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7世纪初全球贸易在东亚海域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金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42,共8页
17世纪初,世界贸易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东来的欧洲殖民者为贩运中国的生丝和丝织品,在东亚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于是在东亚海域形成了全球贸易。而此时正值明朝政府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放海禁,准许私人出洋贸易,因此大量的中国海商涌... 17世纪初,世界贸易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东来的欧洲殖民者为贩运中国的生丝和丝织品,在东亚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于是在东亚海域形成了全球贸易。而此时正值明朝政府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放海禁,准许私人出洋贸易,因此大量的中国海商涌向海外,在与欧洲殖民者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他们以敏锐的商业头脑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取得了成功,使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使中国成为当时东亚海域的贸易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贸易 东亚海域 白银 生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海域中日渔业互动及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秀武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2年第5期64-82,I0002,共20页
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后,两国在东亚海域的渔业互动也走向了正常化。50年来,作为中日关系有机构成的渔业互动,经历了由民间主导向政府主导进而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展开的过程。以中日关系变化为背景,2010年“撞船事件”发... 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后,两国在东亚海域的渔业互动也走向了正常化。50年来,作为中日关系有机构成的渔业互动,经历了由民间主导向政府主导进而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展开的过程。以中日关系变化为背景,2010年“撞船事件”发生后,中日渔业互动在两国关系“斗而不破”与“遏制对冲”的形势下展开,以日本政府针对中国渔船提出的苛刻入渔条件为特点。为缓解这种局面,中日应该积极利用两国的民间组织、联合国海洋大会及相关决议以及国际海洋安全合作对话机制等,争取在“安全与信赖”上达成共识,早日走出中日关系的“安全困境”,走出渔业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海域 中日渔业关系 渔业互动 互动机制 中日邦交正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海区的海岸带综合管理经验:从地方性示范到区域性合作 被引量:5
3
作者 周鲁闽 卢昌义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2-458,共7页
本文阐述了东亚海区海岸带综合管理实践如何从地方性的示范发展到区域性的合作管理框架,如何实现海洋和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中着重突出了厦门市政府在维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启动和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以及与沿海国在国际... 本文阐述了东亚海区海岸带综合管理实践如何从地方性的示范发展到区域性的合作管理框架,如何实现海洋和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中着重突出了厦门市政府在维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启动和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以及与沿海国在国际合作方面的经验,总结了厦门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主要经验,包括多部门间综合协调机制、海岸带综合管理法律框架、科技支撑体系的建立,海洋功能区划、环境剖面和战略环境管理计划的制定,以及实现海上联合执法等等.同时阐述了东亚海域环境管理区域合作计划(PEMSEA)与澳大利亚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在推动沿海城市的国际合作中将起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综合管理 区域合作 东亚海域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批奏折与雍正帝的对日本政策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来特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129,共5页
清朝在17、18世纪同日本的贸易中处在被动的一方,雍正时期清朝官方虽然对中日关系进行过检讨并提出了修正方案,但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为了保证日本铜料的供给,雍正帝本人并未囿于传统的意识形态,而是选择维持自康熙时期以来的对日政策,... 清朝在17、18世纪同日本的贸易中处在被动的一方,雍正时期清朝官方虽然对中日关系进行过检讨并提出了修正方案,但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为了保证日本铜料的供给,雍正帝本人并未囿于传统的意识形态,而是选择维持自康熙时期以来的对日政策,且对中国处于被动地位的状况也采取了继续默认的态度。通过对雍正时期朱批奏折的文本分析,发掘未经考察的原始材料,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雍正帝的对日交涉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海域 清日贸易 朱批奏折 乌林达莫尔森 李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葡萄牙在远东殖民扩张中的天主教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德霞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7年第4期84-89,共6页
近代早期的葡萄牙既是信奉天主教的旧教国,也是最早向海外扩张的欧洲殖民国家。葡萄牙的宗教狂热决定了其在殖民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天主教的影响。本文以近代早期葡萄牙在东亚海域的殖民扩张为背景,从几个方面探讨了天主教的影响。
关键词 天主教的影响 近代早期 葡萄牙 东亚海域 殖民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理论问题探讨 被引量:29
6
作者 陈秀武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23-36,I0002,I0003,共16页
"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海上安全稳定、推进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智慧和方案。它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倡导相关各国共护海洋和平、共谋海洋安全、共促海洋繁荣、共... "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海上安全稳定、推进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智慧和方案。它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倡导相关各国共护海洋和平、共谋海洋安全、共促海洋繁荣、共建海洋环境与共兴海洋文化。同时它不仅是一个哲学命题,富含中国古代先贤特别是孟子学说的哲学元素,还是一个方法论问题,可以发挥"概念工具"的作用。"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和合共生"特点,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现代阐释,还是新时代"利益观"的完美表达。从"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论阐释出发,以"东亚历史海域"为视角进行考察,对于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东亚历史海域 孟子学说 利益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