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起飞阶段的政府作用 |
杨鲁慧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2
|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跨国经营:经验及借鉴 |
谷浩
|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3
|
略论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 |
乐婉华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1987 |
1
|
|
4
|
东亚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 |
王彩波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7 |
2
|
|
5
|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实证分析 |
徐向艺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2
|
|
6
|
战后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投资发展趋势 |
汪慕恒
|
《南洋问题研究》
|
1995 |
0 |
|
7
|
试论国家控制的合理限度 |
邵春霞
彭勃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0 |
|
8
|
90年代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趋势 |
高连福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9
|
亚太地区区域内资本投资发展趋势 |
汪慕恒
|
《东南学术》
CSSCI
|
1998 |
0 |
|
10
|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政府作用——兼论浙西跨世纪发展中政府的战略选择 |
吴国升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
1997 |
0 |
|
11
|
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问题概说──由“东亚模式”引起的思考 |
罗后清
|
《湖湘论坛》
|
1997 |
0 |
|
12
|
亚太地区的崛起与中国的科技发展 |
顾昕
|
《科学管理研究》
|
1986 |
0 |
|
13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力对比及其前景和趋向分析 |
冯江源
|
《学术界》
CSSCI
|
1998 |
0 |
|
14
|
国际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谈世中
|
《太平洋学报》
|
1995 |
0 |
|
15
|
新时期澳门工业的出路 |
赵建群
周运源
|
《产经评论》
|
1998 |
2
|
|
16
|
东亚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景分析 |
李连中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7
|
日本、亚洲“四小”在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及其影响 |
王勤
|
《南洋问题研究》
|
1990 |
1
|
|
18
|
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分工合作与面临障碍 |
姜春明
|
《南开经济研究》
|
1987 |
0 |
|
19
|
东亚自由贸易区构想的背景及前途 |
邱明
|
《浙江学刊》
CSSCI
|
1989 |
0 |
|
20
|
发展中国家利用跨国公司投资的战略及问题 |
张蕴岭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