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东南会子对南宋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超
-
机构
贵州财经学院经济学院
-
出处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90,共4页
-
文摘
南宋社会经济的高度繁荣,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流通手段及工具,由此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纸币——东南会子。东南会子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逐渐发展成为市场上的主要货币,执行着商品经济的货币流通职能,并以其纸币特有的方式,成为"国之命脉"。东南会子的发行使用一方面方便了大宗贸易的交易,促进了商业繁荣;另一方面由于过量发行,导致严重通货膨胀,对南宋王朝的财政及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
关键词
南宋
东南会子
经济繁荣
社会影响
-
Keywords
Southern Song Dynasty
Southeast huizi
economic prosperity
social implications
-
分类号
F810.5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论小面额东南会子对南宋货币流通的影响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王申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1-238,共8页
-
文摘
东南会子的面额设置使其更利于大额用途。东南会子最低面额为二百文,与一文铜钱之间的面额差距甚大;会子数量大增,使铜钱被日渐挤出流通领域;加之因宋廷在财政用途中限制颇多,小面额会子推广不畅,流通领域中出现了大额、小额货币配合困难的局面。民间与地方官府以木牌、纸贴等区域性代币填补小额货币不足的空缺,一些官员也建议宋廷增加小面额会子发行量、降低会子面额。宋廷最终选择贬值一贯面额17界会子,将其作为二百文面额18界会子使用,快速增加了流通中的小面额会子数量。而此后17、18界会子的进一步贬值,使各个面额的东南会子均能进一步深入到小额交易中,这基本解决了南宋小额货币不足问题。
-
关键词
东南会子
小面额纸币
铜钱
小额交易
-
分类号
K245
[历史地理—中国史]
F82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论南宋东南会子的起源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李埏
林文勋
-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5-61,共7页
-
文摘
论南宋东南会子的起源李埏,林文勋公元十世纪末叶,在我国的四川地区出现一种崭新的货币——交子。不唯在我国,即使世界上,这也是最早的纸币。此后,纸币的流通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降至南宋,除四川地区继续流通川引之外,东南地区有东南会子、荆湖地区有湖会、淮南...
-
关键词
东南会子
便钱会子
东南地区
起源说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绍兴元年
交子
临安
商品经济发展
四川地区
-
分类号
F82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湖北会子与南宋国家财政格局变迁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王申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110,共9页
-
文摘
湖北会子的兴衰折射出南宋国家财政格局的变化,该变化影响了京湖地区财政运行模式。南宋前期,宋廷保持各区域财政运行的相对独立性。因湖北会子不得出界使用,商旅在离开京湖地区之前多用湖北会子购买茶引,湖广总领所由此利用湖北会子将商旅的资金收入囊中,使其成为沟通茶利收入与和籴、购盐等货币支出的工具。南宋后期,宋廷倾向于统一管理各区域的军事、财政,湖广总领所的茶利也因此被收归国用。宋廷向京湖地区提供的大量东南会子拨款和京湖与两淮、四川的跨区域财政联系使得湖广总领所原有的财政运行模式失效。区域性纸币湖北会子不再适用于新的财政格局,逐渐被东南会子取代。不同纸币的兴衰更替,与国家财政制度的变迁息息相关。
-
关键词
南宋
湖广总领所
湖北会子
东南会子
财政运行
-
分类号
K24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详搜精析 存史立说——《宋金楮币史系年》评介
- 5
-
-
作者
黄纯艳
-
机构
厦门大学历史系
-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2-95,共4页
-
文摘
详搜精析存史立说———《宋金楮币史系年》评介黄纯艳在我国货币史上,宋代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阶段,一个最突出的标志就是第一次出现了纸币。而且其价值并不止于此时有了这个破天荒的创举,更主要的是出现了多种纸币形式和流通体制,形成了比较全面的发行、回笼、收...
-
关键词
史料
东南会子
宋金
交子
纸币
研究者
存史
《宋史》
宋代经济
《宋会要》
-
分类号
F82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