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丛枝菌根真菌对甘薯生物量、养分吸收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袁洁 吴晓晴 +8 位作者 石琨 王磊 纪程 钟月华 冯冰 朱国鹏 孙丽 汪吉东 张永春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73-2082,共10页
为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在低钾(K0)和高钾(K1)土壤中,分别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测定甘薯生物量和氮、磷、钾吸收量、根系分泌物。... 为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在低钾(K0)和高钾(K1)土壤中,分别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测定甘薯生物量和氮、磷、钾吸收量、根系分泌物。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显著提高甘薯根系干重和根系氮、磷、钾吸收量(P<0.05),根系丛枝菌根真菌定殖率与根系氮、磷、钾吸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丛枝菌根真菌幼套近明球囊霉对甘薯根系分泌物中脂质和类脂分子、有机杂环化合物影响明显。在低钾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幼套近明球囊霉主要影响宿主植物膜转运蛋白、矿物质吸收;在高钾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幼套近明球囊霉主要影响宿主植物的植物激素合成、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甘薯丛枝菌根真菌定殖率、甘薯根系氮、磷、钾吸收量与环烯醚萜苷Caryoptosidic acid、6-反式-白三烯B_(4)、白三烯B_4、2-羟基-4-甲基戊酸、网脉碱、L-阿糖醇、托品酸、橙皮素、坎松醇F的相关性较强,这些代谢物可能在丛枝菌根真菌定殖甘薯根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有助于解析丛枝菌根真菌的促生作用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潜在生态功能,为丛枝菌根真菌在甘薯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丛植菌根真菌 根系分泌物 非靶向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AM真菌对蓝莓苔藓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杜超 陈德 +3 位作者 张园莉 刘婧 师长海 崔海龙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4期7-10,14,共5页
为研究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对蓝莓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3种AM真菌为试验材料,设不接种为对照(ck),分别接种摩西球囊霉(Gm)、刺球囊霉(Ad)、球囊霉(Ga)菌种,以及混合菌种接种(Mix)5个处理。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蓝莓根系活力... 为研究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对蓝莓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3种AM真菌为试验材料,设不接种为对照(ck),分别接种摩西球囊霉(Gm)、刺球囊霉(Ad)、球囊霉(Ga)菌种,以及混合菌种接种(Mix)5个处理。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蓝莓根系活力、根冠比及地上部生长指标。接种Ad、Gm和Mix处理的基生枝长度、基生枝直径、单株叶面积及生物量均显著高于ck,其中Mix处理效果最佳。接种Gm和Mix处理的蓝莓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均显著高于ck。此外,Mix处理的真菌提高了抗氧化酶(SOD、CAT)的活性、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较ck高50%以上。综上所述,AM真菌对蓝莓的生长具有积极影响,不同菌种的效果存在差异,单独接种一种AM真菌时,Gm处理效果最好,所有处理中,Mix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丛植菌根真菌 根系活力 衰老生理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积雪变化背景下AM真菌对荒漠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薛晖 杨榕 +3 位作者 秦文昊 董倩倩 计占权 贾阳阳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5-296,共12页
土壤胞外酶作为土壤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直接驱动了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土壤胞外酶活性对冬季积雪变化响应敏感,对于缺水且养分贫瘠的荒漠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影响显著。为研究暖湿趋势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冬季积雪变化和丛... 土壤胞外酶作为土壤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直接驱动了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土壤胞外酶活性对冬季积雪变化响应敏感,对于缺水且养分贫瘠的荒漠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影响显著。为研究暖湿趋势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冬季积雪变化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设置冬季积雪变化和原位抑制AM真菌活性的双因素长期定位试验,采用裂区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主区为对照(增水40 mm,W)和AM抑制处理(增水40 mm同时添加苯菌灵,BW),副区为积雪增加100%(+S)、自然降雪(CK)和积雪减少100%(-S)。分土层采集土壤样品,测定不同处理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碳、氮和磷循环相关酶活性,分析冬季积雪变化背景下AM真菌对荒漠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代谢限制的影响。结果表明:(1)AM真菌提高了植物地上部净初级生产力;降低土壤中速效磷和铵态氮含量,增加有机碳含量;在积雪增加和自然降雪基础上,AM真菌降低了土壤中与碳、氮和磷循环相关的酶活性;积雪减少基础上,AM真菌增加了碳和氮循环相关酶活性。(2)通过矢量分析得出,荒漠土壤微生物活性受土壤碳和磷的限制,在积雪增加和自然降雪基础上,AM真菌降低了土壤中微生物碳限制,在积雪减少基础上,AM真菌对土壤微生物碳和磷限制影响无一致性规律。综上所述,冬季积雪变化背景下,AM真菌对促进荒漠土壤速效磷和铵态氮吸收,提高土壤碳和氮循环相关酶活性,缓解土壤微生物碳限制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积雪变化 丛植菌根真菌 土壤胞外酶 酶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河子绿洲区苜蓿地丛枝菌根真菌的多样性及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6
4
作者 任爱天 鲁为华 +1 位作者 杨洁晶 马春晖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66-1672,共7页
以石河子绿洲区苜蓿(Medicago sativa)田为研究对象,测定各类采样地土壤养分含量、苜蓿根际AM真菌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在采样地植被根际土壤中共鉴定出3属24种AM真菌,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6种,球囊霉属(Glomus)14种... 以石河子绿洲区苜蓿(Medicago sativa)田为研究对象,测定各类采样地土壤养分含量、苜蓿根际AM真菌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在采样地植被根际土壤中共鉴定出3属24种AM真菌,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6种,球囊霉属(Glomus)14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aspora)4种,各采样地球霉囊属均为优势种群,并且在各类采样地均出现。通过对土壤因子和孢子密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孢子密度与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速效钾、pH和有机质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植菌根真菌 孢子密度 多样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AMF)处理后红花土壤深度生态化学计量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赵维奇 廉宁霞 +2 位作者 张弛 郭丽 张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68-471,共4页
以新疆红花主栽品种裕民无刺为研究对象,给予合适水肥条件,同时接种3种不同AM真菌处理,采集红花不同生长期(莲座期、伸长期、盛花期和种子成熟期)的土壤样品,测定0-10 cm、10-20 cm土层土壤的有机质、总碳、总氮、总磷、速效碳、速效... 以新疆红花主栽品种裕民无刺为研究对象,给予合适水肥条件,同时接种3种不同AM真菌处理,采集红花不同生长期(莲座期、伸长期、盛花期和种子成熟期)的土壤样品,测定0-10 cm、10-20 cm土层土壤的有机质、总碳、总氮、总磷、速效碳、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及碳氮比、碳磷比、氮磷比指标。结果表明,处理组总氮(TN)、总磷(TP)、速效氮(AN)、速效磷(AP)含量均高于CK,H处理各值均较大,说明施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氮、磷、钾水平;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动态在不同处理下有一定的规律性,伸长期碳氮比较高,盛花期和种子成熟期碳磷比较低;碳氮比、碳磷比、氮磷比在0-10 cm土层均较高,且H处理较大,可知0-10 cm土层环境质量在H处理下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植菌根真菌(AMF) 红花 生育期 生态化学计量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麦免耕覆盖栽培对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汪志琴 马琨 +2 位作者 王小玲 李越 魏常慧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9-977,共9页
为揭示冬麦免耕覆盖栽培管理措施对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以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Mi Seq平台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连续免耕覆盖栽培及有机肥管理下冬麦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组成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 为揭示冬麦免耕覆盖栽培管理措施对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以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Mi Seq平台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连续免耕覆盖栽培及有机肥管理下冬麦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组成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丛枝菌根(AM)真菌在97%相似度下共获得4 515个AM真菌的操作分类单元(OTUs),分属于1门3纲4目8科10属155种。不同处理中,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球囊霉属(Glomus)和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为优势属,受农业综合管理措施中有机肥施用、免耕覆盖因子的影响,近明球囊霉、有隔球囊霉属相对丰度在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 05)。与耕作、不覆盖相比,免耕、覆盖措施提高了AM真菌多样性指数,但降低了AM真菌属的丰富度;与无肥条件相比,有机肥施用提高了AM真菌丰富度指数,但降低了AM真菌多样性指数。多元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全磷及速效磷含量是影响AM真菌群落组成中优势属丰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免耕覆盖、有机栽培改变了土壤AM真菌的多样性及丰富度,土壤中丰度较低的AM真菌菌属更容易受到有机肥施用的影响;有机肥与免耕、覆盖管理的交互作用对AM真菌近明球囊霉属相对丰度有显著影响(P<0. 05)。AM真菌群落对耕作覆盖、有机肥施用管理活动的响应受到农业综合管理活动及其相关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合理农作物免耕覆盖、有机栽培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覆盖 丛植菌根真菌 多样性 丰富度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水曲柳实生苗光合特性和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虹谕 卫星 徐庆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9-54,共6页
以1年生水曲柳( 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实生播种苗为研究材料,观察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MF)后苗木不同发育阶段叶片光合特性和解剖结构变化,为全面认识菌根真菌对水曲柳光合特性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水曲柳各个发育时... 以1年生水曲柳( 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实生播种苗为研究材料,观察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MF)后苗木不同发育阶段叶片光合特性和解剖结构变化,为全面认识菌根真菌对水曲柳光合特性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水曲柳各个发育时期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和解剖结构存在差异,菌根真菌可以明显促进水曲柳速生期的光合能力。接种菌根真菌处理的速生期水曲柳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显著高于对照,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幼套球囊霉菌和混合接菌处理分别较对照的光合速率提高32.94%、34.36%和43.13%,蒸腾速率提高了69.61%、81.37%和85.29%,气孔导度提高了75.00%、75.00%和100.00%。接菌处理提高了水曲柳叶片栅栏组织厚度、紧实度和叶脉密度,而海绵组织、疏松度则有降低趋势。综合整个发育阶段水曲柳光合参数和叶片结构变化,本研究认为接种菌根真菌后影响了叶片结构并提高了叶片光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丛植菌根真菌 光合作用 叶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AM真菌和施氮对还田稻秆氮素释放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贾艳艳 杨文飞 +5 位作者 杜小凤 王伟中 文廷刚 孙爱侠 诸俊 顾大路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8-13,共6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稻-麦两熟制中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与不同施氮量(250、260和270 kg/hm^2)对还田稻秆氮素的释放量、土壤酶活性、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显著增加了250 kg/hm^2和260 kg/...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稻-麦两熟制中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与不同施氮量(250、260和270 kg/hm^2)对还田稻秆氮素的释放量、土壤酶活性、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显著增加了250 kg/hm^2和260 kg/hm^2施氮量下土壤蛋白酶和脲酶的活性、小麦全生育期稻秆的总氮素释放量以及小麦的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接种AM真菌对260 kg/hm^2与270 kg/hm^2施氮量下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均显著高于250 kg/hm^2施氮量和空白对照下的。因此,在秸秆还田条件下,260 kg/hm^2施氮量+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剂为本试验的最佳处理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丛植菌根真菌 秸秆还田 氮肥利用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