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东亚安全秩序变迁与中国的地区战略选择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吴琳
-
机构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
-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14,160,161,共20页
-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秩序转换与中国的亚洲区域合作新战略研究”(21DTR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冷战结束后,东亚安全秩序经历了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从美国强化日美同盟,牢牢掌握地区安全主导权的霸权秩序;转变为美国联盟体系依然占主导地位,但同时允许东亚地区合作兼容发展的复合秩序;再到2017年以来美国联盟体系转型且不断冲击东亚地区安全合作,从而形成竞争秩序。中国是东亚安全秩序变迁的直接推动者,通过管理中美关系,推动国际权力和平转移,重建地区国家政治信任,以新经济关系促进新安全关系,以及和平解决争端,塑造地区安全的多边治理框架,中国逐渐从权力、关系和治理三个维度建构自身的地区角色和地区战略。为了防止竞争性安全秩序进一步向对抗和冲突方向演变,中国应以维护地区秩序稳定为首要目标,在保持自身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新安全格局的构建,并聚焦全球安全倡议的重点合作领域,拓展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的方式和路径,为推动东亚地区从竞争性秩序向包容性秩序的变迁而创造条件、积蓄能量。
-
关键词
东亚安全秩序
美国联盟体系
东亚地区合作
全球安全倡议
-
Keywords
East Asian security order
U.S.alliance system
East Asian regional cooperation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
-
分类号
D822.331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美日同盟的转型与东亚安全秩序的建构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杨扬
王文余
-
机构
西南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
出处
《亚非纵横》
2012年第3期52-57,60+62,共6页
-
文摘
美日同盟是冷战时代的产物,在冷战中发挥了反苏反共的重要作用。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在国际社会的角色转型、性质定位正逐步发生演变,并出现日益强化的趋势。冷战后时代,美日同盟的调整对东亚安全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它遏制和防范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制衡作用,有利于防止东亚地区危机的爆发。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东亚安全秩序并不利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因此,要构建良性的东亚安全秩序,必须把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美国同盟体系和作为新兴大国的中国并重,协调处理东亚安全事务。
-
关键词
美日同盟
战略转型
东亚安全秩序
影响
-
分类号
D871.22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物质、制度、规范综合视角下的东亚安全秩序
- 3
-
-
作者
齐为群
王在亮
-
机构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系
-
出处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79-94,共16页
-
基金
山东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中国特色区域合作理论体系研究"(4033-714012)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合作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现实启示研究"(J15WA19)
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2011622008)
-
文摘
自1979年以来,东亚地区基本保持了稳定与和平,没有大的战乱与冲突发生。是什么机制维持了东亚的安全与稳定,学界颇多争议。鉴于彼得·卡赞斯坦等学者主张的折中主义分析方法,当前地区的安全秩序主要是由大国间的互动决定的,大国间互动的方式可以从物质、制度与规范3个层面综合全面地进行考察。习近平主席强调的"新型大国关系",不仅是一种处理崛起国与霸权国结构性矛盾的方法与愿景,也是一种对未来维持地区安全秩序的蓝图。结合近些年国内外对于东亚地区安全形势的研究,当前东亚地区的安全秩序由如下3个方面决定:在物质层面上主要是美国与中国安全与经济政策的互动及相互影响;在制度层面主要是大国以现实主义的目的参与东盟为中心的制度建设;在规范层面则是大国推行自由主义规范与主权规范的相互竞争。
-
关键词
东亚安全秩序
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关系
-
Keywords
East Asian security order,new model of great power relations,sino-US relation
-
分类号
D731
[政治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