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区域合作中的美国因素 被引量:14
1
作者 韩志强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39,共4页
一、近年来,东亚区域合作发展迅速,引人瞩目. 以APT(东盟+中日韩)为核心,从次区域的ASEAN(东盟)、MRC(湄公河委员会),到跨区域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ARF(东盟地区论坛)、ACD(亚洲合作对话)、ASEM(亚欧会议)、FELAC(东亚拉美论坛),各种... 一、近年来,东亚区域合作发展迅速,引人瞩目. 以APT(东盟+中日韩)为核心,从次区域的ASEAN(东盟)、MRC(湄公河委员会),到跨区域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ARF(东盟地区论坛)、ACD(亚洲合作对话)、ASEM(亚欧会议)、FELAC(东亚拉美论坛),各种区域合作组织如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合作的领域从经济、科技到政治、安全,不断深入、扩展,取得了一系列具体的实际成果,如:推动区域内自由贸易、实行投资便利化措施、签署区域货币互换协定、打击跨国犯罪、加强安全互信等等.东亚区域合作的上述发展是区域内各方基于自身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的客观需要而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后冷战时代国际政治格局演变所带来的良好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区域合作 美国 全球战略 经济合作 经济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视角下的国际关系信任理论——兼析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互信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扬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2年第7期26-34,共9页
对信任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社会学领域。信任理论自中国古代以来就有论述,但作为国际关系的分析框架则是冷战后的时代议题。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应用信任理论分析国际关系的现实,以信任理论的概念为起点,分析国际关系中信任的作... 对信任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社会学领域。信任理论自中国古代以来就有论述,但作为国际关系的分析框架则是冷战后的时代议题。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应用信任理论分析国际关系的现实,以信任理论的概念为起点,分析国际关系中信任的作用,以国际关系中信任理论的构成要素为核心,建立信任理论的基本框架,结合东亚区域合作的现状分析其制约因素——互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 信任理论 社会学视角 东亚区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朝经贸关系与东亚区域合作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德烈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6,共5页
中朝经贸关系是东亚区域合作的组成部分。中朝两国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加强双边的合作力度,有着经济、政治及外交等方面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作者针对朝鲜国内的最新发展动向和中朝经贸关系与东亚区域合作的意义,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中朝经贸关系是东亚区域合作的组成部分。中朝两国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加强双边的合作力度,有着经济、政治及外交等方面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作者针对朝鲜国内的最新发展动向和中朝经贸关系与东亚区域合作的意义,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区域合作 经贸关系 经济 国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区域合作之“锚货币”选择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彭述华 宋博 《西部论坛》 2011年第4期46-50,共5页
东亚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存在"锚货币"选择的问题。经济谐动指数分析表明,东亚适宜采用"内部锚",而不宜采用外部"锚货币",美元作为域外货币不适宜作为东亚区域合作的"锚货币"。日元国际化程... 东亚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存在"锚货币"选择的问题。经济谐动指数分析表明,东亚适宜采用"内部锚",而不宜采用外部"锚货币",美元作为域外货币不适宜作为东亚区域合作的"锚货币"。日元国际化程度不高,加上日本经济不景气等原因,使得日元难以发挥东亚"锚货币"的作用。而人民币尽管暂时还不能充当东亚的区域主导货币,但中国经济与东亚地区其他经济体经济高度关联并已成为东亚各经济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对东亚其他经济体的竞争压力也要大于日本和美国,同时,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逐步改革,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的公信力不断提高。因此,人民币是东亚区域合作中最有潜力的"锚货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区域合作 锚货币 人民币 美元 日元 内部锚 汇率制度 经济谐动指数 竞争压力指数 贸易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区域合作中的美国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雪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2,共12页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与此同时,东亚①地区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迅速。地区主义的不断崛起必然会对霸权国家提出挑战。本文认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美...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与此同时,东亚①地区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迅速。地区主义的不断崛起必然会对霸权国家提出挑战。本文认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美国通过商品美元的回流机制、石油交易的美元计价机制和对外债务的本币计价机制维系其金融霸权地位,并使东亚地区成为支撑美国金融霸权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与地区安全角度来看,美国根据其国家利益需要制定东亚区域政策,对把其排除在外的区域合作态度消极,对占据东亚地区的主导权态度积极。未来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中日两国对于区域领导权的配置及领导路径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区域合作 霸权 美国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区域合作与中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韦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36,共6页
由于地缘因素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农业农村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东亚区域合作道路。东亚区域合作对于中国保障粮食安全,减轻经济全球化以及跨国问题给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东亚国家在农业农村发... 由于地缘因素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农业农村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东亚区域合作道路。东亚区域合作对于中国保障粮食安全,减轻经济全球化以及跨国问题给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东亚国家在农业农村发展方面已展开合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和问题。中国有必要发挥一个地区大国的作用,推动东亚区域相关合作不断深化,在区域合作中寻求中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区域合作 中国农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区域合作概论与中日战略考虑 被引量:6
7
作者 谷源洋 《亚非纵横》 2009年第1期28-35,共8页
二战后,东亚从世界上最没有希望的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东亚经济奇迹的动力来自各国不断改革与开放以及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然而,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并不平衡,东北亚区域合作进展缓慢,双边和多边经济统合尚处于探索阶段,而... 二战后,东亚从世界上最没有希望的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东亚经济奇迹的动力来自各国不断改革与开放以及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然而,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并不平衡,东北亚区域合作进展缓慢,双边和多边经济统合尚处于探索阶段,而东南亚区域合作势头却"一浪高过一浪"。这一现实开始引起人们的反思。中日韩三国的经济总量约占东亚的88%和亚洲的79%,三国理应为东北亚乃至东亚区域合作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至今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其主要原因是对区域合作中排他性与开放性关系处理不当;对区域合作中主导权与非主导权关系处理不当;对区域合作中国家利益与区域利益关系处理不当。这就需要认真研究中日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中的地位、作用与战略考虑,并从中找出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区域合作 中日地位 作用定位 战略考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区域合作语境下的中国外交:一个新地区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任晶晶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66,共7页
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中,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当前,东亚区域合作外交正在成为中国外交中一个日益凸显的亮点。在新地区主义理论的视野中,中国提出新安全观,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 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中,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当前,东亚区域合作外交正在成为中国外交中一个日益凸显的亮点。在新地区主义理论的视野中,中国提出新安全观,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出并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思想,为新地区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积极推进“10+3”合作,着力发展“10+1”;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支持东盟为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所做的努力;以“10+3”机制为契机,深化中、日、韩三国合作。在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中,中国应在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东盟国家从中切实受益;继续坚定不移地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发挥大国作用;切实按照《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所规定的各项原则处理同有关国家的海上领土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大力发展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切实推进三国次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建设性的合作精神发展中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地区主义 东亚区域合作 中国 外交作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美同盟与东亚区域合作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扬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3期12-17,共6页
日美同盟是冷战时代的产物。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增强,日美同盟在国际社会的角色转型、性质定位正逐步发生变化。日美同盟作为冷战的衍生物,在国际社会尤其在东亚地区的作用并没有削弱,相反却日益强化... 日美同盟是冷战时代的产物。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增强,日美同盟在国际社会的角色转型、性质定位正逐步发生变化。日美同盟作为冷战的衍生物,在国际社会尤其在东亚地区的作用并没有削弱,相反却日益强化,这对于当前方兴未艾的东亚区域合作具有双重性的影响。虽然日美同盟对东亚区域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平衡器"的杠杆作用,但从整个东亚区域合作的整体布局来看,日美同盟的消极作用日益明显,严重阻碍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因此,要推动东亚区域合作,必须正确处理好与日美同盟的关系,积极引导日美同盟发挥建设性作用,规避其消极的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美同盟 东亚区域合作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认同与东亚区域合作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念亲 谢娟 《亚非纵横》 2012年第1期35-40,60+62,共6页
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东移,东亚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国际关系学界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东亚区域合作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困境,而东亚共同体建设应从经济贸易的东亚-文化东亚-安全与政治的东亚-社会和法律的东亚循序渐进,先易... 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东移,东亚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国际关系学界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东亚区域合作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困境,而东亚共同体建设应从经济贸易的东亚-文化东亚-安全与政治的东亚-社会和法律的东亚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因此,文化认同成为了除政治、经济、军事等角度之外理解和研究东亚区域合作的另一个视角。如何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东亚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东亚区域合作 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区域合作:日本的出发点与诉求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虹 《亚非纵横》 2007年第1期30-34,共5页
关键词 东亚区域合作 日本 中国 亚洲模式 欧洲模式 一体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两国面向东亚区域合作:地位、作用与战略
12
作者 谷源洋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20,共9页
二战后,东亚从世界上最没有希望的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东亚经济奇迹的动力来自各国不断改革与开放以及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然而,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不平衡,呈现"南强北弱"发展态势。中日两国在东北亚乃至东亚区... 二战后,东亚从世界上最没有希望的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东亚经济奇迹的动力来自各国不断改革与开放以及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然而,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不平衡,呈现"南强北弱"发展态势。中日两国在东北亚乃至东亚区域合作中拥有举足轻重的促进能力,但是,这种能量至今尚未完全释放出来。这一客观现实引起人们的反思,研究中日两国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中的地位、作用与战略考虑,能够从中找出我们所要了解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区域合作 排他性 开放性 主导权 非主导权 国家利益 区域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和解与东亚区域合作
13
作者 吴德烈 《亚非纵横》 2006年第6期5-10,共6页
关键词 中日两国 东亚区域合作 和解 首脑会谈 靖国神社 历史认识 历史性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军事同盟与区域合作之关系——一种机制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胜今 张景全 《国际安全研究》 2013年第3期116-126,159,共11页
军事同盟是东亚区域合作构建迟缓的症结所在。但共存一域的两种机制——军事同盟和东亚区域合作,其各自的地缘政治特征存在冲突。军事同盟的地缘政治逻辑强调以邻为壑,而区域合作的地缘政治逻辑强调以邻为伴;东亚军事同盟具有双边-非对... 军事同盟是东亚区域合作构建迟缓的症结所在。但共存一域的两种机制——军事同盟和东亚区域合作,其各自的地缘政治特征存在冲突。军事同盟的地缘政治逻辑强调以邻为壑,而区域合作的地缘政治逻辑强调以邻为伴;东亚军事同盟具有双边-非对称性结构特征,强调同盟内部观念的同一性及同盟与他者的差异性,而区域合作是一种多边结构的构建,强调观念的包容性。双边同盟很难汇聚多边利益,而双边-非对称性的同盟结构,使次级同盟成员处于绝对劣势,在增强其对主导盟国的依赖度的同时也减少了其政策选择度。军事同盟与区域合作构建均具有谋求利益与安全的功能。但军事同盟强调现实的、短暂的安全利益,以军事合作为特征。区域合作则兼顾现实和未来的中长期利益,以全面合作为特征。军事同盟提供的安全产品的受众是参与同盟的国家,区域合作提供的安全产品的受众是本区域的全体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同盟 东亚区域合作 机制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合作的区域内外互动新态势 被引量:4
15
作者 任晓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2-66,55,共6页
12年前,东亚合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开启,12年后。东亚合作在更大范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得到提升。近些年来,东亚区域合作持续展现活力,获得了进一步的积极发展。被视为中国周边外交重要依托的10(东盟)+3(中日韩)和10(东盟)+... 12年前,东亚合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开启,12年后。东亚合作在更大范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得到提升。近些年来,东亚区域合作持续展现活力,获得了进一步的积极发展。被视为中国周边外交重要依托的10(东盟)+3(中日韩)和10(东盟)+1(中国)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与此同时,本地区的各种政治经济因素复杂交织。呈现出一幅斑驳陆离的画面.主要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如下五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合作 区域 亚洲金融危机 东亚区域合作 周边外交 经济因素 全球性 中日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与中国-东盟合作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群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54,共11页
区域公共产品短缺制约东亚地区发展,发展援助和区域安全领域应成为东亚区域合作的重点。区域公共产品供应机制建立过程中涉及域外霸权与地区成员、地区成员之间两种博弈类型,域外霸权的介入影响地区成员之间的互动。基于东亚成员的现实... 区域公共产品短缺制约东亚地区发展,发展援助和区域安全领域应成为东亚区域合作的重点。区域公共产品供应机制建立过程中涉及域外霸权与地区成员、地区成员之间两种博弈类型,域外霸权的介入影响地区成员之间的互动。基于东亚成员的现实需求和互动经验,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中国-东盟合作是促进东盟乃至东亚地区发展的最佳路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早期收获项目,其成功经验对于深化中国-东盟合作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公共产品 东亚区域合作机制 “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看日本的战略问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咏涛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5-48,共4页
近年来的日本经济可谓"失去的十年",对此有种种论述和探讨,笔者认为日本的问题源于中长期战略的滞后和欠缺。面对全球经济的区域化和现实经济的相互依存性,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着必然的因素,同时也为日本经济的改革、发展提... 近年来的日本经济可谓"失去的十年",对此有种种论述和探讨,笔者认为日本的问题源于中长期战略的滞后和欠缺。面对全球经济的区域化和现实经济的相互依存性,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着必然的因素,同时也为日本经济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区域合作 日本中长期战略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与“10+1”合作 被引量:9
18
作者 苏浩 《亚非纵横》 2007年第1期24-29,63,共6页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process in East Asia has already started with the extensive unfolding of cooperation in the reg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at different levels.In such process,t...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process in East Asia has already started with the extensive unfolding of cooperation in the reg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at different levels.In such process,the “Ten Plus One”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countries serves as an important promoting factor.This article will dwell on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of cooperation mechanism in the region,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probe in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in the framework of such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put forward China’s policy considerations based on the author’s conclu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区域合作 区域合作机制 一体化进程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东盟国家 最高领导人 国家领导人 地区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区域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和春红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25,共12页
"东亚共同体"的前景与可行性如何,以及在现有的"10+3"、"3+10"与东亚峰会的"10+6"模式中,东亚区域合作与一体化最终会作什么样的路径选择,是目前学术界热烈讨论的话题。综观东亚区域合作发展... "东亚共同体"的前景与可行性如何,以及在现有的"10+3"、"3+10"与东亚峰会的"10+6"模式中,东亚区域合作与一体化最终会作什么样的路径选择,是目前学术界热烈讨论的话题。综观东亚区域合作发展的历史,结合东亚地区的现实,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维持东盟10国引导、中日韩3国不断密切三方合作,向东盟10国辐辏(即"10+3")的局面。在"10+3"的背后,美国的影响是挥之不去的巨大的影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区域合作 东亚共同体 “10+3” 中-美-日三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教训与21世纪的东亚合作——论日本近代亚洲观的变迁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江永 《亚非纵横》 2006年第2期22-28,43,共8页
21世纪,东亚区域合作的内在动力在加强,但前进中也出现了明显的阻力。这主要是来自日本方面与历史问题相关的政治因素的干扰。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不仅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也与中日韩等国能否顺利开展东亚合作密切相关。因此,在... 21世纪,东亚区域合作的内在动力在加强,但前进中也出现了明显的阻力。这主要是来自日本方面与历史问题相关的政治因素的干扰。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不仅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也与中日韩等国能否顺利开展东亚合作密切相关。因此,在积极推动东亚合作的同时,有必要对历史上日本亚洲观的源流加以分析,从中找出值得汲取的历史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合作 21世纪 历史教训 亚洲观 日本 变迁 近代 东亚区域合作 历史经验教训 历史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