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日本民间团体的对华政策理念——以东亚同文会的“中国保全”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翟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38,共5页
19世纪末,东亚同文会基于地缘政治和日本扩张在华权益的需要,为应对中国的瓜分危机祸及日本的局面提出“中国保全”的对华政策理念;至义和团事变,出于乘乱控制中国南方的需要,这个理念演变为“联邦保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该会为... 19世纪末,东亚同文会基于地缘政治和日本扩张在华权益的需要,为应对中国的瓜分危机祸及日本的局面提出“中国保全”的对华政策理念;至义和团事变,出于乘乱控制中国南方的需要,这个理念演变为“联邦保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该会为使日本的侵略正当化炮制了“亚洲保全”的新理念。日本对华政策理念的转变过程受国家利益的左右和驱动,这在近代日本民间团体的对华政策活动中颇具典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日本 民间团体 对华政策理念 东亚同文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何调查与如何调查: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调查”的幕后策划(1907-1916)
2
作者 王刚 杨宇翔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2-315,336,共15页
以东亚同文会与日本外务省往来文书为主要资料,系统考察1907—1916年东亚同文会高层对“大旅行调查”的幕后决策,剖析调查活动的决策机制、主要意图和实施过程。研究发现:这10年的调查分为三个三年周期实施。各周期的调查思路都贯彻了... 以东亚同文会与日本外务省往来文书为主要资料,系统考察1907—1916年东亚同文会高层对“大旅行调查”的幕后决策,剖析调查活动的决策机制、主要意图和实施过程。研究发现:这10年的调查分为三个三年周期实施。各周期的调查思路都贯彻了对华“实业诱导”的主要用意,故调查题目和人员配置等一直保持稳定,调查线路则前后衔接、层层递进,最终目标是覆盖中国所有都市。除“实业诱导”外,“大旅行”调查从一开始就兼有政治、军事用意。辛亥革命后,策划者对华野心不断膨胀,政治、军事类调查日益细密,并紧跟时局热点。这一情形反映出“大旅行调查”的侵略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同文会 东亚同文书院 大旅行 日本对华调查 根津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同文书院始末 被引量:9
3
作者 周德喜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1-75,共5页
考察了东亚同文书院的历史缘起、详细沿革及其客观性质等,指出:日本军国主义者从1900年至1945年在中国开办的东亚同文书院,培养了大量的所谓“中国通”,通过丈旅行等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全面的立体式调查,实际上是为日本政府的侵略活动... 考察了东亚同文书院的历史缘起、详细沿革及其客观性质等,指出:日本军国主义者从1900年至1945年在中国开办的东亚同文书院,培养了大量的所谓“中国通”,通过丈旅行等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全面的立体式调查,实际上是为日本政府的侵略活动作了前期准备。在侵华战争中,东亚同文书院的学员充当随军翻译、间谍等,为日本军方搜集和提供情报,直接参与侵华活动。因此,虽然东亚同文书院曾经对中日文化交流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决不应该由此忽视其作为日本侵华帮凶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东亚同文会 东亚同文会书院 大旅行 侵华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中国学”的启示──访问爱知大学有感 被引量:4
4
作者 冯天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东亚同文书院 日本中国学 东亚同文会 中国现状 社会调查 根津一 清华国学研究院 中国问题 启示 王国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日俄战争中日本对华谋略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永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11-116,共6页
日俄战争是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权益,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罪恶战争。中国作为战争的直接受害者,在战争爆发后竟然成了“局外中立国”,并划出交战区域供双方厮杀,无数中国民众惨遭战火洗劫,有的还充当了... 日俄战争是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权益,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罪恶战争。中国作为战争的直接受害者,在战争爆发后竟然成了“局外中立国”,并划出交战区域供双方厮杀,无数中国民众惨遭战火洗劫,有的还充当了侵略者的工具。而战争结束后,中国又如同战败国一般,领土主权被横加掠夺。所有这一切,除了清朝政府的腐朽这一内在原因外,更与日本在战争前后所进行的一系列谋略活动密切相关。 一、宣扬“兴亚主义”、“保全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俄战争 日本政府 清政府 保全中国 中国东北 东亚同文会 局外中立 贡桑诺尔布 甲午战争 朴茨茅斯和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在同文书院讲演的《流氓与文学》的新发现 被引量:2
6
作者 荣太之 《鲁迅研究动态》 1983年第6期7-9,共3页
从《鲁迅日记》中我们知道,鲁迅1931年4月17日“往同文书院讲演一小时,题为《流氓与文学》,增田、镰田两君同去”,4月24日鲁迅收到同文书院给他的车马费——讲演报酬——十二元。增田,指增田涉,鲁迅的学生和友人;镰田,指田镰寿,田镰诚... 从《鲁迅日记》中我们知道,鲁迅1931年4月17日“往同文书院讲演一小时,题为《流氓与文学》,增田、镰田两君同去”,4月24日鲁迅收到同文书院给他的车马费——讲演报酬——十二元。增田,指增田涉,鲁迅的学生和友人;镰田,指田镰寿,田镰诚一的哥哥,内山书店的会计。同文书院,即东亚同文书院,日本东亚同文会创办的学校,校址设在上海虹桥路100号。鲁迅这次讲演,讲稿失传,只是从《鲁迅日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同文书院 鲁迅日记 东亚同文会 文学 会计 日本 学校 虹桥 讲稿 书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闽江上游山区的商品生产
7
作者 戴一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63-68,40,共7页
中国封建时代后期,山区商品经济的活跃发展及其呈现的若干特点,曾引起经济史学界的充分重视。然而,对于这一经济现象在近代的发展变化,则鲜为同仁所顾及。本文拟考察之。(一)近代闽江上游山区商品生产的区域与产量闽江上游山区的商品生... 中国封建时代后期,山区商品经济的活跃发展及其呈现的若干特点,曾引起经济史学界的充分重视。然而,对于这一经济现象在近代的发展变化,则鲜为同仁所顾及。本文拟考察之。(一)近代闽江上游山区商品生产的区域与产量闽江上游山区的商品生产,在明清时代已有所发展。近代以降,由于国内外市场对山区资源与农副产品需求激增的刺激,上游山区商品流通大大发展,商业活跃繁荣,逐步形成了以闽江上游三大支流为运输通道,以沿溪散布的80多处初级市场为流通网络,以地处闽江尾闾的省垣福州为对外输出口岸的商品流通网。其茶叶、木材、纸、笋、香菰、樟脑、药材等主要产品均远销国内外各地。清末民初,年流通总量估计达2,700万元。商品流通的活跃,又促进了商品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这主要表现为生产区域的扩展与产量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资本主义性 闽江上游 东亚同文会 山区商品生产 雇工 沙县 商品流通 手工工场 伐木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上雅二日记》与中国国会史实考
8
作者 郑大发 《江汉论坛》 1987年第1期73-75,共3页
最近,笔者有幸得到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近滕邦康整理的、东京大学法学部近代日本法政史料中心所藏《井上雅二日记》及其卷末的有关记述.日记从明治三十三年五月到八月,对唐才常自立军起义前后的情况多有记叙,保存了许多重要资料.井上雅二(1... 最近,笔者有幸得到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近滕邦康整理的、东京大学法学部近代日本法政史料中心所藏《井上雅二日记》及其卷末的有关记述.日记从明治三十三年五月到八月,对唐才常自立军起义前后的情况多有记叙,保存了许多重要资料.井上雅二(1877-1944年),日本兵库县人.1898年7月以东亚会干事身份来中国游历,在北京碰上戊戌政变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年 唐才常 自立会 国会 日记 自立军起义 梁启超 戊戌政变 东亚同文会 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