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南褶皱带洞岩铅锌矿床闪锌矿Rb-Sr同位素测年及其构造变形时代 被引量:7
1
作者 龚银杰 张遵遵 +3 位作者 陈立波 金世超 甘金木 漆双林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5-496,共12页
重庆西阳县洞岩铅锌矿床位于川东南褶皱带中,为一中低温热液铅锌矿床,预测Zn金属量10.14万t。矿(化)体主要沿NNE向、NWW向断层呈脉状分布,或沿层间破碎带呈似层状分布。赋矿围岩为奥陶系碳酸盐岩。川东南褶皱带中这一类型铅锌矿床的形... 重庆西阳县洞岩铅锌矿床位于川东南褶皱带中,为一中低温热液铅锌矿床,预测Zn金属量10.14万t。矿(化)体主要沿NNE向、NWW向断层呈脉状分布,或沿层间破碎带呈似层状分布。赋矿围岩为奥陶系碳酸盐岩。川东南褶皱带中这一类型铅锌矿床的形成时代以及与NNE向断层相互关系研究薄弱。本文运用闪锌矿Rb-Sr同位素测年方法,测得洞岩铅锌矿床成矿年龄为(157.7±3.3) Ma,表明该矿床的主成矿阶段年龄为晚侏罗世。闪锌矿(87Sr/86Sr)i值为0.71347,远高于早期及同期沉积碳酸盐比值,可能与大气淡水加入有关。川东南褶皱带为推覆-滑脱的薄皮构造,褶皱变形的主要时期为中晚侏罗世的燕山运动早期。洞岩闪锌矿的Rb-Sr等线年龄与上述构造变形时代一致,说明矿床的形成与早燕山构造变形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Rb-Sr定年 铅锌矿 燕山期 地质调查工程 东南褶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南褶皱带西山背斜构造解析与运动学模拟 被引量:8
2
作者 贾小乐 何登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2-658,共7页
以高信噪比地震资料为基础,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对西山背斜构造变形特征进行几何学构造解析,提取构造特征参数,基于构造三角楔和断层转折褶皱的计算机模拟,对西山背斜的构造几何变形进行运动学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西山背斜分为浅层、... 以高信噪比地震资料为基础,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对西山背斜构造变形特征进行几何学构造解析,提取构造特征参数,基于构造三角楔和断层转折褶皱的计算机模拟,对西山背斜的构造几何变形进行运动学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西山背斜分为浅层、中层和深层构造,浅层构造受晚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形成于白垩纪至全新世,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底部滑脱层之上发育的突破断层控制浅表构造变形;中层构造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形成于早三叠世到晚三叠世,发育构造三角楔和断层传播褶皱;深层构造受加里东—海西运动影响,发育滑脱褶皱。印支运动形成的构造楔、反冲断层和晚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逆冲断层及后期遭受剥蚀等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现今的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东南褶皱带 西山背斜 断层传播褶皱 构造三角楔 构造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文山官房钨矿床化学元素迁移与钨矿化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亚辉 张世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923-924,共2页
夕卡岩型钨矿是国内外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床类型。目前文山官房矿区已发现多个钨矿体,见矿厚度为4~10m,钨的品位为0.11%~1.27%,矿床规模为中型,矿区找矿潜力巨大。矿区位于云南省文山县,地处滇东南褶皱带文山—富宁褶皱束薄竹... 夕卡岩型钨矿是国内外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床类型。目前文山官房矿区已发现多个钨矿体,见矿厚度为4~10m,钨的品位为0.11%~1.27%,矿床规模为中型,矿区找矿潜力巨大。矿区位于云南省文山县,地处滇东南褶皱带文山—富宁褶皱束薄竹山穹窿南翼。矿区岩石中化学元素的迁移对钨矿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迁移 钨矿床 白钨矿 矿区 花岗质岩浆 蚀变岩石 矿床类型 东南褶皱带 找矿潜力 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