—马斯特里赫特阶深海相页岩,储层包括盐下裂谷期的湖相碳酸盐岩与盐上浊积砂岩,南大西洋广泛发育的阿普特阶蒸发岩为区域盖层,同时这套蒸发岩对整个盆地的圈闭形成及油气运聚起着控制作用。结合该盆地发育的Guaratiba—Guaratiba/Guaruja/Ilhabela和Itajai-Acu-Ilhabela/Marambaia两个含油气系统与Guaratiba、Guaruja及Ilhabela等5个成藏组合特征,总结了桑托斯盆地大油气田的分布特点与控制因素,对比巴西与西非其他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南大西洋深水区盐下裂谷期沉积地层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可作为今后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大陆边缘 大油气田 含油气系统 分布规律 桑托斯盆地 大西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大西洋重点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对比 被引量:30
2
作者 汪伟光 童晓光 +1 位作者 张亚雄 成克男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2年第3期62-69,7-8,共8页
南大西洋两岸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受南大西洋的张裂和持续的漂移作用的控制,具有相同的区域构造演化背景,但是,由于南大西洋裂开的不对称性和不均衡性,两侧盆地的发育及含油气性又存在着差异。南美东岸油气主要集中于大坎普斯盆地,为典型... 南大西洋两岸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受南大西洋的张裂和持续的漂移作用的控制,具有相同的区域构造演化背景,但是,由于南大西洋裂开的不对称性和不均衡性,两侧盆地的发育及含油气性又存在着差异。南美东岸油气主要集中于大坎普斯盆地,为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盆地发育阶段完整,包括前裂谷、裂谷、过渡和漂移4个阶段,各阶段特征明显,发育盐下和盐上含油气系统。而西非油气主要集中于下刚果盆地和尼日尔三角洲,下刚果盆地虽总体上与前者相似,但各成藏要素的发育与其差异仍然明显;并且,各演化阶段由南向北缩减,至西非中部尼日尔三角洲仅发育裂谷和漂移阶段,且以古近系—新近系含油气系统为主。通过着重探讨南大西洋两岸重点富油气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形成演化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对比分析了各重点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特征,为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战略选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演化特征 油气地质 对比研究 西非 南美 大西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深水盐下油气藏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红岩 于水 +3 位作者 胡孝林 沈野 李斐 马静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3年第3期13-18,共6页
南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深水盐下油气勘探一直是全球油气勘探的重点[1,2],2012年2月安哥拉深水油气的发现使该领域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区域[3],通过对南大西洋两岸具有代表性盆地的综合研究,对已发现的典型油气藏进行重点解剖... 南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深水盐下油气勘探一直是全球油气勘探的重点[1,2],2012年2月安哥拉深水油气的发现使该领域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区域[3],通过对南大西洋两岸具有代表性盆地的综合研究,对已发现的典型油气藏进行重点解剖,总结了深水盐下油气藏的四个主要特征,对在该领域寻找油气田与进行油气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认为盐下裂谷期湖相泥页岩是主要烃源岩,并且湖盆的发育程度控制了盐下油气的富集程度;厚层、连续分布的盐岩层是有效盖层;优质的湖相碳酸盐岩是盐下成藏的重要储层;裂谷期的构造高部位是构造—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位置,并且其它油气成藏条件均较为优越,是南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深水盐下油气成藏的最佳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深水 盐下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大西洋两岸被动陆缘盆地地质特征及其对勘探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懿 郑求根 +2 位作者 胡琴 陈雯霖 何山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共10页
南大西洋两岸发育近20个被动陆缘盆地,虽然已在深水区获得多个油气重大发现,但对于被动陆缘盆地地质特征认识不清,导致深水区勘探程度依然很低,待发现油气资源量巨大。为此,在综合分析大量资料及案例的基础上,充分结合近年的研究成果及... 南大西洋两岸发育近20个被动陆缘盆地,虽然已在深水区获得多个油气重大发现,但对于被动陆缘盆地地质特征认识不清,导致深水区勘探程度依然很低,待发现油气资源量巨大。为此,在综合分析大量资料及案例的基础上,充分结合近年的研究成果及认识,系统地总结了南大西洋两岸中段及南段被动陆缘盆地的关键地质特征,并深入分析地质特征对油气勘探的影响。研究表明:南大西洋两岸盆地群在整个裂陷期广泛发育3种成因类型、3个活动期次的火成岩;南段火山型被动陆缘盆地广泛发育厚度较大、向海倾斜反射楔形体;中段盐岩发育型盆地群盐岩平面分布与厚度变化规律在两岸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且可能出现盐下砂岩储层盐胶结现象;加蓬盆地、桑托斯盆地、坎波斯盆地、下刚果盆地均发育脏盐;西非中段宽扎盆地因旋回性蒸发模式使其成为南大西洋两岸唯一一个盐岩—硬石膏—碳酸盐岩互层沉积盆地,盐间较薄碳酸盐岩层既是烃源岩又是储层。上述地质特征对盐下地震成像、盐下储层与烃源岩及盐间碳酸盐岩预测带来较大影响,增加了地震勘探的多解性。该研究可为被动陆缘盆地未来技术攻关方向的精准定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大陆边缘 地质特征 火成岩 脏盐 大西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大西洋中段盆地盐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模拟 被引量:9
5
作者 余一欣 陶崇智 +3 位作者 史帅雨 殷进垠 邬长武 刘静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6,共9页
通过对比分析南大西洋中段两岸盆地下白垩统阿普特阶盐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差异性,利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方法,探讨盐下斜坡倾斜程度、盐下隆坳结构以及板块抬升作用等因素对盐构造发育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西非中段盆地盐下斜坡较陡,有利... 通过对比分析南大西洋中段两岸盆地下白垩统阿普特阶盐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差异性,利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方法,探讨盐下斜坡倾斜程度、盐下隆坳结构以及板块抬升作用等因素对盐构造发育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西非中段盆地盐下斜坡较陡,有利于盐岩向海洋方向发生快速流动,形成的盐底辟规模较大,但数量较少。巴西桑托斯盆地和坎波斯盆地的外部基底隆起远离物源区,其上方有利于盐岩侵入聚集而明显增厚;而西非中段盆地的基底隆起靠近盆地边缘,隆起上方残留盐层较薄,两侧发育规模较小的盐滚构造。非洲板块的抬升作用有利于西非中段盆地盐底辟充分发育,并在前缘挤压区形成规模较大的逆冲断层和褶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 被动大陆边缘 下白垩统 盐构造 盐下地层结构 物理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大西洋西非岸盆地群构造、沉积演化对比 被引量:7
6
作者 洛怡 李江海 杨梦莲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0-128,共9页
非洲西部海岸盆地群经历了裂谷期、同裂谷期和漂移期构造演化阶段,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后期局部构造和差异沉积的影响,现今盆地发育的构造样式和沉积建造有一定区别,导致勘探效果有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比南大... 非洲西部海岸盆地群经历了裂谷期、同裂谷期和漂移期构造演化阶段,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后期局部构造和差异沉积的影响,现今盆地发育的构造样式和沉积建造有一定区别,导致勘探效果有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比南大西洋赤道段转换型、中段含泥型、中段含盐型和南段火山型盆地的综合柱状图,加上对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和下刚果盆地进行平衡剖面恢复,探讨西非岸三段四类盆地的特征,以求对盆地的勘探工作有所帮助。赤道段转换型盆地在阿普特期和阿尔比期的裂谷阶段完成了湖泊、河流等陆相沉积到浅海碳酸盐岩沉积的转换,未发育盐岩。中段含泥盆地巨厚的新生代阿卡塔组泥岩为滑脱层,在差异负载作用下,泥岩层发生变形。中段含盐盆地在阿普特期,由陆相沉积过渡为浅海碳酸盐岩沉积。阿普特期盐岩层在差异负载和重力滑脱作用下流动变形,形成了伸展、底辟和挤压构造带。南段火山型盆地以裂谷期发育的溢流相玄武岩和凝灰岩为特征,发育典型的向海倾斜反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 构造沉积演化 被动大陆边缘 平衡剖面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日尔三角洲的沉积-构造特征 被引量:15
7
作者 苏玉山 王桐 +5 位作者 李程 张光亚 赵岩 李曰俊 赵巍 赵甜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38-1256,共19页
尼日尔三角洲位于非洲大陆西海岸的几内亚湾,由尼日尔河注入大西洋形成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之一。它发育于冈瓦纳大陆裂解形成的中、西非裂谷系和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交汇部位,主体位于大西洋洋壳之上,部分位于非洲前寒武纪结晶基底... 尼日尔三角洲位于非洲大陆西海岸的几内亚湾,由尼日尔河注入大西洋形成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之一。它发育于冈瓦纳大陆裂解形成的中、西非裂谷系和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交汇部位,主体位于大西洋洋壳之上,部分位于非洲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之上。中、西非中生代裂谷系通过控制贝努埃-尼日尔河系的发育,间接控制三角洲的形成演化。尼日尔三角洲是一个进积型三角洲,具有典型的进积三角洲沉积序列,自下而上依次是海相页岩(Akata组)、近海三角洲相砂岩-页岩互层(Agbada组)和陆相冲积砂岩(Benin组)。三个岩石地层单位均规律性穿时,向洋方向变新。尼日尔三角洲层序中发育一大型重力滑动构造。该重力滑动构造的主滑脱面位于Akata海相页岩中,可以划分出前缘挤压构造变形区和后缘拉张伸展构造变形区。挤压构造变形区发育褶皱冲断带,伸展构造变形区发育堑垒构造,两者之间的过渡带发育滑脱褶皱。尼日尔三角洲的重力构造伴生有广泛发育的泥构造。重力动构造的形成可能与新生代喀麦隆火山带(Cameroon volcanic line)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日尔三角洲 进积三角洲 重力滑动构造 泥构造 贝努埃-尼日尔河系 东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 中非裂谷系 西非裂谷系 冈瓦纳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日尔三角洲的重力滑动构造 被引量:3
8
作者 苏玉山 张光亚 +6 位作者 王桐 李程 赵岩 李曰俊 黄彤飞 赵甜玉 高艳艳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1-422,共12页
位于南大西洋东岸被动大陆边缘之上的尼日尔三角洲发育一大型重力滑动构造。自非洲大陆向南大西洋方向,该重力滑动构造可以划分出前缘挤压构造变形区和后缘拉张构造变形区。前缘挤压构造变形,形成褶皱冲断带;后缘拉张构造变形,形成堑垒... 位于南大西洋东岸被动大陆边缘之上的尼日尔三角洲发育一大型重力滑动构造。自非洲大陆向南大西洋方向,该重力滑动构造可以划分出前缘挤压构造变形区和后缘拉张构造变形区。前缘挤压构造变形,形成褶皱冲断带;后缘拉张构造变形,形成堑垒构造;两者之间的过渡带发育滑脱褶皱。三角洲沉积的时代为始新世—第四纪,地层剖面自下而上依次是海相页岩(Akata组)、近海三角洲相砂岩—页岩互层(Agbada组)和陆相冲积砂岩(Benin组)。3个岩石地层单元都是穿时的,向大洋方向变新。重力滑动构造的主滑脱面位于Akata海相页岩中。根据生长地层、不整合以及卷入变形的地层时代,重力滑动构造起始于约12 Ma,伴生有广泛发育的泥构造。重力滑动构造的形成可能与新生代喀麦隆火山带(Cameroon volcanic line)的火山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日尔三角洲 重力滑动构造 泥构造 Akata海相页岩 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 前缘褶皱冲断带 后缘堑垒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非海岸盆地中生界构造-沉积特征与成藏条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雄兵 史丹妮 王宏语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2-33,共12页
西南非海岸盆地位于南大西洋的非洲海岸地区,由上侏罗-下白垩统裂谷盆地和上白垩-全新统被动陆缘盆地叠合形成,是一个热点油气勘探区。在调研国外油气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地震、测井资料,详细描述了西南非海岸盆地在中生代的构造形态... 西南非海岸盆地位于南大西洋的非洲海岸地区,由上侏罗-下白垩统裂谷盆地和上白垩-全新统被动陆缘盆地叠合形成,是一个热点油气勘探区。在调研国外油气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地震、测井资料,详细描述了西南非海岸盆地在中生代的构造形态与沉积充填特征,明确了其纵向演化与横向迁移规律,并依据已知油气田的钻井与测试资料,综合分析了盆地油气富集的基本地质条件。研究表明,西南非海岸盆地始形成于侏罗纪晚期,早期以剧烈的断裂与火山活动为特点,裂谷盆地内部填充大量砂岩和页岩;在经历白垩纪巴雷姆期与阿普特期的过渡阶段后,于阿尔布期进入被动陆缘阶段,在过渡与被动陆缘阶段,盆地内部以细粒海相沉积为主,可见少量碳酸盐岩与盐岩。盆地阿普特阶主力烃源岩与其上覆的上白垩统碎屑岩储层共同组成了油气成藏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非海岸盆地 大西洋 裂谷盆地 被动大陆边缘 构造-沉积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碳硅泥岩型热水沉积铀矿基本类型、识别标志及找矿意义
10
作者 方适宜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38-239,共2页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深海热水沉积成矿理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如红海阿特兰蒂斯Ⅱ号含矿铜锌热卤水池的发现,东太平洋隆20°N发现正在喷溢的热水柱(黑烟囱和白烟囱)等,这些成果说明热水沉积成矿理论研究已取得重大突破。本...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深海热水沉积成矿理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如红海阿特兰蒂斯Ⅱ号含矿铜锌热卤水池的发现,东太平洋隆20°N发现正在喷溢的热水柱(黑烟囱和白烟囱)等,这些成果说明热水沉积成矿理论研究已取得重大突破。本文以深海热水沉积矿床理论为基础,从野外详细观察着手,辅以遥感地质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沉积矿床 找矿意义 识别标志 基本类型 热卤水 铀矿 裂陷作用 热水沉积成矿 太平洋 被动大陆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