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亚中纬地区的电离层闪烁
被引量:
5
1
作者
何友文
龙其利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4年第2期45-51,共7页
本文分析了新乡(35.3°N,113.9°E,ETS—Ⅱ卫星300km对下点纬度32.9°N)幅度闪烁资料,并综合Kokubunil(35.7°N,139.5°E,ETS—Ⅱ卫星300km对下点纬...
本文分析了新乡(35.3°N,113.9°E,ETS—Ⅱ卫星300km对下点纬度32.9°N)幅度闪烁资料,并综合Kokubunil(35.7°N,139.5°E,ETS—Ⅱ卫星300km对下点纬度33°N)、Kashima(35.95°N,140.67°E,ETS—Ⅱ卫星300km对下点纬度33.7°N)和Yamaguchi(34.2°N,131.6°E,印度洋上空MARISAT卫星300km对下点纬度31.5°N)站结果,得到了如下东亚中纬地区电离层闪烁的特征:1.中纬区VHF和L波段电离层闪烁基本上是夜间现象,但夏季正午可出现次极大值;2.闪烁出现率季节变化明显,无论是VHF波段,还是L波段,其出现率均以夏季最强,秋季次之,冬季最弱;3.逐年变化显著,夏季夜间,平均闪烁出现率与年平均平滑太阳黑子数(AASSN)的负相关关系明显,其它时间二者无关;4.夜间强闪烁和秋季午夜前后的弱闪烁,其出现率随Kp指数增加而减小,其它时间,则与Kp指数变化无关;5.夏季夜间强闪烁的平均出现率可能有经度效应,即新乡站强闪烁的夏夜平均出现率高于Kokubunji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闪烁
观测
东亚中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亚中纬地区的电离层闪烁
被引量:
5
1
作者
何友文
龙其利
机构
电子工业部
出处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4年第2期45-51,共7页
文摘
本文分析了新乡(35.3°N,113.9°E,ETS—Ⅱ卫星300km对下点纬度32.9°N)幅度闪烁资料,并综合Kokubunil(35.7°N,139.5°E,ETS—Ⅱ卫星300km对下点纬度33°N)、Kashima(35.95°N,140.67°E,ETS—Ⅱ卫星300km对下点纬度33.7°N)和Yamaguchi(34.2°N,131.6°E,印度洋上空MARISAT卫星300km对下点纬度31.5°N)站结果,得到了如下东亚中纬地区电离层闪烁的特征:1.中纬区VHF和L波段电离层闪烁基本上是夜间现象,但夏季正午可出现次极大值;2.闪烁出现率季节变化明显,无论是VHF波段,还是L波段,其出现率均以夏季最强,秋季次之,冬季最弱;3.逐年变化显著,夏季夜间,平均闪烁出现率与年平均平滑太阳黑子数(AASSN)的负相关关系明显,其它时间二者无关;4.夜间强闪烁和秋季午夜前后的弱闪烁,其出现率随Kp指数增加而减小,其它时间,则与Kp指数变化无关;5.夏季夜间强闪烁的平均出现率可能有经度效应,即新乡站强闪烁的夏夜平均出现率高于Kokubunji站。
关键词
电离层闪烁
观测
东亚中纬地区
Keywords
Ionospheric scintillation
Scintillation occurrence
Peak-to-peak fluctuation of amplitude
Eastern Asia
Mid- latitude
分类号
TN011.2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亚中纬地区的电离层闪烁
何友文
龙其利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