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
张秀振
刘海涛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2
|
吴平与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 |
常好礼
|
《理论探讨》
|
1988 |
3
|
|
3
|
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和共产国际 |
常好礼
|
《学习与探索》
|
1988 |
1
|
|
4
|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与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制定和形成 |
蒋孝山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3
|
|
5
|
论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 |
李鸿文
李羽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2
|
|
6
|
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与东北抗日联军 |
申言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3
|
|
7
|
抗战初期鲁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
李冬春
|
《齐鲁学刊》
|
1988 |
2
|
|
8
|
中国共产党制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演变 |
刘昭豪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0 |
|
9
|
周恩来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卓越贡献 |
杨光彦
陈明钦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10
|
山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几个问题的述评 |
贾蔚昌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11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与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
陈一华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12
|
山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述论 |
赵延庆
|
《齐鲁学刊》
|
1983 |
|
|
13
|
国共离合与中共东江抗日武装的发展(1940-1943) |
尹智博
左双文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2
|
|
14
|
在“统战”与“敌后游击”间徘徊:中共东江抗日武装的建立及发展(1938—1943) |
杨新新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15
|
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斗争 |
王鸿斌
王秉忠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1 |
2
|
|
16
|
东北抗日联军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
徐首军
|
《理论探讨》
|
1988 |
1
|
|
17
|
论中共中央“一·二六”指示信及其对东北抗日斗争的影响 |
常好礼
|
《学习与探索》
|
1986 |
2
|
|
18
|
在东北抗日斗争中的杨松同志 |
李鸿文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1
|
|
19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东北抗日游击战争 |
温永录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8 |
0 |
|
20
|
统一战线是一个法宝 |
徐宝庆
|
《齐鲁学刊》
|
197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