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东北作家群”与“新东北文学”摭论——以群体形成、传统赓续与审美追求为例 |
徐日君
王科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经典的生成与东北作家群的文化身份认同 |
孙佳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3
|
新东北作家群“子一代视角”的现实主义再思考 |
钱海敏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代际视野中的“新东北作家群”与“新南方写作” |
王振锋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5
|
战斗·归来人·地方性经验重建——东北作家群的工业想象及书写(1949-1966) |
孙冬迪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流亡”文学群体的民族意识与生命意识——论“东北作家群”的乡土小说 |
丁帆
李兴阳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7
|
《铁流》《毁灭》与东北作家群创作 |
逄增玉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3
|
|
8
|
论新东北作家群对现代东北叙事的赓续与新变——以双雪涛为典型案例 |
纪秀明
郑玥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9
|
30年代东北作家群的“类似再现”——论90年代辽宁儿童文学作家群 |
李春林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10
|
论“东北作家群”小说的民俗叙事形态 |
张永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1
|
人性:遮蔽中绽放与迷惘中希求——东北作家群与台湾东北作家抗日小说比较 |
董慧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2
|
东北作家群与东北地域文化书写 |
韩文淑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3
|
关于“东北作家群”创作的断想 |
白长青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4
|
论东北作家群抗战小说的复仇主义精神 |
闫秋红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5
|
论移民文化与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创作 |
李长虹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6
|
热盼中的满足——评《大野诗魂:论东北作家群》 |
朱东宇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17
|
左翼的流亡:东北作家群的革命情结与家国情怀 |
谢纳
林静怡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8
|
对东北作家群小说创作的再认识 |
王培元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2
|
|
19
|
《高梁叶》——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史诗——东北作家群研究拾遗 |
邢富君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7 |
2
|
|
20
|
原生态的魅力与功能——东北作家群创作的审美特色 |
李珂
张中良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