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入新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民族精神探析
- 1
-
-
作者
罗烨
-
机构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期190-191,共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在新疆的实践研究”(22VMZ009)。
-
文摘
本文以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后退入苏联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为研究对象,立足于义勇军在新疆期间进行生产建设、维护和平统一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民族精神,探究讨论其对新时代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
-
关键词
新疆
东北抗日义勇军
民族精神
民族共同体意识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国共产党与东北抗日义勇军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高文俭
-
机构
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心
-
出处
《政工学刊》
2015年第9期5-7,共3页
-
文摘
在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兴起、发展壮大和抵抗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对义勇军的武装抗日进行了积极的思想发动,而且还派出大批党团员和进步人士深人到东北各地区发动群众组建义勇军,直接创建领导了部分义勇军部队,并引导部分义勇军成为东北抗联的重要组成力量,对义勇军抗战起到了积极的领导和支持作用,在东北抗战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
关键词
东北抗日义勇军
中国共产党
东北抗联
抗战史
领导
群众
团员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东北抗日义勇军失败之原因分析
- 3
-
-
作者
郝银侠
-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59-63,共5页
-
文摘
东北抗日义勇军失败原因如其成分一样颇为复杂,既有自身原因,亦是国民政府政策主导的错误,也有中共政策的失误,其中自身的诸多缺陷是其失败的主因,而作为当政的国民政府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中国的另一大党中共亦应负一定的责任。
-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东北抗日义勇军
国民政府
中共
-
Keywords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 Northeast Anti-Japanese Militia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分类号
K264.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张学良对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方针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程亚娟
胡玉海
-
机构
张氏帅府博物馆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3-36,共4页
-
文摘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在公开执行"不抵抗"政策的同时,对东北义勇军的抗战,一直坚持暗中支持援助的方针,对义勇军的兴起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这一方针的实行,不具政府行为的支持,力度极为有限,才导致了义勇军的最后失败。既要公开执行"不抵抗"的政策,又暗中实行支持义勇军的方针,使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后一直处于两难境地的尴尬状态中。总体上看,张学良对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支持行为没能改变其"不抵抗"政策的本质。
-
关键词
张学良
东北抗日义勇军
方针
-
Keywords
Zhang Xueliang
Anti-Japanese volunteer units in the Northeast China
Policy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爱国精神述略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卞直甫
-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84-88,共5页
-
文摘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武装占领沈阳;东北当局忠实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不到三个月,三省失陷,三千万同胞呻吟在日寇的铁蹄之下。在这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时刻,东北民众本着“匹夫有责”之义,崛起抗战。
-
关键词
东北抗日义勇军
不抵抗主义
日本帝国主义
马占山
民族危亡
李春润
三千万
抗日救国
辽宁民众自卫军
叛国投敌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张学良与东北抗日义勇军
被引量:1
- 6
-
-
作者
穆景元
-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95-99,共5页
-
文摘
九·一八事变后,具有革命传统的东北人民不甘心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纷纷拿起武器组织义勇军,转战东北各地,给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义勇军在同日寇浴血奋战的过程中,除了受到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外,也得到了张学良将军的同情和支助,
-
关键词
东北抗日义勇军
日本帝国主义
东北人民
九·一八事变
抗日救国
抗日斗争
马占山
东北义勇军
救国会
抗日武装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东北抗日义勇军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价值
- 7
-
-
作者
张宏茹
甄帅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改革与开放》
2012年第01X期29-29,31,共2页
-
文摘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八十周年,也是东北抗日义勇军奋起救国的八十周年。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光辉一页。在民族危亡的紧急时刻,东北抗日义勇军用血肉之躯抵御日寇的硝烟弹雨,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发向前。本文首先论述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兴起,然后论其发展及抗日活动,最后歌颂其爱国主义精神对当今社会的意义即时代价值。
-
关键词
东北抗日义勇军
爱国主义精神
时代价值
-
分类号
D64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冰雪中的东北抗日义勇军
- 8
-
-
作者
江丰
-
机构
不详
-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
-
关键词
东北抗日义勇军
冰雪
-
分类号
I
[文学]
-
-
题名东北抗日义勇军失败原因初探
- 9
-
-
作者
卞直甫
-
出处
《北方论丛》
1984年第6期22-27,共6页
-
文摘
关于东北抗日义勇军问题的研究,是东北近代地方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东北抗日义勇军这支自发的民众抗日武装,曾发展到三十余万人,活动在东北全境,坚持三年之久。
-
关键词
东北抗日义勇军
原因
失败
地方史研究
抗日武装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抗日战争的序幕——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日初探
- 10
-
-
作者
杨大炜
-
机构
盘锦市档案馆(市地方志办)
-
出处
《兰台内外》
2019年第6期13-14,共2页
-
文摘
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东北抗日义勇军是九一八事变后各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救国军、自卫军,保安队、民团、大刀会、红枪会等抗日武装的总称,其中既有东北军正规军部队和警察部队,也有抗日的绿林豪杰。抗日义勇军在东北各地风起云涌,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仅在北满、吉东、东满等地就有近20万人,在辽南、辽西、辽北有近30万人,总计有近50万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抗日斗争体现了东北人民不畏强暴、奋起捍卫民族尊严的爱国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本文将就东北抗日义勇军(简称“义勇军”)抗日斗争做初步探讨。
-
关键词
东北抗日义勇军
抗日战争
序幕
九一八事变
抗日斗争
日本帝国主义
警察部队
东北人民
-
分类号
K264.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国歌中的“义勇军”原型是哪支队伍?
- 11
-
-
作者
王龙
-
出处
《兰台内外》
2015年第3期16-17,共2页
-
文摘
九一八事变后,不畏强暴的东北人民揭竿而起,先后组建起100多路抗日义勇军,和日本侵略者决死相拼。白山黑水间,到处燃起熊熊的抗日烽火。1933年2月的一天,作曲家聂耳随同东北抗日义勇军总司令朱庆澜将军来到热河抗战前线慰问抗日骑兵部队。当他听到战士们激情澎湃地高唱《义勇军誓词歌》时,顿时热血沸腾,激发了强烈的创作灵感。1935年4月,聂耳为田汉的歌词《义勇军进行曲》谱曲定稿。
-
关键词
东北抗日义勇军
聂耳
抗日烽火
东北人民
日本侵略者
骑兵部队
东北义勇军
抗日武装
激情澎湃
马占山
-
分类号
E297
[军事—军事理论]
-
-
题名“九一八”事变中,辽西地区抗日活动散记
- 12
-
-
作者
郭树民
-
机构
神父
-
出处
《中国天主教》
1995年第4期18-19,共2页
-
文摘
自张学良将军东北易帜,和南京中央政府统一后,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大好河山早已垂涎三尺,按撩不住吞并东北的野心。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主义,日军铁蹄所到,势如破竹,从此东北人民过了14年的牛马生活。
-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辽西地区
抗日活动
“九·一八”事变
日本侵略者
不抵抗主义
东北易帜
东北抗日义勇军
蒋介石
中央政府
-
分类号
B97
[哲学宗教—宗教学]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刘鼎,杰出的中国人
- 13
-
-
作者
路易·艾黎
-
出处
《军工文化》
2016年第9期92-94,共3页
-
文摘
他的忠心革命、富有才干,还有他的虚怀若谷、坚忍负重、超俗不凡、实实在在做实事的品格,正直、正派的为人,都令我从心里敬佩,难以忘怀。我在中国生活六十年,接触过许多非凡的革命者和建设者。其中,刘鼎是我最熟悉、最敬佩的老同志之一。他是在革命和建设两方面都卓有贡献的杰出的中国人。刘鼎辞世已经一年了。
-
关键词
对我说
愚园路
史沫特莱
张学良将军
陕北苏区
段士谋
秘密联络站
东北抗日义勇军
中国生活
北京医院
-
分类号
G239.22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