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对东亚生产网络的影响与中国应对 被引量:9
1
作者 刘中伟 沈家文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3年第1期59-68,共10页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在美国的积极推动下发展迅速,以成员国全面零关税、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权利和环保等议题为特点,提出建立高质量和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东亚生产网络格局虽逐步形成,但仍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中国还处于价值链...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在美国的积极推动下发展迅速,以成员国全面零关税、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权利和环保等议题为特点,提出建立高质量和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东亚生产网络格局虽逐步形成,但仍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中国还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随着美国主导TPP的不断发展,中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地位从外部需求、区域合作和贸易标准等多方面均面临新的挑战。中国应正视和关注TPP发展动态,完善东亚生产网络格局,推动东北亚经济合作,积极应对TPP可能带来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P 东亚生产网络 价值链 中日韩经济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检验——基于贸易增长途径的视角 被引量:6
2
作者 范爱军 常丽丽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共6页
运用贸易增长分解方法,将东亚各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分解为广度增长、数量增长与价格增长,从贸易增长途径这一新视角探讨了中国与东亚各国的相对分工地位。研究结果显示,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四国对中国的出口以价格增长为主,而... 运用贸易增长分解方法,将东亚各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分解为广度增长、数量增长与价格增长,从贸易增长途径这一新视角探讨了中国与东亚各国的相对分工地位。研究结果显示,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四国对中国的出口以价格增长为主,而菲律宾、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三国主要以数量增长带动对中国的出口贸易。这说明中国并非位于分工体系的底端,而且其分工地位将逐步提高,因为在东亚七国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中,数量增长表现出了趋于主导的态势。由此看来,中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处在上升阶段,并逐步向分工体系的高端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增长途径 东亚生产网络 分工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生产网络兴起背景下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3
3
作者 马莉莉 张彤 黄文学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38,共6页
东亚生产网络兴起是20世纪末以来全球经济变迁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使模块网络化这一新兴生产组织方式得以发展,而且重构了全球分工格局,深刻影响了中国、东亚、欧洲、北美、非洲等国的国际地位。丝绸之路经济带就是在全球分工格局的... 东亚生产网络兴起是20世纪末以来全球经济变迁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使模块网络化这一新兴生产组织方式得以发展,而且重构了全球分工格局,深刻影响了中国、东亚、欧洲、北美、非洲等国的国际地位。丝绸之路经济带就是在全球分工格局的内在矛盾激化后,中国作出的现实选择。根据东亚生产网络发展提供的经验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资源条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选择特定的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东亚生产网络 互联互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禀赋结构视角下的东亚生产网络:演化规律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2
4
作者 丁宋涛 刘厚俊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8-225,共8页
自世界银行发起"东亚奇迹"的讨论以来,东亚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雁行假说"到产业内贸易,再到产品内分工,直至东亚生产网络,都试图对东亚贸易高速增长模式做出解释。基于要素禀赋分工的全球... 自世界银行发起"东亚奇迹"的讨论以来,东亚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雁行假说"到产业内贸易,再到产品内分工,直至东亚生产网络,都试图对东亚贸易高速增长模式做出解释。基于要素禀赋分工的全球价值链刻画了后发工业国融入全球贸易格局的路径。然而,当前的东亚生产网络并非垂直分工的线性结构,而是复合了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的网络结构。当生产工序分解后形成了碎片化生产,生产片段的再组织将打破原有的线性结构,取而代之的是多节点的、非线性的网络形态。跨国公司领导的企业间的契约合作是东亚生产网络的制度特征,也是东亚生产网络迅速成长的微观动力。推进和引导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应当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核心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生产网络 网络演化全球价值链 要素禀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向东亚生产网络的传导:基于垂直专业化角度的解释 被引量:2
5
作者 耿楠 《当代经济管理》 2011年第7期80-86,共7页
金融危机向东亚的传导主要是通过贸易渠道。传统理论对当前的传导机制,尤其进出口贸易波动在各经济体间不均等甚至差异较大的现象未能给出充分的解释。将垂直专业化作为联系经济波动和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引入传导模型,为其提供了新的角... 金融危机向东亚的传导主要是通过贸易渠道。传统理论对当前的传导机制,尤其进出口贸易波动在各经济体间不均等甚至差异较大的现象未能给出充分的解释。将垂直专业化作为联系经济波动和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引入传导模型,为其提供了新的角度。从模型的推论以及金融危机以来贸易数据的经验分析得出:东亚生产网络的垂直专业化程度较其它区域更高,因而受金融危机影响其贸易波动更为显著;相对于其他行业,电子行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更为典型,导致电子产品贸易对金融危机的反应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东亚生产网络 垂直专业化 传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中国融入东亚生产网络的战略路径
6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42-242,共1页
丁宋涛、刘厚俊撰文《要素禀赋结构视角下的东亚生产网络:演化规律与中国的战略选择》指出,自世界银行发起“东亚奇迹”的讨论以来,东亚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雁行假说”到产业内贸易,再到产品内分工,直至... 丁宋涛、刘厚俊撰文《要素禀赋结构视角下的东亚生产网络:演化规律与中国的战略选择》指出,自世界银行发起“东亚奇迹”的讨论以来,东亚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雁行假说”到产业内贸易,再到产品内分工,直至东亚生产网络都在试图解释东亚贸易高速增长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宋涛 刘厚俊 《要素禀赋结构视角下的东亚生产网络 演化规律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书评 书介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重构与日韩对华投资再选择 被引量:4
7
作者 潘怡辰 蔡桂全 宋云潇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4-56,共13页
当前,全球供应链正经历着重大冲击和变革。以中日韩为主要参与方的东亚生产网络,其传统的供应链格局也正遭受多重冲击,正在加速重构。日韩是中国重要的外资来源地,两国对华投资在中日韩供应链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国... 当前,全球供应链正经历着重大冲击和变革。以中日韩为主要参与方的东亚生产网络,其传统的供应链格局也正遭受多重冲击,正在加速重构。日韩是中国重要的外资来源地,两国对华投资在中日韩供应链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国际形势变化,日韩对华投资从行业领域到投资动机与投资力度等方面均出现了再选择动向,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文章通过分析日韩在华供应链所面临的冲击以及日韩在华投资的“再选择”与新变化,进一步研判日韩对华投资与供应链合作的发展趋势,并就未来如何进一步加强中日韩合作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韩对华投资 供应链重构 东亚生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