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北海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中的东亚季风低压活动特征
1
作者 施晓晖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共13页
为进一步清楚认识东亚季风低压的发生、发展和移动过程以及华南极端降水事件的成因,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和TempestExtremes轨迹追踪软件对导致2023年6月8日广西北海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东亚季风低压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从季风低压的移动... 为进一步清楚认识东亚季风低压的发生、发展和移动过程以及华南极端降水事件的成因,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和TempestExtremes轨迹追踪软件对导致2023年6月8日广西北海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东亚季风低压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从季风低压的移动轨迹可以看出,6月7—9日,季风低压主要在北海附近活动,带来的大量水汽对特大暴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季风低压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差异显示,从初始阶段到强盛时刻,低压垂直结构存在不对称性,随高度升高,从向西北倾斜转变为向西南倾斜,强盛时刻后的低压减弱可能与北方冷空气侵入低压的“填塞”作用有关。低压将要消亡时,高层大气中相对涡度、位涡、比湿和气温的纬向平均离差高值区都已经明显偏离中心,垂直环流的纬向平均离差则表现出较多的下沉运动。值得注意的是,季风低压内部中低层大气中一直存在明显的“冷心”,是季风低压不能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原因之一。研究结果还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外围气流对季风低压的移动路径起主导作用,但台风“古超”的间接影响也不可忽视。此外,季风低压登陆后,北方冷空气南下对低压移动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季风低压 移动轨迹 结构特征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台风“古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