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价值与意识: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认识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孟凡东
李庆利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十二中学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4-188,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9JJD770016)
-
文摘
20世纪的东亚开始全面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东亚文化也经历了现代化转变,东亚崛起证明了东亚现代性的出现。从东亚伦理与东亚价值、东亚价值与东亚意识、东亚意识与东亚认同、东亚价值观与东亚现代性以及东亚文化与现代化等层面来全面研究东亚文化与东亚现代性。如何建立东亚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东亚价值观与东亚普适性,这些主题都是东亚现代性之功能与意义。伦理与价值是第一层次的,价值与意识是第二层次的,东亚意识与东亚认同是第三层次的,由此展开对东亚文化与东亚现代化的研讨。"文化东亚研究"就是要探讨东亚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的农本伦理精神向现代工商社会的工商伦理精神的转变的历史进程",这是研究东亚伦理、价值与意识现代性的路径之一。
-
关键词
东亚现代化
文化东亚研究
伦理
价值
意识
现代性
-
分类号
G115
[文化科学]
-
-
题名儒家伦理与东亚现代化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翔海
-
机构
天津南开大学哲学系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64-69,共6页
-
文摘
儒家伦理与东亚现代化李翔海一近几十年来,“儒家伦理与现代化”的关系一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了鲜明的对垒:一种观点认为,儒学是一种与现代化逆向的精神力量,有人甚至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把儒学看作是“封建遗毒。”这种观点可以溯源到马克斯·...
-
关键词
儒家伦理
东亚现代化
儒学
基督教文化
终极关怀
儒家文化
现代东亚社会
人性结构
伦理规范
东亚地区
-
分类号
B82-053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哈贝马斯的合理性理论与东亚现代化
- 3
-
-
作者
孟凡东
何爱国
-
机构
华东师大人文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3期12-15,21,共5页
-
基金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成果之一
-
文摘
哈贝马斯捍卫现代性;现代化是一个未竟的事业。哈贝马斯认为韦伯和现代性的困境在于“生活世界的殖民化”,解决的办法在于重建生活世界,现代性问题出自工具合理性,交往合理性可以重建现代性。哈贝马斯承认多元性,肯定了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交往合理性理论承认东亚现代化的路径。
-
关键词
哈贝马斯
现代性
合理性理论
东亚现代化
-
分类号
B518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东亚现代化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启示
- 4
-
-
作者
刘燕
-
机构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26-129,共4页
-
基金
2002年广东省教育厅广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2SJA710001)。
-
文摘
从国际政治环境、国际经济条件、特有历史与地理条件等几个角度,分析了东亚跨越式现代化发展的外部因素。从东亚"四小"的国内政策、经济发展策略、教育投资与国民精神培养等角度,阐述了其现代化发展的内部条件。认为东亚现代化迅速发展得益于东亚国家与地区对其内外多种发展因素的综合利用,使其现代化发展具有更多动力。
-
关键词
现代化发展
东亚现代化
经济发展策略
国际经济
东亚国家
发展因素
启示
教育投资
跨越式
迅速发展
-
Keywords
Eastern Asia
development mode
fast-stepping development
modernization incentives
-
分类号
G531.3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F13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东亚现代化的前景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 5
-
-
作者
俞新天
-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
-
出处
《太平洋学报》
1994年第2期66-74,共9页
-
文摘
东亚各国在冷战后的世界体系中占据着有利地位。表现在:美国战略向亚太倾斜,从而促进美国对东亚的投资、技术转让和人员交流,提高东亚国家的发展层次;东亚各国在外资、外贸和外债方面具各良好的条件。不过,到下世纪初,东亚还只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心,还不是全球的经济中心,仍处于较低的发展层次。东亚经济联系有许多特点:一是存在多个经济发展中心;二是现代化扩散的层次明显;三是多种形式的次区域合作蓬勃发展。东亚经济的崛起将为世界提供一个非西方化现代化榜样,如果东亚新兴工业国形成群体,将对全球经济基础产生深刻影响。在东亚现代化过程中,亚洲意识也将逐步增强。
-
关键词
东亚现代化
世界体系
美国和日本
北美自由贸易区
新加坡
次区域合作
东亚经济
发展层次
西方文化
正文化
-
分类号
F113.4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中国式现代化对东亚现代化的超越及图景开创
被引量:8
- 6
-
-
作者
兰洋
王名扬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出处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80,共7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大学治理的欧陆模式研究”(2020JJ008),主持人王名扬。
-
文摘
作为一种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东亚现代化曾被认为是后发国家的示范模板,甚至一度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参照。但是,决不能将“中国方案”归结为东亚现代化模式或其变种。这是因为东亚现代化模式主要是一种从属于“外源现代化”的“依附追赶型模式”,而中国式现代化已经进阶为一种“内生现代化”的“创新引领型模式”,实现了对东亚现代化超越。进入新时代,要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要加快总结发展经验,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优势;二要彻底破除话语霸权,加快建构现代化的中国话语;三要积极推动交流互鉴,开创亚洲整体现代化的新局面;四要推动世界共同进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有助于强化自我认知、牢固确立“四个自信”,持续推进中国发展,而且为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
关键词
东亚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教育与经济:东亚现代化国家的经验及其对浙江的启示
- 7
-
-
作者
陈剩勇
-
机构
浙江省社科院历史所
-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75-78,共4页
-
文摘
教育与经济:东亚现代化国家的经验及其对浙江的启示陈剩勇陈剩勇,男,1956年生,浙江省社科院历史所所长、研究员。(杭州310025)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所起的推动作用,已经由东亚现代化各国的成功经验所证明。东亚现代化各国,包括现今处于西方工业化大国前列...
-
关键词
东亚现代化
教育经费
教育与经济
经济发展
教育事业
教育发展规划
经济计划
普及中等教育
高中段
教育投资
-
分类号
G5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发展与问题:战后东亚现代化历程学术讨论会纪要
- 8
-
-
作者
姚申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149-150,共2页
-
文摘
1993年10月18日,上海师范大学地域研究所发起召开了《发展与问题:战后东亚现代化历程》学术讨论会,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国际关系学会、上海师范大学相关系所以及日本、澳大利亚的有关专家学者近4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讨论会上,上海师大校长兼地域研究所所长王邦佐教授、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王沪宁教授、上海师大历史系萧功秦副教授、上海师大地域研究所桑玉成副教授。
-
关键词
发展与问题
现代化历程
学术讨论会
东亚地区
地域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
东亚现代化
国际政治
儒学文化
日本模式
-
分类号
F13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多维视角下现代化模式比较研究
- 9
-
-
作者
余凯月
丁晓钦
-
机构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59,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研究”(23BKS03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两个毫不动摇’与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研究”(24ZDA008)。
-
文摘
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现代生产力与不同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结合,在不同的国际环境与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形态,聚合成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依据所有制形式、政府与市场关系、民主制度、对外交往方式这四个影响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关键要素,可将世界主要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划分为具有代表性的四种类型:西方以私有制与自由化为显著特征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苏联以高度集中与指令性计划为显著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东亚、拉美被动与依附性的现代化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在现代化比较的四个维度上分别表现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主导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以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对外交往方式。中国式现代化与其他三种现代化模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有着其他现代化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
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
东亚拉美依附性现代化
比较现代化
-
分类号
F120.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东亚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王彩波
-
机构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30-35,共6页
-
文摘
东亚模式反映的是东亚现代化发展道路。现代化不等于西化,但是现代化又离不开西化。在东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西方影响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首先是早期现代化的冲击和其经验与科技的普及,促进了亚洲的转变。但是西方影响也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很多不利的地方,其中最明显的是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ANIES在接受外来经验的同时努力保持自己的发展特点。东亚发展模式有力证明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当代世界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
关键词
东亚模式
东亚现代化
个人主义
新加坡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
西方影响
基督教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
权利意识
早期现代化
-
分类号
F112.1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试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效应
- 11
-
-
作者
乔翠霞
-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7-21,共5页
-
文摘
中国是一个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由于多因素复合推进的特征、突出的社会问题以及复杂的外部环境等原因,决定了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同时,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民族心理和东亚国家现代化的实践,也为政府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突出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导向职能、指导服务职能、监督管理职能,是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关键。
-
关键词
我国现代化进程
早期现代化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政府作用
东亚现代化
意识形态
宏观调控作用
战略决策
中国现代化
早发内生型现代化
-
分类号
F124.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东亚佛教文化圈的研究构想
- 12
-
-
作者
李向平
-
机构
上海大学东亚佛教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56-57,共2页
-
文摘
东亚佛教文化圈的研究构想上海大学东亚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向平(上海200000)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及国际学术界对于东亚地区倍加关注,寻找着东亚地区现代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及文化动因。对应着马克斯·韦伯有关“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命题...
-
关键词
佛教文化
东亚现代化
东亚地区
现代化模式
儒教文化圈
东亚社会
文化传统
价值特征
文化动因
作用与影响
-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