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门福利政策转型中的政府角色 被引量:1
1
作者 霍慧芬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4-96,共3页
在澳门传统的福利政策中,政府承担有限的责任,其角色定位符合传统的"东亚社会政策"模式。回归祖国以来,特区政府加大在社会福利方面的责任承担,提升社会福利水平,提供各种普及型社会福利,政府的角色定位呈现出"混合型社... 在澳门传统的福利政策中,政府承担有限的责任,其角色定位符合传统的"东亚社会政策"模式。回归祖国以来,特区政府加大在社会福利方面的责任承担,提升社会福利水平,提供各种普及型社会福利,政府的角色定位呈现出"混合型社会福利"模式的特点。需要审慎厘定政府在福利转型中的角色定位,实现"强大而有限"的政府定位,确保社会福利得到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政策 东亚社会政策 混合型社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体制对中日韩生活制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立雄 金炳彻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36,127-128,共10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日本和韩国共同面临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的任务。然而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同,三个国家生活保护制度呈现不同的发展路径。日本受外来民主的影响,在战后立即建立了生活保护制度;韩国在威权体制下建立了生活保护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日本和韩国共同面临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的任务。然而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同,三个国家生活保护制度呈现不同的发展路径。日本受外来民主的影响,在战后立即建立了生活保护制度;韩国在威权体制下建立了生活保护制度,但并没有得到实质的贯彻,直到文民政府建立后,在市民的推动下,才建立了国民基础生活保障制度;在中国,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计划经济时代建立了以少数边缘性群体为保障对象的临时生活保护制度,改革开放后,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压力下建立了以城镇居民为保障对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后保障对象扩展至全体居民。受政治体制的影响,三个国家公民享受生活保障的权利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社会政策 生活保护制度 政治体制 中日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