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殷晓峰 李诚固 王颖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44,共4页
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当前地域文化日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研究了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特色、区域发展环境、区域产业结构、区... 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当前地域文化日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研究了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特色、区域发展环境、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创新的影响作用,探讨了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效应,提出了基于促进区域经济有序发展的东北地域文化发展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域文化 区域经济影响 地域文化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振兴东北经济”的东北地域文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汪林生 朱振荣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3-105,共3页
“振兴东北经济”战略是中央的正确决策,但东北在振兴经济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东北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东北地域的制度文化、冠军全得文化、家族文化、强力行政文化等不经济的文化现象,不利于“振兴东北经济”战略的实施。必须关注并... “振兴东北经济”战略是中央的正确决策,但东北在振兴经济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东北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东北地域的制度文化、冠军全得文化、家族文化、强力行政文化等不经济的文化现象,不利于“振兴东北经济”战略的实施。必须关注并克服东北地域文化的负面影响,才能实现东北经济的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兴东北经济 东北地域文化 不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流人诗与东北地域文化的“疏”与“合”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磊 王珏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188,共7页
自古以来,东北地区一直是流放者的居所。时至清初,大批文人因为参与抗清、直谏、党争,或案狱牵连而被遣戍到此,其规模和影响力均堪称空前。这些流放文人在塞外援翰写心,吟咏不辍,东北的山川节物,风土人情成为他们诗作中重要的表现对象... 自古以来,东北地区一直是流放者的居所。时至清初,大批文人因为参与抗清、直谏、党争,或案狱牵连而被遣戍到此,其规模和影响力均堪称空前。这些流放文人在塞外援翰写心,吟咏不辍,东北的山川节物,风土人情成为他们诗作中重要的表现对象。但同时也总会呈现出各种矛盾——畏惧与叹赏,苦闷与旷达,顽强坚韧与焦灼渴望,对东北地域文化的"疏"与"合",往往在诗中相伴并存。这种矛盾为清初流人诗平添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是流人复杂心态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人诗 东北地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开展东北地域文化研究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8
4
作者 刘中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东北地域文化研究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大背景下提出的。东北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地域文化共同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成为加强民族凝... 东北地域文化研究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大背景下提出的。东北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地域文化共同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成为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文化资源。东北地域文化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东北民族的变迁与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东北地域文化的特质及其表征形态,东北文学艺术,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亚区域文化的交融与比较,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等。研究东北地域文化,对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域文化 中华文化 文化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域文化模式的阻滞效应与转型——立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的讨论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5-70,共6页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推进不仅意味着东北地域经济与社会结构的转型,同时还伴随着东北地域文化模式的转型。而东北地域文化模式中的制度性依赖、外来性促进和官本位的三个特质对东北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阻滞效应。理论上认清东...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推进不仅意味着东北地域经济与社会结构的转型,同时还伴随着东北地域文化模式的转型。而东北地域文化模式中的制度性依赖、外来性促进和官本位的三个特质对东北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阻滞效应。理论上认清东北文化模式转型内在机制,加快东北文化体制改革,建构东北地域文化转型的制度推力对于我们制定东北文化战略,选择改造东北地域文化的路径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域文化模式 文化阻滞效应 文化模式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媒体视角下东北地域文化的电影品牌建设——以电影《茶啊二中》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秦旭剑 庄潍赫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56-160,共5页
电影在中西方文化发展史中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也是构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媒体时代推动了电影产业的进步,就我国电影发展来说,东北地域文化因其传播的广泛性逐渐成为电影创作的又一重要题材。在这一趋势下,构建东北地域文... 电影在中西方文化发展史中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也是构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媒体时代推动了电影产业的进步,就我国电影发展来说,东北地域文化因其传播的广泛性逐渐成为电影创作的又一重要题材。在这一趋势下,构建东北地域文化电影品牌成为学术热议选题。电影《茶啊二中》中独特的语言表达、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都是对东北地域文化的应用,通过分析电影中地域文化的表达方式,对东北地域文化电影的品牌化构建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域文化 电影品牌 品牌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作家群与东北地域文化书写
7
作者 韩文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6-149,共4页
东北地域文化研究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大背景下提出的。东北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地域文化共同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成为加强民族凝... 东北地域文化研究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大背景下提出的。东北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地域文化共同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成为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文化资源。东北地域文化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东北民族的变迁与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东北地域文化的特质及其表征形态,东北文学艺术,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亚区域文化的交融与比较,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等。研究东北地域文化,对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域文化 东北作家群 书写 “乡土文学” 地方色彩 艺术特点 乡村叙事 世界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蛮之祸与野性之美——从东北地域文化角度重读《生死场》
8
作者 闫秋红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8-171,共4页
关于《生死场》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从东北地域文化角度讲,《生死场》再现了野蛮之祸与野性之美两种极端性的文化品格和主题意向。这些本来并不具备什么政治觉悟的东北农民,他们所具有的原始野性的生命意识和复仇主义精神却... 关于《生死场》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从东北地域文化角度讲,《生死场》再现了野蛮之祸与野性之美两种极端性的文化品格和主题意向。这些本来并不具备什么政治觉悟的东北农民,他们所具有的原始野性的生命意识和复仇主义精神却恰恰在无意中适应了抗战的需要,因而抗战主题仍然是《生死场》多义主题中不可被忽视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东北地域文化 抗战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叙事资源与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遇合——论白天光小说叙事模式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喦 宋扬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3-130,共8页
白天光小说扑面而来的古典小说气息已被诸多研究者所关注,然尚待我们穿过感性认识与泛泛而谈,展开扎实的文本细读与深入的理论研究。无论是自觉地摹写中国古典小说,还是无意识地契合、关联传统叙事资源,白天光小说创作与传统叙事资源的... 白天光小说扑面而来的古典小说气息已被诸多研究者所关注,然尚待我们穿过感性认识与泛泛而谈,展开扎实的文本细读与深入的理论研究。无论是自觉地摹写中国古典小说,还是无意识地契合、关联传统叙事资源,白天光小说创作与传统叙事资源的关系是研究者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也是传统叙事资源在当代东北地域文学中的一次颇有意味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叙事 白天光 中国古典小说 东北地域文化 遇合 文本细读 东北地域文学 小说叙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域文化对动画电影前期美术风格的影响
10
作者 陈红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98-100,共3页
动画电影与真人电影的最大不同,就在于角色的前期美术风格对人物乃至整部动画电影所起到的是举足轻重的决定性的影响。从欧美日韩等发展国家动画电影的成功经验来看,任何一部动画电影的成功,其背后都凝结着一种为其提供强有力依托的... 动画电影与真人电影的最大不同,就在于角色的前期美术风格对人物乃至整部动画电影所起到的是举足轻重的决定性的影响。从欧美日韩等发展国家动画电影的成功经验来看,任何一部动画电影的成功,其背后都凝结着一种为其提供强有力依托的地域文化,无论是欧美等国的英雄主义式的地域文化,还是日本的怪力乱神式的地域文化,抑或是韩国的嘻笑乐观的地域文化,都是承托其动画电影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并且都已经成为影响动画电影前期美术风格的一种决定性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域文化 动画电影 美术风格 成功经验 英雄主义 决定性 欧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迟子建小说的地域文化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钢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6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地域文化特征 迟子建小说 东北地区 地域文化特色 东北地域文化 日本侵略者 中华民族 人员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土的芬芳:论谢友鄞小说的诗化品质
12
作者 李张建 刘沙莎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56,共6页
在众多书写东北的作家中,谢友鄞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作为湖南人,他长期生活、工作在辽西,他以一个外来者的视角审视辽西文化和辽西人的生活与命运。同时,他又以极具现场感的内视角,聚焦辽西人生活的细枝末节,热情洋溢地呈现这片土地的人... 在众多书写东北的作家中,谢友鄞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作为湖南人,他长期生活、工作在辽西,他以一个外来者的视角审视辽西文化和辽西人的生活与命运。同时,他又以极具现场感的内视角,聚焦辽西人生活的细枝末节,热情洋溢地呈现这片土地的人文风貌及文化内核,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东北地域文化小说。不同于东北人写东北,谢友鄞的小说既富有南方的细腻,又兼具东北的粗粝,他的语言依托日常口语、乡村俚话,同时又浑然天成般充满精致与细腻感,使得小说饱含诗化的品格。他用一个作家独特的文学想象构建了“边地”的美学世界,在一众作家中脱颖而出,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友鄞 辽西 诗化品质 东北地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民间大花布在乡村振兴语境下的再生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卫亮 李文成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0-101,共2页
中国传统的东北大花布是中华人民的劳动与智慧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影响下伟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提倡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背景下,中国传统东北大花布的再生创新、再生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 中国传统的东北大花布是中华人民的劳动与智慧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影响下伟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提倡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背景下,中国传统东北大花布的再生创新、再生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意义。传统的东北大花布是东北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辉煌历史发展进程需要在自然传承的基础上再生创新。通过吸收时下流行的元素与风尚、现代化科技工艺手法等创意想法与设计,增进传统的东北大花布的细节优化设计,让其以新的姿态走入人们的生活,赋予东北大花布新时代的精神意义,让已被淡忘的设计再次继续走向市场和民间,能够产生经济现实价值,并不断增进发扬传统地域文化价值,还能实现大花布印染工艺及技艺、东北地域文化及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域文化 再生设计 乡村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艺手法 印染工艺 传统民间艺术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作家创作中的情义民风、乡土语言与文本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逄增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5期80-86,共7页
本文从地域文化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着眼,以文化学理论为基本框架,详述了东北地域文化中情义民风的历史由来,其对东北作家文化心理的渗透及其在创作中的外化显现;东北地域语言形成的历史文化机制及其对东北作家语言思维能力和作品... 本文从地域文化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着眼,以文化学理论为基本框架,详述了东北地域文化中情义民风的历史由来,其对东北作家文化心理的渗透及其在创作中的外化显现;东北地域语言形成的历史文化机制及其对东北作家语言思维能力和作品语言风格的制约与影响;东北地域文化中的语言、民俗、自然和人文景观对东北作家创作的文本特征的形成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助成着也局限着东北作家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作家群 东北地域文化 端木蕻良 语言 场面化 《生死场》 文本特征 汉语书面语 文学作品 《科尔沁旗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中的内心活动——读素素散文集《独语东北》 被引量:1
15
作者 洪治纲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2-127,共6页
关键词 独语 内心活动 东北地域文化 散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电影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16
作者 李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共3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电影主题衍生产品在电影产业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建立并完善后电影产业结构,挖掘电影文化旅游资源,是保持电影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正...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电影主题衍生产品在电影产业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建立并完善后电影产业结构,挖掘电影文化旅游资源,是保持电影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正处在黄金时期且高速发展的影视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如何适应互联网形势下的电影产业链"新常态",将东北地域文化融入电影产业链中,是东北电影产业人共同努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产业链 东北地域文化 影视文化传播 互联网+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中国乡村小说史论的别样建构——论韩春燕的《启蒙的风景——百年中国乡村小说嬗变》
17
作者 徐日君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0,共5页
几年前读韩春燕的专著《风景颗粒--当代东北地域文化小说解读》,便被其独到的见解所吸引。作者用如诗如画的语言,娓娓评述着她钟爱的作家和作品。像微微春风,吹拂着白山黑水,似霏霏春雨,滋润着读者心田,使人在审美的熏陶中,接受了论者... 几年前读韩春燕的专著《风景颗粒--当代东北地域文化小说解读》,便被其独到的见解所吸引。作者用如诗如画的语言,娓娓评述着她钟爱的作家和作品。像微微春风,吹拂着白山黑水,似霏霏春雨,滋润着读者心田,使人在审美的熏陶中,接受了论者的批评理念,实现了对作家作品的认同。如今,读她的小说史论《启蒙的风景--百年中国乡村小说嬗变》(以下简称为《启蒙的风景》),又一次受到审美的震撼。不过,这不只是因为史论的诗意论述和远方风景,更是因为其在前辈既有乡村小说研究的基础上,对百年中国乡村小说史论的别样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说 东北地域文化 小说解读 小说嬗变 如诗如画 史论 风景 批评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录片《鸭绿江纪事》的人文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国伟 徐嘉仪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68-70,共3页
纪录片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人是艺术创作永恒的主题。《鸭绿江纪事》作为一部人文纪录片,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以“小人物”反映“大故事”,在故事和情感的支撑下真实动人,亲历与见证为传播增添坚实力量。本文主... 纪录片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人是艺术创作永恒的主题。《鸭绿江纪事》作为一部人文纪录片,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以“小人物”反映“大故事”,在故事和情感的支撑下真实动人,亲历与见证为传播增添坚实力量。本文主要围绕《鸭绿江纪事》的人文价值展开分析研究,分别论述其文献价值、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探讨其表现手法的人文性、纪实性、真实性和审美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纪录片 《鸭绿江纪事》 纪录片价值 东北地域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俗”语言影视小品的规范与发展
19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2-232,共1页
高林波、张玉梅撰文《东北影视剧小品“俗“语言的文化阐释》指出,在东北地域文化中,由于东北人缺乏理性精神和反思意识形成了当代东北影视剧小品俗语言文化现象,“俗”语言让人们之间既亲切又陌生,既搞笑又引人深思。东北影视剧小... 高林波、张玉梅撰文《东北影视剧小品“俗“语言的文化阐释》指出,在东北地域文化中,由于东北人缺乏理性精神和反思意识形成了当代东北影视剧小品俗语言文化现象,“俗”语言让人们之间既亲切又陌生,既搞笑又引人深思。东北影视剧小品通过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笑料和噱头,痛快淋漓的表现生活中一些东北人性格的失误、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剧 俗语言 “俗” 小品 东北地域文化 文化阐释 文化现象 意识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