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和黄海表层沉积物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及古生态重建潜力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海龙 邢磊 +2 位作者 赵美训 孙耀 唐启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92-996,共5页
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法已被广泛用于重建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种群结构。但目前还缺乏这一应用的现代证据,尤其是西太平洋边缘海地区。文中作者对东/黄海的表层沉积物中的浮游植物生物标志物的分布进行研究,发现东海表层沉积物中菜子甾醇、... 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法已被广泛用于重建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种群结构。但目前还缺乏这一应用的现代证据,尤其是西太平洋边缘海地区。文中作者对东/黄海的表层沉积物中的浮游植物生物标志物的分布进行研究,发现东海表层沉积物中菜子甾醇、甲藻甾醇、长链烯酮的总含量变化范围为357~3115ng/g,黄海的总含量变化范围为2898~6714ng/g,硅藻、甲藻和颗石藻生物标志物总量基本具有近岸高、离岸低的趋势,与现场调查资料所得到的趋势基本一致。生物标志物比例结果显示在东海的长江口方向离岸越远硅藻相对比例下降,而在长江口以南则是离岸越远硅藻比例升高。在东海和黄海颗石藻所占比例都很低,但是有离岸越远比例升高的趋势。用生物标志物所重建的种群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场调查资料相符,但其绝对值却与现场资料存在差异。本研究为生物标志物重建种群结构提供了现代数据,但是此方法的定量应用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东/黄海 表层沉积物 浮游植物种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