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思东亚现代性的理论话语与内在张力
1
作者 何祎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2,共12页
对东亚地区工业化转型和社会发展的关注形成了东亚现代性的理论话语。东亚的文化特征与发展动态被视为与西方相异的现代性个案,东亚内部历史与文化的相互交织也衍生了不同版本的现代性话语,如何理解和阐释差异是东亚现代性的核心问题。... 对东亚地区工业化转型和社会发展的关注形成了东亚现代性的理论话语。东亚的文化特征与发展动态被视为与西方相异的现代性个案,东亚内部历史与文化的相互交织也衍生了不同版本的现代性话语,如何理解和阐释差异是东亚现代性的核心问题。东亚由一个“异常问题”进入西方视野,西方中心主义的现代性定义不仅带来了西方样板与东亚变体的相对主义解释困境,东亚本土学者对文化独特性的建构也易于落入自我他者化或自我东方主义化的陷阱。在新历史变局下,重思东亚现代性及其内在张力,阐释差异的政治对走出我者与他者的二元认识论迷思和反抗西方中心主义现代性的象征暴力提出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现代性 西方中心主义 他者 差异 中国式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反思视角下的中国道路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海滨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25,165,共7页
现代性道路的多线论,是我们从学理上谈论中国道路的逻辑前提。西方现代化历程在文化理念、生存方式、经济逻辑和政治路径等层面均溢出了其负效应。西方现代性实践的负效应不是现代性本身必然带来的。中国道路应自觉反思西方现代性实践... 现代性道路的多线论,是我们从学理上谈论中国道路的逻辑前提。西方现代化历程在文化理念、生存方式、经济逻辑和政治路径等层面均溢出了其负效应。西方现代性实践的负效应不是现代性本身必然带来的。中国道路应自觉反思西方现代性实践中可以避免的发展代价,走既充分借鉴现代性文明因素又最大限度地避免现代性负效应的道路。从理论上展望中国道路的前景,应自觉建构传统与现代相综合,物质与精神并重,党的领导下动力机制、平衡机制和优化机制相结合的新型文明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多元现代性 东亚现代性 多线论 中国道路 新型文明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模式电视剧在中国青年受众中的接受比较分析
3
作者 章宏 邵凌玮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9-104,共6页
近年来电视节目模式的本土化改编已成为全球电视产业的重要现象。源自东亚邻国的韩剧、日剧由于传递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与国内受众相似而成为热门的改编对象。通过中国青年受众对改编自同名日漫的模式电视剧《深夜食堂》日剧版和本土版... 近年来电视节目模式的本土化改编已成为全球电视产业的重要现象。源自东亚邻国的韩剧、日剧由于传递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与国内受众相似而成为热门的改编对象。通过中国青年受众对改编自同名日漫的模式电视剧《深夜食堂》日剧版和本土版的比较接受分析发现,这些青年受众较为认可日剧版所再现的当代日本特征和基于儒家"仁爱"的价值观。中国青年受众想象的东亚现代性具有区域共性,也存在着国家之间的差异。本土版《深夜食堂》缺少代表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也缺乏对当代中国社会相关联的核心价值观的探讨,因此他们难以把虚构的剧情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不易产生文化认同和情感卷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现代性 日本模式 电视剧 青年受众 接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耀基与后儒家假说
4
作者 章益国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4期107-108,共2页
金耀基是中文学术界最早提出“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论题的学者,金耀基在这一论域的基本观点触发了流行一时的“后儒家假说”思潮,并为“东亚现代性”的论说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儒家伦理 东亚经济 东亚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