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东坡志林》的审美特色——兼及苏轼笔记散文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芳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8-167,共10页
《东坡志林》是苏轼笔记散文的代表,无论其描写内容、叙述模式还是审美趣味,皆表现出与传统散文不同的追求与特色,成为中国古典笔记散文文体风格发生转变的典型之作。因应写作目的与叙写内容的变化,其审美情趣之特色尤为突出鲜明,这就... 《东坡志林》是苏轼笔记散文的代表,无论其描写内容、叙述模式还是审美趣味,皆表现出与传统散文不同的追求与特色,成为中国古典笔记散文文体风格发生转变的典型之作。因应写作目的与叙写内容的变化,其审美情趣之特色尤为突出鲜明,这就是对深情与雅致、颖悟与妙理、风韵与趣味的追求。这种新追求,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小品文写作。以公安派为代表的晚明文人的小品文,与其即有着明显的承传关系,故从文学史、散文史的角度看,以《东坡志林》为代表的苏轼笔记散文的出现,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东坡志林 笔记散文 审美特色 文体新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夷坚志》材料来源及搜集方式考订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祝平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46-49,71,共5页
关键词 《夷坚 搜集方式 洪迈 《洪氏集验方》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列子》 《龙川略 中国古代小说 东坡志林 宋代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东坡先生“戏颜回”所想到……
3
作者 肖菁 《会计之友》 1991年第5期34-35,共2页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夫子甚赞其乐于过苦日子的得意门生颜回“贤哉回也!”读过《论语》的苏轼却不“孔赞亦赞”。他在《东坡志林》有则《戏书颜回事》,曰:“颜回箪食瓢饮,其为造物者费亦省矣,然且不...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夫子甚赞其乐于过苦日子的得意门生颜回“贤哉回也!”读过《论语》的苏轼却不“孔赞亦赞”。他在《东坡志林》有则《戏书颜回事》,曰:“颜回箪食瓢饮,其为造物者费亦省矣,然且不免于夭折。”对勒紧裤带,不讲营养,只活了31岁就“不幸短命死矣”的颜回。东坡先生认为是不足为法的。大概这是因为,至圣孔子“食不厌精”,亚圣孟子“舍鱼而取熊掌”,谁人不求生活好的缘故吧?! 俱往矣,还看今朝。雷锋同志生前有句名言:“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旨哉斯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坡先生 东坡志林 有则 不改其乐 活着 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苏轼《题西林壁》诗
4
作者 刘孔伏 潘良炽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1年第1期21-22,59,共3页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七言绝句,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的《题西林壁》诗。要正确地理解这首诗,首先了解一下苏东坡游庐山赋诗的始末,是很有必要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七言绝句,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的《题西林壁》诗。要正确地理解这首诗,首先了解一下苏东坡游庐山赋诗的始末,是很有必要的。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而锒铛入狱,经朝中友人多方营救,方得从宽发落,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团练副使,于北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正月到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言绝句 东坡居士 乌台诗案 流传千古 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水诗 子瞻 徐凝 三峡桥 东坡志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文集》纪年勘误一则
5
作者 赵瑞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22,共1页
中华书局本《苏轼文集》与《苏轼诗集》堪称苏轼诗、文整理成果的双璧,其中《苏轼文集》对考订苏轼生平尤为重要。《苏轼文集》源出于南宋《东坡外集》,其中"题跋"与"杂记"两类是由久佚的麻沙书坊所刻《东坡志林》拆分而成。麻沙书... 中华书局本《苏轼文集》与《苏轼诗集》堪称苏轼诗、文整理成果的双璧,其中《苏轼文集》对考订苏轼生平尤为重要。《苏轼文集》源出于南宋《东坡外集》,其中"题跋"与"杂记"两类是由久佚的麻沙书坊所刻《东坡志林》拆分而成。麻沙书坊的经营者大多出自民间,文化素养不高,刻书多以盈利为目的,拼凑、删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文集 苏轼诗 东坡外集 东坡志林 书局本 双璧 知贡举 黄鲁直 香雨斋 锁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文集》校改指瑕
6
作者 赵瑞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5-205,共1页
孔凡礼先生点校,中华书局出版的《苏轼文集》,是目前最好的苏轼文集点校本。《文集》以明茅维《苏文忠公全集》为底本,并校以东坡七集、《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三苏文粹》、《东坡外集》、《东坡志林》、《仇池笔记》等,博采众本,择... 孔凡礼先生点校,中华书局出版的《苏轼文集》,是目前最好的苏轼文集点校本。《文集》以明茅维《苏文忠公全集》为底本,并校以东坡七集、《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三苏文粹》、《东坡外集》、《东坡志林》、《仇池笔记》等,博采众本,择善而从。但不免有个别值得商榷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集》 苏轼 东坡志林 指瑕 校改 《仇池笔记》 中华书局 点校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闲者便是主人——读《记承天寺夜游》
7
作者 单君 邹兆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54,共2页
一直很喜欢苏东坡,但不敢说,生怕一说出口就将他庸俗化.因此一直隐秘地将他放在心底。三年前,买了一本《东坡志林》,它是东坡生前一有随感就记录下来的文字,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主人 东坡志林 东坡 庸俗化 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富贵不易糟糠
8
作者 宋质奎 《求实》 1982年第7期43-45,共3页
“居富贵不易糟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撰的《东坡志林》中的一句话。说是一个人一旦地位高了,也不应该抛弃贫贱的共过患难的妻子。这一句话虽非名言警语,但却牵引着古人在婚姻家庭上所表现的高尚情操。 东汉初年,专管监察、执... “居富贵不易糟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撰的《东坡志林》中的一句话。说是一个人一旦地位高了,也不应该抛弃贫贱的共过患难的妻子。这一句话虽非名言警语,但却牵引着古人在婚姻家庭上所表现的高尚情操。 东汉初年,专管监察、执法的大臣宋弘,是一个颇有政绩而又才貌出众的佼佼者。当时光武皇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死了丈夫,便在刘秀的面前对宋弘夸个没完,说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家庭关系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李大钊 考茨基 糟糠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舆论 东坡志林 婚姻家庭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